第174章 拜托
穿越明朝,從最窮國舅開始種田 作者:叫天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很少有人能抵擋,手中權勢很大,卻能遵守規矩過清貧的日子。
一年一百多兩銀子,對於普通人家來說,確實很多了。但是,對於司禮監掌印太監來說,真得很少。
司禮監掌印太監如此,他手下的小太監,自然就更不用說了。
你要說,寫書賺得這幾十上百兩銀子多不多?對於有權勢的人來說,真不多。但問題的關鍵是,這錢幹淨啊!
要說能通過合法手段賺到足夠多的錢,誰會願意去擔驚受怕?
因此,劉宦官看到清單之後,同樣是羨慕地要流口水了。
馮保這邊,一如徐謂等人一般,看著到手的銀子,心中充滿了對李文貴的感激,當即向李文貴鄭重一禮道:“得虧恩師傳授如此賺錢之法,學生唯有記在心中,永感大恩!”
李文貴聽了,當即微笑著說道:“不用如此,好好努力,爭取早日出書,那樣賺得才多!”
真要賺大錢,就不是寫短篇了,而是像徐謂和吳承恩一般寫長篇小說才好。
邊上的劉宦官見此,當即盯著李文貴看,那眼睛一閃一閃的,似乎是想說話。
很明顯,他很羨慕。
陳景行看到這裏,走到劉宦官身邊,伸手塞過去一錠銀子,同時對劉宦官說道:“這位公公,可否幫個小忙,向您打聽一個人。”
劉宦官隻是一接過那錠銀子,就立刻感覺出來,大概有五兩重,頓時喜出望外,連忙一下藏在袖子裏,然後笑著說道:“有什麽事情,咱家要是能幫,那自然是要幫的。”
李文貴看到了陳景行的動作,頓時記在了心裏,聽到劉宦官說話,便連忙開口說道:“我有個弟弟,叫李文進,兩年前入宮了,如今該是十二歲。因為進宮之後,便斷了音訊,家裏甚是想念,不知近況如何了,可否請公公幫忙打聽下?”
劉宦官一聽,很是驚訝,有點難以相信,看著李文貴說道:“你弟弟,親的?”
在他看來,李文貴那麽有錢,那麽有本事,怎麽可能還讓他弟弟進宮?
說真的,他有點難以想象!
李文貴當然聽出了他心中的驚訝,便馬上給他解釋道:“以前我家裏很窮,窮到我弟不得不進宮,要不然可能會餓死。也就是今年我忽然開竅了,家裏的日子才好轉了起來,也因此,就想了解下我親弟弟的近況如何?”
劉宦官聽得還是難以置信,看著李文貴,一時之間沒有說話。
陳景行在邊上見了,也連忙幫腔道:“確實如此,這種事情,一問便知的。還請劉公公幫忙打聽下,畢竟骨肉親情,家裏肯定是惦記著的。如果方便的話,下個月宮裏要還是來查賬,還請告知個結果,自有茶水錢奉上!”
李文貴聽了,連忙又補充道:“如果能找到我弟弟,還請幫忙照顧一二,有什麽花費都好說,一定不會讓公公吃虧的!”
劉宦官聽到他們的話,連忙笑著說道:“那裏,那裏,順手的事情,等咱家回宮之後看看。”
說到這裏,他看看李文貴,似乎有話想說,但是最終,還是沒說出來。
之後,他也沒在通州多待,帶了銀子,和馮保分坐兩輛馬車,一起回京師去了。
送走他們,李文貴便感激地向陳景行說道:“不是伯父,我一時之間還想不起來給他好處。剛才的銀子,就從我的薪水中扣掉好了。”
陳景行一聽,笑著說道:“區區一點銀子,賢侄這麽說就見外了。人情世故方麵,我畢竟年長幾十歲。你放心好了,我估摸著他會用心去辦的。”
五兩銀子,其實是很多了。要是對一般人,陳景行肯定不會這麽大方。
但是,就五兩銀子,和李文貴帶給他家的財富相比,那就真得可以忽略了那種。用五兩銀子,買李文貴一個好感,絕對劃算!
李文貴聽到陳景行的話,也沒有堅持,這算是一份人情,分的太清也不利於兩家的和睦,心中記得便是!
小弟的事情,他還不打算和家裏說,等到宮裏真有消息傳來的話,再和家裏說也不遲。
因此,他就先和陳景行商量起書社這個月的一些安排。
再說吳承恩,他領到銀子之後,立刻便激動地寫了一封書信,然後看了半天宿舍,最終把銀子都帶在了身上,雇了輛車子去京師。
在馬車上的時候,雖然馬車晃蕩,但是他還是趴在馬車上完善他的細綱。
快要傍晚之時,各衙門散衙,禮部尚書李春芳自然也不例外,回到了自家府裏。
門房給他開了門的同時,還向他稟告道:“老爺,吳秀才來了,一直在等您,帶了好多禮物過來。”
李春芳一聽,有點意外,隨後便是高興道:“看來過得不錯了啊!”
吳承恩的家境並不好,以前來他府裏的時候,可都是寒酸的,但是這一次竟然帶了好多禮物,說明他有錢了!
此時的李春芳,對於吳承恩去拜師之後的情況,也很是感興趣,因此,他便先去會客廳見吳承恩再說。
結果讓他意外的是,當他走到門口時,發現吳承恩在會客廳裏麵奮筆疾書,全神貫注的,壓根沒有注意到他到來。
帶路的門房見了,正要過去叫吳承恩時,被李春芳給攔下了,然後悄步走了過去,想要看看吳承恩到底在寫什麽?
結果,李春芳一直站到了吳承恩身後,吳承恩都還沒發現,依舊在那寫著。
李春芳看了一會之後,他便有點詫異地開口問道:“這就是你新寫的故事?”
聽到說話,吳承恩才發現身邊有人,抬頭一看,便連忙站了起來,笑著說道:“剛才入神了,一時沒發現。”
解釋了一句,他低頭看看自己寫的東西,然後又抬頭給李春芳解釋道:“這就是我如今正在寫的故事,兩天要出一書,因此我不得不抓緊時間寫。”
李春芳聽了,有點驚訝,因為就他剛才看得第一印象,感覺吳承恩寫得太白了,白到不用費腦子!
就這?
一年一百多兩銀子,對於普通人家來說,確實很多了。但是,對於司禮監掌印太監來說,真得很少。
司禮監掌印太監如此,他手下的小太監,自然就更不用說了。
你要說,寫書賺得這幾十上百兩銀子多不多?對於有權勢的人來說,真不多。但問題的關鍵是,這錢幹淨啊!
要說能通過合法手段賺到足夠多的錢,誰會願意去擔驚受怕?
因此,劉宦官看到清單之後,同樣是羨慕地要流口水了。
馮保這邊,一如徐謂等人一般,看著到手的銀子,心中充滿了對李文貴的感激,當即向李文貴鄭重一禮道:“得虧恩師傳授如此賺錢之法,學生唯有記在心中,永感大恩!”
李文貴聽了,當即微笑著說道:“不用如此,好好努力,爭取早日出書,那樣賺得才多!”
真要賺大錢,就不是寫短篇了,而是像徐謂和吳承恩一般寫長篇小說才好。
邊上的劉宦官見此,當即盯著李文貴看,那眼睛一閃一閃的,似乎是想說話。
很明顯,他很羨慕。
陳景行看到這裏,走到劉宦官身邊,伸手塞過去一錠銀子,同時對劉宦官說道:“這位公公,可否幫個小忙,向您打聽一個人。”
劉宦官隻是一接過那錠銀子,就立刻感覺出來,大概有五兩重,頓時喜出望外,連忙一下藏在袖子裏,然後笑著說道:“有什麽事情,咱家要是能幫,那自然是要幫的。”
李文貴看到了陳景行的動作,頓時記在了心裏,聽到劉宦官說話,便連忙開口說道:“我有個弟弟,叫李文進,兩年前入宮了,如今該是十二歲。因為進宮之後,便斷了音訊,家裏甚是想念,不知近況如何了,可否請公公幫忙打聽下?”
劉宦官一聽,很是驚訝,有點難以相信,看著李文貴說道:“你弟弟,親的?”
在他看來,李文貴那麽有錢,那麽有本事,怎麽可能還讓他弟弟進宮?
說真的,他有點難以想象!
李文貴當然聽出了他心中的驚訝,便馬上給他解釋道:“以前我家裏很窮,窮到我弟不得不進宮,要不然可能會餓死。也就是今年我忽然開竅了,家裏的日子才好轉了起來,也因此,就想了解下我親弟弟的近況如何?”
劉宦官聽得還是難以置信,看著李文貴,一時之間沒有說話。
陳景行在邊上見了,也連忙幫腔道:“確實如此,這種事情,一問便知的。還請劉公公幫忙打聽下,畢竟骨肉親情,家裏肯定是惦記著的。如果方便的話,下個月宮裏要還是來查賬,還請告知個結果,自有茶水錢奉上!”
李文貴聽了,連忙又補充道:“如果能找到我弟弟,還請幫忙照顧一二,有什麽花費都好說,一定不會讓公公吃虧的!”
劉宦官聽到他們的話,連忙笑著說道:“那裏,那裏,順手的事情,等咱家回宮之後看看。”
說到這裏,他看看李文貴,似乎有話想說,但是最終,還是沒說出來。
之後,他也沒在通州多待,帶了銀子,和馮保分坐兩輛馬車,一起回京師去了。
送走他們,李文貴便感激地向陳景行說道:“不是伯父,我一時之間還想不起來給他好處。剛才的銀子,就從我的薪水中扣掉好了。”
陳景行一聽,笑著說道:“區區一點銀子,賢侄這麽說就見外了。人情世故方麵,我畢竟年長幾十歲。你放心好了,我估摸著他會用心去辦的。”
五兩銀子,其實是很多了。要是對一般人,陳景行肯定不會這麽大方。
但是,就五兩銀子,和李文貴帶給他家的財富相比,那就真得可以忽略了那種。用五兩銀子,買李文貴一個好感,絕對劃算!
李文貴聽到陳景行的話,也沒有堅持,這算是一份人情,分的太清也不利於兩家的和睦,心中記得便是!
小弟的事情,他還不打算和家裏說,等到宮裏真有消息傳來的話,再和家裏說也不遲。
因此,他就先和陳景行商量起書社這個月的一些安排。
再說吳承恩,他領到銀子之後,立刻便激動地寫了一封書信,然後看了半天宿舍,最終把銀子都帶在了身上,雇了輛車子去京師。
在馬車上的時候,雖然馬車晃蕩,但是他還是趴在馬車上完善他的細綱。
快要傍晚之時,各衙門散衙,禮部尚書李春芳自然也不例外,回到了自家府裏。
門房給他開了門的同時,還向他稟告道:“老爺,吳秀才來了,一直在等您,帶了好多禮物過來。”
李春芳一聽,有點意外,隨後便是高興道:“看來過得不錯了啊!”
吳承恩的家境並不好,以前來他府裏的時候,可都是寒酸的,但是這一次竟然帶了好多禮物,說明他有錢了!
此時的李春芳,對於吳承恩去拜師之後的情況,也很是感興趣,因此,他便先去會客廳見吳承恩再說。
結果讓他意外的是,當他走到門口時,發現吳承恩在會客廳裏麵奮筆疾書,全神貫注的,壓根沒有注意到他到來。
帶路的門房見了,正要過去叫吳承恩時,被李春芳給攔下了,然後悄步走了過去,想要看看吳承恩到底在寫什麽?
結果,李春芳一直站到了吳承恩身後,吳承恩都還沒發現,依舊在那寫著。
李春芳看了一會之後,他便有點詫異地開口問道:“這就是你新寫的故事?”
聽到說話,吳承恩才發現身邊有人,抬頭一看,便連忙站了起來,笑著說道:“剛才入神了,一時沒發現。”
解釋了一句,他低頭看看自己寫的東西,然後又抬頭給李春芳解釋道:“這就是我如今正在寫的故事,兩天要出一書,因此我不得不抓緊時間寫。”
李春芳聽了,有點驚訝,因為就他剛才看得第一印象,感覺吳承恩寫得太白了,白到不用費腦子!
就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