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本以為鄭珣以往帶來的消息已經是非常炸裂,完全沒想到她都出門了還要倒過頭回京給他們丟下一顆驚雷。
皇帝恍惚地看著傅夫子和荀夫人。
令人震驚的點太多,以至於他一時間不知道該從哪裏開始思考
原來亡國不是預言,而是已經經曆過一次的未來。
那就難怪了。
人本性裏會有點倔強和不信邪,他這個當皇帝的和他們這些當官的尤其多疑,鄭珣就算是表現得再神異,他們也該產生許多懷疑才對。
比如,鄭珣是不是別有目的,是不是用了什麽手段……
但是偏偏是鄭珣說什麽他們就信什麽。
這是不是證明他們早就在潛意識裏就知道鄭珣所謂的“預言”,他們早就經曆過一遍?
那他們的命,和整個大雍的未來,都是百姓們用性命換來的……
這讓他們情何以堪?
他們自詡為官之後也算無愧於心,他們一直以為是他們在為遮風擋雨,但是事實一次又一次地告訴他們,不是這樣的,而且他們做得還不夠。
廖鴻聲眨了眨眼,掩去眼角的淚光:“救國這條路,不隻是我們在努力,還有無數人跟我們並肩而行。”
樂正宏不由慶幸,幸好公主把孩子交給他之後他並沒有敷衍。
原來那孩子竟然是大雍女英雄的孩子。
他回去一定對那個孩子加倍的好,不,不對,還得用心教導!
在原來的未來裏,他應該是沒有救下那個孩子,這次不會了。
以往什麽都不放在心上,一心以摸魚為己任的徐汝都有些不是滋味。
他可真該死啊!
數萬人用性命獻祭換來了一個重來的機會,他領著俸祿,卻在想方設法偷懶。
他可真該死啊!他有什麽臉去見列祖列宗?他有何顏麵麵對百姓?
他越想越氣,忽然扇了自己一巴掌。
薑維國挽起袖子,旁邊的許彬皺眉問:“你做什麽?”
“沒什麽,就是覺得有點手癢,我就是覺得我還年輕,還能再戰十年。”
“都當爺爺的人了,你就不能消停點嗎?”
“老當益壯……”
“你身上有傷,還是讓我去吧。”
薑維國從胸腔中發出一聲低哼:“你不也有傷?”
“我比你冷靜,也比你聰明,就算不能衝前麵也能當個軍師。”
太子握緊拳頭,被鄭珣鼓動而生起的那股子勁頭又消散了。
大雍的未來太沉重,他背負不了。
不過,他會更努力幹活,更努力省錢!
旁邊,秦嶽看到太子的神色變化,垂下眼瞼,若有所思。
一時間,殿內眾人反應不一而足。
但這其中,心情最複雜的就是鄭瑾了。
也就是說,她遭受的那些痛苦都是經曆過一遍的是吧?母後父皇和鄭驕聶炤真的死過一次了?
她閉上眼,遮住其中的戾氣。
這一刻,她無比希望有一個不長眼的爛人跑出來挑釁一番,然後她就可以理直氣壯地出氣。
可是,如今的朝堂太幹淨了,她看了許久,最後隻能遺憾地收回目光。
鄭珣撐著下巴,若有所思。
【我的到來,何嚐不是一種天命?】
【畢竟,隻有我知道一切真相,可以委婉地預警】
【如今的大雍似乎已經走上了正軌,但是未來的變數很多,褐國可還有個氣運加身的墉王……】
【怎麽辦,似乎把大雍交給誰都無法放心呢……】
鄭瑾低下頭,遮住嘴角的笑意。
那確實,隻有她自己來才放得下心,她懂。
三皇子不知為何,像是被打通了任督二脈,忽然明白了鄭珣心聲隱藏的含義。
她該不會……是想當女皇吧?
他的瞳孔因為震驚而緊縮,他看了眼鄭珣,然後猛地捂住臉。
不行不行,不能驚訝得太明顯!
他吞了口口水,震驚過去,思考的能力慢慢恢複。
元嘉做皇帝……
仔細想想,也不是不行啊!
雖然他從沒有見過有女的做皇帝,但是如果把鄭珣想成太子……太女,似乎異常的合適。
他擁有做一個君王的果斷和識人之明,殺伐果斷又不失對弱者的仁愛之心。
忽略性別的話,她其實比大哥適合。
某些念頭一旦通達了,以往的疑惑也漸漸明晰。
其實鄭珣的野心也是挺明顯的。
阿瑾似乎也察覺到一些,所以平時對鄭珣雖然親昵但是又不乏尊敬。
而他呢?
不會有人比他更蠢了!
他竟然鼓動大哥二哥去跟元嘉搶活兒幹……
難怪那段時間元嘉看他的眼神那麽奇怪。
如此重要之事,鄭瑾竟然從未提醒過他,他心裏那個氣啊,不由對著鄭瑾重重冷哼一聲。
鄭瑾不知道他在抽什麽風,默默離他遠了點。
鄭珣終於在心裏整理好要說的話,繼續道:“這本祭祀之法,還不足以讓傅喬和荀清二人位列國師之位嗎?”
聽到自己的名字,傅喬和荀清才找回自己的意識。
他們不曾經曆過鄭珣日日在耳邊念叨“亡國”二字的日子,這一下子接收這麽多信息,他們才是心情最複雜的人。
他們雖然預言到亡國之事,但是預言和現實的大雍有許多不同之處。
漸漸地,他們也開始懷疑他們推算出來的未來。
之所以還堅持研究祭祀之法,不過是一種執念和熱愛。
但是鄭珣告訴他們,他們所做的是有用的,祭祀之法甚至給了大雍一次重來的機會!
他們自己都有些懷疑。
夫妻二人捧著手上尚未寫完的冊子,鄭重得像是捧著什麽稀世珍寶。
皇帝一拍負手,斷言道:“配!如何不配?”
他站起身,走下高台,鄭重地朝傅喬和荀清行了一禮:“兩位大才,吾當以國禮待之。”
傅喬和荀清壓根沒辦法把自己代入鄭珣心聲裏那兩個神秘高人,所以他們惶恐地欲要躲開。
皇帝沒有勉強他們:“兩位以後隻用安心享受大雍的供奉,放心,我和其他人都不會勉強你們做任何事,兩位不用有壓力,隻管安享晚年便可。”
傅喬和荀清求助地看向鄭珣。
鄭珣笑著安撫:“兩位隻管安心研究祭祀之法。”
【他們該做的事情已經做了,其他的,就交給我和其他人】
【怎麽說,我也是天命之人,總不能白擔了這個名號】
皇帝恍惚地看著傅夫子和荀夫人。
令人震驚的點太多,以至於他一時間不知道該從哪裏開始思考
原來亡國不是預言,而是已經經曆過一次的未來。
那就難怪了。
人本性裏會有點倔強和不信邪,他這個當皇帝的和他們這些當官的尤其多疑,鄭珣就算是表現得再神異,他們也該產生許多懷疑才對。
比如,鄭珣是不是別有目的,是不是用了什麽手段……
但是偏偏是鄭珣說什麽他們就信什麽。
這是不是證明他們早就在潛意識裏就知道鄭珣所謂的“預言”,他們早就經曆過一遍?
那他們的命,和整個大雍的未來,都是百姓們用性命換來的……
這讓他們情何以堪?
他們自詡為官之後也算無愧於心,他們一直以為是他們在為遮風擋雨,但是事實一次又一次地告訴他們,不是這樣的,而且他們做得還不夠。
廖鴻聲眨了眨眼,掩去眼角的淚光:“救國這條路,不隻是我們在努力,還有無數人跟我們並肩而行。”
樂正宏不由慶幸,幸好公主把孩子交給他之後他並沒有敷衍。
原來那孩子竟然是大雍女英雄的孩子。
他回去一定對那個孩子加倍的好,不,不對,還得用心教導!
在原來的未來裏,他應該是沒有救下那個孩子,這次不會了。
以往什麽都不放在心上,一心以摸魚為己任的徐汝都有些不是滋味。
他可真該死啊!
數萬人用性命獻祭換來了一個重來的機會,他領著俸祿,卻在想方設法偷懶。
他可真該死啊!他有什麽臉去見列祖列宗?他有何顏麵麵對百姓?
他越想越氣,忽然扇了自己一巴掌。
薑維國挽起袖子,旁邊的許彬皺眉問:“你做什麽?”
“沒什麽,就是覺得有點手癢,我就是覺得我還年輕,還能再戰十年。”
“都當爺爺的人了,你就不能消停點嗎?”
“老當益壯……”
“你身上有傷,還是讓我去吧。”
薑維國從胸腔中發出一聲低哼:“你不也有傷?”
“我比你冷靜,也比你聰明,就算不能衝前麵也能當個軍師。”
太子握緊拳頭,被鄭珣鼓動而生起的那股子勁頭又消散了。
大雍的未來太沉重,他背負不了。
不過,他會更努力幹活,更努力省錢!
旁邊,秦嶽看到太子的神色變化,垂下眼瞼,若有所思。
一時間,殿內眾人反應不一而足。
但這其中,心情最複雜的就是鄭瑾了。
也就是說,她遭受的那些痛苦都是經曆過一遍的是吧?母後父皇和鄭驕聶炤真的死過一次了?
她閉上眼,遮住其中的戾氣。
這一刻,她無比希望有一個不長眼的爛人跑出來挑釁一番,然後她就可以理直氣壯地出氣。
可是,如今的朝堂太幹淨了,她看了許久,最後隻能遺憾地收回目光。
鄭珣撐著下巴,若有所思。
【我的到來,何嚐不是一種天命?】
【畢竟,隻有我知道一切真相,可以委婉地預警】
【如今的大雍似乎已經走上了正軌,但是未來的變數很多,褐國可還有個氣運加身的墉王……】
【怎麽辦,似乎把大雍交給誰都無法放心呢……】
鄭瑾低下頭,遮住嘴角的笑意。
那確實,隻有她自己來才放得下心,她懂。
三皇子不知為何,像是被打通了任督二脈,忽然明白了鄭珣心聲隱藏的含義。
她該不會……是想當女皇吧?
他的瞳孔因為震驚而緊縮,他看了眼鄭珣,然後猛地捂住臉。
不行不行,不能驚訝得太明顯!
他吞了口口水,震驚過去,思考的能力慢慢恢複。
元嘉做皇帝……
仔細想想,也不是不行啊!
雖然他從沒有見過有女的做皇帝,但是如果把鄭珣想成太子……太女,似乎異常的合適。
他擁有做一個君王的果斷和識人之明,殺伐果斷又不失對弱者的仁愛之心。
忽略性別的話,她其實比大哥適合。
某些念頭一旦通達了,以往的疑惑也漸漸明晰。
其實鄭珣的野心也是挺明顯的。
阿瑾似乎也察覺到一些,所以平時對鄭珣雖然親昵但是又不乏尊敬。
而他呢?
不會有人比他更蠢了!
他竟然鼓動大哥二哥去跟元嘉搶活兒幹……
難怪那段時間元嘉看他的眼神那麽奇怪。
如此重要之事,鄭瑾竟然從未提醒過他,他心裏那個氣啊,不由對著鄭瑾重重冷哼一聲。
鄭瑾不知道他在抽什麽風,默默離他遠了點。
鄭珣終於在心裏整理好要說的話,繼續道:“這本祭祀之法,還不足以讓傅喬和荀清二人位列國師之位嗎?”
聽到自己的名字,傅喬和荀清才找回自己的意識。
他們不曾經曆過鄭珣日日在耳邊念叨“亡國”二字的日子,這一下子接收這麽多信息,他們才是心情最複雜的人。
他們雖然預言到亡國之事,但是預言和現實的大雍有許多不同之處。
漸漸地,他們也開始懷疑他們推算出來的未來。
之所以還堅持研究祭祀之法,不過是一種執念和熱愛。
但是鄭珣告訴他們,他們所做的是有用的,祭祀之法甚至給了大雍一次重來的機會!
他們自己都有些懷疑。
夫妻二人捧著手上尚未寫完的冊子,鄭重得像是捧著什麽稀世珍寶。
皇帝一拍負手,斷言道:“配!如何不配?”
他站起身,走下高台,鄭重地朝傅喬和荀清行了一禮:“兩位大才,吾當以國禮待之。”
傅喬和荀清壓根沒辦法把自己代入鄭珣心聲裏那兩個神秘高人,所以他們惶恐地欲要躲開。
皇帝沒有勉強他們:“兩位以後隻用安心享受大雍的供奉,放心,我和其他人都不會勉強你們做任何事,兩位不用有壓力,隻管安享晚年便可。”
傅喬和荀清求助地看向鄭珣。
鄭珣笑著安撫:“兩位隻管安心研究祭祀之法。”
【他們該做的事情已經做了,其他的,就交給我和其他人】
【怎麽說,我也是天命之人,總不能白擔了這個名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