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進駐定遠城
重生元末,朱元璋被我爆錘 作者:逆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由於兩萬青軍軍紀渙散、毫無防備,橫澗山的這場戰鬥,持續到五更便宣告結束。
郭洺的三千兵馬,隻付出了五百餘人的代價,便成功擊潰了兩萬多青軍,生擒了青軍元帥繆大亨,以及元朝將領張知院。
“腰刀四百把、槍七千一百挺、黃樺弓五百副、竹弓三千副、鐵甲三百五十具、皮甲九百具、紙甲四千二百具、戰馬三百一十三匹、糧草一千八百石……”
“哈哈哈!咱們這回可是發財了!”
天亮後,清點完損失和繳獲的物資後,郭洺部下眾將,人人皆喜笑顏開,樂得合不攏嘴。這次的繳獲,可比幾天前攻破驢牌寨強多了。
看得出,這夥青軍雖是民壯出身,不過自打投降了元朝之後,還是從定遠縣撈到了不少好處的。
“公子,這兩人該如何處置?”
人群中,湯和押著被麻繩綁縛的繆大亨和張知院,走到郭洺身前抱拳請示。
一旁的花雲高聲道:
“那還用說,當然是一刀宰了!這兩萬多俘虜都是這姓繆的手下,咱們若招降了他,夜裏能安心睡覺麽?”
徐達思索片刻,對郭洺道:“公子,末將認為花兄弟的話有道理,這兩人確實留不得。”
“各位壯士饒命啊,在下願意投降,願意投降!”
那張知院聽到眾人要殺自己,嚇得屁滾尿流,趕忙跪在地上磕頭如搗蒜。
旁邊的繆大亨卻是把臉一橫,聲音冷冷道:“哼!要殺便殺,老子二十年後又是一條好漢!”
郭洺見狀,心中有些猶豫不決。
在原來那個時空的曆史中,朱元璋在橫澗山夜襲青軍後,不但招降了繆大亨,而且很快就讓對方心甘情願地帶著兩萬多部下,為自己效命。
郭洺實在想不明白朱元璋是如何做到的,他自問沒有對方那樣的能力,可以讓繆大亨真心實意地投靠自己。
可就這樣殺了此人,他又頗覺可惜。
曆史上,繆大亨在跟了朱元璋之後,還是立下過不少汗馬功勞的。朱元璋曾評價他“生平端直,未嚐有過”。
“繆將軍,我不殺你。你若願意留下來跟我,本公子竭誠歡迎。倘若你不願意,我也不勉強你,可以讓你離開,你在軍中的家人和親信,也可以一並帶走。”
思來想去,最終郭洺決定放了繆大亨,至於元朝官吏張知院,則被他下令就地處決。
得知郭洺不殺自己,繆大亨有些不敢相信,吃驚道:“你當真打算放了我?”
“千真萬確。”
“公子,萬萬不可,今日若放了這姓繆的,萬一將來他還與咱們為敵,豈不是放虎歸山麽?”
眾將聞言,紛紛出聲勸阻,尤以花雲最為激動。
無奈郭洺心意已決,望著眾人擺手道:“我意已決,各位不必多言。”
繆大亨見狀,知道郭洺真的打算放自己一條生路,沉默了片刻,忽俯首向他拜了一拜,沉聲道:
“閣下的恩德,繆某銘記於心。他日疆場若不幸再見,繆某定主動退兵,絕不與閣下為敵。”
“但願你說話算話。”
郭洺微微一歎,揮手示意對方離去。
…
放走繆大亨後,郭洺帶領手下兵馬,在橫澗山休整了十數日。在此期間,他終於能放開手腳,按自己的意願整編軍隊。
為了方便指揮,郭洺參考了曆史上明朝的營兵製,將俘虜的兩萬餘人馬,連同之前的三千多弟兄,按“鎮、營、哨、司、隊、伍”的編製,暫時整編為一鎮八營。
每營設參將、遊擊將軍各一名,下轄兩哨六司,三千兵馬。
八個營的參將,分別由徐達、湯和、花雲、鄭遇霖、鄭遇春、郭興、郭英,耿再成擔任。
郭洺本人則自稱總兵官,為一鎮之首。
兩萬青軍既已收編,周邊便再沒有其他勢力能夠威脅到郭洺,休整完畢,他立刻帶著大夥,向定遠縣城所在的方向進發。
“公子,你不該將那繆大亨放走!就該讓俺一劍劈了他!”
花雲對繆大亨被放走的事,始終耿耿於懷,在前往定遠縣城的路上,一麵騎馬,一麵開口抱怨。
湯和忙教訓道:“好了,你這黑驢,公子怎麽做,幾時輪得到你來多嘴?”
徐達沉默了片刻,主動替郭洺解釋道:
“那繆大亨雖治軍無方,對待部下卻向來優渥,我等若斬了對方,難免不叫俘虜們怨恨。如今公子放他遠走,既能讓對方心存感激,又安撫了降卒,也算是兩全其美之法!”
郭洺聞言,勒住韁繩,回過頭笑著道:“還是徐兄弟懂我。”
…
當日正午,眾人行至定遠縣城下,定遠縣縣令棄城而逃,裏麵的守軍沒做任何抵抗便開城投降。
“這就是定遠城麽?”
郭洺騎在馬上,舉目遠眺,望著城內一棟棟青磚黛瓦的建築,心中隻覺得如夢似幻。
想不到自己穿越到這個世界,才短短三個月不到,這麽快就有屬於自己的地盤了。
“傳我軍令!大軍入城,不得奸淫擄掠、滋擾百姓!城內所有府庫錢糧,一律先充公後分配,不得藏私!違令者,斬!”
為了給當地百姓留下好印象,大軍入城後,郭洺很快下達軍令,一麵約束麾下將士,不許大夥擾民生事,一麵命人沿街張貼告示,宣布定遠已被自己攻占,讓當地的士紳百姓不必驚慌。
如此做法,很快讓他在城中站穩了腳跟。
…
接管完府庫,安排好守城事務,郭洺一時不知該做些什麽,於是拿出從官府繳獲的錢財,命人到城中購買蔬果酒肉,接著殺豬宰羊、大擺宴席,款待全軍將士。
“各位兄弟,本公子敬大夥一杯!這次攻打定遠縣如此順利,全賴各位替我出力!”
郭洺其實並不喜歡飲酒,但他知道,對於一幫大老爺們兒來說,沒有什麽地方比酒桌更容易聯絡感情、鞏固關係,因此主動向眾人敬酒。
“哈哈哈,公子太客氣了!”
“來來,公子,俺也敬你一杯!”
眼看郭洺如此不拿自己當外人,淮西眾將自然紛紛起身回敬。
酒宴上,大夥正推杯換盞,喝得雲繚霧繞、頭重腳輕,忽聽門外幾個小卒來報:“總兵大人,城外來了數千兵馬,為首一對姓馮的兄弟,自稱從妙山而來,說是想入城拜見您。”
“姓馮的兄弟,從妙山來的?”
郭洺此時已有些微醺,口中喃喃了一會兒,突然反應過來,這兩人莫非是曆史上的馮國用、馮國勝兩兄弟?
話說這馮氏兄弟,那可都是不可多得的文武全才。既有武勇,能帶兵上陣,又讀過書,精通兵法。
尤其是馮國勝,在原來的曆史中,對方後來改名為馮勝,為大明朝立下了赫赫戰功。可惜最後卻因為明太祖的猜忌,被無罪賜死,頗為可惜。
一念至此,郭洺心下大喜,也顧不得喝酒了,忙放下酒盅,對幾個小卒道:“快,快帶我過去!本公子要親自接見!”
郭洺的三千兵馬,隻付出了五百餘人的代價,便成功擊潰了兩萬多青軍,生擒了青軍元帥繆大亨,以及元朝將領張知院。
“腰刀四百把、槍七千一百挺、黃樺弓五百副、竹弓三千副、鐵甲三百五十具、皮甲九百具、紙甲四千二百具、戰馬三百一十三匹、糧草一千八百石……”
“哈哈哈!咱們這回可是發財了!”
天亮後,清點完損失和繳獲的物資後,郭洺部下眾將,人人皆喜笑顏開,樂得合不攏嘴。這次的繳獲,可比幾天前攻破驢牌寨強多了。
看得出,這夥青軍雖是民壯出身,不過自打投降了元朝之後,還是從定遠縣撈到了不少好處的。
“公子,這兩人該如何處置?”
人群中,湯和押著被麻繩綁縛的繆大亨和張知院,走到郭洺身前抱拳請示。
一旁的花雲高聲道:
“那還用說,當然是一刀宰了!這兩萬多俘虜都是這姓繆的手下,咱們若招降了他,夜裏能安心睡覺麽?”
徐達思索片刻,對郭洺道:“公子,末將認為花兄弟的話有道理,這兩人確實留不得。”
“各位壯士饒命啊,在下願意投降,願意投降!”
那張知院聽到眾人要殺自己,嚇得屁滾尿流,趕忙跪在地上磕頭如搗蒜。
旁邊的繆大亨卻是把臉一橫,聲音冷冷道:“哼!要殺便殺,老子二十年後又是一條好漢!”
郭洺見狀,心中有些猶豫不決。
在原來那個時空的曆史中,朱元璋在橫澗山夜襲青軍後,不但招降了繆大亨,而且很快就讓對方心甘情願地帶著兩萬多部下,為自己效命。
郭洺實在想不明白朱元璋是如何做到的,他自問沒有對方那樣的能力,可以讓繆大亨真心實意地投靠自己。
可就這樣殺了此人,他又頗覺可惜。
曆史上,繆大亨在跟了朱元璋之後,還是立下過不少汗馬功勞的。朱元璋曾評價他“生平端直,未嚐有過”。
“繆將軍,我不殺你。你若願意留下來跟我,本公子竭誠歡迎。倘若你不願意,我也不勉強你,可以讓你離開,你在軍中的家人和親信,也可以一並帶走。”
思來想去,最終郭洺決定放了繆大亨,至於元朝官吏張知院,則被他下令就地處決。
得知郭洺不殺自己,繆大亨有些不敢相信,吃驚道:“你當真打算放了我?”
“千真萬確。”
“公子,萬萬不可,今日若放了這姓繆的,萬一將來他還與咱們為敵,豈不是放虎歸山麽?”
眾將聞言,紛紛出聲勸阻,尤以花雲最為激動。
無奈郭洺心意已決,望著眾人擺手道:“我意已決,各位不必多言。”
繆大亨見狀,知道郭洺真的打算放自己一條生路,沉默了片刻,忽俯首向他拜了一拜,沉聲道:
“閣下的恩德,繆某銘記於心。他日疆場若不幸再見,繆某定主動退兵,絕不與閣下為敵。”
“但願你說話算話。”
郭洺微微一歎,揮手示意對方離去。
…
放走繆大亨後,郭洺帶領手下兵馬,在橫澗山休整了十數日。在此期間,他終於能放開手腳,按自己的意願整編軍隊。
為了方便指揮,郭洺參考了曆史上明朝的營兵製,將俘虜的兩萬餘人馬,連同之前的三千多弟兄,按“鎮、營、哨、司、隊、伍”的編製,暫時整編為一鎮八營。
每營設參將、遊擊將軍各一名,下轄兩哨六司,三千兵馬。
八個營的參將,分別由徐達、湯和、花雲、鄭遇霖、鄭遇春、郭興、郭英,耿再成擔任。
郭洺本人則自稱總兵官,為一鎮之首。
兩萬青軍既已收編,周邊便再沒有其他勢力能夠威脅到郭洺,休整完畢,他立刻帶著大夥,向定遠縣城所在的方向進發。
“公子,你不該將那繆大亨放走!就該讓俺一劍劈了他!”
花雲對繆大亨被放走的事,始終耿耿於懷,在前往定遠縣城的路上,一麵騎馬,一麵開口抱怨。
湯和忙教訓道:“好了,你這黑驢,公子怎麽做,幾時輪得到你來多嘴?”
徐達沉默了片刻,主動替郭洺解釋道:
“那繆大亨雖治軍無方,對待部下卻向來優渥,我等若斬了對方,難免不叫俘虜們怨恨。如今公子放他遠走,既能讓對方心存感激,又安撫了降卒,也算是兩全其美之法!”
郭洺聞言,勒住韁繩,回過頭笑著道:“還是徐兄弟懂我。”
…
當日正午,眾人行至定遠縣城下,定遠縣縣令棄城而逃,裏麵的守軍沒做任何抵抗便開城投降。
“這就是定遠城麽?”
郭洺騎在馬上,舉目遠眺,望著城內一棟棟青磚黛瓦的建築,心中隻覺得如夢似幻。
想不到自己穿越到這個世界,才短短三個月不到,這麽快就有屬於自己的地盤了。
“傳我軍令!大軍入城,不得奸淫擄掠、滋擾百姓!城內所有府庫錢糧,一律先充公後分配,不得藏私!違令者,斬!”
為了給當地百姓留下好印象,大軍入城後,郭洺很快下達軍令,一麵約束麾下將士,不許大夥擾民生事,一麵命人沿街張貼告示,宣布定遠已被自己攻占,讓當地的士紳百姓不必驚慌。
如此做法,很快讓他在城中站穩了腳跟。
…
接管完府庫,安排好守城事務,郭洺一時不知該做些什麽,於是拿出從官府繳獲的錢財,命人到城中購買蔬果酒肉,接著殺豬宰羊、大擺宴席,款待全軍將士。
“各位兄弟,本公子敬大夥一杯!這次攻打定遠縣如此順利,全賴各位替我出力!”
郭洺其實並不喜歡飲酒,但他知道,對於一幫大老爺們兒來說,沒有什麽地方比酒桌更容易聯絡感情、鞏固關係,因此主動向眾人敬酒。
“哈哈哈,公子太客氣了!”
“來來,公子,俺也敬你一杯!”
眼看郭洺如此不拿自己當外人,淮西眾將自然紛紛起身回敬。
酒宴上,大夥正推杯換盞,喝得雲繚霧繞、頭重腳輕,忽聽門外幾個小卒來報:“總兵大人,城外來了數千兵馬,為首一對姓馮的兄弟,自稱從妙山而來,說是想入城拜見您。”
“姓馮的兄弟,從妙山來的?”
郭洺此時已有些微醺,口中喃喃了一會兒,突然反應過來,這兩人莫非是曆史上的馮國用、馮國勝兩兄弟?
話說這馮氏兄弟,那可都是不可多得的文武全才。既有武勇,能帶兵上陣,又讀過書,精通兵法。
尤其是馮國勝,在原來的曆史中,對方後來改名為馮勝,為大明朝立下了赫赫戰功。可惜最後卻因為明太祖的猜忌,被無罪賜死,頗為可惜。
一念至此,郭洺心下大喜,也顧不得喝酒了,忙放下酒盅,對幾個小卒道:“快,快帶我過去!本公子要親自接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