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你得賠多少銀子?
荒年不慌,長姐錢糧囤滿倉 作者:今天也不想上班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將人迎進屋裏,江白便拿出存好的動物毛。
“收集的毛不夠的嬸子可以從我這裏買,也不多收大家的,一百一十個錢一兩。”
有幾人正好沒收集到多少動物毛,今日本隻想先來跟著學,等以後收集到之後,就可以自己在家做那什麽毛衣。
聽到江白這裏有賣,不由心動起來。
“大丫,我……我身上沒帶錢,明個兒給你送來成不?”
過來的嬸子以家裏當家理事的媳婦偏多。
有的手裏雖然捏著銀子,但也不敢隨便帶在身上。
江白現在住的地方離江家村遠,一來一回的,一日的時間就過去了。
她們不想耽誤時間。
但江白的凶名在外,那嬸子開口之時,聲音小得很。
“當然可以。”
將人請來,江白早就做好了賒給他們動物毛發的準備,當下便問那嬸子要多少。
第一批來的人,都是裏正媳婦選過的,人品過得去的人家。
隻賒了一兩。
見有人成功了,另外的人便也開口賒了一些。
很快,大家手裏便都拿到了足夠的動物皮毛。
江白拿出木盆,一個步驟一個步驟的教,嬸子們也學得認真。
第一日結束,大家手裏的毛都洗幹淨,然後選了裏正媳婦洗好的毛放到烘爐旁邊烤幹,江白放慢動作教大家撚線。
待到下午,天色漸漸昏暗下來,村民手中的毛線成功出爐。
“大家夥回去之後,先把洗好的毛烘幹,撚成線,明天再過來,我教大家織毛衣。”
嬸子們謝過之後,便結伴回村。
“二丫,你帶著大橘去送送。”
“讓大橘別嚎,免得嚇著人。”
“我知道了,阿姐。”
江綠應了一聲便出了門。
這會兒天雖然暗了下來,卻還有一個多時辰才會天黑。
江綠一直把人送到平山外,確定大家安全離開,她才往回走。
村裏來的這一批都是老實敦厚的,即便如此,她們在路上也難免談起江白花一百文一兩收購動物毛,卻一百一十文賣給她們的事情。
雖覺得多花了十文錢,但江白願意教她們,倒是她們占了便宜。
一群人路上說著話,手裏拿著火把。
時間過得也快。
第二日,她們早早起床,顧不上冷,便朝著江白家趕去。
今日還新增了一些人。
到地方之後,江白也沒與她們寒暄,拿起竹簽便教學起來。
親眼看著幾團毛線在江白手裏變成一件厚實的毛衣,一位嬸子猶豫了許久,突然開口:“大丫,這……這手藝我們能教給其他人嗎?”
裏正媳婦眉頭一皺。
“大慶媳婦,你嘴裏放什麽屁呢?”
“人家大丫願意教咱們這手藝,那是看在咱們鄉裏鄉親的麵上,你別不識好歹。”
她臉色已經有些難看。
這大慶媳婦平日裏挺機靈的一個人,怎麽會說出這樣的話來。
江白似笑非笑的看著那嬸子,道:“大伯母說得沒錯,我願意教大家夥兒,是看在咱們都是同村的鄉親,雖然我沒法阻止你們將這手藝教給別人,但這動物毛可不是那麽好收集的。”
裏正媳婦忙溫聲道:“誒,大丫,你別理她,回去我便與你大伯說,讓他跟村裏人好好說道說道。”
江白麵色緩和了些。
“我自是信大伯母的。”
一起來的嬸子們亦有幾人的麵色有些不自然,略有些羞愧的低下頭去。
這毛衣看著不難,誰家裏都有親戚,自然也生出了將這手藝教給親戚的想法。
“不過,我也不是什麽吝嗇的人,隻是在我這裏學手藝,需要每人十個銅板。”
“諸位嬸子是我的同村,平日裏也幫了我不少,這銀子我就不收了。”
“可若是你們想將這手藝教給別人,那也可以在我這裏花十個銅板把這手藝學回去,再去教人,到時收到的銅板咱們五五分。”
“隻是這樣一來,就需要登記名冊。”
聽到隻需要十個銅板,大家都愣了。
尤其是拿到十個銅板出去教別的人,還能再收十個銅板。
雖然自己隻能拿五個,但這也算是一門手藝。
嬸子們心思活絡起來。
原本隻想免費教給家裏的親戚,如今有了江白的話,她們不僅不用得罪親戚,還能收到銀子。
若是她們不願給錢,把江白搬出來便是。
“大丫,這是個人學了都能出去教徒弟嗎?”
裏正媳婦可沒被這事給衝昏頭腦。
織毛衣這事她們都上過手,能織是能織,但織不了江白那麽好看。
有些人織的時候,更是拉得死緊,一不注意便脫了勾。
“自然不行。”
“得有一件好看的成品,才能出去教人。”
“畢竟,你收人家十個銅板,總不能拿個破爛手藝去糊弄人不是?”
江白笑著搖頭。
“大丫說得有道理。”
“大家不必擔心動物毛不夠,盡管來我這裏買或是賒,隻是賒也是有講究的。”
“手藝好的可以賒得多些,手藝不好的,就賒得少些。”
“若成功織出一件毛衣,便按動物毛的成本和手工費,可以抵賒動物毛的錢。”
“若有多的,也可以折合成銀錢結算。”
江白笑著將自己的打算說了出來。
讓村民們掏錢買動物毛,然後將動物毛織成毛衣賣還給她,她再把毛衣賣出去。
她隻需要牢牢的把握住動物毛的來源,便能賺得盆滿缽滿。
當然,那點子銀子對比旭陽長公主的陪葬來說,隻是毛毛雨。
但這樣流轉起來,卻可以惠及一整片地區。
“這是怎麽個算法?”
各位嬸子們雙眼放光,心想織一件毛衣能給個四五十文,那也是好大一個進項了。
“喏,您瞧,這件毛衣我花了四兩五的毛線,換算成動物毛大約六兩左右,也就是六錢銀子。”
“但這毛衣厚實,還大,一家子輪換著穿也穿得。”
“賣回給我的時候,便是按照六錢銀子的本錢,加每兩五十文的工錢來結算。”
“也就是說,這一件毛衣我用九錢銀子收回來。”
江白把算法簡單的說了一遍,嬸子們不由得倒抽一口冷氣。
“大丫,這樣你得賠多少銀子呀?”
這工錢可著實不低,若是個熟手,三五日就能淨賺三錢銀子,哪怕是縣裏做工,也沒這個待遇。
“收集的毛不夠的嬸子可以從我這裏買,也不多收大家的,一百一十個錢一兩。”
有幾人正好沒收集到多少動物毛,今日本隻想先來跟著學,等以後收集到之後,就可以自己在家做那什麽毛衣。
聽到江白這裏有賣,不由心動起來。
“大丫,我……我身上沒帶錢,明個兒給你送來成不?”
過來的嬸子以家裏當家理事的媳婦偏多。
有的手裏雖然捏著銀子,但也不敢隨便帶在身上。
江白現在住的地方離江家村遠,一來一回的,一日的時間就過去了。
她們不想耽誤時間。
但江白的凶名在外,那嬸子開口之時,聲音小得很。
“當然可以。”
將人請來,江白早就做好了賒給他們動物毛發的準備,當下便問那嬸子要多少。
第一批來的人,都是裏正媳婦選過的,人品過得去的人家。
隻賒了一兩。
見有人成功了,另外的人便也開口賒了一些。
很快,大家手裏便都拿到了足夠的動物皮毛。
江白拿出木盆,一個步驟一個步驟的教,嬸子們也學得認真。
第一日結束,大家手裏的毛都洗幹淨,然後選了裏正媳婦洗好的毛放到烘爐旁邊烤幹,江白放慢動作教大家撚線。
待到下午,天色漸漸昏暗下來,村民手中的毛線成功出爐。
“大家夥回去之後,先把洗好的毛烘幹,撚成線,明天再過來,我教大家織毛衣。”
嬸子們謝過之後,便結伴回村。
“二丫,你帶著大橘去送送。”
“讓大橘別嚎,免得嚇著人。”
“我知道了,阿姐。”
江綠應了一聲便出了門。
這會兒天雖然暗了下來,卻還有一個多時辰才會天黑。
江綠一直把人送到平山外,確定大家安全離開,她才往回走。
村裏來的這一批都是老實敦厚的,即便如此,她們在路上也難免談起江白花一百文一兩收購動物毛,卻一百一十文賣給她們的事情。
雖覺得多花了十文錢,但江白願意教她們,倒是她們占了便宜。
一群人路上說著話,手裏拿著火把。
時間過得也快。
第二日,她們早早起床,顧不上冷,便朝著江白家趕去。
今日還新增了一些人。
到地方之後,江白也沒與她們寒暄,拿起竹簽便教學起來。
親眼看著幾團毛線在江白手裏變成一件厚實的毛衣,一位嬸子猶豫了許久,突然開口:“大丫,這……這手藝我們能教給其他人嗎?”
裏正媳婦眉頭一皺。
“大慶媳婦,你嘴裏放什麽屁呢?”
“人家大丫願意教咱們這手藝,那是看在咱們鄉裏鄉親的麵上,你別不識好歹。”
她臉色已經有些難看。
這大慶媳婦平日裏挺機靈的一個人,怎麽會說出這樣的話來。
江白似笑非笑的看著那嬸子,道:“大伯母說得沒錯,我願意教大家夥兒,是看在咱們都是同村的鄉親,雖然我沒法阻止你們將這手藝教給別人,但這動物毛可不是那麽好收集的。”
裏正媳婦忙溫聲道:“誒,大丫,你別理她,回去我便與你大伯說,讓他跟村裏人好好說道說道。”
江白麵色緩和了些。
“我自是信大伯母的。”
一起來的嬸子們亦有幾人的麵色有些不自然,略有些羞愧的低下頭去。
這毛衣看著不難,誰家裏都有親戚,自然也生出了將這手藝教給親戚的想法。
“不過,我也不是什麽吝嗇的人,隻是在我這裏學手藝,需要每人十個銅板。”
“諸位嬸子是我的同村,平日裏也幫了我不少,這銀子我就不收了。”
“可若是你們想將這手藝教給別人,那也可以在我這裏花十個銅板把這手藝學回去,再去教人,到時收到的銅板咱們五五分。”
“隻是這樣一來,就需要登記名冊。”
聽到隻需要十個銅板,大家都愣了。
尤其是拿到十個銅板出去教別的人,還能再收十個銅板。
雖然自己隻能拿五個,但這也算是一門手藝。
嬸子們心思活絡起來。
原本隻想免費教給家裏的親戚,如今有了江白的話,她們不僅不用得罪親戚,還能收到銀子。
若是她們不願給錢,把江白搬出來便是。
“大丫,這是個人學了都能出去教徒弟嗎?”
裏正媳婦可沒被這事給衝昏頭腦。
織毛衣這事她們都上過手,能織是能織,但織不了江白那麽好看。
有些人織的時候,更是拉得死緊,一不注意便脫了勾。
“自然不行。”
“得有一件好看的成品,才能出去教人。”
“畢竟,你收人家十個銅板,總不能拿個破爛手藝去糊弄人不是?”
江白笑著搖頭。
“大丫說得有道理。”
“大家不必擔心動物毛不夠,盡管來我這裏買或是賒,隻是賒也是有講究的。”
“手藝好的可以賒得多些,手藝不好的,就賒得少些。”
“若成功織出一件毛衣,便按動物毛的成本和手工費,可以抵賒動物毛的錢。”
“若有多的,也可以折合成銀錢結算。”
江白笑著將自己的打算說了出來。
讓村民們掏錢買動物毛,然後將動物毛織成毛衣賣還給她,她再把毛衣賣出去。
她隻需要牢牢的把握住動物毛的來源,便能賺得盆滿缽滿。
當然,那點子銀子對比旭陽長公主的陪葬來說,隻是毛毛雨。
但這樣流轉起來,卻可以惠及一整片地區。
“這是怎麽個算法?”
各位嬸子們雙眼放光,心想織一件毛衣能給個四五十文,那也是好大一個進項了。
“喏,您瞧,這件毛衣我花了四兩五的毛線,換算成動物毛大約六兩左右,也就是六錢銀子。”
“但這毛衣厚實,還大,一家子輪換著穿也穿得。”
“賣回給我的時候,便是按照六錢銀子的本錢,加每兩五十文的工錢來結算。”
“也就是說,這一件毛衣我用九錢銀子收回來。”
江白把算法簡單的說了一遍,嬸子們不由得倒抽一口冷氣。
“大丫,這樣你得賠多少銀子呀?”
這工錢可著實不低,若是個熟手,三五日就能淨賺三錢銀子,哪怕是縣裏做工,也沒這個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