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無渝連忙點頭:“對。”
“那你打算如何幫我?”
“我……”齊無渝有些不好意思地紅了臉,“我娶你好不好?”
吳媛忽然笑了。
陶恒好奇得心癢癢:“她笑什麽?”
“因為可笑啊吧?”
吳媛無奈地搖搖頭:“不用了。”
“可是……”
“我不怕流言,我還要留在這裏給我姐姐和於曉生掃墓。”
見到齊無渝似乎並不打算善罷甘休,吳媛不得不把話說得絕一點:“齊大人,我想您可能誤會了什麽。”
齊無渝微微一愣:“什麽?”
“真正的憐憫可以是給他權、給他錢、給他一口吃的或是一把傘,但是絕不包括‘娶她’這一點。”
“那你要錢還是要權?”
見他真誠的模樣,吳媛便明白是自己狹隘小氣了。
她輕輕搖頭:“我什麽都不要,因為我不需要憐憫。”
齊無渝抿了抿唇:“真的不能嗎?單純的想娶你,也不成嗎?”
吳媛依舊搖頭:“不能。”
陶恒可惜地歎息一聲:“小齊這一走,又是許多年無法相見了,要不你把他留我這裏?”
鄭珣瞥他一眼:“前途重要,還是女人重要?”
“前途。”
鄭珣笑了笑,都不是哦,是她需要可用之人這件事比較重要。
“他們之間沒有可能?”
“那誰說得準呢……”
“吳媛心裏,還有個於曉生。”
“哈?”
“有什麽意外的?於曉生是一個溫柔又重情重義的好人,吳媛看上他也不奇怪,而她又執拗,三五年之內,幾乎不可能移情。”
陶恒有些唏噓。
他忽然想起一句戲文,不由自主地哼出了口:“歎隻歎,有緣無分今皆盡;偏隻偏,情字到頭空遺憾……”
鄭珣一言難盡地看了他一眼:“謙之啊……”
“公主請講!”
“以後別瞎唱。”
“您連這個都要管?是不是有點過於霸道了?”
“那我委婉一點——你唱得不好聽。”
陶恒:……
……
回到江州之後沒多久,就是除夕之日。
陶恒孤家寡人,從前也不算富裕,所以本想從簡。
但是今年人多,又有一個公主在,所以他早早就開始準備。
院子裏的瓦重新翻了一遍,褪色的舊燈籠被取下,換上了新糊的,一盞盞紅豔豔地掛院子裏,好看得緊。
花草樹木也修過一遍,逼仄的院子就顯得寬敞了許多。
窗花疊在新糊的窗戶紙上,像是被裱在畫框中似的。
二十四五的時候,陶恒去街上寫春聯,不收銀子,免費發。
百姓們熱情得很,他們中的許多人都認識陶恒。
也認識……鄭珣。
鄭珣自己也很奇怪:“我知道自己出名,但是沒有想到千裏之遙的江州竟然也有人知道我。”
陶恒笑笑,沒有解釋這是他不斷宣傳的結果。
“謙之啊,你在江州做得不錯。”
陶恒低頭寫完橫批的最後一個字,頭也不抬地回道:“若非公主提攜,也沒有我的今日。”
鄭珣沒有搭理他的客套話,旁邊的魏雁行湊到鄭珣身邊:“公主,我們院子裏貼什麽好?”
陶恒:!!!
那明明是他買的院子,他魏雁行倒是邀上功了。
他磨了磨牙,剛想說什麽,鄭瑾和尚文忙不過來,催他快點。
他隻能繼續埋頭苦幹。
另一邊,鄭珣想了想:“外頭的你們想想,我門口要貼‘打遍四海武神,辯過五湖文君’,橫批就寫‘天下無敵’。”
魏雁行:……
“會不會有點猖狂?”
“猖狂嗎?”
“也還行……”
其他人這樣說或許有點猖狂,但是放在鄭珣身上,似乎也沒什麽問題。
他積極地問:“我來幫公主寫?”
“寫吧。”
旁邊,呂夢穎在認真地綁花燈,武修麵無表情地劈竹子,玉容在糊好的燈上畫畫。
遠處有人在放炮,時不時傳來轟聲,隔壁攤位上賣紅繩的攤主被擠得臉有點兒變形,偷偷跑到這邊來排隊買對聯。
有個小孩看到旁邊的小泥人兒掙開了娘親的手,他的娘親急得不行,但是人太多,一時有點無法靠近自己的孩子。
小孩跑過一個老頭,老頭一把拎住他的衣領,凶巴巴地恐嚇:“喲,抓到一個亂跑的小娃娃,嘿嘿,賣了打斷腿丟街邊乞討去囉!”
小孩兒“哇”的一聲哭了出來。
小孩兒娘親終於追上來,狠狠鬆了口氣,但是卻馬上又重新裝出著急的樣子,把孩子從老頭手裏奪回來。
“人販子不準動我家小寶!”
小孩兒頭埋在娘親脖子裏,哭得更大聲了。
那婦人朝老頭遞了個感激的眼神,拍著孩子後背安撫:“乖哈!壞蛋被打跑了,莫要怕哦,以後可不能亂跑。”
小孩子胡亂地點了點頭,似乎剛剛跨過了人生第一個大危機。
呂夢穎塞了一個小巧的銅壺給鄭珣,鄭珣有內力,並不覺得冷,但是也沒有拒絕她的好意,抱著暖爐從街頭走逛到街尾,回去的時候帶了一堆的東西。
江州下了一場小雪,鋪在地上薄薄一層。
街上的已經被踩化了,旁邊的樹上卻被小孩兒們珍而視之地攢起一個兩指大的小雪人兒。
它身上插著薄薄的樹枝,但是他們找了很久都找不到合適的東西做雪人的眼睛。
鄭珣拿出包好的芝麻餅,掐下兩粒黑芝麻,走過去輕輕放在雪人眼睛的位置。
小孩兒們回頭看了她一眼,爆發出一陣歡呼。
他們熱情地邀請鄭珣跟他們一起玩,鄭珣婉拒了,但是把餅分給了他們。
芝麻餅脆脆薄薄,香得走出好些距離還往鼻子裏飄。
鄭珣把買來的東西一分為二,一半寄去京城,一半請人帶去遼州。
他們給她寄了信。
皇帝抱怨她沒良心,過年都不回去,但是又告訴她,他幫她看著書院,京城有他在,萬事都好,無需掛念。
鄭驕說自己腳上凍出了瘡,裂開了好幾條大口子,全靠賀無虞那個大暖爐每天給她揣懷裏捂著。
沈滄瀾說她和趙秀蘭相處得極好,她會好好完成鄭珣交代她的事情,爭取讓元秀書院照拂到大雍每一個角落。
鄭珣收好信,眺望著遠處熙熙攘攘的人群。
她喜歡這樣的人間煙火、盛世太平。
新的一年,一定會越來越好……
“那你打算如何幫我?”
“我……”齊無渝有些不好意思地紅了臉,“我娶你好不好?”
吳媛忽然笑了。
陶恒好奇得心癢癢:“她笑什麽?”
“因為可笑啊吧?”
吳媛無奈地搖搖頭:“不用了。”
“可是……”
“我不怕流言,我還要留在這裏給我姐姐和於曉生掃墓。”
見到齊無渝似乎並不打算善罷甘休,吳媛不得不把話說得絕一點:“齊大人,我想您可能誤會了什麽。”
齊無渝微微一愣:“什麽?”
“真正的憐憫可以是給他權、給他錢、給他一口吃的或是一把傘,但是絕不包括‘娶她’這一點。”
“那你要錢還是要權?”
見他真誠的模樣,吳媛便明白是自己狹隘小氣了。
她輕輕搖頭:“我什麽都不要,因為我不需要憐憫。”
齊無渝抿了抿唇:“真的不能嗎?單純的想娶你,也不成嗎?”
吳媛依舊搖頭:“不能。”
陶恒可惜地歎息一聲:“小齊這一走,又是許多年無法相見了,要不你把他留我這裏?”
鄭珣瞥他一眼:“前途重要,還是女人重要?”
“前途。”
鄭珣笑了笑,都不是哦,是她需要可用之人這件事比較重要。
“他們之間沒有可能?”
“那誰說得準呢……”
“吳媛心裏,還有個於曉生。”
“哈?”
“有什麽意外的?於曉生是一個溫柔又重情重義的好人,吳媛看上他也不奇怪,而她又執拗,三五年之內,幾乎不可能移情。”
陶恒有些唏噓。
他忽然想起一句戲文,不由自主地哼出了口:“歎隻歎,有緣無分今皆盡;偏隻偏,情字到頭空遺憾……”
鄭珣一言難盡地看了他一眼:“謙之啊……”
“公主請講!”
“以後別瞎唱。”
“您連這個都要管?是不是有點過於霸道了?”
“那我委婉一點——你唱得不好聽。”
陶恒:……
……
回到江州之後沒多久,就是除夕之日。
陶恒孤家寡人,從前也不算富裕,所以本想從簡。
但是今年人多,又有一個公主在,所以他早早就開始準備。
院子裏的瓦重新翻了一遍,褪色的舊燈籠被取下,換上了新糊的,一盞盞紅豔豔地掛院子裏,好看得緊。
花草樹木也修過一遍,逼仄的院子就顯得寬敞了許多。
窗花疊在新糊的窗戶紙上,像是被裱在畫框中似的。
二十四五的時候,陶恒去街上寫春聯,不收銀子,免費發。
百姓們熱情得很,他們中的許多人都認識陶恒。
也認識……鄭珣。
鄭珣自己也很奇怪:“我知道自己出名,但是沒有想到千裏之遙的江州竟然也有人知道我。”
陶恒笑笑,沒有解釋這是他不斷宣傳的結果。
“謙之啊,你在江州做得不錯。”
陶恒低頭寫完橫批的最後一個字,頭也不抬地回道:“若非公主提攜,也沒有我的今日。”
鄭珣沒有搭理他的客套話,旁邊的魏雁行湊到鄭珣身邊:“公主,我們院子裏貼什麽好?”
陶恒:!!!
那明明是他買的院子,他魏雁行倒是邀上功了。
他磨了磨牙,剛想說什麽,鄭瑾和尚文忙不過來,催他快點。
他隻能繼續埋頭苦幹。
另一邊,鄭珣想了想:“外頭的你們想想,我門口要貼‘打遍四海武神,辯過五湖文君’,橫批就寫‘天下無敵’。”
魏雁行:……
“會不會有點猖狂?”
“猖狂嗎?”
“也還行……”
其他人這樣說或許有點猖狂,但是放在鄭珣身上,似乎也沒什麽問題。
他積極地問:“我來幫公主寫?”
“寫吧。”
旁邊,呂夢穎在認真地綁花燈,武修麵無表情地劈竹子,玉容在糊好的燈上畫畫。
遠處有人在放炮,時不時傳來轟聲,隔壁攤位上賣紅繩的攤主被擠得臉有點兒變形,偷偷跑到這邊來排隊買對聯。
有個小孩看到旁邊的小泥人兒掙開了娘親的手,他的娘親急得不行,但是人太多,一時有點無法靠近自己的孩子。
小孩跑過一個老頭,老頭一把拎住他的衣領,凶巴巴地恐嚇:“喲,抓到一個亂跑的小娃娃,嘿嘿,賣了打斷腿丟街邊乞討去囉!”
小孩兒“哇”的一聲哭了出來。
小孩兒娘親終於追上來,狠狠鬆了口氣,但是卻馬上又重新裝出著急的樣子,把孩子從老頭手裏奪回來。
“人販子不準動我家小寶!”
小孩兒頭埋在娘親脖子裏,哭得更大聲了。
那婦人朝老頭遞了個感激的眼神,拍著孩子後背安撫:“乖哈!壞蛋被打跑了,莫要怕哦,以後可不能亂跑。”
小孩子胡亂地點了點頭,似乎剛剛跨過了人生第一個大危機。
呂夢穎塞了一個小巧的銅壺給鄭珣,鄭珣有內力,並不覺得冷,但是也沒有拒絕她的好意,抱著暖爐從街頭走逛到街尾,回去的時候帶了一堆的東西。
江州下了一場小雪,鋪在地上薄薄一層。
街上的已經被踩化了,旁邊的樹上卻被小孩兒們珍而視之地攢起一個兩指大的小雪人兒。
它身上插著薄薄的樹枝,但是他們找了很久都找不到合適的東西做雪人的眼睛。
鄭珣拿出包好的芝麻餅,掐下兩粒黑芝麻,走過去輕輕放在雪人眼睛的位置。
小孩兒們回頭看了她一眼,爆發出一陣歡呼。
他們熱情地邀請鄭珣跟他們一起玩,鄭珣婉拒了,但是把餅分給了他們。
芝麻餅脆脆薄薄,香得走出好些距離還往鼻子裏飄。
鄭珣把買來的東西一分為二,一半寄去京城,一半請人帶去遼州。
他們給她寄了信。
皇帝抱怨她沒良心,過年都不回去,但是又告訴她,他幫她看著書院,京城有他在,萬事都好,無需掛念。
鄭驕說自己腳上凍出了瘡,裂開了好幾條大口子,全靠賀無虞那個大暖爐每天給她揣懷裏捂著。
沈滄瀾說她和趙秀蘭相處得極好,她會好好完成鄭珣交代她的事情,爭取讓元秀書院照拂到大雍每一個角落。
鄭珣收好信,眺望著遠處熙熙攘攘的人群。
她喜歡這樣的人間煙火、盛世太平。
新的一年,一定會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