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那老君言畢偈子,木由已知大天尊之意,當時安心不少,正要擇機回轉,以免離去太久,敖湚兮問起,須不好說。
孰料太上卻動念要留他,曰:“且慢,真君好福氣也,此番來,恰逢我‘鼓儺司’開演大劇《韶風》,首牌乃是六道有名的神優申陀士,你還未遇過吧?”
青年從未聽聞此人,也不知老君葫蘆裏賣的什麽藥,不過,既是天界名劇,想必是先已有之,不是這老兒特特要他看見的。
再言之,此番天尊示好,自然要接著,這裏作禮稱謝,便略待太上整束,隨之駕鶴而上,隨雲飄就,恰視那方天漢,雲宮星布,輝煌彩動,仙鳳翻飛,瑞霧嫋嫋。
此刻自有一班仙家靜候,來迎老君,原是幾位天師。樓角裏轉出數個粉雕玉琢的小童人,執扇掐香,直引著那警幻真君往高上而去。
不多時,但聽得耳畔入洪洪鍾聲,果然頭頂屏翳高懸之處,有汩汩甘泉,匯作淩空清池,其水無邊無際,自然融於雲間。
水上築高台,其勢不知幾許,晶潔無暇,似整塊白璧琢成,隻是人見所及,便說巨石,也罕有恁般碩大的,更何況是寶玉。
此高台前後造玉階,立晶梯,亦未詳其級數,但覺百千,隻是凡登台者,不必拾級而上,其石有靈,但覺足踏,自行上翻。若人從旁觀之,雲霧掩映之間,如禦風而動,飄然不群。
既上重樓,眼前赫然有巍峨瓊宇,飛簷翼然,神獸昂眺,丹牆碧瓦,藍簷金拱,彩繪古神平邪之故事。
蓋此宏築絕倫美妙,正所謂:
聽簷遊鳥是鵷雛,瑞唳鳴空彩畫塗。
香遠原由檀木萃,圖宏但為道心伏。
高軒耀目藏豐袖,明壁張懷貯管竹。
演繹悲歡平遂誌,故而觀者盡杯壺。
這警幻君於王可城中,雖亦識過不少大圖景,然此地所來的,皆是羅天神明,異聖高君,俱明冠華服,彬彬有禮。
孫木由諸年自然亦認得些,誰個是雷尊,哪位是風師,隻是不曾細見過真容。那群人瞧了真君至此,亦來道賀,倒顯得他有些拘束了。
未多時,又聞東方空三聲炮響,鞀鼓霹靂,而後喧嘩頓止,諸神肅然,尊者躬立,卑者匍匐,下奴伏身撅臀,莫敢張目。
彼時擊柷,空中遂含絲管聲動,所奏乃《豐之什》,其樂初時清玄,而後高妙,而後舒朗,轉則明麗,尾又空靈,似有餘波繞柱,延綿不絕。亦有一段詞道:
滄浪清兮濯吾纓,滄浪濁兮濯吾足。
上善兮,唯若水;
洋洋則江海,粼粼則河湖。
豐矣哉,河湖聚廣瀆。
豐矣哉,道亦源源而長徂!
青年亦知此太上老君之儀仗也,但視碧空下,眾天師簇擁一騎牛者,便此李玄祖。彼時這道德天尊峨冠博帶,子氅雲履,青兕搖頭擺尾,威風八麵,後有金靈銀靈二童相隨,可謂排場。
待其安落,眾神收禮,延天尊為首入內。那老君正喜笑顏開,忽於眾仙之間,出聲喚曰:“警幻真君何在?”
孫氏即上前作禮道:“太上,木由在此恭候也。”
那玄祖更把笑態濃些,謂眾神言:“此女媧娘娘敕封警幻真君是也,諸仙想來耳聞已久,隻是爾等有不曾謀麵者,今日見過。”
太上既已發話,群隻誰不爭先,惹得孫木由茫然失措,一時不少神仙上前稱禮,烏烏壓壓,內中多為生麵孔,亦不敢怠慢,隻幹幹回之。
這廂木由忽憶起一事,如若今日自家不至,此神聚之會,更無他份。倘老君不曾相告,如此弘盛之演,更無一人遠赴海荒,請他夫婦也。
其雖有此覺,並未言語,卻是那老君愈發客套,竟叫他一路相隨,直直入了高堂。
彼時乃視這闊大屋宇,正懸著一條額道:鼓儺司,兩旁亦有聯曰:無問賢愚,觀萬象猶知真諦;隨念悲喜,道千思或見明心。
及入內閣,早見眾異相者各施裝束,其中雲海闊天,大觀萬千,集浩瀚天地於一台。蓋所觀非尋常相者,即優伶也,為首之人正是申陀士。
此優見眾仙登臨,即喚諸從如前排演,黃鍾喧動,大呂宏鳴。乃視眼前駭浪席卷,扶搖直上,海波之中,中優伶所扮者,有神仙,有妖魔,有凡夫,有賢聖,有獐鹿,亦有鸕鶿,鳧鷖,凡百相者,敦穆鹹集。
爾時激流之上,星漢綴連,點光璀璨,橫無際涯。星河之間,有萬千含生,細若絨毛,張風而長,體若蚊蠅,展翅憨然。
此後台諸工也,或執燈火,或掌幕帳,或主聲象,乃至旁白、詠唱、詼諧等工,皆為作之。
待諸神落座,偏那木由未得請帖兒,看席的不知當排在何處。正窘於尷尬時,太上卻伸手指身旁曰:“警幻真君,你隨老夫一並吧。”
此言一出,眾皆愕然,青年亦不明所以。此時客套,倒顯矯情,不如從命,乃答應一聲,即在所指處入席。
於是大劇當演,那申陀士領眾優伶先作頌歌曰:
摩羅有詩力,姽嫿自軒然。
我今稱讚大鴻蒙,無聲海就諸生繁。
乳海填歌稱上頌,禮敬道德李天玄。
撒吉嘎他,撒吉嘎他,撒吉嘎他!
木由聞後乃“真理至上”之意,方知這申陀士乃異域之人。此番天中之界,如是祥榮,便是海外諸聖,西方群佛,亦遣特使來賀。
彼時孫氏方略猜知老君用意,蓋是告他天界正道,古來煊赫,縱有宵小,未可翻動。或道警示,令他歸天向好,莫在海外反亂天威也。
《韶風》即開演也。卻見湧動潮中,有一魔君,自生來向天修為,終見大成,乃驚仙尊。此魔名號審摩臾,斯日謂梵天大士道:“我今以修為之力,當動天球,使上為下,使賤為貴,那天神往日作威,早無正信,今當令為鬼道,飽嚐苦難也。”
梵天曰:“此不可為也,吾難賜是福。”
審摩臾呈怒相:“吾有億萬眷屬,臨天蔽空,吐息成雷,噴唾為洪,汝不賜福,我自謀就!”
梵天曰:“如是,爾自試也。”
於是魔君乃遣眷屬,要掀乾坤而自上,端坐帝君位。彼時虛空微變,莫見帝君,倒有一天將,身長九尺九寸,名至陽,號大真君,手持寶戟,於上怒視。
時審摩臾視帝君不顯,以其輕視自己,乃令駕下大將燈炬挑威,此將乃狻猊所化,鼻中有氣浪萬重,朝天一衝,但觀濁浪崩推,勢摧雲幔,波震廣空,天軍兵士,俱沒氣間,濃濁黑罩,弗能自視。
魔見之,大喜,即告燈炬,莫有逡巡,即令覆滅,以壯威靈。
燈炬即二噴之,此時有火,火入前煙,燃勢複甚。登時乃見半空兵將,無不苦痛,口中疾呼,翻滾狼狽,令其驕盛。當是時,但覺灼焚之內,焦氣頓顯,傳之萬裏,使食肉諸惡獸,皆得蘇醒。
審摩臾悅甚,即令諸獸,無有忌憚,恣意啃齧,頓見神兵之中,斷手折足者甚蕃。乃視肉骨相扯,血色淋漓,腥膻蔽空,苦不自勝。
於是魔君又遣一將,名曰壯風,唇若橐龠,但吹一氣,風狂益躁,正壯火勢。
忽有一聲,震怖寰宇,卻非帝君,乃神將至陽,彼告魔君道:“天不可逆也,今爾不知天高地厚,竟以為能犯之!”
彼聲一落,乃觀大將盛怒,張口一喝,卻見極極宇宙之間,浩浩時空之外,有神兵千,千者萬,萬者億,億者兆,兆者京,凡目能見,星布不盡,其所焚燒處,於浩瀚之中,不過滄海一粟。
魔君驚愕,乃見重重雲宮,忽降甘霖,又出煦風,雨落火熄,風拂煙遁。彼時,隱隱然有雷動,雷神小動,而猛獸覺危,驚悸而散,複歸乖就。
正有狐疑,忽雷聲大動,電徹長空,光刀之碩,裂雲徹地,地出豁口,諸眷屬不能即遁,落而為岩漿之食。
審摩臾觀之是狀,不肯屈就,乃以碩大抗之。孰料彼之碩大,天地之渺小也,縱有泰山之高,立汪洋之中,亦若扁舟一葉,不能抵風簸。
木由台前,癡癡入神,雖有驚駭,卻顯沉醉。彼雖知審摩臾之敗當顯,卻見至陽等威勢壯闊。心下乃思:若有此番雄偉,有何不可成者?
彼觀之深入,愈覺驚恐,非畏那天地浩闊,難以抗拒,而是縱了浮生,亦不能齊之萬一,何其悲也!
忽憶昔有先覺告其世間有大小年之分,溟澪以五百歲一春秋,大椿八千歲終,不過一季。縱萬壽如此,在宇宙之中,不過一瞬,豪放悲歡,終為吞沒矣!
當是時,警幻真君神思恍惚,思慮萬動,但念敖湚兮之豪壯之舉,頓生悲戚,正所謂:
蒼生萬古難明鑒,
破曉猶蒙泥濘中。
世代終其均為此,
可能地獄一空空?
孰料太上卻動念要留他,曰:“且慢,真君好福氣也,此番來,恰逢我‘鼓儺司’開演大劇《韶風》,首牌乃是六道有名的神優申陀士,你還未遇過吧?”
青年從未聽聞此人,也不知老君葫蘆裏賣的什麽藥,不過,既是天界名劇,想必是先已有之,不是這老兒特特要他看見的。
再言之,此番天尊示好,自然要接著,這裏作禮稱謝,便略待太上整束,隨之駕鶴而上,隨雲飄就,恰視那方天漢,雲宮星布,輝煌彩動,仙鳳翻飛,瑞霧嫋嫋。
此刻自有一班仙家靜候,來迎老君,原是幾位天師。樓角裏轉出數個粉雕玉琢的小童人,執扇掐香,直引著那警幻真君往高上而去。
不多時,但聽得耳畔入洪洪鍾聲,果然頭頂屏翳高懸之處,有汩汩甘泉,匯作淩空清池,其水無邊無際,自然融於雲間。
水上築高台,其勢不知幾許,晶潔無暇,似整塊白璧琢成,隻是人見所及,便說巨石,也罕有恁般碩大的,更何況是寶玉。
此高台前後造玉階,立晶梯,亦未詳其級數,但覺百千,隻是凡登台者,不必拾級而上,其石有靈,但覺足踏,自行上翻。若人從旁觀之,雲霧掩映之間,如禦風而動,飄然不群。
既上重樓,眼前赫然有巍峨瓊宇,飛簷翼然,神獸昂眺,丹牆碧瓦,藍簷金拱,彩繪古神平邪之故事。
蓋此宏築絕倫美妙,正所謂:
聽簷遊鳥是鵷雛,瑞唳鳴空彩畫塗。
香遠原由檀木萃,圖宏但為道心伏。
高軒耀目藏豐袖,明壁張懷貯管竹。
演繹悲歡平遂誌,故而觀者盡杯壺。
這警幻君於王可城中,雖亦識過不少大圖景,然此地所來的,皆是羅天神明,異聖高君,俱明冠華服,彬彬有禮。
孫木由諸年自然亦認得些,誰個是雷尊,哪位是風師,隻是不曾細見過真容。那群人瞧了真君至此,亦來道賀,倒顯得他有些拘束了。
未多時,又聞東方空三聲炮響,鞀鼓霹靂,而後喧嘩頓止,諸神肅然,尊者躬立,卑者匍匐,下奴伏身撅臀,莫敢張目。
彼時擊柷,空中遂含絲管聲動,所奏乃《豐之什》,其樂初時清玄,而後高妙,而後舒朗,轉則明麗,尾又空靈,似有餘波繞柱,延綿不絕。亦有一段詞道:
滄浪清兮濯吾纓,滄浪濁兮濯吾足。
上善兮,唯若水;
洋洋則江海,粼粼則河湖。
豐矣哉,河湖聚廣瀆。
豐矣哉,道亦源源而長徂!
青年亦知此太上老君之儀仗也,但視碧空下,眾天師簇擁一騎牛者,便此李玄祖。彼時這道德天尊峨冠博帶,子氅雲履,青兕搖頭擺尾,威風八麵,後有金靈銀靈二童相隨,可謂排場。
待其安落,眾神收禮,延天尊為首入內。那老君正喜笑顏開,忽於眾仙之間,出聲喚曰:“警幻真君何在?”
孫氏即上前作禮道:“太上,木由在此恭候也。”
那玄祖更把笑態濃些,謂眾神言:“此女媧娘娘敕封警幻真君是也,諸仙想來耳聞已久,隻是爾等有不曾謀麵者,今日見過。”
太上既已發話,群隻誰不爭先,惹得孫木由茫然失措,一時不少神仙上前稱禮,烏烏壓壓,內中多為生麵孔,亦不敢怠慢,隻幹幹回之。
這廂木由忽憶起一事,如若今日自家不至,此神聚之會,更無他份。倘老君不曾相告,如此弘盛之演,更無一人遠赴海荒,請他夫婦也。
其雖有此覺,並未言語,卻是那老君愈發客套,竟叫他一路相隨,直直入了高堂。
彼時乃視這闊大屋宇,正懸著一條額道:鼓儺司,兩旁亦有聯曰:無問賢愚,觀萬象猶知真諦;隨念悲喜,道千思或見明心。
及入內閣,早見眾異相者各施裝束,其中雲海闊天,大觀萬千,集浩瀚天地於一台。蓋所觀非尋常相者,即優伶也,為首之人正是申陀士。
此優見眾仙登臨,即喚諸從如前排演,黃鍾喧動,大呂宏鳴。乃視眼前駭浪席卷,扶搖直上,海波之中,中優伶所扮者,有神仙,有妖魔,有凡夫,有賢聖,有獐鹿,亦有鸕鶿,鳧鷖,凡百相者,敦穆鹹集。
爾時激流之上,星漢綴連,點光璀璨,橫無際涯。星河之間,有萬千含生,細若絨毛,張風而長,體若蚊蠅,展翅憨然。
此後台諸工也,或執燈火,或掌幕帳,或主聲象,乃至旁白、詠唱、詼諧等工,皆為作之。
待諸神落座,偏那木由未得請帖兒,看席的不知當排在何處。正窘於尷尬時,太上卻伸手指身旁曰:“警幻真君,你隨老夫一並吧。”
此言一出,眾皆愕然,青年亦不明所以。此時客套,倒顯矯情,不如從命,乃答應一聲,即在所指處入席。
於是大劇當演,那申陀士領眾優伶先作頌歌曰:
摩羅有詩力,姽嫿自軒然。
我今稱讚大鴻蒙,無聲海就諸生繁。
乳海填歌稱上頌,禮敬道德李天玄。
撒吉嘎他,撒吉嘎他,撒吉嘎他!
木由聞後乃“真理至上”之意,方知這申陀士乃異域之人。此番天中之界,如是祥榮,便是海外諸聖,西方群佛,亦遣特使來賀。
彼時孫氏方略猜知老君用意,蓋是告他天界正道,古來煊赫,縱有宵小,未可翻動。或道警示,令他歸天向好,莫在海外反亂天威也。
《韶風》即開演也。卻見湧動潮中,有一魔君,自生來向天修為,終見大成,乃驚仙尊。此魔名號審摩臾,斯日謂梵天大士道:“我今以修為之力,當動天球,使上為下,使賤為貴,那天神往日作威,早無正信,今當令為鬼道,飽嚐苦難也。”
梵天曰:“此不可為也,吾難賜是福。”
審摩臾呈怒相:“吾有億萬眷屬,臨天蔽空,吐息成雷,噴唾為洪,汝不賜福,我自謀就!”
梵天曰:“如是,爾自試也。”
於是魔君乃遣眷屬,要掀乾坤而自上,端坐帝君位。彼時虛空微變,莫見帝君,倒有一天將,身長九尺九寸,名至陽,號大真君,手持寶戟,於上怒視。
時審摩臾視帝君不顯,以其輕視自己,乃令駕下大將燈炬挑威,此將乃狻猊所化,鼻中有氣浪萬重,朝天一衝,但觀濁浪崩推,勢摧雲幔,波震廣空,天軍兵士,俱沒氣間,濃濁黑罩,弗能自視。
魔見之,大喜,即告燈炬,莫有逡巡,即令覆滅,以壯威靈。
燈炬即二噴之,此時有火,火入前煙,燃勢複甚。登時乃見半空兵將,無不苦痛,口中疾呼,翻滾狼狽,令其驕盛。當是時,但覺灼焚之內,焦氣頓顯,傳之萬裏,使食肉諸惡獸,皆得蘇醒。
審摩臾悅甚,即令諸獸,無有忌憚,恣意啃齧,頓見神兵之中,斷手折足者甚蕃。乃視肉骨相扯,血色淋漓,腥膻蔽空,苦不自勝。
於是魔君又遣一將,名曰壯風,唇若橐龠,但吹一氣,風狂益躁,正壯火勢。
忽有一聲,震怖寰宇,卻非帝君,乃神將至陽,彼告魔君道:“天不可逆也,今爾不知天高地厚,竟以為能犯之!”
彼聲一落,乃觀大將盛怒,張口一喝,卻見極極宇宙之間,浩浩時空之外,有神兵千,千者萬,萬者億,億者兆,兆者京,凡目能見,星布不盡,其所焚燒處,於浩瀚之中,不過滄海一粟。
魔君驚愕,乃見重重雲宮,忽降甘霖,又出煦風,雨落火熄,風拂煙遁。彼時,隱隱然有雷動,雷神小動,而猛獸覺危,驚悸而散,複歸乖就。
正有狐疑,忽雷聲大動,電徹長空,光刀之碩,裂雲徹地,地出豁口,諸眷屬不能即遁,落而為岩漿之食。
審摩臾觀之是狀,不肯屈就,乃以碩大抗之。孰料彼之碩大,天地之渺小也,縱有泰山之高,立汪洋之中,亦若扁舟一葉,不能抵風簸。
木由台前,癡癡入神,雖有驚駭,卻顯沉醉。彼雖知審摩臾之敗當顯,卻見至陽等威勢壯闊。心下乃思:若有此番雄偉,有何不可成者?
彼觀之深入,愈覺驚恐,非畏那天地浩闊,難以抗拒,而是縱了浮生,亦不能齊之萬一,何其悲也!
忽憶昔有先覺告其世間有大小年之分,溟澪以五百歲一春秋,大椿八千歲終,不過一季。縱萬壽如此,在宇宙之中,不過一瞬,豪放悲歡,終為吞沒矣!
當是時,警幻真君神思恍惚,思慮萬動,但念敖湚兮之豪壯之舉,頓生悲戚,正所謂:
蒼生萬古難明鑒,
破曉猶蒙泥濘中。
世代終其均為此,
可能地獄一空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