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將帥不和
重生元末,朱元璋被我爆錘 作者:逆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天將黎明,微弱的斜暉透過窗楹,灑下一地碎影。
郭洺掀開錦被,緩緩起身,穿好衣裳下了床,轉頭看到徐雲卿猶在睡夢之中,嘴角帶著淺淺的笑容,大概是對昨夜的經曆十分滿意。
郭洺咽了口唾沫,本想抱著她再睡一會兒,不過想到馮國勝先前說過的話,最後還是把這個念頭按住了,輕輕替徐雲卿蓋好被子,出了房門。
“吳弛,近日可有什麽大事發生麽?”
離開寢室來到書齋,郭洺抬眼望去,見吳弛站在這裏,似乎已經等候多時了,緩緩開口問道。
吳弛麵帶猶豫,斟酌了很久方道:“上位,有件事也許是捕風捉影,但是末將還是想向您稟報,有消息稱,江北的朱重八和張士誠二人,最近似乎有放下舊怨,結為盟友的意思。”
“什麽?不可能吧?他們兩個都會結盟?”
郭洺聽了這話,隻覺得十分不可思議,“他倆結盟,這是要對付誰呢?河南的劉福通、鬱文盛?還是山東的趙均用和毛貴?”
吳弛低聲道:“上位,依末將看,對方十有八九還是想對付咱們。如今天完國皇帝被控製,十來萬天完國士兵投降,漢陽府周邊的大部分州縣,也都宣布歸順咱們。”
“若是陳友諒再被咱們擊敗,那大半個南方就是上位的囊中之物了。朱重八和張士誠都是人中豪傑,豈能眼睜睜看著咱們一家獨大?”
郭洺心中也讚同吳弛的觀點,隻不過此時此刻,他卻有些犯難起來,猶豫道:
“他們兩家要結盟的事,畢竟隻是猜測,還沒有確鑿的證據,而且本國公眼下正準備南下消滅陳友諒,難道這個時候還要分出一支兵馬,北上討伐那兩人麽?”
“這就看上位自己的意思了,末將隻負責打探消息,如何決策,末將是從不插手的。”
吳弛回答得很有分寸:“不過末將覺得,江北那邊還是應該多留意一些比較穩妥,所謂防患於未然。”
“有道理。”郭洺托著下巴沉思良久,很快拿定主意道:“我這就派人傳信,讓胡大海統領兵五萬,先行北上,一旦那朱、張有什麽異動,咱們立刻先發製人!”
“上位聖明,這樣做再好不過。”
吳弛點頭讚同。
…
時間轉眼來到三月,雪已經不下了,天氣一日比一日回暖。
“嘶……好端端的,上位怎麽偏偏這個時候讓我北歸?”
郭洺的調令,很快便傳到胡大海手中。話說自從上次與徐達合兵攻占了杭州之後,胡大海收編了數萬苗軍,繼續向南方進攻,此時已經打到了江浙行省的建德路淳安縣。
由於郭洺事先做過承諾,允許南征的將帥自行擴軍,所以不論是胡大海,還是徐達和常遇春,皆是一路南下攻城掠地,一路招兵買馬,以保證到手的城池有兵馬駐紮。
胡大海這邊,自打上次攻滅楊完者,將對方留下的一眾苗兵苗將收歸己有後,如今他的麾下已經聚集了將近八萬兵馬。
趁此機會,胡大海本想繼續南下,一鼓作氣,攻取整個建德路,不料這時卻突然接到了郭洺的命令,要他先回金陵休整,接著渡江北上,與湯和、花雲一起防守邊境。
胡大海向來對郭洺忠心耿耿,盡管心中有些不情願,但還是沒有任何猶豫,便毅然決定收兵北返。
隻是當他把這個決定告知給麾下的將領時,眾將卻大多表現得非常抗拒。
“大帥,我軍如今一路高歌猛進、勢如破竹,所當之敵無不望風而降,正是一統江浙的大好時機,豈可就這樣白白錯過?”
“是啊,所謂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國公大人遠在漢陽,哪裏知道咱們這裏是什麽情況,您不如以回師需要時間為由,先拖延對方一段時間吧。”
更有甚者,甚至說起了陰謀論,故意煽風點火道:
“大帥可曾想過,國公為何在這個時候,突然讓我等撤軍,保不準是對大帥您起了猜忌之心,想引誘大帥北上,伺機奪了大帥的兵權,先將您軟禁起來,而後直接處斬。”
旁邊有人插嘴道:“這也不是沒有可能啊,當年嶽爺爺就是這樣被趙官家冤殺的,嶽爺爺一死,他部下的張憲、嶽雲等人,也全都跟著被殺,若是國公爺對大帥下手,我等隻怕也會淪落得一樣的下場。”
“夠了!誰再敢瞎嚼舌根,本帥割了他的舌頭!”
對於這些危言聳聽、毫無依據之言,胡大海自然是半個字也不相信的。雖說胡大海沒讀過什麽書,但不代表他腦袋不好使。這麽久以來,郭洺如何對待麾下將士,他心中非常有數。
至於眼前這幫武將,之所以找百般借口,不願意班師北上,純粹是因為貪戀每次破城之後,瓜分到的金銀財寶和女人,這一點胡大海同樣心知肚明。
按照郭家軍傳統,由於破城之後不允許屠戮百姓,因此,為了彌補將士們的心理落差,每當大夥打下一座城池後,統兵將領便會將城中府庫的物資、元朝官僚們的妻妾奴仆,直接拿出來犒賞三軍。
這個規矩有利也有弊。
有利之處就是能快速提高軍隊士氣。比如這次南下的郭家軍,正是由於每個人都能分到戰利品的緣故,因此大夥的士氣一直非常高亢,越戰越勇,越打越凶,一路從杭州打到了建德。
但是這樣做弊端也是顯而易見的,長此以往,很容易養出一堆驕兵悍將,一旦這些人哪天分不到足夠的戰利品了,那麽各種埋怨和不滿,便會接踵而至。
但不管怎麽樣,此時的胡大海已經決定服從郭洺的指示,根本不給眾將商量的餘地。
“本帥給你們三日時間下來準備,三日之後,所有人立刻隨本帥班師北上,誰若是敢推三阻四、耽誤行程,立斬不赦!”
“大帥不要生氣,我等遵命就是。”
見胡大海隱隱有動怒的意思,眾將誰不敢再說反對的話,一個個低下頭道。
郭洺掀開錦被,緩緩起身,穿好衣裳下了床,轉頭看到徐雲卿猶在睡夢之中,嘴角帶著淺淺的笑容,大概是對昨夜的經曆十分滿意。
郭洺咽了口唾沫,本想抱著她再睡一會兒,不過想到馮國勝先前說過的話,最後還是把這個念頭按住了,輕輕替徐雲卿蓋好被子,出了房門。
“吳弛,近日可有什麽大事發生麽?”
離開寢室來到書齋,郭洺抬眼望去,見吳弛站在這裏,似乎已經等候多時了,緩緩開口問道。
吳弛麵帶猶豫,斟酌了很久方道:“上位,有件事也許是捕風捉影,但是末將還是想向您稟報,有消息稱,江北的朱重八和張士誠二人,最近似乎有放下舊怨,結為盟友的意思。”
“什麽?不可能吧?他們兩個都會結盟?”
郭洺聽了這話,隻覺得十分不可思議,“他倆結盟,這是要對付誰呢?河南的劉福通、鬱文盛?還是山東的趙均用和毛貴?”
吳弛低聲道:“上位,依末將看,對方十有八九還是想對付咱們。如今天完國皇帝被控製,十來萬天完國士兵投降,漢陽府周邊的大部分州縣,也都宣布歸順咱們。”
“若是陳友諒再被咱們擊敗,那大半個南方就是上位的囊中之物了。朱重八和張士誠都是人中豪傑,豈能眼睜睜看著咱們一家獨大?”
郭洺心中也讚同吳弛的觀點,隻不過此時此刻,他卻有些犯難起來,猶豫道:
“他們兩家要結盟的事,畢竟隻是猜測,還沒有確鑿的證據,而且本國公眼下正準備南下消滅陳友諒,難道這個時候還要分出一支兵馬,北上討伐那兩人麽?”
“這就看上位自己的意思了,末將隻負責打探消息,如何決策,末將是從不插手的。”
吳弛回答得很有分寸:“不過末將覺得,江北那邊還是應該多留意一些比較穩妥,所謂防患於未然。”
“有道理。”郭洺托著下巴沉思良久,很快拿定主意道:“我這就派人傳信,讓胡大海統領兵五萬,先行北上,一旦那朱、張有什麽異動,咱們立刻先發製人!”
“上位聖明,這樣做再好不過。”
吳弛點頭讚同。
…
時間轉眼來到三月,雪已經不下了,天氣一日比一日回暖。
“嘶……好端端的,上位怎麽偏偏這個時候讓我北歸?”
郭洺的調令,很快便傳到胡大海手中。話說自從上次與徐達合兵攻占了杭州之後,胡大海收編了數萬苗軍,繼續向南方進攻,此時已經打到了江浙行省的建德路淳安縣。
由於郭洺事先做過承諾,允許南征的將帥自行擴軍,所以不論是胡大海,還是徐達和常遇春,皆是一路南下攻城掠地,一路招兵買馬,以保證到手的城池有兵馬駐紮。
胡大海這邊,自打上次攻滅楊完者,將對方留下的一眾苗兵苗將收歸己有後,如今他的麾下已經聚集了將近八萬兵馬。
趁此機會,胡大海本想繼續南下,一鼓作氣,攻取整個建德路,不料這時卻突然接到了郭洺的命令,要他先回金陵休整,接著渡江北上,與湯和、花雲一起防守邊境。
胡大海向來對郭洺忠心耿耿,盡管心中有些不情願,但還是沒有任何猶豫,便毅然決定收兵北返。
隻是當他把這個決定告知給麾下的將領時,眾將卻大多表現得非常抗拒。
“大帥,我軍如今一路高歌猛進、勢如破竹,所當之敵無不望風而降,正是一統江浙的大好時機,豈可就這樣白白錯過?”
“是啊,所謂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國公大人遠在漢陽,哪裏知道咱們這裏是什麽情況,您不如以回師需要時間為由,先拖延對方一段時間吧。”
更有甚者,甚至說起了陰謀論,故意煽風點火道:
“大帥可曾想過,國公為何在這個時候,突然讓我等撤軍,保不準是對大帥您起了猜忌之心,想引誘大帥北上,伺機奪了大帥的兵權,先將您軟禁起來,而後直接處斬。”
旁邊有人插嘴道:“這也不是沒有可能啊,當年嶽爺爺就是這樣被趙官家冤殺的,嶽爺爺一死,他部下的張憲、嶽雲等人,也全都跟著被殺,若是國公爺對大帥下手,我等隻怕也會淪落得一樣的下場。”
“夠了!誰再敢瞎嚼舌根,本帥割了他的舌頭!”
對於這些危言聳聽、毫無依據之言,胡大海自然是半個字也不相信的。雖說胡大海沒讀過什麽書,但不代表他腦袋不好使。這麽久以來,郭洺如何對待麾下將士,他心中非常有數。
至於眼前這幫武將,之所以找百般借口,不願意班師北上,純粹是因為貪戀每次破城之後,瓜分到的金銀財寶和女人,這一點胡大海同樣心知肚明。
按照郭家軍傳統,由於破城之後不允許屠戮百姓,因此,為了彌補將士們的心理落差,每當大夥打下一座城池後,統兵將領便會將城中府庫的物資、元朝官僚們的妻妾奴仆,直接拿出來犒賞三軍。
這個規矩有利也有弊。
有利之處就是能快速提高軍隊士氣。比如這次南下的郭家軍,正是由於每個人都能分到戰利品的緣故,因此大夥的士氣一直非常高亢,越戰越勇,越打越凶,一路從杭州打到了建德。
但是這樣做弊端也是顯而易見的,長此以往,很容易養出一堆驕兵悍將,一旦這些人哪天分不到足夠的戰利品了,那麽各種埋怨和不滿,便會接踵而至。
但不管怎麽樣,此時的胡大海已經決定服從郭洺的指示,根本不給眾將商量的餘地。
“本帥給你們三日時間下來準備,三日之後,所有人立刻隨本帥班師北上,誰若是敢推三阻四、耽誤行程,立斬不赦!”
“大帥不要生氣,我等遵命就是。”
見胡大海隱隱有動怒的意思,眾將誰不敢再說反對的話,一個個低下頭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