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鄭珣還是發了火。
江陽不是個好東西,收受賄賂是常事。
也因此,六合書院混進來許多良莠不齊的學生。
口口相傳間,所有的學生都知道了鄭珣的身份。
一群人蒼蠅似地朝她圍過來,她才在書院轉了一圈,但幾乎每走幾步就能碰到一個上來寒暄的。
“公主,在下……”
“讓開。”
“公主聽……”
“不聽。”
“公主,學生在書院十來年,沒有人比學生更了解書院……”
“哦,不要你,滾!”
見到鄭珣發脾氣,江陽卻鬆了口氣。
發火好啊,這就說明她快忍不住了。
最好被煩得轉頭就走,再也顧不得計較書院中這麽多不像書生的人。
他就不信她氣頭上還能計較這些人如何進入書院的。
他不知道的是,鄭珣早就知道他的手裏不幹淨,因此,很容易就能推斷出他的想法。
她隻是有點遺憾。
鄭瑾的養父母明明是那麽好的人,可是培養出他們的六合書院卻被糟蹋成了如今的樣子。
她無趣地撇了撇嘴:“也沒什麽可逛的了,回去吧。”
江陽的嘴角微不可見地揚起。
他以為逃過一劫,不由心頭哂笑一聲。
傳說中的公主,也不過不如此嘛。
和神女像又如何,終究不是真的神女。
就算是真的神女到他麵前也是低頭的份兒。
回到江燁安排的住處,鄭珣關上門,臉上的怒意卻瞬間消失。
“鄭十。”
鄭十知道她有正事吩咐,連忙應了一聲。
“去請遊巡和馮斂。“
“是。”
鄭十領命出發後沒多久,就有人敲響了鄭珣的門。
鄭珣把門一打開,就看到外頭站了一個學生。
對方行了個禮,笑眯眯地舉起手裏的盒子:“拜見公主,公主……”
鄭珣默默盯著他看了一會兒:“有事?”
“在下聽說公主駕臨,特備薄禮……”
“你爹是撫州知州?他難道沒有教你不要隨意去打擾別人?”鄭珣靠在門框上,沒有讓他進門的打算,“本宮知道你為何而來,本宮現在就明確告訴你,不用做這些無用功!”
這些人壓根就沒有把她放在眼裏過,否則也不會忽視她的想法,為了套近乎就屢次接近。
明明她已經表現得十分不耐,他們不是沒有腦子,隻是覺得她的想法不重要。
她反思了一番,深覺自己還是太過仁慈。
於是又加了一句:“真想在恩科中脫穎而出,就踏踏實實地讀書,不要去想那些歪門邪道,若是再來送禮,你也別參加什麽初試了,還是說,你嫌你爹屁股下的椅子坐得太舒服,所以希望他回家榮養?”
她這威脅太過明晃晃,讓青年的臉色有一瞬間變得極為難看。
“公主,您不能……”
“若是不信邪,你盡管試試。”
青年到底不敢賭,哪怕心中憤憤不平,也沒有去鬧的勇氣,最後還得笑眯眯地行禮告退。
但是,鄭珣雖然把他打發走,卻也並沒有得到安寧。
六合書院有歪心思的人很多。
因為有江陽的存在,院內辦事都習慣送禮。
不管能不能成,有沒有本事,別人都送,你能不送?
所以,上門來打擾鄭珣的還不隻一兩個。
鄭珣被攪得煩有些不耐,提筆就在這次要出的卷子上寫下了第一道題:論廢除辦事時候人情送禮的必要性。
寫完之後她滿意地點點頭,然後轉頭去了旁邊的一個空院子躲清淨。
敲吧敲吧,反正在隔壁敲她也聽不到。
鄭九擔憂地不斷覷了她好幾眼。
鄭珣又敏銳,終於忍不住問他:“鄭九,一直看我做什麽?有話就說。”
“公主打算如何處置他們?”
“處置?不處置。”
鄭九才不信。
公主又不是什麽窩囊的性子,都被煩成這樣了,他不信她不想收拾他們一頓。
他看鄭珣提著毛筆,似乎是在思索要出怎樣的題目,恍然地問:“公主可是要把題出得難一些,直接把他們從初試篩下去?”
鄭珣淡淡道:“不,書院中有好一些沒什麽勢力和財力的人,他們有才幹,但就是家世一般,這些人原本是江陽用來穩住書院名聲的工具,若是我因一己私憤誤了他們,那我成什麽人了?”
鄭九怔愣片刻,語氣前所未有的複雜。
“公主大義。”
“大義談不上,你想得不錯,我確實不打算就此放過他們。”
收拾人的方法有很多種,那些連初試都過不了的人就算了,很可能一輩子都不會跟她有什麽交集。
但是那些送禮被拒之後對她還抱有怨氣的那些人,就算考得再好,也不適合做官。
她的目的是為大雍選取一些棟梁之材,嗯,也是為她自己,她可不喜歡攪屎棍。
想到那些人苦心鑽營卻可能因此失去一個機會鄭九就想笑。
他看熱鬧不嫌事大,興致勃勃地問:“公主準備何時開啟初試?”
“不急。”
總得先把江陽處理了,免得誤了她選拔人才。
接下來幾日,鄭珣沒有出門,安安心心待在屋子過自己的小日子。
她的平靜並不長久,因為真心想要送禮的人總能找得到她的位置。
知道她不會開門,他們就放棄了這條路,選擇直接把禮品和財物扔進她院子。
剛開始,鄭珣安排鄭九守著,他們怎麽扔進來的,鄭九就怎麽扔出去。
但是鄭九也會累。
她可不希望自己好好兒的手下被這種破事兒累著。
所以,她轉變了想法。
他們要送,她就敢收。
他們以為她收了禮就欠了他們的人情,自然會幫他們辦事。
可惜他們想錯了,鄭珣可不是那麽有原則的人。
她收下後轉手就送回梧州和京城的元秀書院,辦事是不可能辦事的。
但是她這不聲不響的收禮,倒讓自以為已經安全了的江陽越來越忐忑。
他的耐心比鄭珣想得要差許多,不過幾日,他就沉不住氣,忍不住上門試探。
他來的時候鄭珣正在研究剛剛想出來的題目。
梧州書院那邊的題已經傳到了撫州這邊,所以她不能用老套路去出題。
江陽帶了一塊極好的老茶磚。
算是個風雅的好物,但是鄭珣現在這個身體也才十來歲的年紀,根本不能喝茶。
江陽不是個好東西,收受賄賂是常事。
也因此,六合書院混進來許多良莠不齊的學生。
口口相傳間,所有的學生都知道了鄭珣的身份。
一群人蒼蠅似地朝她圍過來,她才在書院轉了一圈,但幾乎每走幾步就能碰到一個上來寒暄的。
“公主,在下……”
“讓開。”
“公主聽……”
“不聽。”
“公主,學生在書院十來年,沒有人比學生更了解書院……”
“哦,不要你,滾!”
見到鄭珣發脾氣,江陽卻鬆了口氣。
發火好啊,這就說明她快忍不住了。
最好被煩得轉頭就走,再也顧不得計較書院中這麽多不像書生的人。
他就不信她氣頭上還能計較這些人如何進入書院的。
他不知道的是,鄭珣早就知道他的手裏不幹淨,因此,很容易就能推斷出他的想法。
她隻是有點遺憾。
鄭瑾的養父母明明是那麽好的人,可是培養出他們的六合書院卻被糟蹋成了如今的樣子。
她無趣地撇了撇嘴:“也沒什麽可逛的了,回去吧。”
江陽的嘴角微不可見地揚起。
他以為逃過一劫,不由心頭哂笑一聲。
傳說中的公主,也不過不如此嘛。
和神女像又如何,終究不是真的神女。
就算是真的神女到他麵前也是低頭的份兒。
回到江燁安排的住處,鄭珣關上門,臉上的怒意卻瞬間消失。
“鄭十。”
鄭十知道她有正事吩咐,連忙應了一聲。
“去請遊巡和馮斂。“
“是。”
鄭十領命出發後沒多久,就有人敲響了鄭珣的門。
鄭珣把門一打開,就看到外頭站了一個學生。
對方行了個禮,笑眯眯地舉起手裏的盒子:“拜見公主,公主……”
鄭珣默默盯著他看了一會兒:“有事?”
“在下聽說公主駕臨,特備薄禮……”
“你爹是撫州知州?他難道沒有教你不要隨意去打擾別人?”鄭珣靠在門框上,沒有讓他進門的打算,“本宮知道你為何而來,本宮現在就明確告訴你,不用做這些無用功!”
這些人壓根就沒有把她放在眼裏過,否則也不會忽視她的想法,為了套近乎就屢次接近。
明明她已經表現得十分不耐,他們不是沒有腦子,隻是覺得她的想法不重要。
她反思了一番,深覺自己還是太過仁慈。
於是又加了一句:“真想在恩科中脫穎而出,就踏踏實實地讀書,不要去想那些歪門邪道,若是再來送禮,你也別參加什麽初試了,還是說,你嫌你爹屁股下的椅子坐得太舒服,所以希望他回家榮養?”
她這威脅太過明晃晃,讓青年的臉色有一瞬間變得極為難看。
“公主,您不能……”
“若是不信邪,你盡管試試。”
青年到底不敢賭,哪怕心中憤憤不平,也沒有去鬧的勇氣,最後還得笑眯眯地行禮告退。
但是,鄭珣雖然把他打發走,卻也並沒有得到安寧。
六合書院有歪心思的人很多。
因為有江陽的存在,院內辦事都習慣送禮。
不管能不能成,有沒有本事,別人都送,你能不送?
所以,上門來打擾鄭珣的還不隻一兩個。
鄭珣被攪得煩有些不耐,提筆就在這次要出的卷子上寫下了第一道題:論廢除辦事時候人情送禮的必要性。
寫完之後她滿意地點點頭,然後轉頭去了旁邊的一個空院子躲清淨。
敲吧敲吧,反正在隔壁敲她也聽不到。
鄭九擔憂地不斷覷了她好幾眼。
鄭珣又敏銳,終於忍不住問他:“鄭九,一直看我做什麽?有話就說。”
“公主打算如何處置他們?”
“處置?不處置。”
鄭九才不信。
公主又不是什麽窩囊的性子,都被煩成這樣了,他不信她不想收拾他們一頓。
他看鄭珣提著毛筆,似乎是在思索要出怎樣的題目,恍然地問:“公主可是要把題出得難一些,直接把他們從初試篩下去?”
鄭珣淡淡道:“不,書院中有好一些沒什麽勢力和財力的人,他們有才幹,但就是家世一般,這些人原本是江陽用來穩住書院名聲的工具,若是我因一己私憤誤了他們,那我成什麽人了?”
鄭九怔愣片刻,語氣前所未有的複雜。
“公主大義。”
“大義談不上,你想得不錯,我確實不打算就此放過他們。”
收拾人的方法有很多種,那些連初試都過不了的人就算了,很可能一輩子都不會跟她有什麽交集。
但是那些送禮被拒之後對她還抱有怨氣的那些人,就算考得再好,也不適合做官。
她的目的是為大雍選取一些棟梁之材,嗯,也是為她自己,她可不喜歡攪屎棍。
想到那些人苦心鑽營卻可能因此失去一個機會鄭九就想笑。
他看熱鬧不嫌事大,興致勃勃地問:“公主準備何時開啟初試?”
“不急。”
總得先把江陽處理了,免得誤了她選拔人才。
接下來幾日,鄭珣沒有出門,安安心心待在屋子過自己的小日子。
她的平靜並不長久,因為真心想要送禮的人總能找得到她的位置。
知道她不會開門,他們就放棄了這條路,選擇直接把禮品和財物扔進她院子。
剛開始,鄭珣安排鄭九守著,他們怎麽扔進來的,鄭九就怎麽扔出去。
但是鄭九也會累。
她可不希望自己好好兒的手下被這種破事兒累著。
所以,她轉變了想法。
他們要送,她就敢收。
他們以為她收了禮就欠了他們的人情,自然會幫他們辦事。
可惜他們想錯了,鄭珣可不是那麽有原則的人。
她收下後轉手就送回梧州和京城的元秀書院,辦事是不可能辦事的。
但是她這不聲不響的收禮,倒讓自以為已經安全了的江陽越來越忐忑。
他的耐心比鄭珣想得要差許多,不過幾日,他就沉不住氣,忍不住上門試探。
他來的時候鄭珣正在研究剛剛想出來的題目。
梧州書院那邊的題已經傳到了撫州這邊,所以她不能用老套路去出題。
江陽帶了一塊極好的老茶磚。
算是個風雅的好物,但是鄭珣現在這個身體也才十來歲的年紀,根本不能喝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