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大喜之日
重生元末,朱元璋被我爆錘 作者:逆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聽到郭洺讓自己前往金陵,江黎怔了怔,淚眼朦朧地望著他,有些不可置信道:“郭大哥,你真的願意讓我去金陵城?”
“你不要誤會,本帥隻是讓你去當車夫,學有所用,也不枉你在六合城養了這麽久的馬。”郭洺翻了個白眼,輕哼道。
講道理,他隻不過是想換種方式,以後找機會繼續羞辱江黎,並不是真對方有什麽舊情。
不過江黎卻會錯了意,以為郭洺對自己餘情未了,突然大著膽子從背後將他緊緊抱住,邊嗚咽邊道:
“郭大哥,你放心,以後人家願意給你當牛做馬,你讓我做什麽我都不會拒絕的。”
“鬆手,男女授受不親。”
郭洺眉頭暗皺,掙脫對方道:“你也知道,本帥馬上就要和俞家小姐成親了,如此拉拉扯扯,叫別人看見成何體統?”
“好,我下次……下次一定注意。”
江黎聞言,戀戀不舍地鬆開雙手,隨後臉上帶著討好的表情,對郭洺道:“郭大哥,那我爹他老人家那邊,你準備怎麽安排呢?”
“明日我會讓吳弛安排人手,把他帶到金陵,給他找個地方治病。”
對於江源這老頭子,郭洺其實談不上討厭,至少比起江黎這個不識抬舉的小娘皮,江老頭子以前對他還是比較熱情的。
要不是看在這點上,郭洺也不會答應江黎。
聽了郭洺的話,江黎心中十分感動,霎時間淚如雨下,邊抽泣邊道:“謝謝你,郭大哥,你對人家真好,以前是人家不懂事,不知道珍惜……”
“好了,你且下去吧。”
郭洺懶得聽她多說,擺了擺手,示意對方退下。
江黎點點頭,聽話地離開了暖閣。
…
離除夕還有三日,郭洺帶著麾下數萬大軍,以及吳弛、孫曦一行人,乘船穿過長江,晝夜航行,總算及時回到了集慶路,接著又馬不停蹄地趕回金陵。
“上位,這是臣等為您和夫人擬定的婚宴規程,具體的時辰、地點,花銷賬目、邀請的賓客名單,都在裏麵,請您過目。”
此時的金陵城內,李善長、胡惟庸等大臣,已早早替郭洺和俞扉煙準備好婚禮所需的物資,並擬定了幾套步驟和流程。
得知郭洺回城,眾人前來迎接的同時,順便把定好的方案交給他過目。
“你們做得很好,不過花銷方麵好像高了,都快有三萬兩白銀了,下來再好好商議商議,節儉一點……”
考慮到自己如今連一省之地都還沒有拿下,各種稅收製度也未建立完善,盡管目前的財政非常寬裕,郭洺卻還是不想把婚禮辦得太過鋪張。
說實在的,其實郭洺是個晚婚主義者,原本不想這麽早就成親,而且俞扉煙的年紀也才十七不到,他還想讓對方再好好發育兩年。
奈何身邊的文武大臣們,總是一個勁兒地催促他盡快成親,希望他和俞扉煙能早日給大夥生一個少主,安定人心。
畢竟在這個人均壽命不過四五十歲的時代,誰也不知道未來會有什麽變數,郭洺隻有多生幾個繼承人,底下的文武群臣才會覺得放心。
在帥府前堂,和眾大臣商量了一陣婚禮事宜,想到如今的自己兵強馬壯、地盤也不小了,郭洺感覺時機已經成熟,當即開口對眾人道:
“諸位,幸賴汝等文臣輔佐、將士用命,如今本帥名下,已有城池百座、帶甲之士數十萬。趁著這次吉日難得,本帥決定進位吳國公,所有文武大臣,一律加官進爵!各位以為如何?”
“好啊,實在是太好了!真是雙喜臨門啊,我等盼這一天已經很久了!”
“上位,要我說,您天姿神武,又創下如此基業,遠勝北方的徐壽輝、張士誠諸輩,何不直接稱王呢?”
“何止稱王,我看上位應該直接稱帝才對!”
周邊一眾文武大臣,聽到郭洺準備自稱吳國公,心中大喜,紛紛七嘴八舌地建議起來。隻要郭洺的身份升級,自己的地位也會跟著水漲船高,眾人自然樂見其成。
“好了,好了,越說越離譜,稱王都為時過早,更別說稱帝。”
郭洺對自己未來的規劃,一直定位得很清楚,盡管如今的他已經今非昔比,但他並沒有因此得意忘形,搖頭對眾人道:
“本帥若真的稱帝了,莫說元朝會把我視為眼中釘、肉中刺,就是周邊這幾家義軍,隻怕也要聯起手來對付我。所以這件事各位就不要再提了,大家且下來好好準備準備,參加三日後的典禮。”
“哈哈哈,上位所言極是,是我等孟浪了。”
眾臣聞言,齊身向他行了一禮,紛紛應聲道。
…
至正十六年,正月初一。
這日清晨,郭洺於金陵城內府邸,正式撤去大元帥之號,稱吳國公,改集慶路為應天府,又將自己的名字,由郭天敘改作郭洺,並把“天敘”二字單獨取出,當作表字。
隨後他開始大封百官,將徐達、常遇春、胡大海、湯和、花雲五人,封為侯爵,賜誥敕、符印、冠帶等物,其餘武將,凡總兵以上者,俱封伯爵,亦賞賜有加。文官則除李善長封侯外,其餘人暫無封賞。
封賞結束,接下來便輪到娶親環節。
古人娶親,要行六禮,即納采、問名、納吉、納征、請期、親迎。前五禮,郭洺在南歸之前,已安排馮國勝等人替自己去做了,如今隻剩下“親迎”最後一道禮節。
所謂親迎,就是新郎親自到女方家中迎娶,以示對新娘的尊重。不過俞家遠在和州巢縣,郭洺自然不可能大費周章,渡江去迎娶對方,所以也隻能意思意思,讓對方在家眷的陪同下,在城外等候自己。
按照這個時代的習俗,郭洺頭戴簪花唐巾,身穿大紅圓領喜服,草草吃過午飯,便在媒人、吹鼓手、以及一隊隊親兵儀仗的簇擁下,親自騎馬出城,帶著八抬大轎,到城外莫愁湖畔迎娶俞扉煙。
“你不要誤會,本帥隻是讓你去當車夫,學有所用,也不枉你在六合城養了這麽久的馬。”郭洺翻了個白眼,輕哼道。
講道理,他隻不過是想換種方式,以後找機會繼續羞辱江黎,並不是真對方有什麽舊情。
不過江黎卻會錯了意,以為郭洺對自己餘情未了,突然大著膽子從背後將他緊緊抱住,邊嗚咽邊道:
“郭大哥,你放心,以後人家願意給你當牛做馬,你讓我做什麽我都不會拒絕的。”
“鬆手,男女授受不親。”
郭洺眉頭暗皺,掙脫對方道:“你也知道,本帥馬上就要和俞家小姐成親了,如此拉拉扯扯,叫別人看見成何體統?”
“好,我下次……下次一定注意。”
江黎聞言,戀戀不舍地鬆開雙手,隨後臉上帶著討好的表情,對郭洺道:“郭大哥,那我爹他老人家那邊,你準備怎麽安排呢?”
“明日我會讓吳弛安排人手,把他帶到金陵,給他找個地方治病。”
對於江源這老頭子,郭洺其實談不上討厭,至少比起江黎這個不識抬舉的小娘皮,江老頭子以前對他還是比較熱情的。
要不是看在這點上,郭洺也不會答應江黎。
聽了郭洺的話,江黎心中十分感動,霎時間淚如雨下,邊抽泣邊道:“謝謝你,郭大哥,你對人家真好,以前是人家不懂事,不知道珍惜……”
“好了,你且下去吧。”
郭洺懶得聽她多說,擺了擺手,示意對方退下。
江黎點點頭,聽話地離開了暖閣。
…
離除夕還有三日,郭洺帶著麾下數萬大軍,以及吳弛、孫曦一行人,乘船穿過長江,晝夜航行,總算及時回到了集慶路,接著又馬不停蹄地趕回金陵。
“上位,這是臣等為您和夫人擬定的婚宴規程,具體的時辰、地點,花銷賬目、邀請的賓客名單,都在裏麵,請您過目。”
此時的金陵城內,李善長、胡惟庸等大臣,已早早替郭洺和俞扉煙準備好婚禮所需的物資,並擬定了幾套步驟和流程。
得知郭洺回城,眾人前來迎接的同時,順便把定好的方案交給他過目。
“你們做得很好,不過花銷方麵好像高了,都快有三萬兩白銀了,下來再好好商議商議,節儉一點……”
考慮到自己如今連一省之地都還沒有拿下,各種稅收製度也未建立完善,盡管目前的財政非常寬裕,郭洺卻還是不想把婚禮辦得太過鋪張。
說實在的,其實郭洺是個晚婚主義者,原本不想這麽早就成親,而且俞扉煙的年紀也才十七不到,他還想讓對方再好好發育兩年。
奈何身邊的文武大臣們,總是一個勁兒地催促他盡快成親,希望他和俞扉煙能早日給大夥生一個少主,安定人心。
畢竟在這個人均壽命不過四五十歲的時代,誰也不知道未來會有什麽變數,郭洺隻有多生幾個繼承人,底下的文武群臣才會覺得放心。
在帥府前堂,和眾大臣商量了一陣婚禮事宜,想到如今的自己兵強馬壯、地盤也不小了,郭洺感覺時機已經成熟,當即開口對眾人道:
“諸位,幸賴汝等文臣輔佐、將士用命,如今本帥名下,已有城池百座、帶甲之士數十萬。趁著這次吉日難得,本帥決定進位吳國公,所有文武大臣,一律加官進爵!各位以為如何?”
“好啊,實在是太好了!真是雙喜臨門啊,我等盼這一天已經很久了!”
“上位,要我說,您天姿神武,又創下如此基業,遠勝北方的徐壽輝、張士誠諸輩,何不直接稱王呢?”
“何止稱王,我看上位應該直接稱帝才對!”
周邊一眾文武大臣,聽到郭洺準備自稱吳國公,心中大喜,紛紛七嘴八舌地建議起來。隻要郭洺的身份升級,自己的地位也會跟著水漲船高,眾人自然樂見其成。
“好了,好了,越說越離譜,稱王都為時過早,更別說稱帝。”
郭洺對自己未來的規劃,一直定位得很清楚,盡管如今的他已經今非昔比,但他並沒有因此得意忘形,搖頭對眾人道:
“本帥若真的稱帝了,莫說元朝會把我視為眼中釘、肉中刺,就是周邊這幾家義軍,隻怕也要聯起手來對付我。所以這件事各位就不要再提了,大家且下來好好準備準備,參加三日後的典禮。”
“哈哈哈,上位所言極是,是我等孟浪了。”
眾臣聞言,齊身向他行了一禮,紛紛應聲道。
…
至正十六年,正月初一。
這日清晨,郭洺於金陵城內府邸,正式撤去大元帥之號,稱吳國公,改集慶路為應天府,又將自己的名字,由郭天敘改作郭洺,並把“天敘”二字單獨取出,當作表字。
隨後他開始大封百官,將徐達、常遇春、胡大海、湯和、花雲五人,封為侯爵,賜誥敕、符印、冠帶等物,其餘武將,凡總兵以上者,俱封伯爵,亦賞賜有加。文官則除李善長封侯外,其餘人暫無封賞。
封賞結束,接下來便輪到娶親環節。
古人娶親,要行六禮,即納采、問名、納吉、納征、請期、親迎。前五禮,郭洺在南歸之前,已安排馮國勝等人替自己去做了,如今隻剩下“親迎”最後一道禮節。
所謂親迎,就是新郎親自到女方家中迎娶,以示對新娘的尊重。不過俞家遠在和州巢縣,郭洺自然不可能大費周章,渡江去迎娶對方,所以也隻能意思意思,讓對方在家眷的陪同下,在城外等候自己。
按照這個時代的習俗,郭洺頭戴簪花唐巾,身穿大紅圓領喜服,草草吃過午飯,便在媒人、吹鼓手、以及一隊隊親兵儀仗的簇擁下,親自騎馬出城,帶著八抬大轎,到城外莫愁湖畔迎娶俞扉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