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玉秀從工地上回來就變得沉默寡言,高澤明也忙著處理其他事情,也沒有感覺到劉玉秀的變化。晚上吃完飯,劉玉秀收拾完,簡單地洗漱了一下,就上床躺下。


    高澤明才開始察覺劉玉秀好像有點不正常,連忙走了過去,關心地問道;“秀,你怎麽了?身體不舒服嗎?


    劉玉秀搖搖頭。高澤明繼續說,“秀,你到底怎麽了?快告訴我。”


    劉玉秀的淚水不禁流了下來,抽噎著說:“今天在工地上,我看見那老大爺,我想起了我的含冤死去的父親,我離開家那麽久,也沒有回家一次。我想那天回去給二老磕個頭,燒點紙,盡一點孝心。


    “哦,就這事,你也不要傷心了,明天安排一下,後天我喊著孫德海一起回去,祭奠二位老人。”劉玉秀止住了悲痛的哭聲。高澤明緊緊地將劉玉秀摟在了懷高澤明安排好工作,喊著孫德海一起開車回劉玉秀的家去。一路上,劉玉秀望著窗外的景色,不禁感歎萬分。


    秋天,比春天更有欣欣向榮的景象,花木燦爛的春天固然美麗,然而,碩果累累的秋色卻透著豐收的喜歡


    秋天,比夏天更有五彩繽紛的景象,枝葉茂密的夏天雖然迷人,可是,金葉滿樹的秋色卻更爽氣宜人;秋天,比冬天更有生機勃勃的景象,白雪皚皚的冬天固然可愛,但是,瓜果飄香的金秋卻更富有燦爛絢麗的色彩。


    廣袤而豐盈,寧靜又悠遠,衣人們在田地間焚燒野草與雜物,有人說那是“焚秋”,帶著濃濃的芳草氣息,那煙嫋嫋繞繞慢慢升入天際,有多少浪漫的遐思隨著那煙一起飛揚....


    孫德海一邊開車一邊說:“高總,你幾年沒有去我們老家了,我們老家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高澤明笑著說:“那是肯定的,一切都在變化,日新月異啊。!”


    孫德海說:“高總,原來多是人力,現在很多是機械化了。我們村裏也有幾戶人家還蓋起了二層的小樓。”兩人談笑風生。劉玉秀一言不發。


    經過了一陣顛簸,車終於到了劉玉秀的家門口。劉玉秀下了車,拿出包裏的鑰匙,打開門,一看老宅早就沒有了昔日的歡聲笑語。老宅荒涼的使人心酸。土牆一塊塊被風雨剝脫,滿目瘡痍;東屋和過道已苔痕連接。滿院荒草,簇擁著幾株無人修剪卻紅花滿枝的月季,讓人說不出是荒涼還是充滿生機。兩株洋槐,一棵梧桐,一株老榆,枝葉蔥蘢,遮蓋大半個院落,老榆凸露的樹根四周遍生小榆樹苗,茁壯的長在沒有陽光的陰影中。偶爾竟能看到黃鼠狼在草叢中出沒。


    隻有老宅一角那篷竹子還能彰顯它旺盛的生命力;那篷竹子是劉玉秀剛記事時父親栽種的。父親種它的目的是想用它編筐打簍,織竹箔。不曾想,竹子似有報答之章,茁壯成長,為劉玉秀家及周邊的鄉鄰提供無數的帳竿、魚竿、塑料大棚架骨……父親逝世後,無人打理的竹子,一年比一年衰弱,已經生長無形、不成器的竹子被遭忘在老宅的一角,再無人問津。羸弱的軀幹隨風搖擺,發出“颯颯”的聲音,像是母親在病床上的呻吟,又像父親在低聲呼喚。


    劉玉秀心思沉沉,淚水不覺奪眶而出。睹物思人,不由得想起自己那勞累一生,苦命的父親!劉玉秀心潮澎湃、思緒萬千:記憶中老宅清一色的土坯草房整潔客觀,勤勞的父親把自家的房頂修繕得如同梳理討的秀發,牆壁粉刷得平整光滑。左鄰右舍和睦相處,親如一家。春夏秋季節每到飯時,大家端著飯碗,齊聚在一起,席地而坐,邊吃邊聊,大到政策、農事,小到家長裏短、趣聞軼事。溫馨融洽的氛圍使莊宅暖意融融。


    想起以往,父親會有一雙溫暖而粗厚的大手撫摸著自己的頭發,任聽自己抽泣或發展,而如今卻再也無法感受這種撫慰,那怎不讓人心傷。她呆呆地坐在門檻,雙手抱著蜷曲的雙腿,眉宇間凝固著傷心與思念,平日閃光的雙眼朦朧起來,鼻尖酸酸的,一股清淚就奪眶而出,流到嘴角鑽進口中,或威的,她據了一下嘴,再也控製不住自己,任憑淚水瘋狂奔湧,她捂起臉痛哭。


    高澤明輕輕地拉起劉玉秀說;“秀,你不要悲傷了,我已經讓孫德海去買祭奠的東西了。”劉玉秀抹了一把淚水。


    此時路上走過了幾個行人,劉玉秀客氣地和大家打招呼。眾人經過仔細的辨認,才認出是劉玉秀。眾人臉上露出了驚訝的表情,噓寒問暖。喋喋不休。孫德海拎著東西和扛著一把鐵鎬來了,劉玉秀和大家打了一聲招呼離開了。


    在瑟瑟的秋風中,樹上那已枯黃的葉子紛紛揚揚地飄落下來。它緩緩地,緩緩地落到了地上,發出那哀怨的“沙沙”聲。禁葉仿佛哀傷自己生命的短促。


    不知不覺中,劉玉秀他們已走到了路的盡頭。隻見眼前有一條清澈明淨的小溪,落葉隨風飄落在小溪上,就像一艘腹金色的小船,溪水不停地流淌著,落葉也打著旋兒隨波逐流,開始了他們那漫長而又艱辛的旅


    孫德海用鐵鍁撥開叢生的野草,領著高澤明和劉玉秀來到一個凸起土堆前,劉玉秀望著自己父母的墳地。不禁放聲大哭,雙腿跪了下來,一邊磕頭,一邊嘴裏念叨著:“爸爸,媽媽,不孝的女兒看你們來了。”高澤明也跟著跪了下來,衝著墳恭恭敬敬磕了三個響頭。然後扶起了劉玉秀。


    孫德海用鐵鏟將野草除的幹幹淨淨。然後重新堆上了新土。孫德海將祭奠的東西按照順序放好。劉玉秀和高澤明再次跪下磕頭。然後點燃了祭奠的東西。熊熊的火焰燃繞著,劉玉禿仿佛看見自己父母在招手,浙漸地遠去。


    高澤明扶著悲痛的劉玉秀離開了,二人隨著孫德海來到了他家。孫德海的老婆徐琴看見劉玉秀到來,臉上露出了為難的表情。而劉玉秀還是熱情地喊了一聲嫂子。孫德海客氣地讓高澤明和劉玉秀坐下。並一一遞上茶水。


    徐琴臉帶羞色地說;“秀,對不起了,以前是我不好,誤會你了,你千萬不要放在心上。


    劉玉秀拉著徐琴的手說:“嫂子,我們是一家人,何必說見外的話”


    徐琴慚愧地說:“秀我真的不知道說什麽好。”


    “嫂子,不要說了,一過去了。


    “你們聊天吧!我去賣點菜”


    此時,左鄰右舍聽見劉玉秀回來,都來看望。劉玉秀拉著高澤明一一介紹。高澤明禮貌地和大家打招呼。此時一個老太太用一個破舊的滑輪拉著一個兒童走了過來,劉玉秀一看,連忙迎了過去說;“三叔婆,這是誰啊,怎麽成這樣啊?”


    三叔婆流著眼淚說:“秀啊,這是我的孫子叫盧成,他自小聰明伶俐,然而一場突如其來的車禍,使這個孩子失去了行走能力。肇事司機雖然積極配合,但是也沒有多少錢財,孩子的父母為了給唯一的兒子治病,花光了家裏所有的錢,賣光了家裏所有能賣的東可是隨之而來的卻是一次又一次的失望。盧成的腿始終都沒有好起來。


    8歲的孩子,正是活潑好動的時候。何況盧成在學校裏的成績可是數一數二的。這樣一場從天而降的災禍,讓這個孩子徹底絕望了!


    現在的盧成就像是一條離了水的魚兒,斷絕了所有的生機。整天隻能躺在家裏,默默地懷念在學校時的美好時光。


    那天,盧成坐在家門口的椅子上,看見同村的小夥伴背著書包,蹦蹦跳跳著去上學,盧成忽然湧出了一股強烈的渴望:他想去上學!很想很想去上學!


    等到媽媽回家的時候,盧成滿含眼淚的跟媽媽說了這個願望,媽媽聽了之後,不斷她抹眼淚,給兒子抹。也給自己挾,是啊,現在家裏的這種情況,除了抹眼淚還能有什麽辦法呢?


    兒子的腿多半是沒指望了,可前陣子為了給兒子治病,家裏已經一貧如洗了,除此,還欠下了一屁股的債。為了還債,自家男人隻能丟下兒子,出去打工掙錢。家裏隻剩下孤兒寡母,能吃飽肚子已經是萬幸了,哪還有餘力供兒子上學。


    媽媽把家裏的情況仔細的跟兒子說了,盧成聽後整顆心徹底涼透了!抑製不住的痛哭失聲。媽媽見兒子如此悲痛,自己也是心酸難言,不由緊緊的抱住兒子,母子倆悲痛欲絕的哭成了一團。


    第二天,媽媽下地回家的時候,發現兒子不見了,裏裏外外找了個遍,就是不見人影。媽媽慌了神,擔心兒子想不開,出了什麽事。於是飛快地跑出家門,在村裏到處喊著,到處找著,


    漸漸天黑了,可是兒子還是不見蹤影。這時媽媽的聲音都急的變了調,原先幫著一起找人的村民也三三兩兩地散回了家。就在媽媽瀕臨絕望,神智都要崩潰的時候,村裏放學的孩子回來了。其中一個年紀大點的孩子,背著盧成,滿頭滿身的汗,一路晃悠悠地進了家。


    原來,盧成雖然知道自己不能再去上學了,可是始終忍不住心底的渴望,於是在媽媽出門之後,他自己一路爬行著往學校去。他一心想再看一眼魂牽夢縈的學校;想再看看和藹可親的老師;還想看看曾經的那些親密的同學:甚至學校門口的那棵粗大的樹,都使他無盡的想念!


    就這樣,盧成滿懷著對學校的思念,滿懷著對學習的渴望,滿懷著對光明的憧憬,艱難的,費盡力氣的,一點點朝著學校爬去。


    劉玉秀聽著聽著,不禁淚流滿麵。用手抱起盧成說:“盧成,讓我好好看看你”,而盧成露出木訥的表情。


    劉玉秀放下盧成,轉身從包裏拿出錢包,點了二千元遞給了三叔婆說;“三叔婆,這是我一點微薄的心意。”


    三叔婆連連搖手說;“秀,這萬萬要不的。劉玉秀果斷地給三叔婆裝好錢。回頭對高澤明說;“澤明啊,我們少抽一包煙,少用一件化妝品,少買一件衣服,甚至少吃一包零食,我們隻需要付出微微一點同情心,對於這個孩子,都是莫大的恩賜!種下今天的善因,一定會收獲來日的善果,我們隻是付出微博的錢財,得到的卻是心靈的安寧!”


    高澤明站了起來說:“是啊,隻要我們大家奉獻一絲愛心,將會溫暖人間一片,這次我回去,將組織我的所有朋友,動用各種力量,為盧成組織一次捐款。聯係省立醫院,一定讓盧成早點康複。”眾人點頭稱謝。紛紛伸起大拇指誇獎。


    劉玉秀提議去原來讀書的學校看看。高澤明點頭答應。孫德海在前麵領路。一路上,劉玉秀說著過去上學,父親下雨接送情景,以及冬天上學的艱辛。又說起一些童年的有趣事情。高澤明時而皺眉,時而暢懷大笑。


    學校還是那麽的簡陋,那麽矮小,光線陰暗。劉玉秀望著這一切,情不自禁想起自己讀書的情景。幾個人圍著一個四方桌子。扭著頭看著黑板上老師寫的字,劉玉秀拉著高澤明的手說;“澤明,我求你辦一件事情好嗎?”


    高澤明笑著說;“秀,你和我幹嘛那麽客氣,你有什麽話,你就說吧。


    劉玉秀猶豫了一下說:“澤明,你能否捐助一些錢,把這學校改造一下,讓這裏的孩子享受一點溫馨的學習環境。


    高澤明看著劉玉秀誠懇的連說;“好吧,秀我答應你。”劉玉秀頓時歡跳起來,用嘴親了一下高澤明的臉說:“老公,你真好,我愛死你了。\"


    高澤明轉過頭,一本正經地對孫德海說;“海,這樣吧,最近一段時間你不要去省城了,你和學校商談一下。製定一個學校改建的方案。同時,你也安排人把秀家裏的老房子重新翻造一下。”孫德海微微是諾,高澤明安排一切,和劉玉秀開車回去了。劉玉秀不禁又唱起了鄧麗君的歌---甜蜜蜜.....


    第二天,孫德海來學校,把劉玉秀準備翻建學校的事和校長一說。校長激動的不知所言,靜靜地握著孫德海的手。孫德海按照學校的場地,精心地和設計人員規劃,很快拿出施工圖紙。孫德海立即組織工人加班加點施工,很多村裏的人也來免費幫忙。


    劉玉秀對高澤明的百依百順,心裏感覺無比的溫馨,我徘徊在夢的邊緣,宛若空穀幽蘭,與你共舞清風,伴你月下呢喃。誰在秋千輕輕語,陌上花開緩緩歸。搖曳在紅塵的期盼,總是似近還遠;守候在風中的眷戀,更是時光流逝,不減情愁,相思化美卷,字字出心言,苦了誰的情,苦著誰的戀,摘下一片情,寄語日月星辰,粉色的世界,粉色了女子的臉頰,風起,吹落了女子細語,灑下情詩篇篇,女子一聲感歎,飄散千裏之外,君是否聽到?


    聽說,人生有三世的輪回。這一世我們不能相扶到老,那下一個輪回,你不要轉身離開好嗎?我要讓你一生都陪伴我。真希望下輩子能夠遇見你,能在同一個城市遇見你,與你在花間,相依一生,相守一世。朝露未曦之時,同醉風之清揚,竹之修長,月之皎潔,等你。


    醉知酒濃,醒知夢空,原來看殘花凋盡也是一種痛。是誰在你的墓前,葬下了一生的諾言?紅塵畫卷,畫得誰的生死之戀?最後隻能守著那不變的容顏,一守就是一千年。看櫻花滿天,悲傷流轉,卻掩不住斑駁流年,燃盡的風華,為誰化作了彼岸花。


    人生如戲仿如夢,繁華轉頭盡成空。前世的多少次回眸,終隻是換得今生的擦肩而過,匆匆一瞥,逝若驚鴻,誰又記得最初的驚豔?我們隻是陌路過客,天上人間的攜手,終隻是曲斷弦傷的插曲。-一漫漫紅塵,誰又是誰的永遠?


    紅顏遠,相思苦,幾番意,難相付。相逢一醉是前緣,風雨散、飄然何處。何必多情,何必癡情。花若多情,早已凋零。情意濃,愛意濃,怎知紅絲錯千重,路同歸不同。歡亦憂,樂亦憂,踏雪尋梅方始休,回首天盡頭。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


    一世容顏,過路的風景,紅塵中,我們擦肩而過,到底,誰是誰的風景?我隻知道當距離不再是距離的時候,我們一定會相遇,結成水,凝成冰,亦或,化作塵埃但願你是我最美的風景,我是你久等的歸人。若是前塵有緣,今生也已陌路,若是今生無緣,前世都是枉然。是什麽敲醒了誰往昔溫馨的記憶。回頭再望浮生,恰如春夢一場。還有什麽不能放棄?還有什麽難以了斷?當愛灰飛煙滅後,何必為伊消瘦?幾縷相思遺留在一路走來的風雨中,宿命裏不再有你的名字。


    如果,每一隻蝴蝶都是一朵花的靈魂,每一世輪回都隻是為了找回自己心靈深處的那份歸宿。那麽,來世,讓我來尋你,讓我的雙眸,望穿你的快樂和憂傷,在眼淚中許諾你一個盛唐。再相見,隻願彼此淺笑,一句輕輕的好久不見,道盡一切,為彼此輕唱一曲長相守。往事如風,如花,若塵。風仍香,而花已不在。人間有我多少美夢,若雨,若風,情依舊,而歲月流走。花開幾度,歲月交織,夢裏花落,往事知多少?


    輕落,一點一點消融。遙望中,一絲一絲心痛。花落花開開不休,上善若水水自流。紅顏遠,相思苦,幾番意,難相付。情難舍,心難留,花朝月夜,轉眼便成指間沙。那一刻,繁花落盡君辭去。那一刻,韶華遠去無處尋。那一刻,孤影成形淚濕衣。


    誰的容顏讓誰一生懷念,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卻道人生隻如初見。前生,我焚香,卻與你擦肩,錯過了一世動情的流連。從此尋你,不眠!今世,屈指,沉湎,你的容顏,再次浮現,卻已不是當年。恍惚間,誰拿浮生,亂了流年?


    月無言人依舊,歲月在塵世轉了幾數輪回。語難休,觀茫茫紅塵、煙雨河流!我不懂,彼此之間扯不斷的牽絆,如同已定格的畫麵,該如何糾錯執行。情愫悠悠,那些一次又一次的傷痛,一次又一次的感動,回首間,也不過是一場虛夢。


    吟一段煙花爛漫,聽一曲月色未央,邂逅幾許寒風透窗,燭影搖紅,風舞幔帳,亂了流年;默聽花語,憐惜群芳黯綻,瘦了幾許清愁,感歎花期暗逝,添了幾縷神傷,荼蘼花開春事了,凝眸處,那漸行漸遠的倩影將去何方?又將繾綣何方的少年郎?


    今生不負相思引,繁花抖落離人淚。莫回首,癡癡逍遙隻為伊人醉。若不是情到深處難自禁,又怎會百轉柔腸冷如霜。溫一壺思念,將往事飲盡,卻不知,這滴滴思念,讓人如此,肝腸寸斷!相逢何處紫煙長,訴斷關涯,依舊話淒涼。如真,如假;我癡,我笑。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滄桑之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江海衛兵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江海衛兵並收藏滄桑之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