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六和城下
重生元末,朱元璋被我爆錘 作者:逆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揚州路,六合城下。
天方破曉,一座座白色的元軍軍帳,在朝陽的照耀下,顯得格外刺目。
五天前,兩萬元朝探馬赤軍精銳,由先鋒萬戶李順率領,在後方主力未至之前,已提前將六合城圍住,隨後發起車輪戰,猛攻了四個晝夜。
由於六合城易守難攻,城內的守軍又拚死抵抗,因此元軍雖付出了極大代價,卻還是沒能將六合城攻破。當然,相比元軍,城內守軍的傷亡要更加慘重。
“哼,這幫該死的蟻賊,見天兵親臨,不乖乖引頸受戮,居然還敢螳臂當車。等破了六合城,本帥要把裏頭的人全部殺光,一個不留!”
中軍大帳下,年方而立的探馬赤軍先鋒萬戶李順,望著下屬送來的傷亡軍報,氣急敗壞地錘了錘桌案,接著抬起頭,向身畔一個豹頭環眼的壯漢吩咐道:
“繆將軍,到時候進城屠戮之事,便由你和你手下的弟兄去做。搶得多少財物,不必上報,給脫脫大人準備一份,我這裏一份,自己留一份便是。”
那漢子聞言,愣了愣,抱拳道:“萬戶大人,蟻賊謀逆,其罪自當受誅,可城內百姓是無辜的,倘若妄加屠戮,末將擔心天下良民,會與朝廷離心離德。”
回話的漢子不是別人,竟是當初在橫澗山,被郭洺放走的青軍元帥——繆大亨。
原來,當初郭洺放繆大亨離開後,對方帶著數十名親信,輾轉江淮各地,很快又招募了上萬兵馬,並通過熟人引薦,順利加入元朝南征大軍,被授予千戶之職,來到李順麾下效力。
“繆將軍此言差矣,你以為區區幾個蟻賊,為何能一呼百應?正是因為愚民無知無畏,容易受人蠱惑,才會有今日這種局麵。”
見繆大亨心有不忍,李順眯了眯眼,語氣霎時變得冷峻起來,“對待這些愚民,隻有狠狠殺掉一批,他們才會害怕,才不敢再從賊叛國,當初脫脫大人平定‘芝麻李’就是這麽做的,你認為有什麽不妥麽?”
至正十一年,邳州人‘芝麻李’,率領八名壯士起義,一舉攻取徐州,切斷大都漕運,元廷朝野震驚。
元順帝急命丞相脫脫帖木兒率軍平叛,很快擊敗芝麻李,奪回徐州。
脫脫在成功剿滅芝麻李後,為了泄憤,竟下令將整座徐州數十萬百姓,全部屠殺,手段不可謂不殘忍。
再說這李順,此人其實並非漢人,而是當年西夏皇族李恒的後裔。
自從西夏被蒙古滅國之後,李家祖祖輩輩皆在為蒙古人出生入死、浴血奮戰。作為一個黨項人,在漢人的地盤上燒殺搶掠,李順心中自然沒有任何負罪感。
“大人教訓得是,繆某受教了。”
聽了李順的話,繆大亨心中十分不舒服,但對方連丞相脫脫都搬出來了,自己一個新歸附的千戶,還能再說什麽。
李順見狀,拍了拍他的肩膀,笑著道:“好了,時辰差不多了,傳我的軍令,讓弟兄攻城吧。”
…
“韃子又開始進攻了,咳咳,咳……”
六合城東城門樓,刺骨的寒風刮過城堞。
一個年約五旬、身穿甲胄的中年男子,捂著胸口咳嗽數聲,低下頭,望見城外猶如潮水般湧來的元軍,心中忽然一陣悲涼。
自己和弟兄們好不容易死裏逃生,來到這個地方,難道還是躲不過被元軍屠戮的下場麽?
男子姓江名源,本是三年前徐州起義的芝麻李部將。自從芝麻李被平定後,他便帶著對方留下的殘軍,邊戰邊走,曆盡艱難險阻,最後從山東逃到江北,被張士誠收留。
在張士誠的支持下,江源用了大半年的時間招兵買馬,擴張勢力,費盡周折才將六合城攻下。
本以為麾下的弟兄們,終於有一處屬於自己的地盤,不用再四處漂泊了,孰料沒過幾個月,便傳來元軍南下的消息。
“爹,天氣涼,您快回去歇一歇吧。”
“是啊義父,您不要太擔心了,弟兄們還頂得住,這裏就交給我和黎妹吧。”
此刻江源的身後,站著一男一女兩個年輕人。
男子名叫李鑒,乃是江源收養的義子,年方二十五,生得個子高大、五官端正。
女子名叫江黎,為江源的親生女兒,二十不到,不但眉如柳葉、眼若秋波,身材亦是十分出挑,可惜皮膚略黑。
“唉……如今誠王被困高郵,我等在六合,內無糧草,外無援兵,已成必死之局。”
聽到義子和女兒的聲音,江源一麵歎氣,一麵回過身來,語重心長地向二人道:“鑒兒,黎兒,你倆要做好城破突圍的準備了。老夫一把年紀,死了就死了,你倆年歲尚小,一定要好好活下去。”
“爹……您千萬別這麽說,天無絕人之路,咱們都會沒事的。”江黎聞言,忍不住鼻頭一酸。
…
六合城向西五十五裏處,有座前臨陡坡、背倚堰塘的土城,名叫瓦梁壘。
此刻郭洺麾下的六萬大軍,連同糧草輜重,全部皆囤聚於此。
“國勝,打探清楚沒有,六合城還沒被元軍攻破吧?”
瓦梁壘內,一處臨時搭建的軍營。
郭洺坐在案前,望著幾個月前自己親手繪製的行軍地圖,一麵眉頭緊鎖地思考著方略,一麵抓起桌上幾張親兵送來的麵餅,就著一碗白開水,吃得正香。
抬起頭,見馮國勝從帳外進來,忙開口向對方詢問。
馮國勝一大早就被叫出去偵查敵情,還沒吃過早飯,望著郭洺手裏的麵餅,咽了口唾沫道:“上位放心,末將已經打探清楚了,六合城沒破,元軍還在進攻呢。”
郭洺將麵餅撕下一半遞給馮國勝,繼續問道:“城外目前有多少元軍?城內又有多少守軍?”
“元軍恐怕不會少於兩萬,其中不少還是騎兵。我看他們軍營的大纛上寫著個‘李’字,想來帶兵的並不是蒙古人。”
馮國勝接過麵餅,立刻狼吞虎咽起來,邊吃邊道:“至於城裏的守軍有多少人馬,這個末將就不清楚了。”
“不清楚?怎麽會不清楚?十天前本帥不是讓你派人去六合聯絡他們的首領江源了嗎?莫非你沒去?”郭洺臉色一變。
馮國勝愣了愣,咂舌道:“去是去了,但我們的人並未見到江源,差點還被對方的義子李鑒,當成元軍奸細給宰了。”
“什麽?那你為何不早說?”郭洺翻了個白眼,伸手朝對方腦袋上敲了一下。
馮國勝吃痛,捂著腦袋後退幾步,委屈道:“上位,您可別冤枉人!我明明說了啊,您說知道了,讓我快滾。”
郭洺愣了愣,突然想起來了,對方說這事兒的時候,自己正在茅房蹲坑。恰好那天自己便秘,根本沒聽清對方說了些什麽。
“嘶……那這麽說,六合守軍的處境很危險。”郭洺深深吸了口氣道:“立刻通知花雲,命他領一萬五千兵馬,從背後向元軍發起進攻!”
“遵命!”
天方破曉,一座座白色的元軍軍帳,在朝陽的照耀下,顯得格外刺目。
五天前,兩萬元朝探馬赤軍精銳,由先鋒萬戶李順率領,在後方主力未至之前,已提前將六合城圍住,隨後發起車輪戰,猛攻了四個晝夜。
由於六合城易守難攻,城內的守軍又拚死抵抗,因此元軍雖付出了極大代價,卻還是沒能將六合城攻破。當然,相比元軍,城內守軍的傷亡要更加慘重。
“哼,這幫該死的蟻賊,見天兵親臨,不乖乖引頸受戮,居然還敢螳臂當車。等破了六合城,本帥要把裏頭的人全部殺光,一個不留!”
中軍大帳下,年方而立的探馬赤軍先鋒萬戶李順,望著下屬送來的傷亡軍報,氣急敗壞地錘了錘桌案,接著抬起頭,向身畔一個豹頭環眼的壯漢吩咐道:
“繆將軍,到時候進城屠戮之事,便由你和你手下的弟兄去做。搶得多少財物,不必上報,給脫脫大人準備一份,我這裏一份,自己留一份便是。”
那漢子聞言,愣了愣,抱拳道:“萬戶大人,蟻賊謀逆,其罪自當受誅,可城內百姓是無辜的,倘若妄加屠戮,末將擔心天下良民,會與朝廷離心離德。”
回話的漢子不是別人,竟是當初在橫澗山,被郭洺放走的青軍元帥——繆大亨。
原來,當初郭洺放繆大亨離開後,對方帶著數十名親信,輾轉江淮各地,很快又招募了上萬兵馬,並通過熟人引薦,順利加入元朝南征大軍,被授予千戶之職,來到李順麾下效力。
“繆將軍此言差矣,你以為區區幾個蟻賊,為何能一呼百應?正是因為愚民無知無畏,容易受人蠱惑,才會有今日這種局麵。”
見繆大亨心有不忍,李順眯了眯眼,語氣霎時變得冷峻起來,“對待這些愚民,隻有狠狠殺掉一批,他們才會害怕,才不敢再從賊叛國,當初脫脫大人平定‘芝麻李’就是這麽做的,你認為有什麽不妥麽?”
至正十一年,邳州人‘芝麻李’,率領八名壯士起義,一舉攻取徐州,切斷大都漕運,元廷朝野震驚。
元順帝急命丞相脫脫帖木兒率軍平叛,很快擊敗芝麻李,奪回徐州。
脫脫在成功剿滅芝麻李後,為了泄憤,竟下令將整座徐州數十萬百姓,全部屠殺,手段不可謂不殘忍。
再說這李順,此人其實並非漢人,而是當年西夏皇族李恒的後裔。
自從西夏被蒙古滅國之後,李家祖祖輩輩皆在為蒙古人出生入死、浴血奮戰。作為一個黨項人,在漢人的地盤上燒殺搶掠,李順心中自然沒有任何負罪感。
“大人教訓得是,繆某受教了。”
聽了李順的話,繆大亨心中十分不舒服,但對方連丞相脫脫都搬出來了,自己一個新歸附的千戶,還能再說什麽。
李順見狀,拍了拍他的肩膀,笑著道:“好了,時辰差不多了,傳我的軍令,讓弟兄攻城吧。”
…
“韃子又開始進攻了,咳咳,咳……”
六合城東城門樓,刺骨的寒風刮過城堞。
一個年約五旬、身穿甲胄的中年男子,捂著胸口咳嗽數聲,低下頭,望見城外猶如潮水般湧來的元軍,心中忽然一陣悲涼。
自己和弟兄們好不容易死裏逃生,來到這個地方,難道還是躲不過被元軍屠戮的下場麽?
男子姓江名源,本是三年前徐州起義的芝麻李部將。自從芝麻李被平定後,他便帶著對方留下的殘軍,邊戰邊走,曆盡艱難險阻,最後從山東逃到江北,被張士誠收留。
在張士誠的支持下,江源用了大半年的時間招兵買馬,擴張勢力,費盡周折才將六合城攻下。
本以為麾下的弟兄們,終於有一處屬於自己的地盤,不用再四處漂泊了,孰料沒過幾個月,便傳來元軍南下的消息。
“爹,天氣涼,您快回去歇一歇吧。”
“是啊義父,您不要太擔心了,弟兄們還頂得住,這裏就交給我和黎妹吧。”
此刻江源的身後,站著一男一女兩個年輕人。
男子名叫李鑒,乃是江源收養的義子,年方二十五,生得個子高大、五官端正。
女子名叫江黎,為江源的親生女兒,二十不到,不但眉如柳葉、眼若秋波,身材亦是十分出挑,可惜皮膚略黑。
“唉……如今誠王被困高郵,我等在六合,內無糧草,外無援兵,已成必死之局。”
聽到義子和女兒的聲音,江源一麵歎氣,一麵回過身來,語重心長地向二人道:“鑒兒,黎兒,你倆要做好城破突圍的準備了。老夫一把年紀,死了就死了,你倆年歲尚小,一定要好好活下去。”
“爹……您千萬別這麽說,天無絕人之路,咱們都會沒事的。”江黎聞言,忍不住鼻頭一酸。
…
六合城向西五十五裏處,有座前臨陡坡、背倚堰塘的土城,名叫瓦梁壘。
此刻郭洺麾下的六萬大軍,連同糧草輜重,全部皆囤聚於此。
“國勝,打探清楚沒有,六合城還沒被元軍攻破吧?”
瓦梁壘內,一處臨時搭建的軍營。
郭洺坐在案前,望著幾個月前自己親手繪製的行軍地圖,一麵眉頭緊鎖地思考著方略,一麵抓起桌上幾張親兵送來的麵餅,就著一碗白開水,吃得正香。
抬起頭,見馮國勝從帳外進來,忙開口向對方詢問。
馮國勝一大早就被叫出去偵查敵情,還沒吃過早飯,望著郭洺手裏的麵餅,咽了口唾沫道:“上位放心,末將已經打探清楚了,六合城沒破,元軍還在進攻呢。”
郭洺將麵餅撕下一半遞給馮國勝,繼續問道:“城外目前有多少元軍?城內又有多少守軍?”
“元軍恐怕不會少於兩萬,其中不少還是騎兵。我看他們軍營的大纛上寫著個‘李’字,想來帶兵的並不是蒙古人。”
馮國勝接過麵餅,立刻狼吞虎咽起來,邊吃邊道:“至於城裏的守軍有多少人馬,這個末將就不清楚了。”
“不清楚?怎麽會不清楚?十天前本帥不是讓你派人去六合聯絡他們的首領江源了嗎?莫非你沒去?”郭洺臉色一變。
馮國勝愣了愣,咂舌道:“去是去了,但我們的人並未見到江源,差點還被對方的義子李鑒,當成元軍奸細給宰了。”
“什麽?那你為何不早說?”郭洺翻了個白眼,伸手朝對方腦袋上敲了一下。
馮國勝吃痛,捂著腦袋後退幾步,委屈道:“上位,您可別冤枉人!我明明說了啊,您說知道了,讓我快滾。”
郭洺愣了愣,突然想起來了,對方說這事兒的時候,自己正在茅房蹲坑。恰好那天自己便秘,根本沒聽清對方說了些什麽。
“嘶……那這麽說,六合守軍的處境很危險。”郭洺深深吸了口氣道:“立刻通知花雲,命他領一萬五千兵馬,從背後向元軍發起進攻!”
“遵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