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巧合
穿越明朝,從最窮國舅開始種田 作者:叫天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陳府前廳,劉掌櫃見到東家出現,便連忙起來見禮。
陳景行坐到了主位,看向恭敬站著的劉掌櫃,便帶著一點疑惑問道:“老劉,坐下說話吧,那茶館可是出了什麽事?”
劉掌櫃是跟隨他多年的掌櫃,算是老人了。因此,他的態度就比較隨和。
劉掌櫃聽到他的話,並沒有就座,而是站在那裏,向他稟告道:“東家,是茶館遇到了一樁買賣,小人沒法做主,因此前來請示東家定奪。”
“哦?”陳景行一聽,有點意外,當即問道,“茶館的買賣,不是都讓你做主的麽,還要來請示我?”
劉掌櫃的能力,他是信得過的。再說了,就隻是茶館而已,客人都是喝茶聽評書,也不會有鬧事的。事情簡單明了,不會有什麽棘手的事情。
劉掌櫃知道自己得說清楚才行,於是,他便立刻解釋道:“今日午後來了個少年,說是要賣故事給茶館。一開始時,小人有點不以為意,結果沒想到,這少年竟然能現編故事,聽得小人欲罷不能……”
陳景行聽到這話,頓時就驚訝了。他了解劉掌櫃,經營了茶館十來年,什麽故事沒聽過,竟然有現編的故事,能聽得劉掌櫃欲罷不能?
陳景行本人是將門之後,讀書不行,屢考不中,便沒了科舉的心思,送女兒去了王府為妃,自己則也開始享受生活。聽故事評書,也是他的愛好之一。
此時一聽,他不由得打斷劉掌櫃的話問道:“老劉,說話可不能誇張,能有什麽故事讓你都欲罷不能的?”
劉掌櫃聽了,便連忙把當時的事說了一遍,包括李文貴先問了問題,然後還有故事內容,都學著說了一遍。
這個時代的故事,其實都還是比較簡單的。《三國通俗演義》、《金瓶梅》、《三言兩拍》這種,就是差不多了。
而李文貴所講的故事,和這個時代的主流故事完全不同,以穿越到三國中去彌補遺憾為主線,更具有代入感和共鳴感,頓時也一下就吸引了陳景行的興趣。
等到劉掌櫃講完李文貴講述的故事之後,陳景行意猶未盡,當即追問道:“下文呢,諸葛丞相是怎麽看待這份大功的?還有,漢烈帝,又是如何評價的?”
人都是有衣錦還鄉的情結,他們代入了主角,立下了大功,正有那種要衣錦還鄉感覺時,自然就很想知道下一段劇情。
此時,劉掌櫃聽了,苦笑一下道:“那少年不肯往下講了,小人已經要求他再講過一段,也不好厚臉皮要求他再往下說,畢竟人家是要賣故事的。”
陳景行聽到這話,毫不猶豫地說道:“那還等什麽,買下這個故事便是!”
他相信,這麽吸引人的故事,肯定會讓茶館顧客多不少的。
劉掌櫃聽到這話,便馬上回答道:“問題便出在這裏了,是這樣的……”
說著,他把這價格難定的事情,以及李文貴提出兩種賣故事的法子,都說了一遍。
然後,劉掌櫃看著陳景行,說出自己的想法道:“東家,小人以為,這位少年在編故事方麵乃是奇才。他的故事要是能出書賣的話,當比在茶館更能賺錢。”
他知道,東家剛好還有個書鋪的,對東家來說,和那少年合作,用第二種法子,並不會多難。
陳景行聽了劉掌櫃的話,並沒有馬上決定,而是思考了一會。
賣書,其實並不是那麽容易的事情。一旦什麽書好賣,其他書鋪便會立刻跟進。而且書可以互相傳閱,那些想看的人,也不一定會買。
要是書不是很受歡迎的話,就很容易砸在手中。前期的投入,甚至都收不回本。
因此,書鋪中,大部分書都是和科舉有關的事。閑書,也有,但是不多。
但是,一如劉掌櫃所說,這個故事確實吸引人。
陳景行想了一會之後,便向劉掌櫃確認道:“你是說,這故事都是少年現編的?”
說完之後,他看劉掌櫃點頭,便再追問道:“他還說,這故事能編講個半年都是可以?”
“他還能編另外的故事?”
陳景行問出的問題,都得到劉掌櫃再次確認之後,他就好奇了,當即問道:“這少年是什麽來頭,竟然有如此能力?”
劉掌櫃聽了,搖搖頭說道:“小人以前沒見過,不過是本地口音,姓李名文貴……”
“什麽?”陳景行聽到這話,頓時就驚訝了,立刻追問道:“李文貴?本地口音?那三個字來的?”
劉掌櫃聽到這話,感覺東家好像認識一個叫李文貴的人,他也有些驚訝,便馬上回答道:“小人不知道是哪三個字,不過他明日午後會再到茶館要答複,說是我們不買沒關係,他最多是花點時間,肯定會有人買他的故事。”
陳景行聽到這話,便毫不猶豫地說道:“明日午後是吧,那我親自過去一趟,和這少年談談再說。”
如果真是李家那二兒子的話,這就是瞌睡遇到枕頭,不正好有了幫襯機會了!
不過,他也有點懷疑,就隻是天天在死讀書的,還能有如此才華,可以現編故事,甚至都能提出兩種合作方式?
說真得,他有點不信!
與此同時,另外一邊,李文貴在日頭落山之前回到了家裏。
李彩蓮聽到動靜,看到他入了院門,便立刻高興地說道:“二哥,就等你吃飯了!”
說完之後,她又補上一句道:“我餓了!”
李文貴聽了,笑著走過去,同時說道:“嗬嗬,就惦記著好吃的吧?”
這時,李偉從正房探頭出來,看向李文貴問道:“你不是去賺錢了麽,賺了多少錢?”
聽到這話,李文全也走出了正房,好奇地看著二弟。
李文貴聽了,一邊走向廚房去幫小妹,一邊回答李偉道:“今天沒有,要是沒有意外的話,明天就有了!”
李偉聽到這話,一點都不意外,當即訓斥道:“賺錢哪有那麽容易的事情,要我說,你還是收了心思,好好讀書吧!”
他話剛說到這裏,就看到李文貴拿出手中東西,便又有點好奇地問道:“這是什麽?”
陳景行坐到了主位,看向恭敬站著的劉掌櫃,便帶著一點疑惑問道:“老劉,坐下說話吧,那茶館可是出了什麽事?”
劉掌櫃是跟隨他多年的掌櫃,算是老人了。因此,他的態度就比較隨和。
劉掌櫃聽到他的話,並沒有就座,而是站在那裏,向他稟告道:“東家,是茶館遇到了一樁買賣,小人沒法做主,因此前來請示東家定奪。”
“哦?”陳景行一聽,有點意外,當即問道,“茶館的買賣,不是都讓你做主的麽,還要來請示我?”
劉掌櫃的能力,他是信得過的。再說了,就隻是茶館而已,客人都是喝茶聽評書,也不會有鬧事的。事情簡單明了,不會有什麽棘手的事情。
劉掌櫃知道自己得說清楚才行,於是,他便立刻解釋道:“今日午後來了個少年,說是要賣故事給茶館。一開始時,小人有點不以為意,結果沒想到,這少年竟然能現編故事,聽得小人欲罷不能……”
陳景行聽到這話,頓時就驚訝了。他了解劉掌櫃,經營了茶館十來年,什麽故事沒聽過,竟然有現編的故事,能聽得劉掌櫃欲罷不能?
陳景行本人是將門之後,讀書不行,屢考不中,便沒了科舉的心思,送女兒去了王府為妃,自己則也開始享受生活。聽故事評書,也是他的愛好之一。
此時一聽,他不由得打斷劉掌櫃的話問道:“老劉,說話可不能誇張,能有什麽故事讓你都欲罷不能的?”
劉掌櫃聽了,便連忙把當時的事說了一遍,包括李文貴先問了問題,然後還有故事內容,都學著說了一遍。
這個時代的故事,其實都還是比較簡單的。《三國通俗演義》、《金瓶梅》、《三言兩拍》這種,就是差不多了。
而李文貴所講的故事,和這個時代的主流故事完全不同,以穿越到三國中去彌補遺憾為主線,更具有代入感和共鳴感,頓時也一下就吸引了陳景行的興趣。
等到劉掌櫃講完李文貴講述的故事之後,陳景行意猶未盡,當即追問道:“下文呢,諸葛丞相是怎麽看待這份大功的?還有,漢烈帝,又是如何評價的?”
人都是有衣錦還鄉的情結,他們代入了主角,立下了大功,正有那種要衣錦還鄉感覺時,自然就很想知道下一段劇情。
此時,劉掌櫃聽了,苦笑一下道:“那少年不肯往下講了,小人已經要求他再講過一段,也不好厚臉皮要求他再往下說,畢竟人家是要賣故事的。”
陳景行聽到這話,毫不猶豫地說道:“那還等什麽,買下這個故事便是!”
他相信,這麽吸引人的故事,肯定會讓茶館顧客多不少的。
劉掌櫃聽到這話,便馬上回答道:“問題便出在這裏了,是這樣的……”
說著,他把這價格難定的事情,以及李文貴提出兩種賣故事的法子,都說了一遍。
然後,劉掌櫃看著陳景行,說出自己的想法道:“東家,小人以為,這位少年在編故事方麵乃是奇才。他的故事要是能出書賣的話,當比在茶館更能賺錢。”
他知道,東家剛好還有個書鋪的,對東家來說,和那少年合作,用第二種法子,並不會多難。
陳景行聽了劉掌櫃的話,並沒有馬上決定,而是思考了一會。
賣書,其實並不是那麽容易的事情。一旦什麽書好賣,其他書鋪便會立刻跟進。而且書可以互相傳閱,那些想看的人,也不一定會買。
要是書不是很受歡迎的話,就很容易砸在手中。前期的投入,甚至都收不回本。
因此,書鋪中,大部分書都是和科舉有關的事。閑書,也有,但是不多。
但是,一如劉掌櫃所說,這個故事確實吸引人。
陳景行想了一會之後,便向劉掌櫃確認道:“你是說,這故事都是少年現編的?”
說完之後,他看劉掌櫃點頭,便再追問道:“他還說,這故事能編講個半年都是可以?”
“他還能編另外的故事?”
陳景行問出的問題,都得到劉掌櫃再次確認之後,他就好奇了,當即問道:“這少年是什麽來頭,竟然有如此能力?”
劉掌櫃聽了,搖搖頭說道:“小人以前沒見過,不過是本地口音,姓李名文貴……”
“什麽?”陳景行聽到這話,頓時就驚訝了,立刻追問道:“李文貴?本地口音?那三個字來的?”
劉掌櫃聽到這話,感覺東家好像認識一個叫李文貴的人,他也有些驚訝,便馬上回答道:“小人不知道是哪三個字,不過他明日午後會再到茶館要答複,說是我們不買沒關係,他最多是花點時間,肯定會有人買他的故事。”
陳景行聽到這話,便毫不猶豫地說道:“明日午後是吧,那我親自過去一趟,和這少年談談再說。”
如果真是李家那二兒子的話,這就是瞌睡遇到枕頭,不正好有了幫襯機會了!
不過,他也有點懷疑,就隻是天天在死讀書的,還能有如此才華,可以現編故事,甚至都能提出兩種合作方式?
說真得,他有點不信!
與此同時,另外一邊,李文貴在日頭落山之前回到了家裏。
李彩蓮聽到動靜,看到他入了院門,便立刻高興地說道:“二哥,就等你吃飯了!”
說完之後,她又補上一句道:“我餓了!”
李文貴聽了,笑著走過去,同時說道:“嗬嗬,就惦記著好吃的吧?”
這時,李偉從正房探頭出來,看向李文貴問道:“你不是去賺錢了麽,賺了多少錢?”
聽到這話,李文全也走出了正房,好奇地看著二弟。
李文貴聽了,一邊走向廚房去幫小妹,一邊回答李偉道:“今天沒有,要是沒有意外的話,明天就有了!”
李偉聽到這話,一點都不意外,當即訓斥道:“賺錢哪有那麽容易的事情,要我說,你還是收了心思,好好讀書吧!”
他話剛說到這裏,就看到李文貴拿出手中東西,便又有點好奇地問道:“這是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