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鴛鴦湖畔
我是九世單傳的天才幸運糖寶 作者:風疏竹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前文再續,書接上一回。
前邊講到淩家族人從休寧出發的第十一天清晨,我們從月光林出發,今天的目的地是浮梁縣城。
我們昨天從中雲村經霍口,再到月光林,起早摸黑趕了63裏路;今天到浮梁縣城大約有44裏路。
前文已說過淩家族中長輩對沿途的路線都是經過規劃。
從中雲到月光林,路程是長,但是山路還算平坦;由於這一路上大多是荒郊野嶺,路上除了簡單煮食外,實不敢多作停留。
我們下一個目的地:浮梁縣城,是一個超過千年曆史的古城,我們準備到了那裏,才稍作休息。
我們向著西北方向進發,沿途山巒環繞、河湖密布、山林蔥翠、動物繁多。
我們在湖邊走過,看見許多小鳥在湖裏低飛覓食,不知道它們是在此越冬棲息,還是南飛路過的。
穿過湖邊的常綠闊葉林,繞著山穀行走,可以看到山上遍布馬尾鬆。
走出山穀,我們又可以看見一方澄藍的湖麵。
我們發現,每遇見一個湖,湖裏的鳥兒種類都不相同,好像是每一個湖都有一個族群。
其中一個湖裏就遊弋著許多鴛鴦,五彩的顏色浮在藍綠色的湖麵上,引來我們的讚歎。
這些鴛鴦並不怕我們,直到我們走近,它們才淡定撲騰、低飛到遠一點的地方。
在現代時,我知道在距婺源縣城41公裏,位於婺源西部、景德鎮東邊的賦春縣,有一個鴛鴦湖景區;那裏有一個水庫,水庫周圍生態環境良好,自八十年代初開始,每年都有無數的鴛鴦來此越冬,那個湖,因此叫做鴛鴦湖。
我在明代看到,類似鴛鴦湖的良好生態湖泊,原來在往浮梁縣城的路上,比比皆是!
行行複前行,我們看到四周的山峰,有許多溪溪從山上往下流,注入湖中;我們行走的山道,遇有小溪流過的地方,都橫著石板,所以道路並不難走,,由此也可以知道,這些山路平時來往的人還是挺多的,所以才有人專門沿途修整。
忽然,蕭遙劍拉了拉我的手,我回頭看他,隻見他手指著一個方向,我順著他的手望過去,看見了一隻動物身材高大、四腿較長,身披棕色毛發;頭上有角,像鹿,但又不是鹿;足蹄像牛,但又不是牛;頭像羊,但又不是羊;尾巴像驢,但又不是驢;它正在亂石溪穀間跳躍如飛,很快就在我們眼界內消失不見。
我衝口而出說:那是一隻“四不像”!
“四不像”又叫中華鬣羚,它的種類有點尷尬,既屬牛科,又屬鬣羚科。
應該是我們路過驚動了它,它才迅速逃離。
又向前行,蕭遙劍小聲地告訴我:前邊有一隻大山雞!
我朝他手指的方向一看,那是一隻有半米高、頭尾有近一米長的白羽毛、帶黑色條紋大鳥,正在低頭撿拾地上的果實。
我說:這不是山雞,是白鷳!
白鷳這是一種珍稀的野生動物,在現代是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
我們還看到了許多不知名字的雀鳥,它們在山腳湖邊悠閑覓食,看到我們,才不疾不徐地走開,一點也不害怕我們。
古時候的人們,對大自然頗為敬畏,除非逼不得已,否則不會隨便虐殺動物,才會讓我們看到如此多的美好生靈。
山上、湖邊除了綠色的樹外,還有許多紅紅黃黃的楓樹,倒影在湖裏,非常美麗。
此時湖麵上泛起了薄霧,遁入楓林,繚繞不散。
正是: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前邊講到淩家族人從休寧出發的第十一天清晨,我們從月光林出發,今天的目的地是浮梁縣城。
我們昨天從中雲村經霍口,再到月光林,起早摸黑趕了63裏路;今天到浮梁縣城大約有44裏路。
前文已說過淩家族中長輩對沿途的路線都是經過規劃。
從中雲到月光林,路程是長,但是山路還算平坦;由於這一路上大多是荒郊野嶺,路上除了簡單煮食外,實不敢多作停留。
我們下一個目的地:浮梁縣城,是一個超過千年曆史的古城,我們準備到了那裏,才稍作休息。
我們向著西北方向進發,沿途山巒環繞、河湖密布、山林蔥翠、動物繁多。
我們在湖邊走過,看見許多小鳥在湖裏低飛覓食,不知道它們是在此越冬棲息,還是南飛路過的。
穿過湖邊的常綠闊葉林,繞著山穀行走,可以看到山上遍布馬尾鬆。
走出山穀,我們又可以看見一方澄藍的湖麵。
我們發現,每遇見一個湖,湖裏的鳥兒種類都不相同,好像是每一個湖都有一個族群。
其中一個湖裏就遊弋著許多鴛鴦,五彩的顏色浮在藍綠色的湖麵上,引來我們的讚歎。
這些鴛鴦並不怕我們,直到我們走近,它們才淡定撲騰、低飛到遠一點的地方。
在現代時,我知道在距婺源縣城41公裏,位於婺源西部、景德鎮東邊的賦春縣,有一個鴛鴦湖景區;那裏有一個水庫,水庫周圍生態環境良好,自八十年代初開始,每年都有無數的鴛鴦來此越冬,那個湖,因此叫做鴛鴦湖。
我在明代看到,類似鴛鴦湖的良好生態湖泊,原來在往浮梁縣城的路上,比比皆是!
行行複前行,我們看到四周的山峰,有許多溪溪從山上往下流,注入湖中;我們行走的山道,遇有小溪流過的地方,都橫著石板,所以道路並不難走,,由此也可以知道,這些山路平時來往的人還是挺多的,所以才有人專門沿途修整。
忽然,蕭遙劍拉了拉我的手,我回頭看他,隻見他手指著一個方向,我順著他的手望過去,看見了一隻動物身材高大、四腿較長,身披棕色毛發;頭上有角,像鹿,但又不是鹿;足蹄像牛,但又不是牛;頭像羊,但又不是羊;尾巴像驢,但又不是驢;它正在亂石溪穀間跳躍如飛,很快就在我們眼界內消失不見。
我衝口而出說:那是一隻“四不像”!
“四不像”又叫中華鬣羚,它的種類有點尷尬,既屬牛科,又屬鬣羚科。
應該是我們路過驚動了它,它才迅速逃離。
又向前行,蕭遙劍小聲地告訴我:前邊有一隻大山雞!
我朝他手指的方向一看,那是一隻有半米高、頭尾有近一米長的白羽毛、帶黑色條紋大鳥,正在低頭撿拾地上的果實。
我說:這不是山雞,是白鷳!
白鷳這是一種珍稀的野生動物,在現代是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
我們還看到了許多不知名字的雀鳥,它們在山腳湖邊悠閑覓食,看到我們,才不疾不徐地走開,一點也不害怕我們。
古時候的人們,對大自然頗為敬畏,除非逼不得已,否則不會隨便虐殺動物,才會讓我們看到如此多的美好生靈。
山上、湖邊除了綠色的樹外,還有許多紅紅黃黃的楓樹,倒影在湖裏,非常美麗。
此時湖麵上泛起了薄霧,遁入楓林,繚繞不散。
正是: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