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按兵不動
重生元末,朱元璋被我爆錘 作者:逆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郭洺原本以為,自己這邊拿馬秀英和朱標做籌碼,交換湯和、郭英、郭興等人,朱元璋應該沒有不答應的道理。
然而出乎他意料的是,朱元璋竟然直接拒絕了,並且拒絕的同時,對方還寫了一封親筆信,讓郭家軍的使者帶回金陵複命。
信中,朱元璋先是對郭洺沒有殺害自己的妻兒一事表達感謝,感謝他替自己照顧妻兒那麽長的時間,接著對方明確表示自己絕不會交換人質,如果郭洺真的傷害自己的妻兒,那自己也會對湯和等人做出同樣的行為。
這意思,明顯是打算和郭家軍死戰到底了。
“嘶……好硬的心腸,不愧是一代梟雄,連自己老婆和孩子的性命都可以不顧,他就不怕我真的把他的妻兒殺了?”
國公府,後院書齋。
看罷朱元璋送來的書信,郭洺目瞪口呆了半晌,已經不知道該說什麽合適了。
後世總說朱元璋和馬皇後如何恩愛,對太子朱標多麽喜歡。如今看來,恐怕很大程度上隻是現代人自己的腦補。
帝王大多是冷血無情的……可這種事若是發生在自己身上,自己多半是做不到對方這麽狠心的。
想到這裏,郭洺不由得長歎一聲。
一旁正在整理文書軍報的孫曦,聽到郭洺的歎息聲,心中好奇,問清楚其中緣由後,咬唇道:
“夫君,依妾身之見,那朱重八之所以如此,一來是恐怕確實沒把自己妻兒性命看得太重,二來也許是背後有什麽倚仗的勢力,暗中支持,至於第三麽……”
郭洺抬起頭望著對方道:“第三如何?”
孫曦打量著他的臉色,壓低聲音道:“第三,夫君向來待人寬厚仁慈,恐怕那朱重八心中早就認定夫君你不會傷害他的妻兒,所以才韓如此有恃無恐。”
“嗯,你說得很對,我對朱重八……確實太過仁慈了。”
郭洺點了點頭,心裏深以為然,隨後喃喃自語道:“那你覺得我是否應該下令,讓人立刻把對方的妻兒就地處死,也讓他看看,我姓郭的是有脾氣的人?”
孫曦聞言,搖頭道:“夫君肯定不會這麽做的,夫君的秉性畢竟和朱重八不同,朱重八將來如果做了皇帝,應該會是一個剛猛威嚴、手段鐵血的雄主,這樣的人有魄力震懾四方,但天下人在他的管製下,即便能三餐裹腹,隻怕未必會過得快活。”
“哦,那如果是我做皇帝又如何呢?”郭洺饒有興致道。
“妾身不敢非議夫君……”
孫曦把頭搖了搖,見郭洺臉色有些不快,於是鼓足勇氣,把心裏話說了出來。
“妾身覺得,夫君的性子實在讓人捉摸不透,有時候感覺夫君是天縱奇才,做事胸有成竹、謀定而後動,能為常人所不能為。有時候又感覺夫君過於仁慈,沒有亂世梟雄應有的殺伐果斷,對敵人不夠凶狠,對部下又太寬縱。”
孫曦說到這裏,見郭洺不動聲色,唯恐對方會不高興,忙繼續說道:“不過……將來夫君如果做了皇帝,能不能做得比朱重八出色不好說,但妾身相信,天下臣民百姓在夫君的治下,一定會比在朱重八的治下生活得更幸福,更美滿。”
“哈哈……還是曦兒會說話。”
聽到孫曦如此評價自己,郭洺很是受用,一麵伸手將對方攬進自己懷中,一麵抬起她的下巴,打量著她完美無瑕的臉頰道:
“曦兒,你真是世間少有的聰慧女子,不過,我希望你以後能珍視自己的智慧,不要輕易在人前顯露。還有,煙兒的性子天真直率,將來後宮之事,你要多幫襯於她,不要讓人蒙蔽、欺負於她,知道嗎?”
郭洺這番話,既是誇讚孫曦秀外慧中,同時也是在提醒對方,以後別在自己麵前耍心眼,更不要妄想挑戰俞扉煙的正宮之位。
孫曦聽了這話,呆了呆,趕忙乖巧地把頭點了又點。
說實在的,孫曦本身確實非常聰明,聰明到能憑著自己獨特的見解,準確說出郭洺和朱元璋秉性上的差異。
不過這點本事在郭洺看來算不了什麽。
原因很簡單,自己是從後世穿越來的,心中的抱負和見識,遠勝這個時代的所有人。別說孫曦區區一個弱女子,就是朱元璋、陳友諒、張士誠、劉福通這些人,又有誰真的配與自己相提並論?
…
至正十六年六月,天氣時雨時晴。
江浙行省,建德路。朱元璋所部數萬大軍,由於多次圍攻桐廬、分水、新城三座縣城,每次皆以失敗告終,不得已隻能暫時偃旗息鼓,退入後方的建德城休整。
徐達、鄧愈,鄭遇霖、鄭俞春等人,則繼續率領十萬郭家軍留守城池,一麵派人北上籌措糧草物資,一麵靜靜等待郭洺南征大軍的到來。
然而郭洺不知道什麽緣故,在這長達將近一個月的時間裏,居然一直住在金陵城中,似乎並沒有任何想要出兵南下的意思。
建德城衙署後院,得知這個消息的朱元璋,心中疑雲密布。
“郭天敘已經率大軍到金陵這麽久了,遲遲沒有南下的跡象,究竟是何緣故?莫非對方厭倦了鞍馬勞頓,忙著在城裏享樂,不打算征討本帥了?不,不會的,對方怎會是這樣的人?”
一旁的朱升想了想,開口道:“主公,郭天敘遲遲不南下,隻有兩種可能。第一種可能,對方在金陵遇到什麽棘手之事,正忙著處理,所以暫時沒空對付咱們。”
“棘手之事?”朱元璋皺眉道:“如今江北已平,劉福通也和他達成盟約了,剩下一個張士誠自身難保,對方還能有什麽棘手之事?”
朱升搖了搖頭道:“還有一種可能,就是對方認為咱們已是強弩之末、不足為懼,隻憑徐達這十萬兵馬,就已經足夠對付咱們了,所以壓根就沒準備南下。”
“嘖……你的意思是說,郭天敘剛剛打了勝仗南歸,心中開始有輕敵懈怠之意了,是這樣吧?”
朱元璋咂了咂嘴,自言自語道:“應該是這樣,哈哈哈……這豈不是天助我也麽!”
朱元璋之所以如此高興,主要是因為退居建德城的這段時間,他不但想到了接下來如何對付徐達,還從南邊和東邊,同時請到了數萬援軍。
然而出乎他意料的是,朱元璋竟然直接拒絕了,並且拒絕的同時,對方還寫了一封親筆信,讓郭家軍的使者帶回金陵複命。
信中,朱元璋先是對郭洺沒有殺害自己的妻兒一事表達感謝,感謝他替自己照顧妻兒那麽長的時間,接著對方明確表示自己絕不會交換人質,如果郭洺真的傷害自己的妻兒,那自己也會對湯和等人做出同樣的行為。
這意思,明顯是打算和郭家軍死戰到底了。
“嘶……好硬的心腸,不愧是一代梟雄,連自己老婆和孩子的性命都可以不顧,他就不怕我真的把他的妻兒殺了?”
國公府,後院書齋。
看罷朱元璋送來的書信,郭洺目瞪口呆了半晌,已經不知道該說什麽合適了。
後世總說朱元璋和馬皇後如何恩愛,對太子朱標多麽喜歡。如今看來,恐怕很大程度上隻是現代人自己的腦補。
帝王大多是冷血無情的……可這種事若是發生在自己身上,自己多半是做不到對方這麽狠心的。
想到這裏,郭洺不由得長歎一聲。
一旁正在整理文書軍報的孫曦,聽到郭洺的歎息聲,心中好奇,問清楚其中緣由後,咬唇道:
“夫君,依妾身之見,那朱重八之所以如此,一來是恐怕確實沒把自己妻兒性命看得太重,二來也許是背後有什麽倚仗的勢力,暗中支持,至於第三麽……”
郭洺抬起頭望著對方道:“第三如何?”
孫曦打量著他的臉色,壓低聲音道:“第三,夫君向來待人寬厚仁慈,恐怕那朱重八心中早就認定夫君你不會傷害他的妻兒,所以才韓如此有恃無恐。”
“嗯,你說得很對,我對朱重八……確實太過仁慈了。”
郭洺點了點頭,心裏深以為然,隨後喃喃自語道:“那你覺得我是否應該下令,讓人立刻把對方的妻兒就地處死,也讓他看看,我姓郭的是有脾氣的人?”
孫曦聞言,搖頭道:“夫君肯定不會這麽做的,夫君的秉性畢竟和朱重八不同,朱重八將來如果做了皇帝,應該會是一個剛猛威嚴、手段鐵血的雄主,這樣的人有魄力震懾四方,但天下人在他的管製下,即便能三餐裹腹,隻怕未必會過得快活。”
“哦,那如果是我做皇帝又如何呢?”郭洺饒有興致道。
“妾身不敢非議夫君……”
孫曦把頭搖了搖,見郭洺臉色有些不快,於是鼓足勇氣,把心裏話說了出來。
“妾身覺得,夫君的性子實在讓人捉摸不透,有時候感覺夫君是天縱奇才,做事胸有成竹、謀定而後動,能為常人所不能為。有時候又感覺夫君過於仁慈,沒有亂世梟雄應有的殺伐果斷,對敵人不夠凶狠,對部下又太寬縱。”
孫曦說到這裏,見郭洺不動聲色,唯恐對方會不高興,忙繼續說道:“不過……將來夫君如果做了皇帝,能不能做得比朱重八出色不好說,但妾身相信,天下臣民百姓在夫君的治下,一定會比在朱重八的治下生活得更幸福,更美滿。”
“哈哈……還是曦兒會說話。”
聽到孫曦如此評價自己,郭洺很是受用,一麵伸手將對方攬進自己懷中,一麵抬起她的下巴,打量著她完美無瑕的臉頰道:
“曦兒,你真是世間少有的聰慧女子,不過,我希望你以後能珍視自己的智慧,不要輕易在人前顯露。還有,煙兒的性子天真直率,將來後宮之事,你要多幫襯於她,不要讓人蒙蔽、欺負於她,知道嗎?”
郭洺這番話,既是誇讚孫曦秀外慧中,同時也是在提醒對方,以後別在自己麵前耍心眼,更不要妄想挑戰俞扉煙的正宮之位。
孫曦聽了這話,呆了呆,趕忙乖巧地把頭點了又點。
說實在的,孫曦本身確實非常聰明,聰明到能憑著自己獨特的見解,準確說出郭洺和朱元璋秉性上的差異。
不過這點本事在郭洺看來算不了什麽。
原因很簡單,自己是從後世穿越來的,心中的抱負和見識,遠勝這個時代的所有人。別說孫曦區區一個弱女子,就是朱元璋、陳友諒、張士誠、劉福通這些人,又有誰真的配與自己相提並論?
…
至正十六年六月,天氣時雨時晴。
江浙行省,建德路。朱元璋所部數萬大軍,由於多次圍攻桐廬、分水、新城三座縣城,每次皆以失敗告終,不得已隻能暫時偃旗息鼓,退入後方的建德城休整。
徐達、鄧愈,鄭遇霖、鄭俞春等人,則繼續率領十萬郭家軍留守城池,一麵派人北上籌措糧草物資,一麵靜靜等待郭洺南征大軍的到來。
然而郭洺不知道什麽緣故,在這長達將近一個月的時間裏,居然一直住在金陵城中,似乎並沒有任何想要出兵南下的意思。
建德城衙署後院,得知這個消息的朱元璋,心中疑雲密布。
“郭天敘已經率大軍到金陵這麽久了,遲遲沒有南下的跡象,究竟是何緣故?莫非對方厭倦了鞍馬勞頓,忙著在城裏享樂,不打算征討本帥了?不,不會的,對方怎會是這樣的人?”
一旁的朱升想了想,開口道:“主公,郭天敘遲遲不南下,隻有兩種可能。第一種可能,對方在金陵遇到什麽棘手之事,正忙著處理,所以暫時沒空對付咱們。”
“棘手之事?”朱元璋皺眉道:“如今江北已平,劉福通也和他達成盟約了,剩下一個張士誠自身難保,對方還能有什麽棘手之事?”
朱升搖了搖頭道:“還有一種可能,就是對方認為咱們已是強弩之末、不足為懼,隻憑徐達這十萬兵馬,就已經足夠對付咱們了,所以壓根就沒準備南下。”
“嘖……你的意思是說,郭天敘剛剛打了勝仗南歸,心中開始有輕敵懈怠之意了,是這樣吧?”
朱元璋咂了咂嘴,自言自語道:“應該是這樣,哈哈哈……這豈不是天助我也麽!”
朱元璋之所以如此高興,主要是因為退居建德城的這段時間,他不但想到了接下來如何對付徐達,還從南邊和東邊,同時請到了數萬援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