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珣點點頭:“紙筆拿來,我寫,你們去尋。”
樂正宏大喜,連忙讓人給她準備了紙筆。
但是他也不可能閑著,這幾個人販子背後肯定還有團夥,公主已經出了大力,剩下的就要靠他自己了。
這份名單很長,既然要用於找人,那就需要寫得越詳盡越好,而且那些孩子的信息都在她腦海裏,還沒人能夠幫她。
預感到自己今夜無法回宮,她便派鄭九回去送了信。
皇帝在宮裏已經等了許久,若是鄭珣再沒有消息回來,他怕是要衝出宮找人去。
等到鄭九後,他才稍稍放下那顆操碎的心。
聽完鄭九的稟報,他隻覺得無奈:“臭丫頭,出去一趟惹這麽多事。”
李孝君連忙替鄭珣說好話:“哎喲,咱公主可不是惹事,您瞧,平時那些牛鬼蛇神偽裝得多好,可是一見到咱公主就現了原形,公主啊,就是上天派下來懲罰這些惡人的神仙!”
皇上像是被撓到了癢處,臉上的笑容是從未有過的燦爛。
“好了,回去好好保護好公主……”他溫和地看向鄭九,叮囑到一半,忽然反應過來鄭珣可能不怎麽需要旁人保護,於是,他果斷換了種說法,“好好陪著公主。”
鄭九恭敬應是。
待離開殿內,他環顧四周,聲音不高不低道:“喂,給你們帶了東西!”
他從懷中拿出一個紙包,裏邊包著熱乎乎的栗子。
他將紙包放在柱子旁的地上便迅速離開。
少頃,一個人影從柱子上溜下來,迅速將油紙包抄進懷裏。
於是,今晚,皇帝的周圍總飄著一股栗子香,暗衛窸窸窣窣剝栗子的聲音鬼祟得像隻老鼠。
不過他既沒有提醒,也沒有嗬斥,隻是讓宮女準備好了熱茶和幹淨的杯子,放在桌上。
鄭九走出宮門,不禁回頭看了一眼。
統領總是告訴他們,暗衛是主子藏在暗處的劍,最重要的就是出其不意,若一個暗衛掩藏不好自己的蹤跡、掩飾不好自己的特點,那他就是一個次品。
他那時還小,貪玩好吃,統領罰了他無數次,他也學不會克製自己的欲望。
他時常會覺得這樣的日子好辛苦,他們甚至連一個名字都沒有,有的僅僅是一個代號,這樣的生命,有什麽意義?
但是首領說,人要知足,這個世界上,從生到死都沒有名字的人有許多許多,他們這群本該早早斃於荒野的孩子,能夠成為不為人知曉的保護神,他們該感到驕傲。
那個時候,他並不理解這些話的含義。
但是現在,他明白了。
這個世界上,人人都活得辛苦,人人都在找尋生命的意義。
但是,隻要認真活著的生命就有意義,隻要你活著,對你自己,就有意義。
想到此處,他臉上揚起一個傻乎乎的笑容,他要去找他的公主啦。
沒有名字又如何?他是鄭九,不管他叫什麽,他都是他。
……
次日,鄭珣騎馬去上朝。
議完那些瑣碎事務,早朝的重點就落到巡方衛統領鮑燁之事上。
段雲峰連夜將證據整理出一部分交到皇上案頭,鮑燁所做的一樁樁一件件,都是在皇帝的底線上蹦躂。
這可是當初他自己選的人,可是鮑燁辜負了他的信任,他的怒火可想而知。
聽著段雲峰念完奏章,奉勤殿響起一陣陣竊竊私語。
“皇上,如今證據不足,鮑統領怎麽說也是朝廷命官,若要定罪,也該仔細調查,會審之後再行處置,元嘉長公主蒙受聖恩,更該行事謹慎,直接斬殺鮑統領,未免太過猖狂!”
霎時,無數看勇士般敬佩的目光落到他身上。
鄭珣的行為確實出格了些,尤其那些做過虧心事的,生怕鄭珣這把不受控製的屠刀有一日會落在他們自己身上。
但是爭議再多也是在私底下,明目張膽彈劾她是一個都沒有,因為沒有人願意做出頭的椽子。
誰能想到還真的有人跑出來指著元嘉長公主鼻子一頓罵啊,這要麽是莽,要麽就是真問心無愧。
但是,這位右都禦史姚景兩者都不屬於,他屬於聽不到鄭珣的“不知者”。
【嗯?妖精跟鮑燁關係很好?怎麽這麽急著為他出頭?】
妖精?誰?姚景嗎?
眾人看了看五大三粗的姚景,不忍直視地別開眼。
他們以後一定不會在床榻上叫出“小妖精”這三個字,決不!
【哦哦,原來妖精曾經也賄賂過鮑燁啊……】
【不過,那鮑燁趁火打劫,收了他一大筆銀子,他不該恨鮑燁嗎?而且鮑燁一死,他行賄的證據也沒了,他不偷著樂就算了,還跳出來攻擊我這個大恩人,有問題,一定有問題】
【嘖嘖,待我看看】
鄭驕捅了鄭瑾一把:“快快快,來了!”
哎呀,要說她這離開後最不舍的是什麽,也就是鄭珣周圍的熱鬧了。
她拍了拍鄭瑾,嚴肅道:“我走後,你一定要給我寫信!”
“不方便,”鄭瑾瞥她一眼,毫不留情地拒絕,“你要是真的想湊熱鬧,那就好好活著,早點回來。”
後麵,二皇子聽到他們的對話,一向帶著玩笑的臉上難得有些嚴肅。
他張了張嘴,似乎想要說什麽,但最後還是沒有說出口。
【哦~原來這妖精後來就開始跟鮑燁狼狽為奸,一個包庇,一個上供,配合得十分親密無間】
【都察院曾有兩個發現了端倪的禦史,前腳剛準備去調查,後腳就被妖精給弄走了】
左都禦史看著姚景的背影,嗤笑一聲。
他一向覺得姚景心思有些不正。
但是姚景為人謹慎,他沒能抓住他的把柄,一直十分遺憾,沒想到,這人還挺會作死,就這麽直直撞上了元嘉長公主這尊大佛。
他調整了一個悠閑的姿勢,好整以暇地等著看熱鬧。
皇帝聽完姚景的指控,意味不明道:“愛卿對鮑燁倒是了解。”
姚景掌心一片濡濕,心中發苦,但還不得不硬著頭皮辯解:“無以規矩,不成方圓,微臣隻是覺得,應當在鮑統領定罪後再行處置。”
“可是,鮑燁已死,該如何是好?”
“不如給元嘉長公主小懲大誡,以安民心。”
樂正宏大喜,連忙讓人給她準備了紙筆。
但是他也不可能閑著,這幾個人販子背後肯定還有團夥,公主已經出了大力,剩下的就要靠他自己了。
這份名單很長,既然要用於找人,那就需要寫得越詳盡越好,而且那些孩子的信息都在她腦海裏,還沒人能夠幫她。
預感到自己今夜無法回宮,她便派鄭九回去送了信。
皇帝在宮裏已經等了許久,若是鄭珣再沒有消息回來,他怕是要衝出宮找人去。
等到鄭九後,他才稍稍放下那顆操碎的心。
聽完鄭九的稟報,他隻覺得無奈:“臭丫頭,出去一趟惹這麽多事。”
李孝君連忙替鄭珣說好話:“哎喲,咱公主可不是惹事,您瞧,平時那些牛鬼蛇神偽裝得多好,可是一見到咱公主就現了原形,公主啊,就是上天派下來懲罰這些惡人的神仙!”
皇上像是被撓到了癢處,臉上的笑容是從未有過的燦爛。
“好了,回去好好保護好公主……”他溫和地看向鄭九,叮囑到一半,忽然反應過來鄭珣可能不怎麽需要旁人保護,於是,他果斷換了種說法,“好好陪著公主。”
鄭九恭敬應是。
待離開殿內,他環顧四周,聲音不高不低道:“喂,給你們帶了東西!”
他從懷中拿出一個紙包,裏邊包著熱乎乎的栗子。
他將紙包放在柱子旁的地上便迅速離開。
少頃,一個人影從柱子上溜下來,迅速將油紙包抄進懷裏。
於是,今晚,皇帝的周圍總飄著一股栗子香,暗衛窸窸窣窣剝栗子的聲音鬼祟得像隻老鼠。
不過他既沒有提醒,也沒有嗬斥,隻是讓宮女準備好了熱茶和幹淨的杯子,放在桌上。
鄭九走出宮門,不禁回頭看了一眼。
統領總是告訴他們,暗衛是主子藏在暗處的劍,最重要的就是出其不意,若一個暗衛掩藏不好自己的蹤跡、掩飾不好自己的特點,那他就是一個次品。
他那時還小,貪玩好吃,統領罰了他無數次,他也學不會克製自己的欲望。
他時常會覺得這樣的日子好辛苦,他們甚至連一個名字都沒有,有的僅僅是一個代號,這樣的生命,有什麽意義?
但是首領說,人要知足,這個世界上,從生到死都沒有名字的人有許多許多,他們這群本該早早斃於荒野的孩子,能夠成為不為人知曉的保護神,他們該感到驕傲。
那個時候,他並不理解這些話的含義。
但是現在,他明白了。
這個世界上,人人都活得辛苦,人人都在找尋生命的意義。
但是,隻要認真活著的生命就有意義,隻要你活著,對你自己,就有意義。
想到此處,他臉上揚起一個傻乎乎的笑容,他要去找他的公主啦。
沒有名字又如何?他是鄭九,不管他叫什麽,他都是他。
……
次日,鄭珣騎馬去上朝。
議完那些瑣碎事務,早朝的重點就落到巡方衛統領鮑燁之事上。
段雲峰連夜將證據整理出一部分交到皇上案頭,鮑燁所做的一樁樁一件件,都是在皇帝的底線上蹦躂。
這可是當初他自己選的人,可是鮑燁辜負了他的信任,他的怒火可想而知。
聽著段雲峰念完奏章,奉勤殿響起一陣陣竊竊私語。
“皇上,如今證據不足,鮑統領怎麽說也是朝廷命官,若要定罪,也該仔細調查,會審之後再行處置,元嘉長公主蒙受聖恩,更該行事謹慎,直接斬殺鮑統領,未免太過猖狂!”
霎時,無數看勇士般敬佩的目光落到他身上。
鄭珣的行為確實出格了些,尤其那些做過虧心事的,生怕鄭珣這把不受控製的屠刀有一日會落在他們自己身上。
但是爭議再多也是在私底下,明目張膽彈劾她是一個都沒有,因為沒有人願意做出頭的椽子。
誰能想到還真的有人跑出來指著元嘉長公主鼻子一頓罵啊,這要麽是莽,要麽就是真問心無愧。
但是,這位右都禦史姚景兩者都不屬於,他屬於聽不到鄭珣的“不知者”。
【嗯?妖精跟鮑燁關係很好?怎麽這麽急著為他出頭?】
妖精?誰?姚景嗎?
眾人看了看五大三粗的姚景,不忍直視地別開眼。
他們以後一定不會在床榻上叫出“小妖精”這三個字,決不!
【哦哦,原來妖精曾經也賄賂過鮑燁啊……】
【不過,那鮑燁趁火打劫,收了他一大筆銀子,他不該恨鮑燁嗎?而且鮑燁一死,他行賄的證據也沒了,他不偷著樂就算了,還跳出來攻擊我這個大恩人,有問題,一定有問題】
【嘖嘖,待我看看】
鄭驕捅了鄭瑾一把:“快快快,來了!”
哎呀,要說她這離開後最不舍的是什麽,也就是鄭珣周圍的熱鬧了。
她拍了拍鄭瑾,嚴肅道:“我走後,你一定要給我寫信!”
“不方便,”鄭瑾瞥她一眼,毫不留情地拒絕,“你要是真的想湊熱鬧,那就好好活著,早點回來。”
後麵,二皇子聽到他們的對話,一向帶著玩笑的臉上難得有些嚴肅。
他張了張嘴,似乎想要說什麽,但最後還是沒有說出口。
【哦~原來這妖精後來就開始跟鮑燁狼狽為奸,一個包庇,一個上供,配合得十分親密無間】
【都察院曾有兩個發現了端倪的禦史,前腳剛準備去調查,後腳就被妖精給弄走了】
左都禦史看著姚景的背影,嗤笑一聲。
他一向覺得姚景心思有些不正。
但是姚景為人謹慎,他沒能抓住他的把柄,一直十分遺憾,沒想到,這人還挺會作死,就這麽直直撞上了元嘉長公主這尊大佛。
他調整了一個悠閑的姿勢,好整以暇地等著看熱鬧。
皇帝聽完姚景的指控,意味不明道:“愛卿對鮑燁倒是了解。”
姚景掌心一片濡濕,心中發苦,但還不得不硬著頭皮辯解:“無以規矩,不成方圓,微臣隻是覺得,應當在鮑統領定罪後再行處置。”
“可是,鮑燁已死,該如何是好?”
“不如給元嘉長公主小懲大誡,以安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