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再續,書接上一回。


    我們從回龍磯回到客棧,已是晚飯時分。


    吃完晚飯,由於明天還要繼續航程,長輩們囑咐大家都要早早休息,不要外出了。


    一夜無夢,又到天明。


    這是淩家一行人從安徽休寧出發的第二十四天。


    清晨,江麵上籠罩著輕紗一般的薄霧,我們登船後,就出發了。


    潯陽江渡口是在長江南岸,我們的船駛離渡口後,越過江心,向著長江的上遊前進。


    船開定後,我們一群年輕人就走出船艙,到甲板上的船樓看風景。


    透過霧氣,能看到江水在流淌。


    一道金色的陽光照在桅杆上,我們都回頭看日出。


    幾乎是不約而同地,我們都驚叫起來:哇!龍回頭啊!


    隻見太陽從回龍磯後方的東邊山嶺中躍出,陽光恰好照在回龍磯山峰上。


    我們從長江中心遠遠地望過去,這個角度看見的回龍磯,是一塊從南岸躍起,伸向江心的巨大礁石,它的形態,恰如一條從群山遊下準備出海的遊龍,正回頭仰望著廬山群峰,此時東邊初升的太陽,像一顆金色的龍珠,就在龍頭的上方。


    淩軒說:遊龍戲珠!巨龍回頭!現在知道回龍磯為什麽被叫作回龍磯了!


    不過很可惜的是,到了明朝萬曆年間,九江發生大地震,當時狂風暴雨,長江水激起八丈高的巨浪,江邊的岩石紛紛坍塌滾入江中,回龍磯也不能幸免於難,鎖江樓連同四條鐵牛中的兩條,一同墜入江中,隨滔滔江水而去。


    現代的人們,空餘回龍磯名字,再也看不到巨龍回頭的神奇!


    言歸正傳。


    這時船已渡過江心,靠著北岸溯江而長,雖然太陽已升起,但是江麵上秋霧正濃,回龍磯漸漸消失在茫茫的江霧中。


    這時,那個引經據典、出口成章的船夫手握長杆,踩在船舷邊,過來跟我們打招呼。


    船夫笑著對我們說:去看了回龍磯吧?


    淩軒說:去看過了,不過在山上時,並不知道它為什麽被叫作回龍磯,剛才我們知道了。


    船夫點點頭說:我早有聽聞,今天得見,不虛此行!


    淩軒聽了,笑著說:大哥昨夜去了哪裏玩?


    船夫說:我們入城吃完飯,見天色還早就去了甘棠湖,經過去看了看灌嬰井。


    蕭遙劍聽了,就問船夫:大哥,李白那句詩說“浪動灌嬰井,潯陽江上風”,是什麽意思?


    船夫說:李白的這句詩,就是說灌嬰井每當長江波濤洶湧之時,人們遠在岸邊的灌嬰井,能聽聞井裏傳出浪濤聲,所以灌嬰井,又被人們叫作“浪井”。


    船夫說完就走開了,今天我們的船沿著長江向著西北方向逆風而行,船夫們有點費力。


    我說要回船艙睡一睡,蕭遙劍就和我一起回到船艙,蓋上薄被,美美的睡了一覺。


    不知不覺之間,我聽到有人叫我。


    我揉眼坐了起身,隻見船艙門口的一個身穿白色衣裙的人,向我招手,我情不自禁地站起來,跟著那人走。


    那人仙風道骨、裙裾飄逸,身子周圍似乎帶著一圈光環,又像走在霧氣裏。


    分不清他是男的,還是女的,我一直想追上去看清楚他的樣子,但是無論我怎麽跑,都跑不到他的前麵。


    那人一直引著我到了甲板上,手指著岸邊一遍蒼茫大地,對我說:那裏就是“佛國”。


    我覺得十分奇怪,就問道:為什麽叫佛國?


    那人說: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


    我追問說:你還沒有講,為什麽叫佛國?


    我聽到蕭遙劍爽朗的笑聲:哈哈!瑤瑤閉著眼睛問問題!


    我睜大眼一看,隻見蕭遙劍一麵壞笑地探頭看著我,我伸手推開他的臉,看見他的旁邊,還有淩軒、三叔和四叔,他們盤著腿圍成一圈坐著,中間擺著一堆零食,一邊聊天,一邊喝茶、吃零食。


    三叔說:瑤瑤,我們的船現在經過的地方叫廣濟,人稱“吳頭楚尾”,古稱“佛國”,就是“廣施佛法,普濟眾生”的意思。


    我此時也清醒過來,心裏為不見了那個白衣仙人感到遺憾,但是嘴上卻不能軟下來,就坐起來問:三叔,為什麽叫佛國?


    三叔說:因為廣濟出了一位禪宗四祖。隋末唐初時,司馬道信26歲就被禪宗三祖傳授衣缽,成為禪宗第四位祖師,禪宗第一位祖師是達摩,第二位祖師是慧可,第三位祖師是僧璨。四祖在世間時,經常教民眾用中醫藥遏止瘟疫,在他坐化後,被唐太宗授予諡號為“大醫禪師”。


    三叔口中所說的廣濟,在現代叫武穴,是湖北省東邊的一個縣,位於長江中遊北岸,大別山南麓,由於地處鄂、皖、贛毗連地段,曆來被稱作“三省七縣通衢”。


    武穴市自古被稱為“佛國”,即使到了現代,當地處處廟宇,梵音聲聲。


    欲知後事如何,請聽下回分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是九世單傳的天才幸運糖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風疏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風疏竹並收藏我是九世單傳的天才幸運糖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