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再續,書接上一回。


    淩家族人從安徽休寧出發的第十九天,我們登上官府為我們移民安排的站船,從瓦屑壩出發,進入了鄱陽湖。


    我站在甲板上,遠眺鄱陽山。


    這座在現代已沒入湖水中消失不見的雄偉山峰,與鄱陽縣一水相隔,像一個大力士一樣,高高聳立在鄱陽湖裏,守護著一方水土。


    一個船夫站在船樓旁當值,他看見我們站在船上望湖興歎,他就對我們說:別看現在的風平浪靜,水波不興,到了雨季,這裏洪水泛濫,災害頻發。


    我說:這個湖同時接納如此多條河流的水,難免排解不暢!


    船夫低聲神秘地對我們說:這湖裏有真龍!


    站在我旁邊的蕭遙劍一聽,就來精神了,他急問船夫:你親眼看見過嗎?


    船夫聽後嚇了一跳,連忙說:不敢!不敢!但是曾有一條鄱陽湖的暴龍被許真君在洪都府的西山製服了,壓在萍鄉楊岐山下的一個山洞裏,這個山洞就叫作孽龍洞。


    船夫口中所說的洪都府,就是現代的南昌。


    南昌在古代時被稱為洪州、洪都,是由洪崖丹井引申而來,直到現代,洪崖丹井亦是南昌最古老的名勝古跡。


    南昌有很多別名,在曆史上幾易其名,在漢代稱為豫章,唐代稱為洪州,宋代稱為隆興,明代則定名為南昌,寓意“南方昌盛”、“昌大南疆”。


    船夫提到的許真君,是指出生於南昌的晉代道士許遜,曾到蜀地任旌陽令,故人又稱其為許旌陽;許真君是道教中的一位重要的人物,又是中國神話傳說中的人物。


    孽龍洞,在江西萍鄉;孽龍洞是一個典型的海相岩溶地貌,長達1.8億年的歲月淋溶風化作用洞內鍾乳遍布,十分壯觀。孽龍洞內蜿蜒曲折、內有小溪,流經洞穴,洞內廳廊相連,最大的洞廳高達30米,可容納近千人;洞全長4公裏,走完全程需要1.5小時。


    船夫看見我們對他說的話興致勃勃,就繼續說:洪都西山萬壽宮的鎖龍井,就是許真君當年製禦孽龍的地方。


    蕭遙劍問:怎麽鄱陽湖的孽龍會跑到洪都西山萬壽山的鎖龍井被捉住呢?


    船夫回答說:洪都位置襟三江而帶五湖,控蠻荊而引甌越,就在鄱陽湖的西南岸,有贛江、撫河兩條河流連接鄱陽湖,當年孽龍從鄱陽湖順逆贛江而上,到了洪都化身美少年,流連市井嬉戲,被當時在洪都西山萬壽宮修行的許真君感受到他的氣焰,就用法術將孽龍引至萬壽宮,將他先是鎖在萬壽宮的井中,後來把他收入寶瓶中帶到萍鄉,壓在孽龍洞內。


    船夫的一席話,蕭遙劍聽得十分高興!


    我和淩軒兩人不約而同對視一下,應該都想到一塊兒了!


    我心裏在想:一個江湖船夫,引經據典、出口成章!怪不得朝鮮人崔溥,來大明遊覽後,說明朝的教育以長江為界,南北不同。他又說,江南人以讀書為業,即使是兒童、船夫、挑水工等人,都識字;在江南,隻要將地點寫出來,找一個普通人問,都可以對當地的山川名跡、曆史沿革等詳細告知;而到了江北,不學習者居多,遇到問路,常聽到回答說,我不識字。


    那麽,江南又是具體指哪些地方?


    我們知道,長江的源頭是青藏高原腹地的沱沱河、江曲河和楚瑪爾河三條河流,沱沱河是正源,發自唐古拉山脈;長江源頭到湖北宜昌就是上遊,湖北宜昌到江西湖口為中遊,江西湖口向東到出海口為下遊。


    所以我們經常聽說的江南,自古以來是指長江中下遊的江西、湖南、湖北等長江以南部分。


    換言之,江南就是指長江自湖北宜昌段開始往東部分的省市。


    淩軒對船夫說:大哥雖手撐舟船,卻口念詩書,實非一般人也!


    船夫淡然一笑說: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


    船夫所說的“成人”,是指成為有成就的人;“自在”,是悠閑安逸的意思。


    “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就是說:若要有所成就,必須努力奮鬥;做人哪有自在的時候?


    船夫所說的許真君,既是真實存在的名人,又是神話傳說中的人物。


    自晉代以來,許真君作為道教的四大天師之一,備受道教中人士推崇以及民間百姓的尊重膜拜。


    許真君二十多歲時,曾拜大洞真君吳猛為師,獲傳《三清法要》;四十歲時,到蜀地任旌陽令,即今天的四川德陽市;當了十年旌陽令後,因八王之亂充官東歸,回到江西南昌的西山上修行,時年五十歲。


    許真君活至136歲時,帶同家屬、弟子共四十二人,撥宅飛升,飛到半空時,一個石匣、一副車輪和一副錦帳從雲中落到故居之上,當地人就在其故居之上建了座“遊帷觀”,這就是西山萬壽宮。


    民間傳說中的許真君,除了禦龍製龍,還有鎮蛟斬蛇。


    與別的虛幻神話傳說不同,關於許真君的神話傳說,直到現代,都有實物佐證。


    例如,江西南昌市西山萬壽宮的鎖龍井,傳說就是許真君當年製禦孽龍的地方;還有南昌鐵柱宮前水井內的震蛟柱。


    古代的人,視洪水如猛獸,那洶湧而至的洪流,淹沒一切、帶走許多,讓人們心生恐懼,人們看著洪水,總認為水下是有一種不可控製的生物在興風作浪,除了龍,還有蛟。


    南昌城內的鐵柱宮前,就有一口井,水與別的水井不同,呈現黑色,井深不可測,井水與江水互相漲退。


    井口按八個方位焊著八個鐵環,環上牽引著八條鐵鏈,下拉著一根鐵柱。


    該鐵柱相傳是許真君用道術所鑄,故能止蛟害。


    古籍記載,許真君一生在十幾個地方共斬殺了十幾條大蛟,從此保得一方安寧,不再受蛟精所擾。


    這根鐵柱從來無人敢動,因為當年許真君安下此鐵柱時,曾說過如下的話:


    鐵柱若歪,其蛟再興,吾當複出;鐵柱若正,其蛟永震。


    上文提到許真君就是許遜,可能看官到此,還未意識到他是多麽的厲害。


    前文中,我們淩家一行人在到達鳳凰崗之前的鵲湖鎮,曾路過郭璞峰,當時我們還曾探討過,郭璞峰上有無郭璞墓。


    郭璞,就是中國古代風水理論名著《葬書》的作者,也就是風水界的祖師爺。


    根據當地傳說,郭璞因力勸王敦不要造反,被王敦令人推出去斬首,但是郭璞因之前路過曾施衣劊子手,劊子手感恩,故暗中放生,郭璞逃至鵲湖鎮旁的缽缽尖山隱居;死後,葬身於此,後人故將缽缽尖山改名為郭璞峰。


    話說,公元322年王敦之亂爆發前,王敦任晉元帝的丞相,他企圖挾天子以令諸侯,但是心裏又不踏實,就找來了當時風水術界的知名人士郭璞和許遜。


    郭璞和許遜同時麵見王敦,王敦對兩人說了昨晚發的夢,要兩人為之解夢。


    王敦說:我夢裏看見一根木頭向上捅破了天;這是否預示我將繼承帝位?


    許遜回答說:木上破天,是個未字;此夢是說晉朝國運未衰,千萬不能輕舉妄動。


    郭璞與當時的太子,即將來的晉明帝,私底下關係非常親密,護友心切,看到王敦想造反想到出麵,就更直接地對王敦說:無成。


    王敦聽了,心裏惱火,就讓郭璞算一下自己的壽命。


    郭璞說:大人若現在起兵,恐怕命不久矣!若退居武昌,則壽不可測!


    王敦一聽大怒,命令郭璞占卜自己的壽命,郭璞回答說:今日正午。


    王敦就下令把郭璞拖出去斬了!


    許遜眼見王敦如此獨斷專行,就未再多言,出來後即逃離此地,歸隱西山。


    王敦之亂在公元322年開始,隻曆經短短的兩年,就在公元324年結束,王敦果然如郭璞預言“命不久矣”一樣,在戰事中病逝。


    宋代楊傑曾言:小隱隱山林,大隱隱城郭。城郭多紛囂,山林苦淡漠。


    曆代名仕風流,樂意居於紛囂之中,甘嚐人情的淡漠。


    梅國楨曾說過:人生自適耳!依憑軌跡,外張名教,酷非所屑。


    意思就是說,人生於世,一定要找到讓自己感覺舒適的活法;應依憑日常,自我內修,不屑於為了名利而張揚。


    正是名仕風流,名仕能風流自在,是因為他們擁有了讓自己舒適躺平的資本;但是一般平民百姓,一如船夫所說“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不經一番寒徹骨,哪得梅花撲鼻香?


    船夫雖飽讀詩收仍需撐船,是因為此時還沒有自在的資本,故還不能實現自在的目標;若要人生能自適,必須先經曆一段不自在的努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是九世單傳的天才幸運糖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風疏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風疏竹並收藏我是九世單傳的天才幸運糖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