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電影的名聲開始傳開
我的平行世界文藝人生 作者:路人甲ni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今天暫時沒什麽事情了,所以突然就想過來看看房子情況怎麽樣了,梁工,目前房子裝修進度到哪裏了?”周數問道。
“整體的外牆和一樓室內的部分已經裝修完成了,二樓室內的裝修也差不多接近尾聲,就是琴房要晚一點,牆壁隔音的裝修比較複雜,不過已經在加緊趕工了。
另外就是庭院……”
“這麽說的話,到十月底能不能完工……”
“應該沒問題,剩下的工作基本就是二樓琴房和庭院的格局布置而已。”
“那就好,接下來麻煩梁工跟進一下工程進度了,您先忙吧,不用管我,我去其他地方看看……”
“好的,周先生,有什麽問題隨時找我溝通。”
說完,梁必前就又回去開始指揮工人師傅起來,果然是個盡職盡責的建築設計師啊!
打開緣側的玻璃移門,站在緣側上,可以看到庭院的情況,庭院大概有200平米,相當於半個標準籃球場那麽大。
院落牆角處都種植了一些竹子,不過竹子有點稀疏,中間雖然還沒有開始動工,但是看梁必前的設計圖,應該是會擺放一些奇峰怪石,然後搭建一個小型的竹筧接水景觀。
一個竹筒接滿水“噠”地一聲往下一個竹筒傾倒,水流循環不息,竹筒的清脆敲擊聲也如同木魚一樣,充滿著禪意。
山、水、竹相輔相成,組成清雅別致的中式庭院景觀。
到時候可以在竹子上裝上景觀燈,到了晚上估計又是一番美景……
在竹子下駐足了好一會兒,梁必前剛吩咐好廚房的裝修事宜,正要上二樓也監督查看下工程的進度,就看到周數似乎在數竹子的數量,於是停下腳步朝周數說道:
“周先生,這些竹子隻是第一批,還有一批竹子園林綠化公司還沒運過來,所以這第一批是先種上的。”
“哦,原來是這樣啊,竹子的話還是要竹林才好看,剛才還納悶為什麽每個角落都稀稀疏疏隻有幾顆呢。”
不知道別人怎麽想,但是周數覺得竹子還是要密集一些,蔥蔥翠翠的竹葉和根根筆挺的竹節才能相映成趣。
看來竹景這邊應該是沒什麽問題了,周數也跟著上樓,去了天台看了一眼。
這二層小樓的地理位置確實不錯,能看到不遠處的公園風景。
裏裏外外看了一圈後,最後和梁必前打了個招呼,就開車去往越秀區的琴房了。
周數就是過來看看而已,也不好再打擾建築設計師的工作,專業的事情就交給專業的人,他等著最後驗收就行。
……
……
廣府的電影院,最近經常接到一些谘詢電話,或者前台經常有過來看電影的男女詢問——
詢問的內容,基本都是有沒有一部叫做《山鬼實錄》的電影在電影院上映。
前台谘詢的客戶,得到否定的回答,往往會失望地離開。
而打電話谘詢的人,則往往會留下一句“這家也沒有嘛”的失望之語。
很快電影院的經營者或者經理們就知道了這個消息,他們趕忙去詢問業內的一些大製作電影公司,以為是一部新發行的影片正在點映呢。
結果一問之下,壓根就沒有這部影片的風聲,最後隻能找到廣府有上映這部電影的電影院去探聽消息,才知道這部電影的來曆……
於是消息便一層層往上傳,最後連華藝影業這樣的電影製作巨頭都知道了這麽一部小成本電影。
華藝影業的導演偶爾聚會之時,也開始討論起這部電影。
坐在沙發上,田浩也向旁邊的劉樁樹提起了這部電影:
“樁樹,你聽說過那部《山鬼實錄》的恐怖片嗎?好像采用了一種很新穎的拍攝手法,用偽紀錄片的形式來拍恐怖片,這種別開生麵的創意真是讓人有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啊!”
“什麽?什麽時候的電影?是業內哪位知名導演的新作嗎?”劉樁樹有點驚奇,能出現在他這位好友和現場幾位導演的口中,那麽電影基本知名度還可以了,怎麽他沒有聽到一點風聲……
一般來講,業內有哪位知名導演要開機拍攝新電影,那麽他們這個圈子很快就會知道才對,不可能隻有自己不知道。
“並不是知名的導演,或者是有實力的製作公司,而是一家默默無名的小公司,叫做數瑞傳媒,之前隻有一部叫做《未來世界不可思議事件》的深夜短劇有點名氣
這部《山鬼實錄》的電影,導演叫做周數,副導演叫做聶磊,而編劇剪輯基本也都是這兩個人,電影圈子裏從來沒有聽過這兩個名字,估計都是新人吧。”
“周數!??”
“嗯?樁樹你知道是誰?是你認識的朋友嗎?”
“不太清楚……如果不是同名的話,那麽這個導演我可能還真的認識,雖然認識沒多久……”
劉樁樹想起之前在廣府試映會的電影院裏有過一麵之緣的那位帥氣年輕人,說著暫時沒有興趣踏入娛樂圈之類的話。
“哈哈哈,不打算靠那張臉吃飯是嗎,這下不就變得越來越有趣起來了嘛……”
……
在電影圈子那群導演開始熱烈討論這部電影對電影圈即將產生什麽影響之時,劉瑞也開始和一位穿著一身名牌休閑服裝的富有魅力的中年男人在一處高端私房菜館聊著天。
“劉瑞,還真是好久不見了啊。”
“是啊,算起來好像有十幾年都沒有見過麵了,對吧?”
“哈哈,差不多吧。”
對麵的中年人年紀已經接近不惑之年,可是精氣神卻十分充足,笑口常開,充滿一股活力,仿佛時間除了在他臉上留下皺紋,便沒有留下其他的東西了。
這個中年男人名叫張晨陽,著名企業家、新晨書店創始人張新虎的兒子。
可以說是一個天生便含著金鑰匙長大的富二代,三十歲出頭就繼承了偌大的新晨書店,或者可以說是新晨出版集團,成為業內最年輕的出版社社長。
同時還是一個知名導演,知名的詩人。
emmm……當然最後的知名詩人有待商榷,畢竟是反向知名……
“整體的外牆和一樓室內的部分已經裝修完成了,二樓室內的裝修也差不多接近尾聲,就是琴房要晚一點,牆壁隔音的裝修比較複雜,不過已經在加緊趕工了。
另外就是庭院……”
“這麽說的話,到十月底能不能完工……”
“應該沒問題,剩下的工作基本就是二樓琴房和庭院的格局布置而已。”
“那就好,接下來麻煩梁工跟進一下工程進度了,您先忙吧,不用管我,我去其他地方看看……”
“好的,周先生,有什麽問題隨時找我溝通。”
說完,梁必前就又回去開始指揮工人師傅起來,果然是個盡職盡責的建築設計師啊!
打開緣側的玻璃移門,站在緣側上,可以看到庭院的情況,庭院大概有200平米,相當於半個標準籃球場那麽大。
院落牆角處都種植了一些竹子,不過竹子有點稀疏,中間雖然還沒有開始動工,但是看梁必前的設計圖,應該是會擺放一些奇峰怪石,然後搭建一個小型的竹筧接水景觀。
一個竹筒接滿水“噠”地一聲往下一個竹筒傾倒,水流循環不息,竹筒的清脆敲擊聲也如同木魚一樣,充滿著禪意。
山、水、竹相輔相成,組成清雅別致的中式庭院景觀。
到時候可以在竹子上裝上景觀燈,到了晚上估計又是一番美景……
在竹子下駐足了好一會兒,梁必前剛吩咐好廚房的裝修事宜,正要上二樓也監督查看下工程的進度,就看到周數似乎在數竹子的數量,於是停下腳步朝周數說道:
“周先生,這些竹子隻是第一批,還有一批竹子園林綠化公司還沒運過來,所以這第一批是先種上的。”
“哦,原來是這樣啊,竹子的話還是要竹林才好看,剛才還納悶為什麽每個角落都稀稀疏疏隻有幾顆呢。”
不知道別人怎麽想,但是周數覺得竹子還是要密集一些,蔥蔥翠翠的竹葉和根根筆挺的竹節才能相映成趣。
看來竹景這邊應該是沒什麽問題了,周數也跟著上樓,去了天台看了一眼。
這二層小樓的地理位置確實不錯,能看到不遠處的公園風景。
裏裏外外看了一圈後,最後和梁必前打了個招呼,就開車去往越秀區的琴房了。
周數就是過來看看而已,也不好再打擾建築設計師的工作,專業的事情就交給專業的人,他等著最後驗收就行。
……
……
廣府的電影院,最近經常接到一些谘詢電話,或者前台經常有過來看電影的男女詢問——
詢問的內容,基本都是有沒有一部叫做《山鬼實錄》的電影在電影院上映。
前台谘詢的客戶,得到否定的回答,往往會失望地離開。
而打電話谘詢的人,則往往會留下一句“這家也沒有嘛”的失望之語。
很快電影院的經營者或者經理們就知道了這個消息,他們趕忙去詢問業內的一些大製作電影公司,以為是一部新發行的影片正在點映呢。
結果一問之下,壓根就沒有這部影片的風聲,最後隻能找到廣府有上映這部電影的電影院去探聽消息,才知道這部電影的來曆……
於是消息便一層層往上傳,最後連華藝影業這樣的電影製作巨頭都知道了這麽一部小成本電影。
華藝影業的導演偶爾聚會之時,也開始討論起這部電影。
坐在沙發上,田浩也向旁邊的劉樁樹提起了這部電影:
“樁樹,你聽說過那部《山鬼實錄》的恐怖片嗎?好像采用了一種很新穎的拍攝手法,用偽紀錄片的形式來拍恐怖片,這種別開生麵的創意真是讓人有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啊!”
“什麽?什麽時候的電影?是業內哪位知名導演的新作嗎?”劉樁樹有點驚奇,能出現在他這位好友和現場幾位導演的口中,那麽電影基本知名度還可以了,怎麽他沒有聽到一點風聲……
一般來講,業內有哪位知名導演要開機拍攝新電影,那麽他們這個圈子很快就會知道才對,不可能隻有自己不知道。
“並不是知名的導演,或者是有實力的製作公司,而是一家默默無名的小公司,叫做數瑞傳媒,之前隻有一部叫做《未來世界不可思議事件》的深夜短劇有點名氣
這部《山鬼實錄》的電影,導演叫做周數,副導演叫做聶磊,而編劇剪輯基本也都是這兩個人,電影圈子裏從來沒有聽過這兩個名字,估計都是新人吧。”
“周數!??”
“嗯?樁樹你知道是誰?是你認識的朋友嗎?”
“不太清楚……如果不是同名的話,那麽這個導演我可能還真的認識,雖然認識沒多久……”
劉樁樹想起之前在廣府試映會的電影院裏有過一麵之緣的那位帥氣年輕人,說著暫時沒有興趣踏入娛樂圈之類的話。
“哈哈哈,不打算靠那張臉吃飯是嗎,這下不就變得越來越有趣起來了嘛……”
……
在電影圈子那群導演開始熱烈討論這部電影對電影圈即將產生什麽影響之時,劉瑞也開始和一位穿著一身名牌休閑服裝的富有魅力的中年男人在一處高端私房菜館聊著天。
“劉瑞,還真是好久不見了啊。”
“是啊,算起來好像有十幾年都沒有見過麵了,對吧?”
“哈哈,差不多吧。”
對麵的中年人年紀已經接近不惑之年,可是精氣神卻十分充足,笑口常開,充滿一股活力,仿佛時間除了在他臉上留下皺紋,便沒有留下其他的東西了。
這個中年男人名叫張晨陽,著名企業家、新晨書店創始人張新虎的兒子。
可以說是一個天生便含著金鑰匙長大的富二代,三十歲出頭就繼承了偌大的新晨書店,或者可以說是新晨出版集團,成為業內最年輕的出版社社長。
同時還是一個知名導演,知名的詩人。
emmm……當然最後的知名詩人有待商榷,畢竟是反向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