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有人給邢大勇說了另一家的姑娘,因為彩禮太高沒成功,後來娶趙巧珍,趙社長隻象征性地要了幾十塊,最後還翻倍陪送回來了。後山村的人都信誓旦旦地說,趙巧珍肯定過不好,白送的媳婦誰家珍惜啊,還不是想打就打,想罵就罵?
而那些彩禮高的姑娘一進婆家門身價就不一般,婆家念著自己花出去的錢也不能不對她好啊,否則錢不是白瞎了?因著這樣的理念,後山村的人看趙巧珍都是滿眼的憐憫,言來語去不乏同情。等著看戲的自然也不在少數,可惜等啊等,硬是沒等來他們預言的那一幕。
後來有人說起這一段兒,趙巧珍的二哥趙炳仁翻了個白眼:“我們老趙家的女子既漂亮又能幹,娶回去了不供著還想打罵,傻子吧?”
倒是趙炳坤簡單粗暴的話道出了真諦:“打罵?就邢家?誰是能抗得住老子這雙拳頭的?”
說到這裏,那些羨慕邢大勇得了便宜的,倒也有了自我安慰的借口,娶媳婦兒嘛,哪能受大舅哥的壓迫呢,幸好趙巧珍這朵刺玫花,被邢大勇那傻子給摘走了。
現在輪到邢木匠嫁女,議論聲高過當日邢大勇娶妻,村口的討論聲酸話連篇,晚上躺倒被窩裏,好多人還是惋惜,趙家這棵大樹,咋就隻讓邢家人靠呢,換一個不行嗎?
議論著歎息著,趙炳發的婚期臨近了,趙巧珍夫婦才不管那些,提前半個月就領著兒子帶著閨女回娘家幫忙了,而出去躲計劃生育的趙炳仁兩口子,也該回家了。
趙炳仁兩口子走後基本上處於失聯的狀態,偶爾來一份信在河南,幾個月後再來一份,居然已經到廣東了,真不知道他領著個大肚子婆娘咋跑得那麽快的。直到臘月八,趙炳發結婚的前十天,兩口子才大包小包地回來了,懷裏還抱著個大胖小子,已經過了一周歲了。
“哎呀,這是大梅爸媽呀,你們回來啦!”
“啊,啊,回來了,回來了。大家都還好吧?”
“你這一走兩年了吧,光聽說你生了個兒子,還沒見過呢,我看俊不俊,喲,睡著了呀?”
“是啊是啊,就瞌睡多,走了一路睡了一路。”
“小孩子嘛,可不都這樣。大城市好啊,看大梅媽白的,這要是在外麵,我都不敢認呢。”
“嘿嘿。”
一路應酬著,速度慢了很多,莊口到北灣十幾分的路程,硬是讓他們走了半個多小時,到家門口的那道坡時,兩口子都有些腿軟了,便停下腳步喘一口氣。
旁邊的地頭上,幾個孩子玩得灰頭土臉,衣服已經看不出顏色了,臉蛋跟花貓差不多,最小的那個,鼻涕凍成冰粘在臉上,隻一雙烏溜溜的大眼睛忽閃忽閃的,看著來人。
趙炳仁一時間也沒認出她們,還以為是別人家的孩子,背起包裹正要爬坡,冷不防一個怯怯的聲音撞進了耳膜:“爸?媽?”
“二梅?你是二梅?”大梅媽定睛一看,那個怯怯地開口的小姑娘,可不就是她的二梅嗎?而另外兩個小的,就是三梅四梅了。
“這,這是四梅嗎?”在城裏待了快兩年的大梅媽,雖然免不了奔波勞碌,卻也習慣了整潔幹淨,乍一看到三個髒孩子,還沒什麽反應,一旦知道了這三個像從豬圈裏爬出來的娃就是自己的女兒時,她的眼淚刷地一下就下來了,把兒子往趙炳仁懷裏一塞,轉身去抱四梅,奈何她走的時候四梅還小,根本不記得她的模樣,看到一個衣著光鮮的陌生人邊哭邊伸著胳膊來抱她,一時間嚇壞了,也放聲大哭,聲音尖利急促,刺人耳膜。邊哭還邊喊:“媽媽!媽媽!”一旁的三梅二梅也跟著大哭。
大梅媽把幾個孩子攏在懷裏,心疼地安撫:“媽媽在呢!媽媽回來了,回來再不走了,媽媽回來了……媽媽在呢……”二梅三梅很快就認了媽媽,任媽媽摟著,四梅卻越發的大力掙紮,哭叫聲更加淒厲。
這邊母女四人哭作一團,很快就驚動了家裏,廣博媽邊搓著手上的麵泥邊急匆匆地跑出門來,著急的詢問聲比她的腳步還要快一些:“咋了咋了?二梅,咋看娃呢哭成這樣?”
猛地看見一個女人抱著三個娃,她的聲音瞬間提高了三個八度:“幹啥呢你幹啥呢?”
一旁的趙炳仁正手忙腳亂地哄著被母女四個的哭聲吵醒的兒子,看見廣度媽,喊了一聲:“大嫂。”正是這一聲,點醒了大梅媽,也提醒了四梅,揮舞著小胳膊往廣度媽身邊衝,大梅媽一個愣神就被她掙脫了去,噔噔噔地撲倒廣度媽的懷裏:“媽媽!媽媽!”廣度媽看著老二夫妻倆,虛抱著四梅,一雙沾滿麵粉的手不知道往哪兒放,聽著四梅一連迭聲地叫媽媽,一時間尷尬極了。
久別重逢,自然有說不完思念,訴不盡的別情,父母子女,兄弟妯娌,抹著淚不是因為悲傷,彼此攙扶也不是因為累了。
一家子都高興得無以言表,連平時不怎麽露麵的湯萍,也包著頭巾跟在趙炳坤身後進門了。
趙社長和老太太簡直合不攏嘴,雖然他們在收到第一封信的時候就知道大梅媽生了個兒子了,但知道是一回事,見到真人又不同了。抱著這來之不易的小孫子,倆人覺得真是怎麽稀罕都不夠。
稀罕歸稀罕,畢竟是單方麵的,這個取名趙廣夏的孩子,一被送到老太太的懷裏,就放聲大哭,仿佛見了鬼一樣,看一眼拔高一個音調,直哭得要背過氣去,沒辦法趙炳仁趕緊接了過去,柔聲哄了哄才抽泣著收雷止雨。
“認生,這娃就我們倆拉,還認生呢,來爸爸抱,寶兒不哭啊,爺爺奶奶心疼我娃呢,哭什麽呀,不是生人,是爺爺奶奶,跟爺爺奶奶好一個……哦哦哦……不怕不怕,爸爸在呢。”趙炳仁很會帶孩子,看起來比大梅媽熟練多了。
而那些彩禮高的姑娘一進婆家門身價就不一般,婆家念著自己花出去的錢也不能不對她好啊,否則錢不是白瞎了?因著這樣的理念,後山村的人看趙巧珍都是滿眼的憐憫,言來語去不乏同情。等著看戲的自然也不在少數,可惜等啊等,硬是沒等來他們預言的那一幕。
後來有人說起這一段兒,趙巧珍的二哥趙炳仁翻了個白眼:“我們老趙家的女子既漂亮又能幹,娶回去了不供著還想打罵,傻子吧?”
倒是趙炳坤簡單粗暴的話道出了真諦:“打罵?就邢家?誰是能抗得住老子這雙拳頭的?”
說到這裏,那些羨慕邢大勇得了便宜的,倒也有了自我安慰的借口,娶媳婦兒嘛,哪能受大舅哥的壓迫呢,幸好趙巧珍這朵刺玫花,被邢大勇那傻子給摘走了。
現在輪到邢木匠嫁女,議論聲高過當日邢大勇娶妻,村口的討論聲酸話連篇,晚上躺倒被窩裏,好多人還是惋惜,趙家這棵大樹,咋就隻讓邢家人靠呢,換一個不行嗎?
議論著歎息著,趙炳發的婚期臨近了,趙巧珍夫婦才不管那些,提前半個月就領著兒子帶著閨女回娘家幫忙了,而出去躲計劃生育的趙炳仁兩口子,也該回家了。
趙炳仁兩口子走後基本上處於失聯的狀態,偶爾來一份信在河南,幾個月後再來一份,居然已經到廣東了,真不知道他領著個大肚子婆娘咋跑得那麽快的。直到臘月八,趙炳發結婚的前十天,兩口子才大包小包地回來了,懷裏還抱著個大胖小子,已經過了一周歲了。
“哎呀,這是大梅爸媽呀,你們回來啦!”
“啊,啊,回來了,回來了。大家都還好吧?”
“你這一走兩年了吧,光聽說你生了個兒子,還沒見過呢,我看俊不俊,喲,睡著了呀?”
“是啊是啊,就瞌睡多,走了一路睡了一路。”
“小孩子嘛,可不都這樣。大城市好啊,看大梅媽白的,這要是在外麵,我都不敢認呢。”
“嘿嘿。”
一路應酬著,速度慢了很多,莊口到北灣十幾分的路程,硬是讓他們走了半個多小時,到家門口的那道坡時,兩口子都有些腿軟了,便停下腳步喘一口氣。
旁邊的地頭上,幾個孩子玩得灰頭土臉,衣服已經看不出顏色了,臉蛋跟花貓差不多,最小的那個,鼻涕凍成冰粘在臉上,隻一雙烏溜溜的大眼睛忽閃忽閃的,看著來人。
趙炳仁一時間也沒認出她們,還以為是別人家的孩子,背起包裹正要爬坡,冷不防一個怯怯的聲音撞進了耳膜:“爸?媽?”
“二梅?你是二梅?”大梅媽定睛一看,那個怯怯地開口的小姑娘,可不就是她的二梅嗎?而另外兩個小的,就是三梅四梅了。
“這,這是四梅嗎?”在城裏待了快兩年的大梅媽,雖然免不了奔波勞碌,卻也習慣了整潔幹淨,乍一看到三個髒孩子,還沒什麽反應,一旦知道了這三個像從豬圈裏爬出來的娃就是自己的女兒時,她的眼淚刷地一下就下來了,把兒子往趙炳仁懷裏一塞,轉身去抱四梅,奈何她走的時候四梅還小,根本不記得她的模樣,看到一個衣著光鮮的陌生人邊哭邊伸著胳膊來抱她,一時間嚇壞了,也放聲大哭,聲音尖利急促,刺人耳膜。邊哭還邊喊:“媽媽!媽媽!”一旁的三梅二梅也跟著大哭。
大梅媽把幾個孩子攏在懷裏,心疼地安撫:“媽媽在呢!媽媽回來了,回來再不走了,媽媽回來了……媽媽在呢……”二梅三梅很快就認了媽媽,任媽媽摟著,四梅卻越發的大力掙紮,哭叫聲更加淒厲。
這邊母女四人哭作一團,很快就驚動了家裏,廣博媽邊搓著手上的麵泥邊急匆匆地跑出門來,著急的詢問聲比她的腳步還要快一些:“咋了咋了?二梅,咋看娃呢哭成這樣?”
猛地看見一個女人抱著三個娃,她的聲音瞬間提高了三個八度:“幹啥呢你幹啥呢?”
一旁的趙炳仁正手忙腳亂地哄著被母女四個的哭聲吵醒的兒子,看見廣度媽,喊了一聲:“大嫂。”正是這一聲,點醒了大梅媽,也提醒了四梅,揮舞著小胳膊往廣度媽身邊衝,大梅媽一個愣神就被她掙脫了去,噔噔噔地撲倒廣度媽的懷裏:“媽媽!媽媽!”廣度媽看著老二夫妻倆,虛抱著四梅,一雙沾滿麵粉的手不知道往哪兒放,聽著四梅一連迭聲地叫媽媽,一時間尷尬極了。
久別重逢,自然有說不完思念,訴不盡的別情,父母子女,兄弟妯娌,抹著淚不是因為悲傷,彼此攙扶也不是因為累了。
一家子都高興得無以言表,連平時不怎麽露麵的湯萍,也包著頭巾跟在趙炳坤身後進門了。
趙社長和老太太簡直合不攏嘴,雖然他們在收到第一封信的時候就知道大梅媽生了個兒子了,但知道是一回事,見到真人又不同了。抱著這來之不易的小孫子,倆人覺得真是怎麽稀罕都不夠。
稀罕歸稀罕,畢竟是單方麵的,這個取名趙廣夏的孩子,一被送到老太太的懷裏,就放聲大哭,仿佛見了鬼一樣,看一眼拔高一個音調,直哭得要背過氣去,沒辦法趙炳仁趕緊接了過去,柔聲哄了哄才抽泣著收雷止雨。
“認生,這娃就我們倆拉,還認生呢,來爸爸抱,寶兒不哭啊,爺爺奶奶心疼我娃呢,哭什麽呀,不是生人,是爺爺奶奶,跟爺爺奶奶好一個……哦哦哦……不怕不怕,爸爸在呢。”趙炳仁很會帶孩子,看起來比大梅媽熟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