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見證奇跡
穿越明朝,從最窮國舅開始種田 作者:叫天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徐渭隨李文貴走進了後院,李文貴寫書的大堂內。
他發現,這個大堂內布置的有點像學堂。其中李文貴就走向似乎是老師的位置,在他的對麵,還有並排三張桌子,好像是學生坐的。在桌麵上,放著筆墨紙硯。
打量了一會之後,徐渭看到李文貴坐到了位置上,自己隨便找了個座位也坐了,然後再看向李文貴問道:“你剛才說得那些,都是真的?”
李文貴正準備再過一遍細綱,聽到徐渭的話,便抬頭看向他,說道:“難不成還是假的不成?”
徐渭聽到這話,便沉默了。
雖然他不大在意禮節這種,我行我素,但是不代表他沒腦子,老是追著李文貴問他是不是真心,非要逼得人家說不是真心,符合自己的猜想才罷休,那是腦子有毛病。
他決定再看看,李文貴是不是真得是言行一致的人!
於是,徐渭就不說話了,看著李文貴在做事。
結果,李文貴卻抬頭對他說道:“徐叔,你過來。”
徐渭聽到他的話,便剛站了起來,就見錢掌櫃親自端著托盤,送來了茶水,然後才出去忙了。
他看看掌櫃背影,然後走到了李文貴身邊。
李文貴指著他麵前的細綱說道:“這便是我今天要寫的故事梗概,你可以看看,回頭再看我寫完的,先自己體會下。”
徐渭一聽,頓時來了興趣,當即湊過去看了起來。
內容其實不多,並且還不是連續的內容,隻是類似某人某地做某事,強調什麽,誰誰誰震撼……
徐渭看了之後,感覺一頭霧水,這壓根形不成一個好看的故事,精彩在哪裏?
就如同太祖皇帝從乞丐到皇帝,這中間過程會是非常精彩的,但是他看到的,卻是太祖皇帝做了什麽事,讓老鄉震驚,義父震驚,敵人震驚之類的。
這根本不是故事好不好?
徐渭很是疑惑,正要問話時,卻聽到外麵傳來動靜,便轉頭看去,卻見是三個陌生人,看著像書生一起走了進來。
他們剛進門,就一起向李文貴恭敬地行禮道:“公子早!”
李文貴見了,站起來還禮,同時說道:“那我們就開始吧!”
三人都是答應一聲,各自去他們自己的位置上坐了,就是那三張似乎是學生的書桌。
然後,他們非常熟練地去磨墨,擺稿紙,一切準備妥當之後,便是手握毛筆看向李文貴。
李文貴見他們都準備好了,便開始口述了起來。
徐渭看著這一幕,頓時就露出了非常驚訝的表情。他看到,李文貴口述故事,然後有一人便奮筆疾書起來。
過了一會之後,另外一個人也開始奮筆疾書,一直到第三個人跟著奮筆疾書時,最先開始寫的那個人似乎寫完了,停了下筆,稍微收拾下,然後又在看著李文貴。
不一會,他又開始寫了起來,如此反複。
這一幕,看得徐渭忍不住走了過去,走到他們的背後看他們寫什麽。
這一看之下,他就發現,原來這三人都在記李文貴口述的故事!
看了一會之後,他抬頭看向李文貴,把驚訝的焦點轉移到了李文貴身上。
剛才的細綱,徐渭是看了的,如今,李文貴的口述,他也聽到了,他都沒法想象,李文貴是怎麽把那麽短短的幾行字能口述出一個聽起來就非常不錯的故事?
大約一個時辰之後,李文貴終於不再口述,三個書記員寫完之後,也都整理了下稿子,按順序交給了李文貴,然後向李文貴一禮,便出門去了。
邊上的徐渭看著這一幕,臉上的驚訝之色,依舊沒有褪去。
說真的,這一幕,他是怎麽都沒想到的,這就是李文貴講故事的能力?
他看向李文貴,發現此時的李文貴,已經在翻看三個人交給他的那些稿子,並且不時用筆修改一二。
就這樣,大約又過去了半個時辰之後,就見李文貴把那些稿子都收了起來,然後才看向徐渭說道:“今天的更新,就是後天要售賣的書內容寫完了,你看看,和剛才你看到的細綱再對比下。”
徐渭聽了,連忙過去接過,然後去了一張書桌那,認真看了起來。
李文貴喝了會茶,看徐渭看得認真,便拿筆寫起這個世界第一份網文培訓教材。
他並不在意別人也能寫網文,因為他不想一直束縛在網文裏,要不然的話,就等於三百六十五天,天天都要上班,那穿越還有什麽意思?
因此,他準備培訓一批人來寫網文,然後他去和陳景行談判,在書鋪占股份,成為股東這種。
過了沒多久之後,錢掌櫃便進來了。
李文貴一見,便知道他進來幹什麽,就對他說道:“稍微等下,讓徐叔看完稿子。”
錢掌櫃聽了,連忙恭敬地說道:“是,師傅。”
李文貴聽得有點別扭,轉眼成師傅了?
不過他知道,如果他不讓叫師傅,反而會讓掌櫃以為他不想教他們,因此,他就懶得費口舌,想叫就叫好了。
寫書不容易,往往花一天時間寫得書,看書的人,幾分鍾就看完了。
徐渭這邊看得比較慢,也隻是花了一刻鍾。
李文貴看到他看完了,便對他說道:“把稿子給錢掌櫃,要送去京師刻板印刷,不能耽擱太久的。”
徐渭一聽,連忙把手中的稿子交給了錢掌櫃,錢掌櫃這邊,就立刻匆匆出了大堂。
李文貴收拾了下書桌,如果按照以往的話,他還會看會書,做下明天的細綱,然後才考慮其他事情。
但是最近他大哥要結婚了,他也得去忙。
比如說,他就要帶著徐渭去買空白的帖子,然後讓徐渭寫請帖。
因此,李文貴便對徐渭說道:“走吧,你先想想,體會對比下,回頭我們可以針對今天的內容聊下。”
徐渭聽了,表情鄭重地點點頭,跟在李文貴後麵走出了大堂。
來到前麵書鋪時,錢掌櫃已經把稿子讓人用快馬送去京師了。看到李文貴出來,就立刻準備了五十文錢。
李文貴簽字拿錢,在一片“師傅”聲中走出了大堂。
他發現,這個大堂內布置的有點像學堂。其中李文貴就走向似乎是老師的位置,在他的對麵,還有並排三張桌子,好像是學生坐的。在桌麵上,放著筆墨紙硯。
打量了一會之後,徐渭看到李文貴坐到了位置上,自己隨便找了個座位也坐了,然後再看向李文貴問道:“你剛才說得那些,都是真的?”
李文貴正準備再過一遍細綱,聽到徐渭的話,便抬頭看向他,說道:“難不成還是假的不成?”
徐渭聽到這話,便沉默了。
雖然他不大在意禮節這種,我行我素,但是不代表他沒腦子,老是追著李文貴問他是不是真心,非要逼得人家說不是真心,符合自己的猜想才罷休,那是腦子有毛病。
他決定再看看,李文貴是不是真得是言行一致的人!
於是,徐渭就不說話了,看著李文貴在做事。
結果,李文貴卻抬頭對他說道:“徐叔,你過來。”
徐渭聽到他的話,便剛站了起來,就見錢掌櫃親自端著托盤,送來了茶水,然後才出去忙了。
他看看掌櫃背影,然後走到了李文貴身邊。
李文貴指著他麵前的細綱說道:“這便是我今天要寫的故事梗概,你可以看看,回頭再看我寫完的,先自己體會下。”
徐渭一聽,頓時來了興趣,當即湊過去看了起來。
內容其實不多,並且還不是連續的內容,隻是類似某人某地做某事,強調什麽,誰誰誰震撼……
徐渭看了之後,感覺一頭霧水,這壓根形不成一個好看的故事,精彩在哪裏?
就如同太祖皇帝從乞丐到皇帝,這中間過程會是非常精彩的,但是他看到的,卻是太祖皇帝做了什麽事,讓老鄉震驚,義父震驚,敵人震驚之類的。
這根本不是故事好不好?
徐渭很是疑惑,正要問話時,卻聽到外麵傳來動靜,便轉頭看去,卻見是三個陌生人,看著像書生一起走了進來。
他們剛進門,就一起向李文貴恭敬地行禮道:“公子早!”
李文貴見了,站起來還禮,同時說道:“那我們就開始吧!”
三人都是答應一聲,各自去他們自己的位置上坐了,就是那三張似乎是學生的書桌。
然後,他們非常熟練地去磨墨,擺稿紙,一切準備妥當之後,便是手握毛筆看向李文貴。
李文貴見他們都準備好了,便開始口述了起來。
徐渭看著這一幕,頓時就露出了非常驚訝的表情。他看到,李文貴口述故事,然後有一人便奮筆疾書起來。
過了一會之後,另外一個人也開始奮筆疾書,一直到第三個人跟著奮筆疾書時,最先開始寫的那個人似乎寫完了,停了下筆,稍微收拾下,然後又在看著李文貴。
不一會,他又開始寫了起來,如此反複。
這一幕,看得徐渭忍不住走了過去,走到他們的背後看他們寫什麽。
這一看之下,他就發現,原來這三人都在記李文貴口述的故事!
看了一會之後,他抬頭看向李文貴,把驚訝的焦點轉移到了李文貴身上。
剛才的細綱,徐渭是看了的,如今,李文貴的口述,他也聽到了,他都沒法想象,李文貴是怎麽把那麽短短的幾行字能口述出一個聽起來就非常不錯的故事?
大約一個時辰之後,李文貴終於不再口述,三個書記員寫完之後,也都整理了下稿子,按順序交給了李文貴,然後向李文貴一禮,便出門去了。
邊上的徐渭看著這一幕,臉上的驚訝之色,依舊沒有褪去。
說真的,這一幕,他是怎麽都沒想到的,這就是李文貴講故事的能力?
他看向李文貴,發現此時的李文貴,已經在翻看三個人交給他的那些稿子,並且不時用筆修改一二。
就這樣,大約又過去了半個時辰之後,就見李文貴把那些稿子都收了起來,然後才看向徐渭說道:“今天的更新,就是後天要售賣的書內容寫完了,你看看,和剛才你看到的細綱再對比下。”
徐渭聽了,連忙過去接過,然後去了一張書桌那,認真看了起來。
李文貴喝了會茶,看徐渭看得認真,便拿筆寫起這個世界第一份網文培訓教材。
他並不在意別人也能寫網文,因為他不想一直束縛在網文裏,要不然的話,就等於三百六十五天,天天都要上班,那穿越還有什麽意思?
因此,他準備培訓一批人來寫網文,然後他去和陳景行談判,在書鋪占股份,成為股東這種。
過了沒多久之後,錢掌櫃便進來了。
李文貴一見,便知道他進來幹什麽,就對他說道:“稍微等下,讓徐叔看完稿子。”
錢掌櫃聽了,連忙恭敬地說道:“是,師傅。”
李文貴聽得有點別扭,轉眼成師傅了?
不過他知道,如果他不讓叫師傅,反而會讓掌櫃以為他不想教他們,因此,他就懶得費口舌,想叫就叫好了。
寫書不容易,往往花一天時間寫得書,看書的人,幾分鍾就看完了。
徐渭這邊看得比較慢,也隻是花了一刻鍾。
李文貴看到他看完了,便對他說道:“把稿子給錢掌櫃,要送去京師刻板印刷,不能耽擱太久的。”
徐渭一聽,連忙把手中的稿子交給了錢掌櫃,錢掌櫃這邊,就立刻匆匆出了大堂。
李文貴收拾了下書桌,如果按照以往的話,他還會看會書,做下明天的細綱,然後才考慮其他事情。
但是最近他大哥要結婚了,他也得去忙。
比如說,他就要帶著徐渭去買空白的帖子,然後讓徐渭寫請帖。
因此,李文貴便對徐渭說道:“走吧,你先想想,體會對比下,回頭我們可以針對今天的內容聊下。”
徐渭聽了,表情鄭重地點點頭,跟在李文貴後麵走出了大堂。
來到前麵書鋪時,錢掌櫃已經把稿子讓人用快馬送去京師了。看到李文貴出來,就立刻準備了五十文錢。
李文貴簽字拿錢,在一片“師傅”聲中走出了大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