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這件裙子是誰穿的?……誰能穿得下?”
本以為是隨口一問。
可黎泰賀居然少見地頓住了。
“你沒有廋成竹竿,當然穿不下,是我考慮不周。”
說完,男人麵上又恢複成公式化的笑容,仿佛剛剛是錯覺,放下裙子後就離開了。
顧星闌挑起眉,迅速地把裙子穿上。
暗紅色的長裙緊緊地包裹著,如果不是前麵像花瓣的衣襟一直垂下去,一定會暴露他平坦的不能再平坦的胸膛。
到處都是褶皺,顧星闌扯著袖子,不斷撫平衣料。
動作扭扭捏捏,艱難地走出去。
胯部繃得太緊了,他不敢邁太大的步子,生怕走快了衣服自己撕成兩瓣。
“你穿得很好看。”
門外。
黎泰賀看向他的眼神沒有任何審視或凝視,像是單純地欣賞,身體直直地站在門口,左手拿著一頂假發,地上還放著鞋盒。
這人動作嫻熟,很快就把他的短發全部攏進發網裏麵。
長長的假發披到了腰間,黎泰賀從西裝的衣兜裏拿出木梳子,慢慢地梳著他的發絲。
顧星闌眨了眨眼:“劉海有點紮眼。”
很快,劉海就被黎泰賀拿著梳子梳到後麵去。
他抿了抿唇,眼球往上轉,隻能看到男人的喉結和光潔的下巴。
緊接著,黎泰賀居然還蹲下去給他穿鞋子。
這個人從剛剛開始對他有股莫名的殷勤勁,不管更換抱姿還是腰帶的事情,更別提還會跟他開玩笑。
“我自己來。”
顧星闌提著裙連連後退了好幾步。
話音落下,黎泰賀就真的起身,把鞋盒遞給他。
“五分鍾的時間,能整理好嗎?”
“當然。”顧星闌點點頭,靠著牆開始穿鞋。
穿著這麽緊的裙子,他實在是蹲不下去。
鞋子是平底的,黑色女士皮鞋,鞋麵異常光滑,碼數剛剛好跟他契合。
穿好的瞬間,視線裏出現一隻寬大的手掌。
“一起走吧?”
黎泰賀就像真的變了一個人,如沐春風的感覺,尤其是撫上他的腰時。
他有些腿軟。
知道這個人秉性,顧星闌自覺閉上雙眼,對外界的感知全部在旁邊的男人身上。
兩個人不知道走了多久。
直到一股冷風輕輕拂在他臉上時,就知道這是快出去了。
顧星闌輕聲道:“記者過來會問什麽問題嗎?”
“我們比翼雙飛的事情,你盡情答,遇到不想回答的,盡管擺臉色。”
“他們是為了昨天綁架的事情?”
“昨天沒有綁架。”黎泰賀加重了扶在他腰旁的力度:“隻有幾個外城人不小心用了廢棄工廠的機器,還不小心被絞成肉泥,懂嗎?”
聽到這,寒毛直立。
昨天的工廠除了廢棄鐵材和木材就沒有其他的,更別說什麽機器。
很難想象那些人是在什麽樣的情況下進了進了絞肉機。
顧星闌身體僵直,咽了咽口水,腦子裏一團亂麻。
“睜開眼吧。”黎泰賀十指相扣。
本該不習慣的動作,因著現在牽的是一個陰晴不定、手段狠辣的人,心裏麵簡直服帖極了,半點反抗的意思都不帶有。
別墅的正廳,很熱鬧。
幾個穿著便服的人在真皮沙發上和扛著攝像機的人有說有笑。
一眼望過去全像是大學生剛畢業的青澀年輕人。
坐在沙發邊緣的人,最先看到黎泰賀。
“黎總好!打擾了!”
話音落下,沙發上的人全部站起來,紛紛說著黎總好。
“大家坐,不用客氣。”
黎泰賀溫文儒雅,滿麵都是笑意,眉梢高高揚起,和他們仿若是同事兼好友。
難怪這個人能坐上家主的位置,光是見人三分笑的功夫,他就學不來。
顧星闌跟在後麵,繃著唇線。
“這位就是黎夫人吧?”
“黎夫人好!”
“打擾了。”
一口一個招呼,聲音稚嫩極了。
了望社是什麽意思?派這些學生氣這麽足的人過來?
遠看隻能看個大概,現在距離近了,他想看看到底是什麽情況,顧星闌微不可察地抬起眼皮。
結果就撞進了兩隻深不見底的黑眸。
心下一驚,顧星闌避開了眼神,又覺得剛剛乍一看是錯覺,再次望過去時。
什麽也看不到,隻有一張接著一張的笑臉,分不清是哪個記者。
“我們是代表了望通訊社過來繼續對您進行采訪,希望您不要介意。”
帶頭的人,氣勢絲毫不輸黎泰賀,伸出手。
又或者是黎泰賀故意收起了氣場。
在顧星闌眼裏,兩個人雙手相握,反倒像是黎泰賀謙卑、主動地邀請了望社的人過來昌穀別墅。
他沒有辦法加入這些人的聊天,就坐在沙發邊緣,靜靜地聽著。
比如記者總是用“大眾視線”來作幌子問自己想問的隱蔽問題。
“黎總,您不用客氣,我們已經喝過茶了。”記者揚著笑臉,輕聲道:“今天來,還是想接著聊聊這陣子圍繞貴公司的那些事”
開場說完,記者微微擰起眉,沉著聲道:
“您也知道,在這信息時代,輿論場眾說紛紜,有些聲音雖沒實錘,但也鬧得沸沸揚揚,對您和公司的形象總歸不太有利,我們今天會急匆匆來,就是接到一封匿名舉報信,說昨天晚上郊外死的四個人,其中兩名外城的人都是您黎氏的員工,其實不單單是這一起,從上個月,我們陸陸續續接到舉報,說貴公司有不少人無故失蹤,您怎麽看這無端猜測?”
黎泰賀神色沉穩,不慌不忙地靠向椅背,雙手自然交疊、眼神清澈,語氣平和道:“記者朋友,你是專業人士,比我更清楚,謠言比真相更容易‘跑馬圈地’。”
“就說您提及郊外的那起事故,說實話,目前我還沒接到確切通報,不過,不管死的是不是黎氏員工,隻要有一絲關聯的可能,我們絕不推諉,即便是外包項目的員工,黎氏定會盡全力配合警方徹查到底。”
“至於失蹤,黎氏業務多元、項目遍布,員工經常出差、外派,有時遇到出國的,通訊不暢、行程緊湊也是常有的事情,不能憑著這個就判成‘失蹤’。”
“每個月人事部門都有詳盡報備,從差旅安排到工作調動,流程清晰透明,而這些匿名舉報,怕是有人蓄意抹黑、混淆視聽,想趁著輿論渾水,攪亂公司正常運轉、損傷我們積攢多年的口碑,還望記者朋友們……能秉持公正,不要被不實的舉報牽著走。”
“……”
黎泰賀這個人,勝就勝在,無論對方問什麽、問多久、問多麽離譜,臉上的語氣和神態都是一如既往的耐心和負責,眼神無辜又堅定,仿佛下一秒就能為了人類事業淒淒慘慘戚戚地登上赴死台。
而這記者,總是在問著一些混著關鍵信息的離譜又無關的問題。
不像正常記者,更像是“拷問”嫌疑人方麵的專業人員,用繁多、信息量大、調動人情緒的問題來試圖從黎泰賀應對瑣碎追問時,不經意暴露出的真實情緒或者下意識的反應,捕捉破綻或者異常的態度。
哪裏還有什麽青澀、稚嫩、懵懂的學生氣,那身老練、宛如老狗的沉穩,完完全全就是一塊久經風沙的鐵板。
這群記者到底想挖掘什麽內幕消息?
可黎泰賀別說露馬腳,就連一根馬毛都沒掉出來。
從剛剛到現在一直聚精會神的顧星闌,聽累了。
本以為是隨口一問。
可黎泰賀居然少見地頓住了。
“你沒有廋成竹竿,當然穿不下,是我考慮不周。”
說完,男人麵上又恢複成公式化的笑容,仿佛剛剛是錯覺,放下裙子後就離開了。
顧星闌挑起眉,迅速地把裙子穿上。
暗紅色的長裙緊緊地包裹著,如果不是前麵像花瓣的衣襟一直垂下去,一定會暴露他平坦的不能再平坦的胸膛。
到處都是褶皺,顧星闌扯著袖子,不斷撫平衣料。
動作扭扭捏捏,艱難地走出去。
胯部繃得太緊了,他不敢邁太大的步子,生怕走快了衣服自己撕成兩瓣。
“你穿得很好看。”
門外。
黎泰賀看向他的眼神沒有任何審視或凝視,像是單純地欣賞,身體直直地站在門口,左手拿著一頂假發,地上還放著鞋盒。
這人動作嫻熟,很快就把他的短發全部攏進發網裏麵。
長長的假發披到了腰間,黎泰賀從西裝的衣兜裏拿出木梳子,慢慢地梳著他的發絲。
顧星闌眨了眨眼:“劉海有點紮眼。”
很快,劉海就被黎泰賀拿著梳子梳到後麵去。
他抿了抿唇,眼球往上轉,隻能看到男人的喉結和光潔的下巴。
緊接著,黎泰賀居然還蹲下去給他穿鞋子。
這個人從剛剛開始對他有股莫名的殷勤勁,不管更換抱姿還是腰帶的事情,更別提還會跟他開玩笑。
“我自己來。”
顧星闌提著裙連連後退了好幾步。
話音落下,黎泰賀就真的起身,把鞋盒遞給他。
“五分鍾的時間,能整理好嗎?”
“當然。”顧星闌點點頭,靠著牆開始穿鞋。
穿著這麽緊的裙子,他實在是蹲不下去。
鞋子是平底的,黑色女士皮鞋,鞋麵異常光滑,碼數剛剛好跟他契合。
穿好的瞬間,視線裏出現一隻寬大的手掌。
“一起走吧?”
黎泰賀就像真的變了一個人,如沐春風的感覺,尤其是撫上他的腰時。
他有些腿軟。
知道這個人秉性,顧星闌自覺閉上雙眼,對外界的感知全部在旁邊的男人身上。
兩個人不知道走了多久。
直到一股冷風輕輕拂在他臉上時,就知道這是快出去了。
顧星闌輕聲道:“記者過來會問什麽問題嗎?”
“我們比翼雙飛的事情,你盡情答,遇到不想回答的,盡管擺臉色。”
“他們是為了昨天綁架的事情?”
“昨天沒有綁架。”黎泰賀加重了扶在他腰旁的力度:“隻有幾個外城人不小心用了廢棄工廠的機器,還不小心被絞成肉泥,懂嗎?”
聽到這,寒毛直立。
昨天的工廠除了廢棄鐵材和木材就沒有其他的,更別說什麽機器。
很難想象那些人是在什麽樣的情況下進了進了絞肉機。
顧星闌身體僵直,咽了咽口水,腦子裏一團亂麻。
“睜開眼吧。”黎泰賀十指相扣。
本該不習慣的動作,因著現在牽的是一個陰晴不定、手段狠辣的人,心裏麵簡直服帖極了,半點反抗的意思都不帶有。
別墅的正廳,很熱鬧。
幾個穿著便服的人在真皮沙發上和扛著攝像機的人有說有笑。
一眼望過去全像是大學生剛畢業的青澀年輕人。
坐在沙發邊緣的人,最先看到黎泰賀。
“黎總好!打擾了!”
話音落下,沙發上的人全部站起來,紛紛說著黎總好。
“大家坐,不用客氣。”
黎泰賀溫文儒雅,滿麵都是笑意,眉梢高高揚起,和他們仿若是同事兼好友。
難怪這個人能坐上家主的位置,光是見人三分笑的功夫,他就學不來。
顧星闌跟在後麵,繃著唇線。
“這位就是黎夫人吧?”
“黎夫人好!”
“打擾了。”
一口一個招呼,聲音稚嫩極了。
了望社是什麽意思?派這些學生氣這麽足的人過來?
遠看隻能看個大概,現在距離近了,他想看看到底是什麽情況,顧星闌微不可察地抬起眼皮。
結果就撞進了兩隻深不見底的黑眸。
心下一驚,顧星闌避開了眼神,又覺得剛剛乍一看是錯覺,再次望過去時。
什麽也看不到,隻有一張接著一張的笑臉,分不清是哪個記者。
“我們是代表了望通訊社過來繼續對您進行采訪,希望您不要介意。”
帶頭的人,氣勢絲毫不輸黎泰賀,伸出手。
又或者是黎泰賀故意收起了氣場。
在顧星闌眼裏,兩個人雙手相握,反倒像是黎泰賀謙卑、主動地邀請了望社的人過來昌穀別墅。
他沒有辦法加入這些人的聊天,就坐在沙發邊緣,靜靜地聽著。
比如記者總是用“大眾視線”來作幌子問自己想問的隱蔽問題。
“黎總,您不用客氣,我們已經喝過茶了。”記者揚著笑臉,輕聲道:“今天來,還是想接著聊聊這陣子圍繞貴公司的那些事”
開場說完,記者微微擰起眉,沉著聲道:
“您也知道,在這信息時代,輿論場眾說紛紜,有些聲音雖沒實錘,但也鬧得沸沸揚揚,對您和公司的形象總歸不太有利,我們今天會急匆匆來,就是接到一封匿名舉報信,說昨天晚上郊外死的四個人,其中兩名外城的人都是您黎氏的員工,其實不單單是這一起,從上個月,我們陸陸續續接到舉報,說貴公司有不少人無故失蹤,您怎麽看這無端猜測?”
黎泰賀神色沉穩,不慌不忙地靠向椅背,雙手自然交疊、眼神清澈,語氣平和道:“記者朋友,你是專業人士,比我更清楚,謠言比真相更容易‘跑馬圈地’。”
“就說您提及郊外的那起事故,說實話,目前我還沒接到確切通報,不過,不管死的是不是黎氏員工,隻要有一絲關聯的可能,我們絕不推諉,即便是外包項目的員工,黎氏定會盡全力配合警方徹查到底。”
“至於失蹤,黎氏業務多元、項目遍布,員工經常出差、外派,有時遇到出國的,通訊不暢、行程緊湊也是常有的事情,不能憑著這個就判成‘失蹤’。”
“每個月人事部門都有詳盡報備,從差旅安排到工作調動,流程清晰透明,而這些匿名舉報,怕是有人蓄意抹黑、混淆視聽,想趁著輿論渾水,攪亂公司正常運轉、損傷我們積攢多年的口碑,還望記者朋友們……能秉持公正,不要被不實的舉報牽著走。”
“……”
黎泰賀這個人,勝就勝在,無論對方問什麽、問多久、問多麽離譜,臉上的語氣和神態都是一如既往的耐心和負責,眼神無辜又堅定,仿佛下一秒就能為了人類事業淒淒慘慘戚戚地登上赴死台。
而這記者,總是在問著一些混著關鍵信息的離譜又無關的問題。
不像正常記者,更像是“拷問”嫌疑人方麵的專業人員,用繁多、信息量大、調動人情緒的問題來試圖從黎泰賀應對瑣碎追問時,不經意暴露出的真實情緒或者下意識的反應,捕捉破綻或者異常的態度。
哪裏還有什麽青澀、稚嫩、懵懂的學生氣,那身老練、宛如老狗的沉穩,完完全全就是一塊久經風沙的鐵板。
這群記者到底想挖掘什麽內幕消息?
可黎泰賀別說露馬腳,就連一根馬毛都沒掉出來。
從剛剛到現在一直聚精會神的顧星闌,聽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