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拜訪婁半城
四合院:何雨柱波瀾壯闊的一生 作者:苦竹筍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一夜,婁半城坐在書房裏很久,思考著以後的發展道路,不是他多心,現在他已經感覺到了以前和他很密切的關係,現在已經在漸漸的疏離他。
這怎能不讓他擔心,雖然自己的兒子都已經送到了國外,但是自己還沒有活夠,好死不如賴活著呀!
第二天上午,何雨柱先是去了軍委那邊報到,然後開車出了軍委,往婁半城家開來。
這個時候許大茂和婁曉娥已經來到了婁半城這邊回門,許大茂看著坐在沙發上,雖然手裏拿著報紙,但是明顯心思不在這上麵的嶽父,心裏有點好笑。
自己麵對嶽父的時候,戰戰兢兢,而自己嶽父卻在等待何雨柱的時候,心思明顯很是著急。
這個時候,大門外麵傳來汽車的聲音,很快王管家走進來,向婁半城稟報:“老爺,外麵有一位姓何的軍官來找您。”
“哦?快,請何首長進來。”婁半城聽到管家的稟報立刻站了起來,邊說邊往外走。
等見到何雨柱的時候,婁半城暗自倒吸了一口氣,他已經很高估何雨柱的身份了,畢竟何雨柱實在是太年輕,但是現在看來他還是低估了何雨柱。
因為去軍委上班,所以何雨柱身上穿著軍裝,雖然沒有帶著將軍的標誌,但是身上的衣兜表明了何雨柱的身份。
此時何雨柱的上衣上四個衣兜,這就表明何雨柱在軍中已經是高層的軍官了。
婁半城大笑著向何雨柱走去,“歡迎,歡迎何首長來寒舍。”
“婁老板客氣了。”何雨柱也是微笑著和婁半城握手。
之後婁半城引路,兩人一起往屋裏走去。
這個時候,屋裏的婁譚氏,婁曉娥,以及許大茂也站在屋門口等著,等見到何雨柱,眾人紛紛打招呼。
等眾人落座,婁半城開始說起了家常話,何雨柱也不著急,就陪著婁半城聊天。
說著說著,就說起了何大清帶著何雨柱來這裏做飯的事情,何雨柱也是感歎,時間過得真快,轉眼十幾年過去了。
說了一會話,婁半城邀請何雨柱去書房談話,而後對許大茂說,讓他先在樓下等等,一會陪著他們吃飯。
婁譚氏帶著婁曉娥去廚房叮囑廚師做飯,許大茂也屁顛屁顛的跟了上來。
何雨柱和婁半城來到書房,何雨柱直截了當的問道:“婁老板,你這次請我來是為了什麽?”
婁半城看著眼前這個年輕的小夥子,心裏的後悔怎麽也止不住,他可以算是在何雨柱很小的時候就認識他了,但是沒想到,廚子家裏竟然出了一個高官,這要是自己女兒嫁給他,那自己家裏還有什麽可擔心呢?
但是現在說什麽也都晚了,他從許大茂那裏得知,何雨柱結婚都好幾年了,甚至都已經有兩個孩子了。
“何首長,我托大,您也別喊我婁老板了,我和你父親認識了幾十年了,你喊我一聲婁叔叔,我喊你一聲柱子。”
其實這是婁半城的試探,如果何雨柱不接這個話,那就是說何雨柱不想和自己家裏有過多的交集,甚至一些普通的關係,都不願意和自己家裏有,那麽後麵的話,自己也就沒有說的必要了。
反之亦然,現在全看何雨柱的態度。
何雨柱想了想,然後點點頭,“可以,婁叔叔你有什麽話直接說就好。”
婁半城見何雨柱的態度軟了下來,心裏很高興,“柱子,那我就直說了,我感覺現在越來越看不懂國家的政策了,並且現在好多人都在疏遠我們這類人。”
何雨柱輕笑了一下,“婁叔叔,你真是敏銳呀,現在就感覺出了變化。”
婁半城的臉色一變,然後目光炯炯的看著何雨柱,想看看他能說出什麽來。
“婁叔叔,你的感覺沒錯,國家今後的政策就是要收拾社會上的資本家。”
“為什麽?”婁半城很是激動,“我們對國家的建立,建設都做出了貢獻的呀!”
何雨柱歎了口氣,“婁叔叔,你看看剛剛過去的三年自然災害,老百姓過的什麽日子,你們過得什麽日子,以前可能國家還會手下留情,但是通過這段日子,雙方一對比,你讓那些窮人心裏這麽能夠平衡?”
“所以,我勸婁叔叔你,今明兩年趕快出去吧,哪怕不是去國外,去港城那邊也可以,在十年到二十年之內,不要回國內來。”
婁半城的臉色灰敗,精氣神就像被抽走一樣,身子徹底的癱軟在椅子上,“柱子,真的有這麽嚴重?”
何雨柱點點頭,“根據我的猜測,這次的事情,不會輕鬆,現在還沒有開始,等真正開始了,你們就是想走都走不了了。”
“哎,可是故土難離,並且婁家的根基在這裏呀!”婁半城還是不想離開。
“婁叔叔,我不能再說了,你自己考慮,還有,給你的時間隻有一年到兩年,如果過了這個時間,你再想走,那就太難了。”
婁半城知道今天何雨柱已經說的夠多了,所以他也不再這個話題上繼續糾纏,而是從抽屜裏拿出一個小盒子,遞給何雨柱。
何雨柱不知道這裏麵是什麽,接過來打開一看,原來裏麵放著5根小黃魚,現在在黑市上,一根小黃魚大概兩百多,五根就是一千多塊錢呢。
何雨柱看了眼婁半城,然後就揣進了兜裏,他不收的話,婁半城不會放心,現在他收下了錢,婁半城果然笑了起來。
中午的時候,何雨柱在婁家吃了一頓飯,然後就回去上班了。
婁半城把人送到大門外麵,看著車子開走後,對許大茂和婁曉娥說:“你們也早點回去吧,沒事的時候,不要過來。”
許大茂連忙應下來,然後帶著婁曉娥回了四合院。
等兩人走後,婁譚氏這才問道:“老爺,情況怎麽樣?這個何雨柱說了什麽?”
婁半城坐在沙發上歎了口氣,“哎,情況很不樂觀,我們以後要慢慢把手裏的產業處理出去,做好隨時出去的準備。”
這怎能不讓他擔心,雖然自己的兒子都已經送到了國外,但是自己還沒有活夠,好死不如賴活著呀!
第二天上午,何雨柱先是去了軍委那邊報到,然後開車出了軍委,往婁半城家開來。
這個時候許大茂和婁曉娥已經來到了婁半城這邊回門,許大茂看著坐在沙發上,雖然手裏拿著報紙,但是明顯心思不在這上麵的嶽父,心裏有點好笑。
自己麵對嶽父的時候,戰戰兢兢,而自己嶽父卻在等待何雨柱的時候,心思明顯很是著急。
這個時候,大門外麵傳來汽車的聲音,很快王管家走進來,向婁半城稟報:“老爺,外麵有一位姓何的軍官來找您。”
“哦?快,請何首長進來。”婁半城聽到管家的稟報立刻站了起來,邊說邊往外走。
等見到何雨柱的時候,婁半城暗自倒吸了一口氣,他已經很高估何雨柱的身份了,畢竟何雨柱實在是太年輕,但是現在看來他還是低估了何雨柱。
因為去軍委上班,所以何雨柱身上穿著軍裝,雖然沒有帶著將軍的標誌,但是身上的衣兜表明了何雨柱的身份。
此時何雨柱的上衣上四個衣兜,這就表明何雨柱在軍中已經是高層的軍官了。
婁半城大笑著向何雨柱走去,“歡迎,歡迎何首長來寒舍。”
“婁老板客氣了。”何雨柱也是微笑著和婁半城握手。
之後婁半城引路,兩人一起往屋裏走去。
這個時候,屋裏的婁譚氏,婁曉娥,以及許大茂也站在屋門口等著,等見到何雨柱,眾人紛紛打招呼。
等眾人落座,婁半城開始說起了家常話,何雨柱也不著急,就陪著婁半城聊天。
說著說著,就說起了何大清帶著何雨柱來這裏做飯的事情,何雨柱也是感歎,時間過得真快,轉眼十幾年過去了。
說了一會話,婁半城邀請何雨柱去書房談話,而後對許大茂說,讓他先在樓下等等,一會陪著他們吃飯。
婁譚氏帶著婁曉娥去廚房叮囑廚師做飯,許大茂也屁顛屁顛的跟了上來。
何雨柱和婁半城來到書房,何雨柱直截了當的問道:“婁老板,你這次請我來是為了什麽?”
婁半城看著眼前這個年輕的小夥子,心裏的後悔怎麽也止不住,他可以算是在何雨柱很小的時候就認識他了,但是沒想到,廚子家裏竟然出了一個高官,這要是自己女兒嫁給他,那自己家裏還有什麽可擔心呢?
但是現在說什麽也都晚了,他從許大茂那裏得知,何雨柱結婚都好幾年了,甚至都已經有兩個孩子了。
“何首長,我托大,您也別喊我婁老板了,我和你父親認識了幾十年了,你喊我一聲婁叔叔,我喊你一聲柱子。”
其實這是婁半城的試探,如果何雨柱不接這個話,那就是說何雨柱不想和自己家裏有過多的交集,甚至一些普通的關係,都不願意和自己家裏有,那麽後麵的話,自己也就沒有說的必要了。
反之亦然,現在全看何雨柱的態度。
何雨柱想了想,然後點點頭,“可以,婁叔叔你有什麽話直接說就好。”
婁半城見何雨柱的態度軟了下來,心裏很高興,“柱子,那我就直說了,我感覺現在越來越看不懂國家的政策了,並且現在好多人都在疏遠我們這類人。”
何雨柱輕笑了一下,“婁叔叔,你真是敏銳呀,現在就感覺出了變化。”
婁半城的臉色一變,然後目光炯炯的看著何雨柱,想看看他能說出什麽來。
“婁叔叔,你的感覺沒錯,國家今後的政策就是要收拾社會上的資本家。”
“為什麽?”婁半城很是激動,“我們對國家的建立,建設都做出了貢獻的呀!”
何雨柱歎了口氣,“婁叔叔,你看看剛剛過去的三年自然災害,老百姓過的什麽日子,你們過得什麽日子,以前可能國家還會手下留情,但是通過這段日子,雙方一對比,你讓那些窮人心裏這麽能夠平衡?”
“所以,我勸婁叔叔你,今明兩年趕快出去吧,哪怕不是去國外,去港城那邊也可以,在十年到二十年之內,不要回國內來。”
婁半城的臉色灰敗,精氣神就像被抽走一樣,身子徹底的癱軟在椅子上,“柱子,真的有這麽嚴重?”
何雨柱點點頭,“根據我的猜測,這次的事情,不會輕鬆,現在還沒有開始,等真正開始了,你們就是想走都走不了了。”
“哎,可是故土難離,並且婁家的根基在這裏呀!”婁半城還是不想離開。
“婁叔叔,我不能再說了,你自己考慮,還有,給你的時間隻有一年到兩年,如果過了這個時間,你再想走,那就太難了。”
婁半城知道今天何雨柱已經說的夠多了,所以他也不再這個話題上繼續糾纏,而是從抽屜裏拿出一個小盒子,遞給何雨柱。
何雨柱不知道這裏麵是什麽,接過來打開一看,原來裏麵放著5根小黃魚,現在在黑市上,一根小黃魚大概兩百多,五根就是一千多塊錢呢。
何雨柱看了眼婁半城,然後就揣進了兜裏,他不收的話,婁半城不會放心,現在他收下了錢,婁半城果然笑了起來。
中午的時候,何雨柱在婁家吃了一頓飯,然後就回去上班了。
婁半城把人送到大門外麵,看著車子開走後,對許大茂和婁曉娥說:“你們也早點回去吧,沒事的時候,不要過來。”
許大茂連忙應下來,然後帶著婁曉娥回了四合院。
等兩人走後,婁譚氏這才問道:“老爺,情況怎麽樣?這個何雨柱說了什麽?”
婁半城坐在沙發上歎了口氣,“哎,情況很不樂觀,我們以後要慢慢把手裏的產業處理出去,做好隨時出去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