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句話清楚地傳到躊王耳中,他的臉色瞬間變得十分精彩。


    太子捂住嘴,哼哧哼哧地笑了許久。


    這時,精致軟轎中走出一個碧衣丫鬟,她腰上綁著一根長鞭,眉毛畫得略高,顯得她有些傲氣。


    “躊王爺,郡主讓你莫要胡鬧。”


    剛剛還暴怒如獅子的躊王瞬間成了無害的小貓兒:“是不是吵到新月了?”


    碧衣丫鬟輕輕頷首:“郡主累了。”


    “好,姑娘先回去,這邊很快就好。”


    碧衣丫鬟沒理,扭頭鑽回轎中。


    三皇子不由咋舌:“這轎中是誰?好大的排場?”


    馬車到了城下,他們的位置能清楚看清下麵發生了什麽,所以鄭珣也沒懷疑他能看到光幕。


    【喲喲喲,這就開始好奇了?好奇就是沉淪的開始啊我的哥】


    【排場可不是大嗎?躊王這個使臣中最大的頭頭都是她的舔狗……】


    【不過,人家這是給我們大雍下馬威呢】


    【我們的太子就在這兒,她不下轎就算了,遣個無禮的小丫鬟就想打發過去,可笑】


    鄭珣看向身後守城的小將,朝他伸出手:“弓。”


    小將把弓和箭雙手遞上:“公主小心,這弓重。”


    鄭珣受了他的好意,拿起弓掂了掂:“你的臂力還不錯。”


    小將:……


    這到底是嘲諷還是誇獎。


    完蛋了,他連個十歲小姑娘都比不過,要不回去再多舉一個時辰的石頭?


    鄭珣並不知道自己差點讓小將道心破碎,她彎弓搭箭,精神力如絲,纏繞而上,弓弦繃緊又鬆開。


    她似乎隻是隨意一射,但是弓箭卻跟長了眼睛似的,直直飛向新月的轎子,最後以一個刁鑽的角度串起轎上帷幕釘死在轎門旁,露出裏頭說笑的兩人。


    鄭瑾:!


    三皇子:!


    小將:她究竟怎麽做到的?


    他手指動個不停,不斷模仿那一箭的軌跡,越模仿越迷惑。


    當然,鄭珣不可能告訴他她是個開掛玩家,所以他的疑惑得不到解答。


    可是小將真的很想知道答案。


    如果無法解惑,他估計自己直到老死躺墓裏了都得忍不住爬起來問一句:“她究竟怎麽做到的?”


    新月臉上的笑容緩緩消散,她看向城牆,鄭珣不躲不避,踮起腳舉起弓,熱情地朝她揮了揮手。


    太子都怕她下一刻就大喊一句“是我做的”。


    被這麽一打岔,他打嗝的衝動消失,端起太子的氣勢,挑眉問道:“褐國使臣倒是風雅,路上還帶著美嬌娘。”


    本來癡癡望著新月的躊王聽見這句話,像是維護豬肉的惡狗般瞪了太子一眼:“那是我們褐國的新月郡主,也是使臣團的一員,哪能由你們輕賤?”


    太子歉意一笑:“原來是新月郡主,本殿下看軟轎上毫無動靜,還以為有什麽見不得人的,躊王也不早說,哎呀,現在鬧出誤會可如何是好?”


    “既然知道是誤會,你向新月道歉。”


    “不用了。”新月郡主理了理裙擺,在侍女的攙扶下嫋嫋娜娜地走下馬車。


    褐國對禮儀一向不看重,但是新月郡主行的卻是大雍的禮。


    鄭珣將弓箭還給小將,回頭看到這一幕,詫異道:“這禮行的比我標準好看。”


    “你就不是行禮的料,你也不適合行禮。”鄭瑾維護道。


    鄭珣即使彎腰行禮,都帶著一種上位者的從容。


    她似乎天生就該是挺直脊梁,站在眾人之上的。


    “對呀,”三皇子認可地點點頭,“就應該別人給你行禮才對。”


    鄭珣目光悲憫地搖頭:“她確實跟我不一樣。”


    她收回目光:“走吧,我們回去。”


    城樓上的小將欲言又止。


    鄭珣在他旁邊停下腳步,和煦地問:“可是還有話說?”


    “公主那一箭……”


    鄭珣了然:“我不太會射箭,那一箭能中,是因為我是大雍的公主,隻要在大雍的地盤上,我那支箭就一定能中。”


    “即使公主射向北方?”


    “是的,即使是射向北方,但是我要它向南,它就會向南。所以,你不用懷疑自己,你的箭術,依舊是這裏最好的,”鄭珣踮起腳,鼓勵地拍了拍他的肩膀,“繼續努力,養兵千日用兵一時,以後,總有你發光發熱的時候!”


    小將的沮喪一掃而空,眼裏帶著亮光,挺直身板,洪亮地回答:“是!”


    鄭珣又鼓勵了幾句才提步離開,走下城樓的時候,他們就聽見那小將興奮地和別人分享元嘉長公主有多麽和善,他一定會好好訓練,以後為大雍爭光。


    鄭瑾不由得調侃:“你還嫌自己名聲不夠響亮啊?抓住機會就開始給人洗腦。”


    鄭珣甜甜一笑:“可是,我說的每句話都是真的。”


    三皇子樂了:“你還說你是上天派來拯救大雍的呢……”


    鄭珣搖頭晃腦,用誇張的語氣道:“可我就是呀~”


    三皇子還是笑,但是鄭瑾扯了扯他的衣袖,低聲道:“她說的其實也沒錯……”


    三皇子想了想,不得不承認確實是這個理:“不過,我不能承認。”


    “為什麽?”


    “一旦承認,以後我就會把她高高捧起,可她是我的妹妹。”


    “這也並不衝突,你怎麽對父皇就怎麽對她啊!”


    三皇子若有所思:“有道理,我好好想想。”


    鄭瑾看著他陷入沉思,滿意地扔下他,追上前頭的鄭珣。


    “元嘉啊……”


    鄭珣難得看到她這麽躊躇的模樣,疑惑地眨了眨眼:“二姐姐有話直說便是。”


    “你……聲勢過盛其實不是好事,你現在的位置到底不夠高……你到底怎麽想的?”


    鄭珣笑容一點點消失。


    她沒有立刻回答,而是放慢了腳步,看著熙熙攘攘的街頭。


    街上,有個小姑娘在鬧著讓爹娘給她買絹花,她的娘親把銅板握在手裏,板著臉,假裝拒絕。


    小姑娘聲音越來越軟,她爹娘嚴肅的表情也越來越崩,最後他們帶著笑意亮出手裏的銅板,小姑娘高興得蹦了起來。


    鄭珣回過神,含笑道:“我算了一卦,大雍的未來並不明朗,二姐姐,我必須讓自己有足夠的分量和影響……”


    她希望大街上行走的人都帶著笑容。


    這個世界或許現在不夠好,但是以後會越來越好,總之,她不會讓這一切淪落到末世的狀態。


    鄭瑾張了張嘴,那句“到什麽程度才算夠呢”到底沒有問出來。


    另一頭,兩國人苗頭別夠了,又堆起假笑,其樂融融地說著恭維話。


    太子領著他們進了驛館。


    驛館的一切都是以往的規格,不好不壞,談不上用心,但是也絕對算不上失禮。


    但是躊王是個不甘平靜的,進驛館逛了一圈就鬧了起來。


    這時候禮部尚書和太子都已經溜之大吉,隻剩下一個可憐的禮部右侍郎,他性子算不上強硬,就是個標準的文弱書生,被躊王鬧得苦不堪言。


    他是勸也勸了,警告也警告了,但躊王打定主意鬧事,哪是他幾句話就能勸下的?


    偏偏躊王是個能折騰的,摔摔打打,差點把驛館給掀翻,他招架不住,隻能無奈地進宮稟報。


    禦書房內,皇帝和鄭珣、太子在商議朝事,聽完禮部右侍郎的稟告,三人誰也沒有開口。


    禮部右侍郎的頭越垂越低,他有些後悔進宮,安撫不好褐國使臣,隻會顯得他軟弱無能。


    可是他真的招架不住躊王那瘋子啊!


    他決定回去就跟上峰取取經,他太想進步了!


    皇帝並沒有他想的那麽生氣,語氣平靜道:“起來吧,他們是故意鬧事,怪不得你。”


    禮部右侍郎感激涕零,連忙站起來,低眉順眼地等著皇帝的吩咐。


    【當然是故意的,說什麽驛館配不上新月郡主,他們就是想讓新月郡主進宮】


    【別以為那躊王真的是傻子,如果他真的那麽蠢,也不會跟著墉王享一輩子富貴,褐國隻是需要一個地位夠高又無理取鬧的人去說出那些不適合的話】


    【他這次來大雍的任務就是鬧,大雍不可能讓他在大雍出事,所以他壓根沒什麽顧忌】


    禮部右侍郎苦笑。


    這個道理他何嚐不知道,但是真要應對卻沒那麽簡單。


    “既然新月郡主眼高於頂,那就讓她住進宮來,把本宮的明珠閣騰給她,讓她好好休息……”她露出一抹溫和的笑意,“記得好好宣揚褐國的‘豐功偉績’和本宮的委屈。”


    太子沒忍住,笑出了聲。


    損,損到家了。


    以鄭珣在百姓中的聲望,這件事一旦傳出去,新月出去一趟怕是要頂著一頭的臭雞蛋回來。


    但是皇帝卻皺起了眉頭:“不行,萬一她進宮後算計朕怎麽辦?”


    他一臉的警惕,生怕自己清白不保。


    鄭珣無語:“她就算想,但是父皇會中計嗎?況且,人家褐國特意送來的人,總要給人家表現的機會。”


    皇帝眯起眼,目光有些危險:“你想拿朕的清白去算計什麽?”


    鄭珣:哈?您老有“清白”那東西?


    咳咳,不過吧,她確實有點想法。


    “不如,父皇您犧牲一下,使使美男計?”


    太子脫口而出:“父皇那麽老,算什麽美人?”


    皇帝捏住毛筆的手有些發緊,太子看到他難看的臉色,心虛地低下頭。


    他抬手,悄悄拍了拍自己的嘴:死嘴!怎麽就把心裏話禿嚕出來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公主她受命於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雋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雋雋並收藏公主她受命於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