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做主
穿越明朝,從最窮國舅開始種田 作者:叫天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對於跪禮,李文貴已經有點習慣了。
在這個時代,跪禮肯定是比後世要多,是最鄭重的一種。
他也跪過別人,別人也有跪過他,確實少了點,但是真有。
此時,李文貴見這男人跪自己麵前,他並沒有第一時間上前攙扶,而是直視這男人的眼睛,看他的心靈。
或者說,將就看吧,演技好的人,是看不出來的。
但是,此時的他,從男人眼睛裏看到的,是懇求,哀求。
他或許可以拿了十兩銀子,帶著老婆孩子高高興興地離開了。畢竟自己這個給他銀子的人,並沒有計較什麽,已經走了的。
但是,他卻因為小兒子的一句話,便過來跪下懇求,希望以雇工的形式兌現這個銀子的價值。
要說是因為麵子,這都已經賣兒賣女了,又何談麵子?
從他小孩的那句“嗟來之食”來看,很有可能,他家以前的教育理念,就是這樣的。
這一點,李文貴也相信,和窮富無關,和做人態度有關!
當然,這種態度,在某些情況下,是可能會變的。
心中這些念頭,電光火石般閃過,李文貴便盯著這男人的眼睛問道:“你是哪裏人?”
這男人一聽這話,便知道有戲,連忙回答道:“小人一家是通州西北三十裏外的劉家莊人氏。家裏已經餓了兩天,實在活不下去,才來通州……通州賣兒賣女的,還請公子垂憐,讓我家能幫公子幹活還錢!”
李文貴聽到這裏,轉頭看看,發現那女人和三個孩子,都眼巴巴地看著這邊。
圍觀的人群,則都是看著他,場麵一時之間比較安靜。
李文貴最終轉回頭,對眼前的男人說道:“好吧,你們跟我走吧!”
男人一聽之下,當即大喜過望,連忙磕頭道:“多謝公子,多謝恩公!”
這一次,李文貴上前,伸手去扶了。
不過男人還是磕了三個頭之後,才起來。然後飛快跑去老婆孩子那邊。
結果沒想到,不知道是不是絆到了,竟然一下摔地上。但是,他什麽都顧不得,又馬上爬起來,背起一個棉被一樣的包裹,然後牽著一對兒女,帶著牽著小男孩的老婆,走向了李文貴這邊。
圍觀的人看到這一幕,也都是有點感慨。
“這位是哪家的公子,這麽做主,回家怕不是要挨罵了!”
“好了,少說兩句,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這是好事!”
“這家人也還是有良心的,知道人家賺錢也不容易,願意做工還錢。”
“也不能這麽說,才剛到冬天,回頭逃難的人會越來越多,物價也會貴起來,跟著這位少年郎回去,好歹應該不愁餓肚子了吧?”
“我看未必,你沒看這少年郎的衣裳,和我們差不多,家裏能有多少錢?”
“……”
天色已近傍晚,西邊的天空,都是紅色的晚霞,和血的顏色差不多。
李文貴帶著這一家人,走回了自己的家。
“咚咚咚……”
敲門聲響起沒一會,大門便打開了。
徐謂往門口一看,不由得一愣。
李文貴見了,便對他說道:“徐叔,家裏缺人手,我便雇了他們過來幫襯!”
徐謂聽了,看著有點畏縮的一家人,淡淡地說道:“那稻草都還沒去掉呢!”
李文貴聽到這話,轉頭一看,果然,那對小孩頭上的稻草還在。
徐謂雖然狂放不羈,但是他的生活經曆也很豐富,特別是他生活在社會底層,更是一眼能看出什麽情況。
那個當娘的見了,連忙把子女頭上的稻草去掉了。有些慌亂,便都有點緊張地看著李文貴。
李文貴對他們微笑了下,然後說道:“進來吧!”
說完,他自己一邊進門一邊問道:“我爹回來了麽?”
他大哥帶著媳婦回娘家,雖然是同城,也會在娘家那邊住兩天才回來的。
徐謂站在門邊,看著後麵這一家人進門,同時回答道:“已經回來了。”
李文貴聽了,便對已經走進門的這家人說道:“你們跟我來。”
男人不知道徐謂的身份,又或者,他也沒經曆過這種事情,不知道怎麽招呼,隻好臉上帶著尷尬的笑容,稍微彎著腰,有些忐忑的進了門。
他女人也差不多,從表情能看出來,她也有些忐忑。
或許他們對於即將見到這家老爺而擔心,就怕不會收留他們,甚至追回給他們的銀子?
當李文貴穿過垂花門時,看到李偉剛好聽到動靜,從他房子裏走出來。
於是,他便打招呼道:“爹,家裏缺人手,我雇了人過來幫襯。”
李偉聽了,明顯有點意外,站在台階上看著李文貴身後的一家人,眼神中有些疑惑,沒有說話。
李彩蓮聽到動靜,本來該是在廚房忙的,也探了頭出來看情況。
當她看到家裏多了這麽多人時,便好奇地站在廚房門口看了。
李文貴轉頭看看有點局促不安的一家人,還沒說話呢,那男人便拉著一對兒女,帶著老婆跪下去了,向李偉說道:“老爺,我家是通州西北劉家莊人氏,已經餓了兩天肚子,實在沒辦法,隻好來通州賣兒賣女,是公子心善,給了十兩銀子,小人一家願意做工還錢,幹多久都成。還請老爺開恩,留下我們吧!”
說完之後,他便磕頭下去。
他的子女聽了,紛紛跟著磕頭,同時說道:“老爺留下我們吧!”
聽到他們的話,李偉便一下想起了自己當年被逼得賣兒賣女的時候,不由得愣住了。
李文貴見他呆在那裏,稍微有點意外,便開口說道:“爹?”
李偉聽到,回過神來,歎了口氣說道:“這個家,你做主便是。要是沒有你,我們和他家也差不多!”
說到這裏,他又歎了口氣。
李文貴聽了,知道勾起了他的傷心往事,便沒再繼續請示,就轉身對這家人說道:“你們一家五口人,就在我家幹一個冬天吧。你們擅長什麽,且說來聽聽,我好安排你們做事!”
這一家人,特別是兩個大人,都很意外,他們沒想到,這家裏做主的,竟然是眼前這個少年郎。
在這個時代,跪禮肯定是比後世要多,是最鄭重的一種。
他也跪過別人,別人也有跪過他,確實少了點,但是真有。
此時,李文貴見這男人跪自己麵前,他並沒有第一時間上前攙扶,而是直視這男人的眼睛,看他的心靈。
或者說,將就看吧,演技好的人,是看不出來的。
但是,此時的他,從男人眼睛裏看到的,是懇求,哀求。
他或許可以拿了十兩銀子,帶著老婆孩子高高興興地離開了。畢竟自己這個給他銀子的人,並沒有計較什麽,已經走了的。
但是,他卻因為小兒子的一句話,便過來跪下懇求,希望以雇工的形式兌現這個銀子的價值。
要說是因為麵子,這都已經賣兒賣女了,又何談麵子?
從他小孩的那句“嗟來之食”來看,很有可能,他家以前的教育理念,就是這樣的。
這一點,李文貴也相信,和窮富無關,和做人態度有關!
當然,這種態度,在某些情況下,是可能會變的。
心中這些念頭,電光火石般閃過,李文貴便盯著這男人的眼睛問道:“你是哪裏人?”
這男人一聽這話,便知道有戲,連忙回答道:“小人一家是通州西北三十裏外的劉家莊人氏。家裏已經餓了兩天,實在活不下去,才來通州……通州賣兒賣女的,還請公子垂憐,讓我家能幫公子幹活還錢!”
李文貴聽到這裏,轉頭看看,發現那女人和三個孩子,都眼巴巴地看著這邊。
圍觀的人群,則都是看著他,場麵一時之間比較安靜。
李文貴最終轉回頭,對眼前的男人說道:“好吧,你們跟我走吧!”
男人一聽之下,當即大喜過望,連忙磕頭道:“多謝公子,多謝恩公!”
這一次,李文貴上前,伸手去扶了。
不過男人還是磕了三個頭之後,才起來。然後飛快跑去老婆孩子那邊。
結果沒想到,不知道是不是絆到了,竟然一下摔地上。但是,他什麽都顧不得,又馬上爬起來,背起一個棉被一樣的包裹,然後牽著一對兒女,帶著牽著小男孩的老婆,走向了李文貴這邊。
圍觀的人看到這一幕,也都是有點感慨。
“這位是哪家的公子,這麽做主,回家怕不是要挨罵了!”
“好了,少說兩句,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這是好事!”
“這家人也還是有良心的,知道人家賺錢也不容易,願意做工還錢。”
“也不能這麽說,才剛到冬天,回頭逃難的人會越來越多,物價也會貴起來,跟著這位少年郎回去,好歹應該不愁餓肚子了吧?”
“我看未必,你沒看這少年郎的衣裳,和我們差不多,家裏能有多少錢?”
“……”
天色已近傍晚,西邊的天空,都是紅色的晚霞,和血的顏色差不多。
李文貴帶著這一家人,走回了自己的家。
“咚咚咚……”
敲門聲響起沒一會,大門便打開了。
徐謂往門口一看,不由得一愣。
李文貴見了,便對他說道:“徐叔,家裏缺人手,我便雇了他們過來幫襯!”
徐謂聽了,看著有點畏縮的一家人,淡淡地說道:“那稻草都還沒去掉呢!”
李文貴聽到這話,轉頭一看,果然,那對小孩頭上的稻草還在。
徐謂雖然狂放不羈,但是他的生活經曆也很豐富,特別是他生活在社會底層,更是一眼能看出什麽情況。
那個當娘的見了,連忙把子女頭上的稻草去掉了。有些慌亂,便都有點緊張地看著李文貴。
李文貴對他們微笑了下,然後說道:“進來吧!”
說完,他自己一邊進門一邊問道:“我爹回來了麽?”
他大哥帶著媳婦回娘家,雖然是同城,也會在娘家那邊住兩天才回來的。
徐謂站在門邊,看著後麵這一家人進門,同時回答道:“已經回來了。”
李文貴聽了,便對已經走進門的這家人說道:“你們跟我來。”
男人不知道徐謂的身份,又或者,他也沒經曆過這種事情,不知道怎麽招呼,隻好臉上帶著尷尬的笑容,稍微彎著腰,有些忐忑的進了門。
他女人也差不多,從表情能看出來,她也有些忐忑。
或許他們對於即將見到這家老爺而擔心,就怕不會收留他們,甚至追回給他們的銀子?
當李文貴穿過垂花門時,看到李偉剛好聽到動靜,從他房子裏走出來。
於是,他便打招呼道:“爹,家裏缺人手,我雇了人過來幫襯。”
李偉聽了,明顯有點意外,站在台階上看著李文貴身後的一家人,眼神中有些疑惑,沒有說話。
李彩蓮聽到動靜,本來該是在廚房忙的,也探了頭出來看情況。
當她看到家裏多了這麽多人時,便好奇地站在廚房門口看了。
李文貴轉頭看看有點局促不安的一家人,還沒說話呢,那男人便拉著一對兒女,帶著老婆跪下去了,向李偉說道:“老爺,我家是通州西北劉家莊人氏,已經餓了兩天肚子,實在沒辦法,隻好來通州賣兒賣女,是公子心善,給了十兩銀子,小人一家願意做工還錢,幹多久都成。還請老爺開恩,留下我們吧!”
說完之後,他便磕頭下去。
他的子女聽了,紛紛跟著磕頭,同時說道:“老爺留下我們吧!”
聽到他們的話,李偉便一下想起了自己當年被逼得賣兒賣女的時候,不由得愣住了。
李文貴見他呆在那裏,稍微有點意外,便開口說道:“爹?”
李偉聽到,回過神來,歎了口氣說道:“這個家,你做主便是。要是沒有你,我們和他家也差不多!”
說到這裏,他又歎了口氣。
李文貴聽了,知道勾起了他的傷心往事,便沒再繼續請示,就轉身對這家人說道:“你們一家五口人,就在我家幹一個冬天吧。你們擅長什麽,且說來聽聽,我好安排你們做事!”
這一家人,特別是兩個大人,都很意外,他們沒想到,這家裏做主的,竟然是眼前這個少年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