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最後的機會
重生元末,朱元璋被我爆錘 作者:逆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既然和劉福通達成了共識,接下來兩家便正式停戰,隨後數萬郭家軍按照郭洺定下的計劃,先後攻取了懷遠、下蔡等地,最後將壽春城包圍。
此時的壽春城內大約有三萬守軍,負責留守城池的是朱元璋的部將邵肆和韋德成,這二人能力雖然一般,但對朱元璋全都忠心耿耿。
韋德成秉性暴躁、衝動易怒,得知郭家軍大舉來襲,不顧邵肆的阻攔,執意帶領一萬五千兵馬出城野戰,結果眾寡懸殊之下,僅僅一天時間對方便兵敗身亡。
韋德成戰死後,壽春城內隻剩邵肆一員大將。
意識到堅守待援毫無希望,邵肆立刻分兵突圍,親領數千精銳護送主母馬秀英,還有剛滿一歲的少主朱標,企圖逃往南方,與朱元璋的大軍會合。
可惜這幫人還沒來得及出城,郭家軍便攻破城池,從四麵殺將而入,徹底將他們堵在了城中。
眼看大勢已去,邵肆不願投降,領著麾下數千士兵做困獸之鬥,與數萬郭家軍激戰數個時辰,最終全軍覆沒,自己也做了俘虜。
…
戰事結束,壽春城衙署大堂。
郭洺對盡忠職守的邵肆頗有幾分欣賞,在幾個親兵的拱衛下,緩緩走到對方麵前,開口勸道:
“邵將軍,聽說你當年本是家父一手提拔上來的,如今何苦要為那朱重八賣命呢,不如降了本國公如何?”
邵肆雙手被縛,昂起頭,啐了一口道:“呸!忠臣不事二主!要殺就殺,某家決不投降!”
“是條好漢,拉下去,給他個痛快吧。”
見邵肆不肯歸順,郭洺也不想多費口舌,轉頭吩咐吳弛道。反正此人在史書裏也不是什麽重要人物,殺了就殺了。
“遵命!!”
吳弛領命,立刻讓人將邵肆拉下去處決。
處決完邵肆,吳弛接著擺了擺手,示意錦衣衛將朱元璋的家眷押到堂前,隨後拱手向郭洺請示道:“主公,這幾個是朱重八的妻妾和兒子,不知道主公打算如何處置?”
堂下站著五六名姿色綺麗的女子,年齡大都在十七八,二十多歲左右。
郭洺抬眼望去,一眼便看到自己的義姐馬秀英,對方手裏抱著個一歲左右的嬰兒。郭洺心中好奇,背著手走到對方麵前,詢問道:
“秀英姐,這是你和朱重八的孩子嗎?”
此時馬秀英手裏抱著的,正是曆史上朱元璋的長子朱標。聽到郭洺詢問,對方立刻眼神警惕地後退了幾步,隨後鼻頭一酸,語氣哽咽道:
“天敘,你和重八有什麽恩怨,衝我們做父母的來就好了,能不能不要傷害孩子,他是無辜的。”
郭洺愣了愣,搖頭道:“秀英姐,我姓郭的並非那種欺淩弱小之人,我可以答應你,不讓任何人傷害你們母子,不過我有個條件……”
“什麽條件?”
聽到郭洺親口表示不會傷害自己和孩子,馬秀英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趕忙開口詢問。
“條件就是,朱重八必須帶著他那幾萬士兵,放下兵器,向本國公無條件投降。”
郭洺道:“秀英姐,算上如今這次的話,你的丈夫朱重八已經是第三次背叛於我,在我出征外地的時候偷偷下黑手了,我想有朝一日就算我把他捉住千刀萬剮,天下人也不會認為我做得過分,你覺得呢?”
馬秀英聽了這話,表情羞愧地低下頭,邊抹眼淚邊道:“重八的確做了很多對不起你的事,我知道,我也曾多次開口勸過他,讓他安心為你效命,可他就是不聽……天敘,你能不能再給他最後一次機會?”
郭洺沉默了許久,偏過臉道:“秀英姐,我現在之所以和你說這些,就是想最後再給你丈夫一次機會,至於這個機會他願不願意把握,那就全看他自己了。”
“倘若重八他還是拒絕歸順你,你會處死我們娘倆嗎?”馬秀英身子忽然一顫,聲音柔弱道。
郭洺語氣淡淡道:“秀英姐,就算真到了那一步,我也不會殺你,不過你和他的兒子朱標,那就不一定了。”
馬秀英聞言,臉色一白,沒有再說什麽。
…
此時的朱元璋,正領著殘部五萬兵馬一路南下,在杭州路、建德路等十餘座州縣大肆掃蕩。
杭州、建德等地,先前已被郭家軍的徐達和胡大海攻打過一遍,由於徐達後來忙著平定苗將叛亂,以及回師救援金陵,這些新攻占的城池根本來不及留下多少守軍,因此朱元璋南下後,立刻如入無人之境一般,一路走來根本沒遇到多少抵抗。
不到半個月時間,對方一行人就連破十數座縣城,不但搶掠了數以萬計的金銀布帛、糧草輜重,裹挾的百姓亦有五六萬之多。
眼看自己實力日漸增強,近來天氣也慢慢變晴朗,軍中攜帶的火器可以正常發射了,朱元璋正打算命令大軍停下來,與身後一直在領兵追擊自己的徐達決戰。
誰知這個時候,北方突然傳來劉福通和郭洺達成協議,一同進攻汝寧府、安豐路的消息。
乍聞此事,朱元璋還不肯相信,認為這是徐達等人故意放出來的謠言,目的是想擾亂自己的軍心。
直到數日之後,吳弛派出的錦衣衛,帶著郭洺的親筆信以及馬秀英平日佩戴的首飾,還有朱標脖頸上的長命鎖,親自來到朱元璋的軍營中傳達郭洺的意思後,朱元璋才明白自己的大後方真的出事了。
“劉福通,這該死的河南人!虧你還是什麽大宋丞相,竟然如此不講信用!啊!!”
軍營下,朱元璋將郭洺寫給自己的親筆信草草讀了一遍,心中霎時間憤怒到了極點,一把將書信拍在軍案上,隨即仰天咆哮起來。
周邊的將領們見狀,心中明知道肯定發生了什麽不好的事,卻誰都不敢開口詢問,生怕自己觸了黴頭。
最後還是謀士朱升大著膽子,將案上的書信拿起來看了一遍。
看罷書信內容,朱升臉色大變,動了動嘴,想要說些什麽,但是當著眾將領的麵,又沒敢說出來。
因為壽春城裏,除了朱元璋本人的家眷外,還有其他數萬名將士的妻兒老小,倘若讓這幫人得知壽春已經陷落,隻怕數萬大軍頃刻間就會軍心渙散、土崩瓦解。
此時的壽春城內大約有三萬守軍,負責留守城池的是朱元璋的部將邵肆和韋德成,這二人能力雖然一般,但對朱元璋全都忠心耿耿。
韋德成秉性暴躁、衝動易怒,得知郭家軍大舉來襲,不顧邵肆的阻攔,執意帶領一萬五千兵馬出城野戰,結果眾寡懸殊之下,僅僅一天時間對方便兵敗身亡。
韋德成戰死後,壽春城內隻剩邵肆一員大將。
意識到堅守待援毫無希望,邵肆立刻分兵突圍,親領數千精銳護送主母馬秀英,還有剛滿一歲的少主朱標,企圖逃往南方,與朱元璋的大軍會合。
可惜這幫人還沒來得及出城,郭家軍便攻破城池,從四麵殺將而入,徹底將他們堵在了城中。
眼看大勢已去,邵肆不願投降,領著麾下數千士兵做困獸之鬥,與數萬郭家軍激戰數個時辰,最終全軍覆沒,自己也做了俘虜。
…
戰事結束,壽春城衙署大堂。
郭洺對盡忠職守的邵肆頗有幾分欣賞,在幾個親兵的拱衛下,緩緩走到對方麵前,開口勸道:
“邵將軍,聽說你當年本是家父一手提拔上來的,如今何苦要為那朱重八賣命呢,不如降了本國公如何?”
邵肆雙手被縛,昂起頭,啐了一口道:“呸!忠臣不事二主!要殺就殺,某家決不投降!”
“是條好漢,拉下去,給他個痛快吧。”
見邵肆不肯歸順,郭洺也不想多費口舌,轉頭吩咐吳弛道。反正此人在史書裏也不是什麽重要人物,殺了就殺了。
“遵命!!”
吳弛領命,立刻讓人將邵肆拉下去處決。
處決完邵肆,吳弛接著擺了擺手,示意錦衣衛將朱元璋的家眷押到堂前,隨後拱手向郭洺請示道:“主公,這幾個是朱重八的妻妾和兒子,不知道主公打算如何處置?”
堂下站著五六名姿色綺麗的女子,年齡大都在十七八,二十多歲左右。
郭洺抬眼望去,一眼便看到自己的義姐馬秀英,對方手裏抱著個一歲左右的嬰兒。郭洺心中好奇,背著手走到對方麵前,詢問道:
“秀英姐,這是你和朱重八的孩子嗎?”
此時馬秀英手裏抱著的,正是曆史上朱元璋的長子朱標。聽到郭洺詢問,對方立刻眼神警惕地後退了幾步,隨後鼻頭一酸,語氣哽咽道:
“天敘,你和重八有什麽恩怨,衝我們做父母的來就好了,能不能不要傷害孩子,他是無辜的。”
郭洺愣了愣,搖頭道:“秀英姐,我姓郭的並非那種欺淩弱小之人,我可以答應你,不讓任何人傷害你們母子,不過我有個條件……”
“什麽條件?”
聽到郭洺親口表示不會傷害自己和孩子,馬秀英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趕忙開口詢問。
“條件就是,朱重八必須帶著他那幾萬士兵,放下兵器,向本國公無條件投降。”
郭洺道:“秀英姐,算上如今這次的話,你的丈夫朱重八已經是第三次背叛於我,在我出征外地的時候偷偷下黑手了,我想有朝一日就算我把他捉住千刀萬剮,天下人也不會認為我做得過分,你覺得呢?”
馬秀英聽了這話,表情羞愧地低下頭,邊抹眼淚邊道:“重八的確做了很多對不起你的事,我知道,我也曾多次開口勸過他,讓他安心為你效命,可他就是不聽……天敘,你能不能再給他最後一次機會?”
郭洺沉默了許久,偏過臉道:“秀英姐,我現在之所以和你說這些,就是想最後再給你丈夫一次機會,至於這個機會他願不願意把握,那就全看他自己了。”
“倘若重八他還是拒絕歸順你,你會處死我們娘倆嗎?”馬秀英身子忽然一顫,聲音柔弱道。
郭洺語氣淡淡道:“秀英姐,就算真到了那一步,我也不會殺你,不過你和他的兒子朱標,那就不一定了。”
馬秀英聞言,臉色一白,沒有再說什麽。
…
此時的朱元璋,正領著殘部五萬兵馬一路南下,在杭州路、建德路等十餘座州縣大肆掃蕩。
杭州、建德等地,先前已被郭家軍的徐達和胡大海攻打過一遍,由於徐達後來忙著平定苗將叛亂,以及回師救援金陵,這些新攻占的城池根本來不及留下多少守軍,因此朱元璋南下後,立刻如入無人之境一般,一路走來根本沒遇到多少抵抗。
不到半個月時間,對方一行人就連破十數座縣城,不但搶掠了數以萬計的金銀布帛、糧草輜重,裹挾的百姓亦有五六萬之多。
眼看自己實力日漸增強,近來天氣也慢慢變晴朗,軍中攜帶的火器可以正常發射了,朱元璋正打算命令大軍停下來,與身後一直在領兵追擊自己的徐達決戰。
誰知這個時候,北方突然傳來劉福通和郭洺達成協議,一同進攻汝寧府、安豐路的消息。
乍聞此事,朱元璋還不肯相信,認為這是徐達等人故意放出來的謠言,目的是想擾亂自己的軍心。
直到數日之後,吳弛派出的錦衣衛,帶著郭洺的親筆信以及馬秀英平日佩戴的首飾,還有朱標脖頸上的長命鎖,親自來到朱元璋的軍營中傳達郭洺的意思後,朱元璋才明白自己的大後方真的出事了。
“劉福通,這該死的河南人!虧你還是什麽大宋丞相,竟然如此不講信用!啊!!”
軍營下,朱元璋將郭洺寫給自己的親筆信草草讀了一遍,心中霎時間憤怒到了極點,一把將書信拍在軍案上,隨即仰天咆哮起來。
周邊的將領們見狀,心中明知道肯定發生了什麽不好的事,卻誰都不敢開口詢問,生怕自己觸了黴頭。
最後還是謀士朱升大著膽子,將案上的書信拿起來看了一遍。
看罷書信內容,朱升臉色大變,動了動嘴,想要說些什麽,但是當著眾將領的麵,又沒敢說出來。
因為壽春城裏,除了朱元璋本人的家眷外,還有其他數萬名將士的妻兒老小,倘若讓這幫人得知壽春已經陷落,隻怕數萬大軍頃刻間就會軍心渙散、土崩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