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知道聽到心聲的條件後,皇帝就知道,呂佑祖肯定會叛國。
處在他那個位置,真不至於對大雍毫無貢獻,那麽他聽不見心聲的原因隻能是他會叛國。
但是他沒想到的是,這裏麵還有如此隱情。
【真是可笑,喊什麽娘啊,照驢那心思,就該直接喊娘妻】
【什麽是娘妻?既是娘親也是妻子】
【他心裏那些齷齪心思,我都懶得說】
【就因為從小缺少母親的關愛,他心思就逐漸扭曲,十八歲娶了一個二十八的寡居婦人,到這裏還算正常,但是他竟然能和妻子四十多的母親和六十多的祖母廝混……】
【天知道我從係統裏看到這一切的時候受了多少傷害】
大臣們:!!!
好久沒聽到這麽刺激又香的瓜,當然,主要是瓜跟自己無關。
高坐的皇帝將目光放在呂佑祖身上,像是看什麽稀罕物。
鄭珣上朝後的短短一段時間內,他已經徹底明白什麽叫知人知麵不知心,他的愛卿們,私底下的癖好是一個比一個怪。
鄭珣似乎也發現了他的眼神,似乎想到什麽,目光有些奇怪。
皇帝眉毛一跳,莫名有種不詳的預感。
事實證明,他的預感沒有出錯。
【說起來,年輕時候的驢長得人模狗樣,可是吸引了不少貴婦人,其中最重量級的當屬父皇那個奇葩娘】
皇帝:……
有的人已經死了,但是陰影還留在頭頂上,每次在他以為自己已經解脫的時候,又冷不丁給他來一下。
【驢是海王,太後是海後,兩個人情到濃時甚至許諾要一起殉情,但他們都不是戀愛腦,前一天約定要各自喝藥,但是第二天又尷尬地在朝堂上相遇】
【不隻是皇帝,驢可是跟許多貴婦人朝臣的母親都有那麽點不清不楚的關係,不過大家都是老江湖,驢把別人當精神慰藉,那些貴婦人同樣隻把他當清粥小菜,高手過招,主打的就是一個招招致命】
【他最過分的是,他有時會用一些不光彩的強迫手段……】
眾位朝臣再也笑不出來了。
果然,瓜還是與自己無關的時候更香。
還有,說話可不興隻說一半啊!
和驢……不是,和呂佑祖攪和在一起的到底都有誰啊!
但是的心聲沒有再響起,鄭珣正忙著和呂佑祖對峙。
“我惡心?我是她生的,她為什麽不能對我好一點?”
鄭珣沒想到的是,他這就破防了。
她其實根本無法從係統裏查到褐國那邊的事情,剛剛說呂佑祖親娘有了新的孩子,其實隻是詐他的話。
誰知道,他竟然連求證都不曾就信了個徹底。
這說明什麽,說明他也知道他那個娘親對他根本沒有什麽真心,隻是一直沒有人戳破他那點可憐的想象。
“她本來就是褐國的探子,生下你也隻是因為方便隱藏身份,後來她的任務結束,自然不可能繼續扮演你的好母親,”鄭珣厭惡地看了他一眼,“你自小在大雍長大,後母不說對你多掏心掏肺,但是也足夠盡職盡責,出賣大雍,出賣大雍子民,你對得起誰?”
鄭珣沒有再提起他對廖鴻聲的指控,但是一旦把呂佑祖出賣大雍的事情定死,那他的一切指控都將站不住腳,廖鴻聲反而能成為一個幹淨的受害者。
呂佑祖還沉浸在鄭珣前麵的幾句話裏,嘴裏時不時喃喃一句“娘親”,似乎精神都有點不正常了。
皇帝見鄭珣不打算再說話,揮手命令道:“搜身。”
或許是還有點恍惚,呂佑祖沒有怎麽反抗,信順利地遞到了李孝君手上。
上麵的內容沒有什麽新意,先是幾句語氣做作的敘舊,然後就是催促呂佑祖盡快搞事,最好能將幾個大雍的肱骨之臣拉下馬,最後則是許諾以後他們母子能在褐國團聚,一定會把他寫在褐國功勞冊上。
這封信隻是呂佑祖親娘單方麵的催促,其實根本定不了他的罪。
蔣禦史心中一動,嘲諷道:“就這幾句屁話,騙鬼呢?不會真的有人信吧?”
本來就處於崩潰邊緣的呂佑祖再也憋不住,大吼一聲,控訴道:“為什麽要這麽對我?我都這麽聽話了!你讓我攪亂朝堂,我就將一堆無能之輩推上官位,你讓我陷害無辜,我就籌謀數年,構陷廖鴻聲,你讓我往上爬,我就往上爬……”
廖鴻聲嘲諷道:“咦?你還知道我是無辜的啊……”
多可笑,呂佑祖知道自己做的是錯的,也知道他所做的一切會造成什麽樣的後果,他卻把這些當做向親娘表忠心的投名狀,似乎在說:“你瞧,我都為你墮落成惡人了,這是多大的犧牲啊……”
大庭廣眾之下,既然他已經承認了自己的罪名,那定罪就容易了,皇帝對這種危害江山的蛀蟲向來沒有什麽容忍心:“拖下去審,朕倒要看看,朕的好愛卿到底做了多少‘好事’!”
他臉上陰雲密布,呂佑祖被這句話驚得有些回過神,他重新跪端正,似是想辯解什麽,但很快就被堵上嘴拖了下去。
散朝後,三皇子和宮人連忙把鄭瑾架回去。
廖鴻聲攔住了想要離開的鄭珣。
他高高大大一個人,朝著鄭珣彎腰,鄭重一禮:“多謝公主為微臣說話。”
他的語氣謙卑又誠懇,並沒有把鄭珣當做一個十來歲的小孩子。
鄭珣彎了彎眉眼:“廖大人何必客氣,大人可是大雍的肱骨,我是大雍的公主,為大人說話是應盡之義。”
廖鴻聲很是歡喜,他以前不是沒有聽到鄭珣說過類似的話,但是當事情真落在自己身上的時候,才知道雪中送炭有多難得、多重要。
“公主不在意,臣總不能不報答。”
“若是廖大人真想做什麽,就好好當你的官,多為百姓謀福祉、進良策。”
“公主格局,臣自愧不如。”廖鴻聲笑眯眯地摸了摸厚實的肚子。
“行了,這種客套話不必多言,段大人和蔣大人可是一直在等你。”
鄭珣抬了抬下巴,指向某個方向。
段雲峰一個舊友,蔣禦史一個新友,兩人站在一起,一句話沒有說,但是看著廖鴻聲的神情一樣專注、親近。
廖鴻聲笑容頓了頓,片刻後才恢複正常。
他跟鄭珣告辭,朝著自己兩個好友走去。
鄭珣搖了搖頭,扭頭去送自己的獵物去了。
皇帝看到虎皮果然高興,吩咐人拿下去仔細處理,他準備把這張金黃的虎皮鋪在奉勤殿的龍椅上。
至於其他零碎的獵物也都被她送了出去。
呂佑祖一事,牽扯的朝臣也不少,有很多都是在地方,如今的朝堂,人才雖精,但是實在不夠用。
所以,這些年政績過得去又沒有作惡的,皇帝都高高提起,輕輕放下。
這群人逃過一劫,倒對帝王生出了感激之心,幹活越發賣力。
但是按照呂佑祖的目的,他塞進朝堂的,大部分都不是什麽好東西,這些人不得不處理,新的人才又不夠用,所以整個大雍從中央到地方,所有大臣都是恨不得一個人掰成兩半過。
一股自上而下的內卷之氣,由此蔚然成風。
日子就這麽不緊不慢地過著。
一晃眼又是半月過去,距離帝王壽辰還有幾日。
說是皇帝的壽辰,實際上無論前朝後宮,最期待的是褐國來的使臣。
一個在你地盤悄摸搞些小動作的對手終於要正大光明踏入你的地方,誰不期待呢?
唯一讓鄭珣不開心的是,原書的主角褐國七皇子沒來,這個時候對方還披著偽善的皮,在褐國裝他的乖寶寶。
這次領隊的,是欺辱三皇子的八皇子。
當然在褐國他們喊的是八王爺,封號躊王。
值得一提的是,七皇子的封號是墉王,一個“醜”,一個“庸”,可見如今褐國的皇帝對這兩個弟弟有多不待見,可能原文的作者也討厭這倆封號,所以即使他們封了王,依舊叫他們七皇子、八皇子。
自從褐國使臣進入大雍境內,大雍朝堂上下摩拳擦掌,就連皇後都把宮務和壽宴全數交給妹妹良妃操心,專心等著褐國使臣。
當然,大家也沒想過要把大雍使臣弄死,但是也不可能讓他們輕鬆回去。
在萬眾“期盼”中,褐國使臣終於踏入大雍京城。
鄭珣和幾個兄弟姐妹在城牆上偷看,倒黴的太子要去接人。
看到褐國八皇子的那一刻,三皇子嫌棄地縮了縮下巴:“那就是躊王?”
鄭珣點點頭:“對,三哥,記住他,他不是什麽好人。”
三皇子連連點頭,又掃了掃褐國其他人,驚恐道:“褐國人都長得這麽奇怪嗎?”
他不由得看向鄭瑾。
鄭瑾:?
看她做什麽?
三皇子心虛地移回目光。
鄭瑾目光危險地眯起:“三哥在想什麽?”
三皇子扛不住他的逼視,老實道:“就是在想那個墉王是不是長得很奇形怪狀,所以你才看不上他。”
鄭瑾微微一笑:“三哥你傻不傻,看不看得上他跟他的樣貌沒有任何關係,如果他僅僅是長得好看,而我又恰好喜歡,我該把他的皮剝下來好好收藏才對。”
反正那墉王也不是什麽好東西。
壞東西的話,死的比活的好。
處在他那個位置,真不至於對大雍毫無貢獻,那麽他聽不見心聲的原因隻能是他會叛國。
但是他沒想到的是,這裏麵還有如此隱情。
【真是可笑,喊什麽娘啊,照驢那心思,就該直接喊娘妻】
【什麽是娘妻?既是娘親也是妻子】
【他心裏那些齷齪心思,我都懶得說】
【就因為從小缺少母親的關愛,他心思就逐漸扭曲,十八歲娶了一個二十八的寡居婦人,到這裏還算正常,但是他竟然能和妻子四十多的母親和六十多的祖母廝混……】
【天知道我從係統裏看到這一切的時候受了多少傷害】
大臣們:!!!
好久沒聽到這麽刺激又香的瓜,當然,主要是瓜跟自己無關。
高坐的皇帝將目光放在呂佑祖身上,像是看什麽稀罕物。
鄭珣上朝後的短短一段時間內,他已經徹底明白什麽叫知人知麵不知心,他的愛卿們,私底下的癖好是一個比一個怪。
鄭珣似乎也發現了他的眼神,似乎想到什麽,目光有些奇怪。
皇帝眉毛一跳,莫名有種不詳的預感。
事實證明,他的預感沒有出錯。
【說起來,年輕時候的驢長得人模狗樣,可是吸引了不少貴婦人,其中最重量級的當屬父皇那個奇葩娘】
皇帝:……
有的人已經死了,但是陰影還留在頭頂上,每次在他以為自己已經解脫的時候,又冷不丁給他來一下。
【驢是海王,太後是海後,兩個人情到濃時甚至許諾要一起殉情,但他們都不是戀愛腦,前一天約定要各自喝藥,但是第二天又尷尬地在朝堂上相遇】
【不隻是皇帝,驢可是跟許多貴婦人朝臣的母親都有那麽點不清不楚的關係,不過大家都是老江湖,驢把別人當精神慰藉,那些貴婦人同樣隻把他當清粥小菜,高手過招,主打的就是一個招招致命】
【他最過分的是,他有時會用一些不光彩的強迫手段……】
眾位朝臣再也笑不出來了。
果然,瓜還是與自己無關的時候更香。
還有,說話可不興隻說一半啊!
和驢……不是,和呂佑祖攪和在一起的到底都有誰啊!
但是的心聲沒有再響起,鄭珣正忙著和呂佑祖對峙。
“我惡心?我是她生的,她為什麽不能對我好一點?”
鄭珣沒想到的是,他這就破防了。
她其實根本無法從係統裏查到褐國那邊的事情,剛剛說呂佑祖親娘有了新的孩子,其實隻是詐他的話。
誰知道,他竟然連求證都不曾就信了個徹底。
這說明什麽,說明他也知道他那個娘親對他根本沒有什麽真心,隻是一直沒有人戳破他那點可憐的想象。
“她本來就是褐國的探子,生下你也隻是因為方便隱藏身份,後來她的任務結束,自然不可能繼續扮演你的好母親,”鄭珣厭惡地看了他一眼,“你自小在大雍長大,後母不說對你多掏心掏肺,但是也足夠盡職盡責,出賣大雍,出賣大雍子民,你對得起誰?”
鄭珣沒有再提起他對廖鴻聲的指控,但是一旦把呂佑祖出賣大雍的事情定死,那他的一切指控都將站不住腳,廖鴻聲反而能成為一個幹淨的受害者。
呂佑祖還沉浸在鄭珣前麵的幾句話裏,嘴裏時不時喃喃一句“娘親”,似乎精神都有點不正常了。
皇帝見鄭珣不打算再說話,揮手命令道:“搜身。”
或許是還有點恍惚,呂佑祖沒有怎麽反抗,信順利地遞到了李孝君手上。
上麵的內容沒有什麽新意,先是幾句語氣做作的敘舊,然後就是催促呂佑祖盡快搞事,最好能將幾個大雍的肱骨之臣拉下馬,最後則是許諾以後他們母子能在褐國團聚,一定會把他寫在褐國功勞冊上。
這封信隻是呂佑祖親娘單方麵的催促,其實根本定不了他的罪。
蔣禦史心中一動,嘲諷道:“就這幾句屁話,騙鬼呢?不會真的有人信吧?”
本來就處於崩潰邊緣的呂佑祖再也憋不住,大吼一聲,控訴道:“為什麽要這麽對我?我都這麽聽話了!你讓我攪亂朝堂,我就將一堆無能之輩推上官位,你讓我陷害無辜,我就籌謀數年,構陷廖鴻聲,你讓我往上爬,我就往上爬……”
廖鴻聲嘲諷道:“咦?你還知道我是無辜的啊……”
多可笑,呂佑祖知道自己做的是錯的,也知道他所做的一切會造成什麽樣的後果,他卻把這些當做向親娘表忠心的投名狀,似乎在說:“你瞧,我都為你墮落成惡人了,這是多大的犧牲啊……”
大庭廣眾之下,既然他已經承認了自己的罪名,那定罪就容易了,皇帝對這種危害江山的蛀蟲向來沒有什麽容忍心:“拖下去審,朕倒要看看,朕的好愛卿到底做了多少‘好事’!”
他臉上陰雲密布,呂佑祖被這句話驚得有些回過神,他重新跪端正,似是想辯解什麽,但很快就被堵上嘴拖了下去。
散朝後,三皇子和宮人連忙把鄭瑾架回去。
廖鴻聲攔住了想要離開的鄭珣。
他高高大大一個人,朝著鄭珣彎腰,鄭重一禮:“多謝公主為微臣說話。”
他的語氣謙卑又誠懇,並沒有把鄭珣當做一個十來歲的小孩子。
鄭珣彎了彎眉眼:“廖大人何必客氣,大人可是大雍的肱骨,我是大雍的公主,為大人說話是應盡之義。”
廖鴻聲很是歡喜,他以前不是沒有聽到鄭珣說過類似的話,但是當事情真落在自己身上的時候,才知道雪中送炭有多難得、多重要。
“公主不在意,臣總不能不報答。”
“若是廖大人真想做什麽,就好好當你的官,多為百姓謀福祉、進良策。”
“公主格局,臣自愧不如。”廖鴻聲笑眯眯地摸了摸厚實的肚子。
“行了,這種客套話不必多言,段大人和蔣大人可是一直在等你。”
鄭珣抬了抬下巴,指向某個方向。
段雲峰一個舊友,蔣禦史一個新友,兩人站在一起,一句話沒有說,但是看著廖鴻聲的神情一樣專注、親近。
廖鴻聲笑容頓了頓,片刻後才恢複正常。
他跟鄭珣告辭,朝著自己兩個好友走去。
鄭珣搖了搖頭,扭頭去送自己的獵物去了。
皇帝看到虎皮果然高興,吩咐人拿下去仔細處理,他準備把這張金黃的虎皮鋪在奉勤殿的龍椅上。
至於其他零碎的獵物也都被她送了出去。
呂佑祖一事,牽扯的朝臣也不少,有很多都是在地方,如今的朝堂,人才雖精,但是實在不夠用。
所以,這些年政績過得去又沒有作惡的,皇帝都高高提起,輕輕放下。
這群人逃過一劫,倒對帝王生出了感激之心,幹活越發賣力。
但是按照呂佑祖的目的,他塞進朝堂的,大部分都不是什麽好東西,這些人不得不處理,新的人才又不夠用,所以整個大雍從中央到地方,所有大臣都是恨不得一個人掰成兩半過。
一股自上而下的內卷之氣,由此蔚然成風。
日子就這麽不緊不慢地過著。
一晃眼又是半月過去,距離帝王壽辰還有幾日。
說是皇帝的壽辰,實際上無論前朝後宮,最期待的是褐國來的使臣。
一個在你地盤悄摸搞些小動作的對手終於要正大光明踏入你的地方,誰不期待呢?
唯一讓鄭珣不開心的是,原書的主角褐國七皇子沒來,這個時候對方還披著偽善的皮,在褐國裝他的乖寶寶。
這次領隊的,是欺辱三皇子的八皇子。
當然在褐國他們喊的是八王爺,封號躊王。
值得一提的是,七皇子的封號是墉王,一個“醜”,一個“庸”,可見如今褐國的皇帝對這兩個弟弟有多不待見,可能原文的作者也討厭這倆封號,所以即使他們封了王,依舊叫他們七皇子、八皇子。
自從褐國使臣進入大雍境內,大雍朝堂上下摩拳擦掌,就連皇後都把宮務和壽宴全數交給妹妹良妃操心,專心等著褐國使臣。
當然,大家也沒想過要把大雍使臣弄死,但是也不可能讓他們輕鬆回去。
在萬眾“期盼”中,褐國使臣終於踏入大雍京城。
鄭珣和幾個兄弟姐妹在城牆上偷看,倒黴的太子要去接人。
看到褐國八皇子的那一刻,三皇子嫌棄地縮了縮下巴:“那就是躊王?”
鄭珣點點頭:“對,三哥,記住他,他不是什麽好人。”
三皇子連連點頭,又掃了掃褐國其他人,驚恐道:“褐國人都長得這麽奇怪嗎?”
他不由得看向鄭瑾。
鄭瑾:?
看她做什麽?
三皇子心虛地移回目光。
鄭瑾目光危險地眯起:“三哥在想什麽?”
三皇子扛不住他的逼視,老實道:“就是在想那個墉王是不是長得很奇形怪狀,所以你才看不上他。”
鄭瑾微微一笑:“三哥你傻不傻,看不看得上他跟他的樣貌沒有任何關係,如果他僅僅是長得好看,而我又恰好喜歡,我該把他的皮剝下來好好收藏才對。”
反正那墉王也不是什麽好東西。
壞東西的話,死的比活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