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再攻定遠
重生元末,朱元璋被我爆錘 作者:逆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時方臘月,正是寒梅獨綻,朔雪如雲的季節。舉目遠眺,天空澄澈如練,大地銀裝素裹。
寒冷的西風刮在麵上生疼。
定遠城北麵一片空地,郭洺頭戴鐵胄,腳踏鵝頂靴,身穿披膊布麵甲,手握寶劍,胯下騎一匹大青馬——
這是一匹產自元朝廬州牧場的蒙古馬,性情溫順,通體烏青,個頭不算高,正適合他這樣馬術拙劣的人駕馭。
“國勝,派幾個弟兄去問問,東麵和西麵的攻城器械,布置得如何了。”
嗬了嗬被凍得微紅的手,郭洺緩緩轉過頭,向身畔同樣身著戎裝、騎著戰馬的馮國勝詢問。
馮國勝抖了抖身上的落雪,笑著回應道:“上位,我已讓人去問過了,東邊的徐將軍,西邊的胡大海將軍,還有南邊花雲大哥,都準備好了,就等您一聲令下了。”
話說郭洺擔任元帥後,為了自身安全考慮,專門設置了侍衛親軍司保護自己。考慮到馮國勝頭腦機靈、辦事可靠,郭洺便將他調到了自己身邊,擔任親軍把總——
雖說親軍司隻有區區五百人,讓馮國勝來統領多少有點大材小用,但這也沒辦法,親兵首領,必須挑一個既有能力,又值得信任的人。
“很好,傳我軍令,讓他們兩邊立刻攻城。咱們這邊先按兵不動,若那孫德崖敢從這裏突圍,本帥正好給他個驚喜!”
聽了馮國勝的話,郭洺揮了揮手,笑著下令道。
…
城內,縣衙大堂。
“什麽,十萬?你再說一遍,你們眼睛沒花吧?”
聽完幾個探子的匯報後,正在和手下眾將商議軍情的孫德崖,不禁大吃一驚。
見自家主帥不信,眾探子忙道:“大帥,我等所言句句屬實啊,城外東、西、南三麵都是對方的兵馬,黑壓壓一大片,隻怕沒有十萬也得有七八萬。”
“不可能吧?這才幾個月工夫,這小子就有這麽多兵馬了?”
孫德崖話雖這麽說,心裏卻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望著手下眾將,悔恨不迭道:
“唉,早知如此,當初就不來惹這尊瘟神了。都怪爾等誤了某家,你們說,事到如今,該如何是好?”
眾將聽了此言,本就不夠凝聚的人心,霎時間涼了半截,一個個皆沉默不言。
他們中的大多數人,原先皆是彭大、趙均用的手下,先前火拚失敗才不得入了孫德崖的夥,和孫德崖本就不是一條心,自然不肯為對方建言獻策,
最後還是孫德崖的一名心腹,見場麵尷尬,主動開口道:“孫帥,對麵究竟來了多少人,還不好說。為今之計,不如先派一支兵馬,出城試探一番,若他們果真人多,咱們再考慮突圍。”
說話之人姓吳名弛,四十歲年紀,生得眉凸眼凹、顴高腮橫,本是原濠州官府裏的一名書吏。
當初義軍攻城時,對方為了活命,帶頭綁了知州一家出城投降,因此被孫德崖賞識,收入麾下充當謀士。之前鼓動孫德崖在濠州火拚的便是他,如今攛掇對方奪取滁州也有他的份。
“有道理,有道理。”孫德崖原就沒什麽主見,聽了這吳弛的話,忙點頭稱是,接著轉頭對其他人道:“各位,你們誰願意領一支兵,替本大帥出城試探敵情啊?”
大堂下依舊鴉雀無聲,無人應答。
吳弛見狀,忙拱手道:“大帥,既然大家都不願意,那就讓在下領兵出城,替您去做此事吧。”
“孫某能有今日,皆賴先生出謀劃策,這……這如何使得。”孫德崖聞言,擔心對方此去危險,有些不舍道。
對方聞言,把頭搖了搖,神色毅然道:“古人雲,士為知己者死。吳某平日受大帥厚恩,一直無以為報,如今能為大帥做事,就是死了,也是吳某的榮幸,還請大帥不要再猶豫了。”
孫德崖聞言,心中大受感動,愈發不肯讓對方去送死了。奈何那吳弛卻一再堅持,孫德崖強不過,隻得歎了口氣道:
“既然如此,我便多安排些弟兄,與你一起出城。吳先生,若是那姓郭的當真銳不可敵,你就帶著弟兄們撤回來,千萬不要有什麽閃失。”
“在下省得,大帥盡管放心。”
…
正午時分,雪果然晴了。
郭洺布置在定遠城三麵的大軍,已各自搭建好了攻城器械,隻等對方一聲令下。
隻是眾人尚未動作,卻見一支三千人左右、人馬披甲的敵軍精銳,帶著滾滾煙塵,忽從縣城北門竄出,直奔郭洺的主營而來。
“左哨弓手司放箭,右哨步兵司列陣,騎兵司掩護側翼,快把對麵攔下!切莫驚擾到上位!”
此刻圍攻城北的數營兵馬,分別是由湯和、郭英、郭興三人在統領,見敵軍來襲,趕忙調動士卒,嚴陣以待。
話說先前郭洺被囚禁期間,這三人曾短暫地追隨過朱元璋。事後他們本以為郭洺肯定會對自己心生芥蒂,然而郭洺卻待他們依舊如故,非但從不提之前發生的事,反而繼續讓他們執掌兵馬。
三人心中愧疚萬分,從此堅定了誓死效忠郭洺的念頭。
“各位不要誤會!不要誤會!在下吳弛,是來投誠的,郭大帥在何處,在下要見郭大帥……”
遠處,吳弛身穿棉甲,帶著三千騎兵,發現對麵打算向自己放箭,心中嚇了一跳,趕忙扯開嗓子,大聲喊叫起來。
原來對方一開始就不是來打仗的,而是來投降的。
湯和,郭興、郭英等人聞言,對視片刻,忙揮手命士兵暫緩行動,隨後派人騎馬前去查探。確認吳弛果然是來投降的,三人馬上將他帶到郭洺帳下。
“您就是郭元帥?嗨呀,果然生得金相玉質、龍章鳳姿,怪不得如此年輕有為啊!”
那吳弛見了郭洺,立刻開始溜須拍馬。
見來人如此識趣,郭洺心裏隻覺十分有意思,不過現在不是聽這些的時候,他忙擺手打斷對方道:
“好了好了,我知道自己長得帥,不用你提醒,揀有用的說吧。”
“郭大帥教訓得是,教訓得是……”
那吳弛聞言,也意識到現在不是拍馬屁的時候,尷尬地嘿嘿一笑,接著說起了正事。
吳弛識文斷字,又在衙門裏當過差,說起話來條理清晰、頭頭是道。沒多久,便通將城裏孫德崖的內部虛實,全都向郭洺描述了一遍。
得知孫德崖兵力比自己遜色,部下也不團結,郭洺心中再無顧忌,當即便要下令攻城。
吳弛主動請纓道:“郭大帥,那城裏的孫德崖,還不知在下已經歸順您了,待會兒在下率兵和您交手,故意佯裝不敵,向撤退兵,趁機騙開城門,屆時大事可定也!”
郭洺聽到這裏,笑著拍了拍對方肩膀道:“不錯,你倒是個人才!”
寒冷的西風刮在麵上生疼。
定遠城北麵一片空地,郭洺頭戴鐵胄,腳踏鵝頂靴,身穿披膊布麵甲,手握寶劍,胯下騎一匹大青馬——
這是一匹產自元朝廬州牧場的蒙古馬,性情溫順,通體烏青,個頭不算高,正適合他這樣馬術拙劣的人駕馭。
“國勝,派幾個弟兄去問問,東麵和西麵的攻城器械,布置得如何了。”
嗬了嗬被凍得微紅的手,郭洺緩緩轉過頭,向身畔同樣身著戎裝、騎著戰馬的馮國勝詢問。
馮國勝抖了抖身上的落雪,笑著回應道:“上位,我已讓人去問過了,東邊的徐將軍,西邊的胡大海將軍,還有南邊花雲大哥,都準備好了,就等您一聲令下了。”
話說郭洺擔任元帥後,為了自身安全考慮,專門設置了侍衛親軍司保護自己。考慮到馮國勝頭腦機靈、辦事可靠,郭洺便將他調到了自己身邊,擔任親軍把總——
雖說親軍司隻有區區五百人,讓馮國勝來統領多少有點大材小用,但這也沒辦法,親兵首領,必須挑一個既有能力,又值得信任的人。
“很好,傳我軍令,讓他們兩邊立刻攻城。咱們這邊先按兵不動,若那孫德崖敢從這裏突圍,本帥正好給他個驚喜!”
聽了馮國勝的話,郭洺揮了揮手,笑著下令道。
…
城內,縣衙大堂。
“什麽,十萬?你再說一遍,你們眼睛沒花吧?”
聽完幾個探子的匯報後,正在和手下眾將商議軍情的孫德崖,不禁大吃一驚。
見自家主帥不信,眾探子忙道:“大帥,我等所言句句屬實啊,城外東、西、南三麵都是對方的兵馬,黑壓壓一大片,隻怕沒有十萬也得有七八萬。”
“不可能吧?這才幾個月工夫,這小子就有這麽多兵馬了?”
孫德崖話雖這麽說,心裏卻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望著手下眾將,悔恨不迭道:
“唉,早知如此,當初就不來惹這尊瘟神了。都怪爾等誤了某家,你們說,事到如今,該如何是好?”
眾將聽了此言,本就不夠凝聚的人心,霎時間涼了半截,一個個皆沉默不言。
他們中的大多數人,原先皆是彭大、趙均用的手下,先前火拚失敗才不得入了孫德崖的夥,和孫德崖本就不是一條心,自然不肯為對方建言獻策,
最後還是孫德崖的一名心腹,見場麵尷尬,主動開口道:“孫帥,對麵究竟來了多少人,還不好說。為今之計,不如先派一支兵馬,出城試探一番,若他們果真人多,咱們再考慮突圍。”
說話之人姓吳名弛,四十歲年紀,生得眉凸眼凹、顴高腮橫,本是原濠州官府裏的一名書吏。
當初義軍攻城時,對方為了活命,帶頭綁了知州一家出城投降,因此被孫德崖賞識,收入麾下充當謀士。之前鼓動孫德崖在濠州火拚的便是他,如今攛掇對方奪取滁州也有他的份。
“有道理,有道理。”孫德崖原就沒什麽主見,聽了這吳弛的話,忙點頭稱是,接著轉頭對其他人道:“各位,你們誰願意領一支兵,替本大帥出城試探敵情啊?”
大堂下依舊鴉雀無聲,無人應答。
吳弛見狀,忙拱手道:“大帥,既然大家都不願意,那就讓在下領兵出城,替您去做此事吧。”
“孫某能有今日,皆賴先生出謀劃策,這……這如何使得。”孫德崖聞言,擔心對方此去危險,有些不舍道。
對方聞言,把頭搖了搖,神色毅然道:“古人雲,士為知己者死。吳某平日受大帥厚恩,一直無以為報,如今能為大帥做事,就是死了,也是吳某的榮幸,還請大帥不要再猶豫了。”
孫德崖聞言,心中大受感動,愈發不肯讓對方去送死了。奈何那吳弛卻一再堅持,孫德崖強不過,隻得歎了口氣道:
“既然如此,我便多安排些弟兄,與你一起出城。吳先生,若是那姓郭的當真銳不可敵,你就帶著弟兄們撤回來,千萬不要有什麽閃失。”
“在下省得,大帥盡管放心。”
…
正午時分,雪果然晴了。
郭洺布置在定遠城三麵的大軍,已各自搭建好了攻城器械,隻等對方一聲令下。
隻是眾人尚未動作,卻見一支三千人左右、人馬披甲的敵軍精銳,帶著滾滾煙塵,忽從縣城北門竄出,直奔郭洺的主營而來。
“左哨弓手司放箭,右哨步兵司列陣,騎兵司掩護側翼,快把對麵攔下!切莫驚擾到上位!”
此刻圍攻城北的數營兵馬,分別是由湯和、郭英、郭興三人在統領,見敵軍來襲,趕忙調動士卒,嚴陣以待。
話說先前郭洺被囚禁期間,這三人曾短暫地追隨過朱元璋。事後他們本以為郭洺肯定會對自己心生芥蒂,然而郭洺卻待他們依舊如故,非但從不提之前發生的事,反而繼續讓他們執掌兵馬。
三人心中愧疚萬分,從此堅定了誓死效忠郭洺的念頭。
“各位不要誤會!不要誤會!在下吳弛,是來投誠的,郭大帥在何處,在下要見郭大帥……”
遠處,吳弛身穿棉甲,帶著三千騎兵,發現對麵打算向自己放箭,心中嚇了一跳,趕忙扯開嗓子,大聲喊叫起來。
原來對方一開始就不是來打仗的,而是來投降的。
湯和,郭興、郭英等人聞言,對視片刻,忙揮手命士兵暫緩行動,隨後派人騎馬前去查探。確認吳弛果然是來投降的,三人馬上將他帶到郭洺帳下。
“您就是郭元帥?嗨呀,果然生得金相玉質、龍章鳳姿,怪不得如此年輕有為啊!”
那吳弛見了郭洺,立刻開始溜須拍馬。
見來人如此識趣,郭洺心裏隻覺十分有意思,不過現在不是聽這些的時候,他忙擺手打斷對方道:
“好了好了,我知道自己長得帥,不用你提醒,揀有用的說吧。”
“郭大帥教訓得是,教訓得是……”
那吳弛聞言,也意識到現在不是拍馬屁的時候,尷尬地嘿嘿一笑,接著說起了正事。
吳弛識文斷字,又在衙門裏當過差,說起話來條理清晰、頭頭是道。沒多久,便通將城裏孫德崖的內部虛實,全都向郭洺描述了一遍。
得知孫德崖兵力比自己遜色,部下也不團結,郭洺心中再無顧忌,當即便要下令攻城。
吳弛主動請纓道:“郭大帥,那城裏的孫德崖,還不知在下已經歸順您了,待會兒在下率兵和您交手,故意佯裝不敵,向撤退兵,趁機騙開城門,屆時大事可定也!”
郭洺聽到這裏,笑著拍了拍對方肩膀道:“不錯,你倒是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