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小外甥要懂得感恩啊
穿越明朝,從最窮國舅開始種田 作者:叫天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李文貴照例一早要去書社,至少在他培養出合格的一批連載作家之前,他每天就隻能這麽苦逼。
甚至不同於後世,帶個筆記本就能邊旅遊邊寫不同,他隻能牢牢地固定在這書社,天天更新。
這就是他想要早點帶徒弟的真正原因之一。
今天是李文貴和陳景行商量錄取名單的時間,因此,徐謂這邊,還是和往常一樣,留在家裏教家裏人讀書識字。
李文貴出門時看到了,全家人,包括新加入李家的兩個女人,全都在認真聽講。
其實大嫂是識字的,但是講課的老師是才華橫溢的徐文長,就算識字,那肯定也是要聽的。
等李文貴到了書社之後,陳景行已經在這裏了。
他手裏拿著名單,讓他兒子守著門口不讓人進之後,便苦笑著對李文貴說道:“賢侄,你這不是讓我為難了麽?那就說錢掌櫃不行,那不就行了,那能讓他也寫書啊?”
李文貴聽了,隻是笑笑,等到坐好了,他才看向陳景行,對他說道:“伯父,我是編輯部的負責人,首先要為編輯部負責,從昨天筆試結果來看,錢掌櫃是如何要求的,我不能否認這個結果。\"
陳景行一聽這話,非常無奈,他沒想到,李文貴小小年紀,竟然和他打起官腔了,也不知道是從哪裏學來的。
不過他還沒來得及說話,就聽李文貴繼續接著說道:“另外,從我和錢掌櫃的私交方麵來說,我也希望他能賺得更多,日子過得更好。”
陳景行一聽這話,臉色有點不好看了。
不過,李文貴沒管,繼續說道:“還有,從錢掌櫃的角度來考慮,他既然想這麽做,說明他是考慮過,想要讓自己更進一步。俗話說,水往低處流,人往高處走,這也無可厚非是不是?”
聽到這裏,陳景行實在聽不下去了,連忙打斷李文貴的話道:“行行行,你說得都沒錯,但是,錢掌櫃當了書鋪這麽多年的掌櫃,書鋪……書社離他不得啊!”
李文貴聽到他這話,看他急的,便笑著說道:“伯父,別急,你聽我說完啊!”
陳景行一聽,歎了口氣說道:“行行,你說!”
話語間,他微微帶了一點賭氣的成份。明明李文貴拒絕掉,是最容易的事情。結果,非要搞這麽多事情。
說真得,他的內心深處是有點不滿的。
李文貴卻是不慌不忙,甚至還帶著點微笑對他說道:“伯父,剛才其實我已經說了,錢掌櫃的事情,其實是不可避免的。畢竟每個人,都想讓自己更進一步。就算我否決了,他心裏也會不舒服,甚至有可能影響到他平時幹活。”
“不隻是他,還包括其他非常重要的崗位,或者不可或缺的,也都會遇到類似的問題。比如說,編輯部這邊教會了徒弟,他想自己幹或者有其他書鋪挖他,然後開一個和我們一樣的書社之類的。這類的人,一旦離開書社,那我們的書社損失就會大了。”
陳景行開始是帶著氣惱在聽著的,但是聽到後來,他忽然意識到,李文貴似乎比他有遠見,想得更多,他心中的氣,不知不覺間就消了。
但是,他還是有些疑惑,當即問道:“我們不是簽了契約的麽?”
李文貴聽了,想也不想就說道:“雖然是簽了契約,但是又不是賣身契。如果真是不可替代的崗位,就是人,他要按照契約賠錢走人,那我們書社也是損失不是?”
聽到這話,陳景行不由得點頭。
畢竟是當了這麽多年東家,這樣的事情,李文貴稍微一點,他就能想通的。
對於普通的買賣,其實還沒什麽顧忌。像書社這樣有大利潤的買賣,還真有可能會遇到李文貴所說得問題。
就比如說,李文貴剛才舉的例子,他的徒弟出師,能幫書社賺大錢了,結果有權貴知道了,就想挖他過去,幫他把錢賠了,那也是有可能的。
說回錢掌櫃,他對書社如何運作最是熟悉,因此,他其實也是書社中最重要的人之一。陳景行為難,也正說明了這一點。
換個人來當書社掌櫃,不是不可以,但是肯定會影響書社的運作。影響多大,沒法估計。
此時,陳景行想明白之後,他便帶著一點好奇問李文貴道:“那賢侄是有好辦法來應對這樣的情況了?”
李文貴聽了,點點頭回答道:“伯父想過沒有,其實我也是這類人的代表。而解決我的做法,就是分了股份給我,讓我成為這個書社的東家之一。如此,我就不可能去別的書社了,是不是?”
陳景行聽到這話,先是恍然大悟地點頭,然後又是有些無語。
李文貴成為東家,是李文貴自己提出來的。或許,這也正是代表了這一類人的想法吧?
這麽想著,他便試探著問李文貴道:“賢侄的意思,是要分股份給這類的人?”
說完之後,陳景行看到李文貴點頭,便立刻追問道:“那這股份怎麽個分法?”
李文貴早就等著了,等他一說完,就立刻回答道:“主要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從我們東家手中勻出一些股份,分給這類人;另外一種,就是增加一些股份出來,分給這類人。總之,就是讓他們都擁有書社股份,成為書社的東家之一。”
陳景行一聽,想也不想,當即便說道:“要從我們現有東家手中分出股份,我怕裕王府第一個不同意。就多印一些股份,分給他們好了。”
李文貴就知道他會這麽說,因為多印一些股份分出去,表麵上看,好像是最得便宜的事情,但是深想一下,就不是那麽簡單的事情了。
並且這個事情也要說清楚,以便於將來可以運作增發股份,股份買賣等操作。把股份製公司,在這大明朝做示範起來,利於外甥當了皇帝之後的治理。
不得不說,小外甥啊,你看,當舅的這麽一心為你,回頭可要罩著你舅啊!
甚至不同於後世,帶個筆記本就能邊旅遊邊寫不同,他隻能牢牢地固定在這書社,天天更新。
這就是他想要早點帶徒弟的真正原因之一。
今天是李文貴和陳景行商量錄取名單的時間,因此,徐謂這邊,還是和往常一樣,留在家裏教家裏人讀書識字。
李文貴出門時看到了,全家人,包括新加入李家的兩個女人,全都在認真聽講。
其實大嫂是識字的,但是講課的老師是才華橫溢的徐文長,就算識字,那肯定也是要聽的。
等李文貴到了書社之後,陳景行已經在這裏了。
他手裏拿著名單,讓他兒子守著門口不讓人進之後,便苦笑著對李文貴說道:“賢侄,你這不是讓我為難了麽?那就說錢掌櫃不行,那不就行了,那能讓他也寫書啊?”
李文貴聽了,隻是笑笑,等到坐好了,他才看向陳景行,對他說道:“伯父,我是編輯部的負責人,首先要為編輯部負責,從昨天筆試結果來看,錢掌櫃是如何要求的,我不能否認這個結果。\"
陳景行一聽這話,非常無奈,他沒想到,李文貴小小年紀,竟然和他打起官腔了,也不知道是從哪裏學來的。
不過他還沒來得及說話,就聽李文貴繼續接著說道:“另外,從我和錢掌櫃的私交方麵來說,我也希望他能賺得更多,日子過得更好。”
陳景行一聽這話,臉色有點不好看了。
不過,李文貴沒管,繼續說道:“還有,從錢掌櫃的角度來考慮,他既然想這麽做,說明他是考慮過,想要讓自己更進一步。俗話說,水往低處流,人往高處走,這也無可厚非是不是?”
聽到這裏,陳景行實在聽不下去了,連忙打斷李文貴的話道:“行行行,你說得都沒錯,但是,錢掌櫃當了書鋪這麽多年的掌櫃,書鋪……書社離他不得啊!”
李文貴聽到他這話,看他急的,便笑著說道:“伯父,別急,你聽我說完啊!”
陳景行一聽,歎了口氣說道:“行行,你說!”
話語間,他微微帶了一點賭氣的成份。明明李文貴拒絕掉,是最容易的事情。結果,非要搞這麽多事情。
說真得,他的內心深處是有點不滿的。
李文貴卻是不慌不忙,甚至還帶著點微笑對他說道:“伯父,剛才其實我已經說了,錢掌櫃的事情,其實是不可避免的。畢竟每個人,都想讓自己更進一步。就算我否決了,他心裏也會不舒服,甚至有可能影響到他平時幹活。”
“不隻是他,還包括其他非常重要的崗位,或者不可或缺的,也都會遇到類似的問題。比如說,編輯部這邊教會了徒弟,他想自己幹或者有其他書鋪挖他,然後開一個和我們一樣的書社之類的。這類的人,一旦離開書社,那我們的書社損失就會大了。”
陳景行開始是帶著氣惱在聽著的,但是聽到後來,他忽然意識到,李文貴似乎比他有遠見,想得更多,他心中的氣,不知不覺間就消了。
但是,他還是有些疑惑,當即問道:“我們不是簽了契約的麽?”
李文貴聽了,想也不想就說道:“雖然是簽了契約,但是又不是賣身契。如果真是不可替代的崗位,就是人,他要按照契約賠錢走人,那我們書社也是損失不是?”
聽到這話,陳景行不由得點頭。
畢竟是當了這麽多年東家,這樣的事情,李文貴稍微一點,他就能想通的。
對於普通的買賣,其實還沒什麽顧忌。像書社這樣有大利潤的買賣,還真有可能會遇到李文貴所說得問題。
就比如說,李文貴剛才舉的例子,他的徒弟出師,能幫書社賺大錢了,結果有權貴知道了,就想挖他過去,幫他把錢賠了,那也是有可能的。
說回錢掌櫃,他對書社如何運作最是熟悉,因此,他其實也是書社中最重要的人之一。陳景行為難,也正說明了這一點。
換個人來當書社掌櫃,不是不可以,但是肯定會影響書社的運作。影響多大,沒法估計。
此時,陳景行想明白之後,他便帶著一點好奇問李文貴道:“那賢侄是有好辦法來應對這樣的情況了?”
李文貴聽了,點點頭回答道:“伯父想過沒有,其實我也是這類人的代表。而解決我的做法,就是分了股份給我,讓我成為這個書社的東家之一。如此,我就不可能去別的書社了,是不是?”
陳景行聽到這話,先是恍然大悟地點頭,然後又是有些無語。
李文貴成為東家,是李文貴自己提出來的。或許,這也正是代表了這一類人的想法吧?
這麽想著,他便試探著問李文貴道:“賢侄的意思,是要分股份給這類的人?”
說完之後,陳景行看到李文貴點頭,便立刻追問道:“那這股份怎麽個分法?”
李文貴早就等著了,等他一說完,就立刻回答道:“主要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從我們東家手中勻出一些股份,分給這類人;另外一種,就是增加一些股份出來,分給這類人。總之,就是讓他們都擁有書社股份,成為書社的東家之一。”
陳景行一聽,想也不想,當即便說道:“要從我們現有東家手中分出股份,我怕裕王府第一個不同意。就多印一些股份,分給他們好了。”
李文貴就知道他會這麽說,因為多印一些股份分出去,表麵上看,好像是最得便宜的事情,但是深想一下,就不是那麽簡單的事情了。
並且這個事情也要說清楚,以便於將來可以運作增發股份,股份買賣等操作。把股份製公司,在這大明朝做示範起來,利於外甥當了皇帝之後的治理。
不得不說,小外甥啊,你看,當舅的這麽一心為你,回頭可要罩著你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