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再續,書接上一回。


    前邊講到我們早上去看侗族豎屋,走下山回到鎮上,去吃了鴨湯米粉,非常好吃!


    吃完早餐,淩軒和陳婉,以及年長的哥哥們因為有采購任務,就先回客棧。


    船夫帶著我和蕭遙劍,以及年紀較小的一群淩家子弟,一起在沅州城逛一逛。


    我們先去看了鼓樓。


    凡是侗寨,都有鼓樓!


    侗寨鼓樓是侗族族人唱歌跳舞、賽蘆笙和集中議事的地方。


    明代沅州古城的侗寨鼓樓,隻有一幢樓,樓的前麵有一個很開闊的圓形廣場,上邊鋪著整齊光滑的條石板。


    鼓樓就在舞水河邊,一邊臨水,另一邊就是廣場;侗族民居,它們以鼓樓為中心,向兩邊和後邊擴散。


    鼓樓就像是從舞水河升起的太陽,那些民居,就太陽四射的光芒。


    我們來到鼓樓下,向上仰望,隻見鼓樓共有七層,上邊五層是八麵,下邊二層是四麵;寶頂和屋麵是黑色,而壓在屋頂上的仔角梁和老角梁,以及簷檁和簷坊,都是白色;這樣黑白相間的顏色搭配,使整座鼓樓顯得莊重大氣。


    白色的角梁在屋麵的盡頭,向外伸出彎彎的翹角,在麗日藍天下,顯得整齊漂亮,又非常特別。


    鼓樓建在一個有五級台階高的石台上,我們拾階而上,走進鼓樓,看見簷柱之間的下方,有坐板凳,板凳下是雕花的楣子。


    鼓樓的地麵是鋪砌整齊、打磨光滑的石板,正中有一圈火塘,現在天氣還未寒冷,所以火塘沒有點火。


    剛好有一位侗族人在鼓樓,船夫跟他說了幾句,他答應帶我們上鼓樓的二樓看看。


    我們從樓梯上了二樓,在二樓的簷廊可以更清楚看到鼓樓內部錯綜複雜的梁柱。


    那位侗族人對我們說:頂層閣樓擺放著一個紅色的大鼓。


    船夫問他:鼓樓是不是沒用一釘一鉚?


    侗族人說:鼓樓不用一釘一鉚,工匠隻在木頭上開糟穿榫,利用鬥拱支柱銜接互相借力,這樣建出來的鼓樓,隻要不失火,雖經風雨雪霜,也可百年不倒!


    我們聽了,都讚歎不已!


    從鼓樓下來,我們在古城裏逛。


    船夫看見一家酒莊,就走了進去,酒莊裏擺放著許多酒缸,我們就站在門口不進去。


    聽到船夫問店家說:有無枸醬?


    店家聽了,連說:有!有!


    店家轉身走進門店內屋,捧著一罐酒出來,店家一邊把酒放在桌麵上,一邊對船夫說:看來今天遇到識酒之人!


    船夫謙遜地笑了笑,示意店家給一小杯試飲。


    店家打開酒罐蓋,我們站在門口,立刻聞著一股濃烈的酒香味。


    蕭遙劍看著船夫喝酒的高興樣子,就問我:什麽叫枸醬?


    我聽到蕭遙劍問我話,我的大腦立即飛快地運轉起來,最後腦海中彈出“甘美之”三個字!


    我對蕭遙劍說:枸醬應該就是漢武帝口中所說的“甘美之”!


    蕭遙劍說:瑤瑤所指何事?


    我說:當年漢武帝為攻打南越國,先讓唐蒙出使南越了解情況。唐蒙到了南越,發現當地人很喜歡喝一種叫枸醬的美酒,唐蒙自中原來,知道這種酒是蜀地特產,在漢朝時,明令禁止這種酒出口;而且蜀地距離南越國很遠,這些酒是經過什麽渠道來到南越國的呢?唐蒙就問當地人,當地人告訴唐蒙說,這種酒是經由夜郎國轉運而來。唐蒙聽了,記在心裏,回朝時,專門從南越取道夜郎,再由巴蜀回到長安麵聖。


    長安,即現代的西安。


    蕭遙劍說:我知道漢武帝征討南越,是向夜郎借了道,後來也是用這條道滅了夜郎國。但我不知道與這種酒有關係。


    我說:對!正是枸醬這種酒,向漢朝使者暴露了攻打南越國的另一條道路。當年唐蒙離開南越國,經水路到了夜郎國,又從夜郎國到了巴蜀之地,離開巴蜀之地時,帶了幾瓶枸醬獻給漢武帝,並向漢武帝進言說,攻打南越國可取道巴蜀!漢武帝喝著枸醬,覺得美味非常,就舉杯讚歎說,甘美之!


    蕭遙劍聽了,就對我笑說:說得我都想喝一口!


    船夫這時買了一罐枸醬,抱著這罐酒走出店門,聽到蕭遙劍的話,就說:今晚上吃飯時,就給一小口你試試!


    其他年輕人紛紛說:我也要喝!


    蕭遙劍笑著對船夫說:一罐夠喝麽?


    船夫哈哈笑說:不夠,就用小匙喝酒!


    我們一群人就跟著船夫,一路嘻嘻哈哈地回到客棧。


    欲知後事如何,請聽下回分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是九世單傳的天才幸運糖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風疏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風疏竹並收藏我是九世單傳的天才幸運糖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