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試試
開著武館帶著娃,突然就無敵了 作者:李百萬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原來蛤蟆功並不是小六你師門所傳承的武功麽?”李乘風聞言,終於放下了所有顧慮,喜不自禁道:“既然如此,那四哥就先謝過小六的成全啦。”
“至於風險?”李乘風搖搖頭,眼中突然露出幾分自嘲,“不怕小六你笑話,四哥盼著能有一門上乘的內功心法,都早已經做了二十幾年的美夢。如今朝思暮想的好事,就在眼前,唾手可得,區區風險又算得了什麽?小六你放心吧,能有緣習得如此絕世神功,就算最後真的走火入魔,四哥我也是心甘情願。豈不聞朝聞道,夕死可矣。”
李青雲無聲的點了點頭,他早知道肯定會是這個結果。
對於習武之人來說,絕世神功當前,別說區區走火入魔的風險,就算是必須要揮刀自宮,不也有人做出了榜樣麽?
隻要是習武之人,根本就沒幾個能忍住這樣的誘惑。
見堂兄絲毫不在意所謂的風險,李青雲也不再猶豫,支開小鯉魚,將蛤蟆功的入門心法口訣,傳授給了堂兄。
蛤蟆功就連成年人修煉,都會有巨大的風險,李青雲可不敢隨便讓小鯉魚聽見了。
小鯉魚聰明伶俐,萬一突然對蛤蟆功生出興趣,瞎胡亂練出了毛病來,那可就要命了。
李乘風雖然二十幾年來,一直隻修習《玄武冥息訣》前兩重心法。
但內功心法有個好處,哪怕境界很低,隻要每日勤奮苦練,內力就能與日俱增,隻不過是增長的速度快慢,以及所積蓄的內力質量,有天壤之別罷了。
二十幾年的苦功下來,李乘風所積蓄的內力,相比李青雲來說,自然是不值一提,但相對於蛤蟆功入門心法來說,卻已經是足夠雄厚了。
這是優勢,也是劣勢。
優勢是隻要他的蛤蟆功能夠入門,以他的基礎內力,便足以發揮出不弱的威力了。
劣勢便是,他的基礎內力再怎麽中正平和,畢竟與白駝山的內力還是有所區別,修煉蛤蟆功,走火入魔的風險會更高一些。
其實,《射雕》五絕,李青雲如今已經身兼四絕之長。
隻有桃花島的武功,他還沒怎麽學過。
堂兄擔憂李青雲被師門責罰,不肯學降龍十八掌,但李青雲仍然也還有其他的選擇,蛤蟆功並非首選。
無論一陽指、還是先天功,威力都不在蛤蟆功之下。
尤其是一陽指,以點破麵,堪稱是蛤蟆功的克星。
可惜這兩門武功,對於修習者的要求極高,並且在積蓄內力方麵,也遠遠無法與蛤蟆功相提並論。
先天功先不必提,威力雖大,可惜修煉的要求太高,必須是本身就擁有極高武學根基的高手,才能上手修煉。
全真七子和老頑童周伯通,都可以算是江湖中的一流高手了,卻一個都沒能學到先天功,由此可見先天功的門檻之高。
相比之下,李乘風的內力修為,恐怕比之全真七子的徒弟們,都還要有所不如,自然是遠遠觸摸不到修煉先天功的門檻。
這也罷了,修煉先天功還有另一個先決條件,必須得是童子身。
李乘風雖未婚娶,可混跡黑幫,自然不可能做到守身如玉,多年前就已經破身了。
誠然,不是童子身,未必就不能練成先天功。
比如段皇爺,在得到王重陽傳授先天功的時候,早就已經登基做了皇帝,後宮嬪妃無數,不可能還是童男之身,照樣練成了先天功。
但段皇爺身兼一陽指和先天功兩大絕學,卻沒能做到像王重陽那樣,成為天下第一高手,足見他的先天功,練得並不怎麽到位。
至於一陽指,這卻是佛家的武功。(其實原著最初的版本當中,一陽指是王重陽的獨門絕技,先天功才是大理段氏的看家本領。一陽來複,本來就是道家術語,一陽指也應該是道家武功。但後來金老爺子大概是寫嗨了,在寫天龍八部的時候,把一陽指寫成了大理段氏的獨門絕技。天龍是後寫的,時間線卻在射雕前麵,這就產生了一個bug,於是隻好把射雕裏的情節改了,把一陽指給了大理段家。其實從王重陽傳功段皇爺也可以看出來,其中是有問題的。後來的版本中,王重陽傳給段皇爺的是先天功,但蛤蟆功的克星,其實是一陽指,這樣王重陽傳功段皇爺就失去了意義。後來金老爺子打了個補丁,說要先天功加上一陽指,才能克製蛤蟆功。可是從後來實際戰例來看,蛤蟆功的克星還是一陽指,並沒有先天功什麽事。比如郭靖在與歐陽鋒交手的時候,就突然擺了個一陽指的架勢,把歐陽鋒嚇了一跳,以為遇到克星了。從五行相克的角度來說,南火克西金,也應該是一陽指克製蛤蟆功,跟先天功沒什麽關係。但如果一陽指本來是王重陽的絕學,以上這些就都不是問題了。)
佛家的武功,講究一個穩字,通常都是靠水磨工夫,不求速成,這對於亟需提升實力的李乘風來說,就難免有些遠水解不了近渴。
而且,《玄武冥息訣》是道家功夫,與佛家功夫的一陽指,路數也不合,難以兼容,容易產生衝突。
當然,對比以上的這些種種理由,其實蛤蟆功也並沒有占據太大的優勢。
李青雲之所以考慮再三,最終決定傳授堂兄風險巨大而且心法還殘缺不全的蛤蟆功,是因為他覺得,這門武功能夠與降龍十八掌互補,可以彌補堂兄的短板,是當前最適合堂兄的一門內功心法。
蛤蟆之為物,先在土中久藏,積蓄精力,出土後不須多食。
蛤蟆功也講究積勁蓄力之道,以靜製動,蓄勁涵勢,蘊力不吐。
這與降龍十八掌,亢龍有悔這一招的要旨,有異曲同工之妙。
隻不過,降龍十八掌是長於發力、運勁,在積蓄內力方麵,恐怕就要遜色蛤蟆功幾分了。
歐陽鋒與洪七公同為五絕之列,武功不相上下,內力修為應該也是差不多齊頭並進。
可是洪七公以剛猛無儔的降龍十八掌,屢次與歐陽鋒交手,卻始終都是平分秋色,並不能占據上風。
足見歐陽鋒的蛤蟆功,所積蓄的力道是有多麽驚人,竟能與降龍十八掌相抗衡。
李乘風若是能練成蛤蟆功,不需要他有多深的造詣,隻要能夠掌握積蓄勁力的門道就行了。
屆時他以蛤蟆功所積蓄的力道,再用至剛至猛的降龍十八掌打出去,威力將是何等可怖的光景?
就連李青雲都對此感到非常的好奇。
所以他將蛤蟆功的心法口訣,傳授給了堂兄之後,沒有讓對方等回去之後再練,而是迫不及待,讓堂兄當場就開始上手練習。
一來,是李青雲對蛤蟆功加降龍十八掌的威力,實在是有些好奇,想要第一時間親眼目睹。
二來,則是有李青雲在旁護法,堂兄就算練得不對,他也可以及時援手,免除堂兄走火入魔之虞。
李乘風自然也明白堂弟的一番好意,心下好生感激。
他很清楚,自己眼下的這番待遇,要是說了出去,不知要羨煞多少武林中人。
世上又有幾個武者,在修煉內功的時候,能請到李青雲這種級別的高手幫忙護法?
李乘風很快收攝心神,開始專注修煉蛤蟆功的入門心法。
一練之下,他發現這門內功心法果然是處處劍走偏鋒,時時刻刻都好像是在走鋼絲,講究的就是一個富貴險中求。
李乘風習武資質不高不低,也就是中人之姿,練習如此高深凶險的內功心法,頗感到有些吃力,便如三歲稚童揮舞百斤鐵錘,分分鍾都有種會反手砸死的錯覺。
或者說,那其實並不止是錯覺。
因為李乘風很快就感到,自己稍有失誤,內息便瞬間失控,在體內亂竄。
頃刻之間,他已陷入了走火入魔的邊緣。
李乘風想到先前堂弟幾次三番的警告,心下感到一陣說不出的苦澀,意識到自己還是過於高估了自己,也太小看了修習蛤蟆功的凶險。
他倒是沒有太多懊悔的情緒,隻是感到有些遺憾,自己終究還是不能練成蛤蟆功,辜負了堂弟的一番苦心。
正在李乘風心生絕望之際,突然感到背心一熱,一股綿綿然、泊泊然,卻磅礴浩瀚到無法想象的內力,衝入了他的經脈之中。
他二十多年的積累,在這股外來的內力前麵,簡直就像是小溪與大海的對比,又像是沙粒與大山,根本就不是一個量級,完全不可同日而語。
李乘風首次如此真真切切的認識到,自己與堂弟之間的巨大差距。
那是他恐怕窮盡一生,也無法彌補的鴻溝。
他委實難以想象,堂弟比自己還年輕了好幾歲,究竟是如何練出這一身不可思議的雄厚內力。
以李乘風此時此刻的體會,他甚至隱隱覺得,別說歸禾城了,就算是整個滄浪郡、整個楚州,乃至於整個大周武林之中,單就內力而言,能夠與堂弟相提並論的高手,恐怕一隻手都能數得過來。
那浩瀚磅礴的外來內力,如同手拿把掐般的輕鬆,頃刻間便已將李乘風體內失控亂走的內息降服,並將其導回正軌。
“四哥,跟著我的引導,繼續運功,不用擔心會不會走火入魔,有我護法,絕不會有問題的。”
堂弟的聲音,在耳邊響起。
李乘風死裏逃生,又驚又喜,連忙收攝心神,重新開始按照心法口訣,繼續用功。
莫紅葉喝完了藥,走過來在旁看著,眼中異彩連連。
不過,對於李乘風的待遇,她卻並沒有什麽羨慕嫉妒恨的情緒。
隻因為當初她修煉青溟訣入門心法的時候,李青雲也是如此這般的在旁護法,引她入門。
青溟訣也是一門劍走偏鋒的內功心法,富貴險中求,修煉的時候,危機重重,如履薄冰,但一旦成功入門,進境也將會一日千裏。
以莫紅葉的資質,她想要練成這門武功,本來是千難萬難。
可有李青雲為她護法,她幾乎沒遇到什麽阻礙,就輕鬆入門。
再加上藥物輔助,才短短時間內,莫紅葉就已經將青溟訣練到了初有所成的境界。
就算是計千恨本人,得知她眼下的進境,怕是也要目瞪口呆,對其驚為天人。
也就是她練成青溟訣的時間實在太短,積蓄的內力還遠遠不夠。
否則假以時日,也不用太久,至多三年,四絕武館之流再敢上門來踢館,不用勞煩師父親自出手,莫紅葉就有信心可以將其打發了。
時間悄然流逝。
期間梅輕鴻和其他武功的學員們,陸續開始來到武館上課了。
青雲武館原先的學員,都是小學生、中學生,每天下午才會來武館上課。
如今學員數量擴張,進來了很多成年的學員,所以一大早就有很多學員來上課,李青雲也再不能像以前那樣輕鬆了。
莫紅葉不用師父開口吩咐,便自覺的守在院子門口,將學員們都打發去了隔壁武館的練功場,讓他們先自行練習著,別來打擾師父。
不知過了多久。
李乘風終於長長吐出一口氣,功行圓滿。
他抬頭望著堂弟,雖未出聲言語,感激之情卻已是溢於言表。
“四哥,蛤蟆功你已經成功入門了,以後按部就班,再練的話,風險就會小很多,”李青雲先是露出一絲欣慰的笑容,旋即臉色變得嚴肅起來,“但即便如此,四哥仍需要謹慎行事。這門功夫的凶險,四哥已經有親身體會,萬不可輕忽大意。”
李乘風絲毫不覺得他婆媽,同樣臉色嚴肅,表情鄭重的點了點頭,“小六放心,我知道厲害,絕不敢拿自己的小命開玩笑。”
“行了,四哥既然知道厲害,也不用我再多贅述,”李青雲搓了搓手,笑道:“還是先來試一試威力吧!我也很想知道,蛤蟆功加上降龍十八掌,有沒有我想象中的那麽厲害!”
李乘風一怔,有些意外,心想原來堂弟不是為了消除我的顧慮,才故意謊稱自己沒練過蛤蟆功。
不過,其實不用李青雲提醒催促,李乘風自己何嚐不是見獵心喜,很想要親自驗證一下蛤蟆功的威力?
“至於風險?”李乘風搖搖頭,眼中突然露出幾分自嘲,“不怕小六你笑話,四哥盼著能有一門上乘的內功心法,都早已經做了二十幾年的美夢。如今朝思暮想的好事,就在眼前,唾手可得,區區風險又算得了什麽?小六你放心吧,能有緣習得如此絕世神功,就算最後真的走火入魔,四哥我也是心甘情願。豈不聞朝聞道,夕死可矣。”
李青雲無聲的點了點頭,他早知道肯定會是這個結果。
對於習武之人來說,絕世神功當前,別說區區走火入魔的風險,就算是必須要揮刀自宮,不也有人做出了榜樣麽?
隻要是習武之人,根本就沒幾個能忍住這樣的誘惑。
見堂兄絲毫不在意所謂的風險,李青雲也不再猶豫,支開小鯉魚,將蛤蟆功的入門心法口訣,傳授給了堂兄。
蛤蟆功就連成年人修煉,都會有巨大的風險,李青雲可不敢隨便讓小鯉魚聽見了。
小鯉魚聰明伶俐,萬一突然對蛤蟆功生出興趣,瞎胡亂練出了毛病來,那可就要命了。
李乘風雖然二十幾年來,一直隻修習《玄武冥息訣》前兩重心法。
但內功心法有個好處,哪怕境界很低,隻要每日勤奮苦練,內力就能與日俱增,隻不過是增長的速度快慢,以及所積蓄的內力質量,有天壤之別罷了。
二十幾年的苦功下來,李乘風所積蓄的內力,相比李青雲來說,自然是不值一提,但相對於蛤蟆功入門心法來說,卻已經是足夠雄厚了。
這是優勢,也是劣勢。
優勢是隻要他的蛤蟆功能夠入門,以他的基礎內力,便足以發揮出不弱的威力了。
劣勢便是,他的基礎內力再怎麽中正平和,畢竟與白駝山的內力還是有所區別,修煉蛤蟆功,走火入魔的風險會更高一些。
其實,《射雕》五絕,李青雲如今已經身兼四絕之長。
隻有桃花島的武功,他還沒怎麽學過。
堂兄擔憂李青雲被師門責罰,不肯學降龍十八掌,但李青雲仍然也還有其他的選擇,蛤蟆功並非首選。
無論一陽指、還是先天功,威力都不在蛤蟆功之下。
尤其是一陽指,以點破麵,堪稱是蛤蟆功的克星。
可惜這兩門武功,對於修習者的要求極高,並且在積蓄內力方麵,也遠遠無法與蛤蟆功相提並論。
先天功先不必提,威力雖大,可惜修煉的要求太高,必須是本身就擁有極高武學根基的高手,才能上手修煉。
全真七子和老頑童周伯通,都可以算是江湖中的一流高手了,卻一個都沒能學到先天功,由此可見先天功的門檻之高。
相比之下,李乘風的內力修為,恐怕比之全真七子的徒弟們,都還要有所不如,自然是遠遠觸摸不到修煉先天功的門檻。
這也罷了,修煉先天功還有另一個先決條件,必須得是童子身。
李乘風雖未婚娶,可混跡黑幫,自然不可能做到守身如玉,多年前就已經破身了。
誠然,不是童子身,未必就不能練成先天功。
比如段皇爺,在得到王重陽傳授先天功的時候,早就已經登基做了皇帝,後宮嬪妃無數,不可能還是童男之身,照樣練成了先天功。
但段皇爺身兼一陽指和先天功兩大絕學,卻沒能做到像王重陽那樣,成為天下第一高手,足見他的先天功,練得並不怎麽到位。
至於一陽指,這卻是佛家的武功。(其實原著最初的版本當中,一陽指是王重陽的獨門絕技,先天功才是大理段氏的看家本領。一陽來複,本來就是道家術語,一陽指也應該是道家武功。但後來金老爺子大概是寫嗨了,在寫天龍八部的時候,把一陽指寫成了大理段氏的獨門絕技。天龍是後寫的,時間線卻在射雕前麵,這就產生了一個bug,於是隻好把射雕裏的情節改了,把一陽指給了大理段家。其實從王重陽傳功段皇爺也可以看出來,其中是有問題的。後來的版本中,王重陽傳給段皇爺的是先天功,但蛤蟆功的克星,其實是一陽指,這樣王重陽傳功段皇爺就失去了意義。後來金老爺子打了個補丁,說要先天功加上一陽指,才能克製蛤蟆功。可是從後來實際戰例來看,蛤蟆功的克星還是一陽指,並沒有先天功什麽事。比如郭靖在與歐陽鋒交手的時候,就突然擺了個一陽指的架勢,把歐陽鋒嚇了一跳,以為遇到克星了。從五行相克的角度來說,南火克西金,也應該是一陽指克製蛤蟆功,跟先天功沒什麽關係。但如果一陽指本來是王重陽的絕學,以上這些就都不是問題了。)
佛家的武功,講究一個穩字,通常都是靠水磨工夫,不求速成,這對於亟需提升實力的李乘風來說,就難免有些遠水解不了近渴。
而且,《玄武冥息訣》是道家功夫,與佛家功夫的一陽指,路數也不合,難以兼容,容易產生衝突。
當然,對比以上的這些種種理由,其實蛤蟆功也並沒有占據太大的優勢。
李青雲之所以考慮再三,最終決定傳授堂兄風險巨大而且心法還殘缺不全的蛤蟆功,是因為他覺得,這門武功能夠與降龍十八掌互補,可以彌補堂兄的短板,是當前最適合堂兄的一門內功心法。
蛤蟆之為物,先在土中久藏,積蓄精力,出土後不須多食。
蛤蟆功也講究積勁蓄力之道,以靜製動,蓄勁涵勢,蘊力不吐。
這與降龍十八掌,亢龍有悔這一招的要旨,有異曲同工之妙。
隻不過,降龍十八掌是長於發力、運勁,在積蓄內力方麵,恐怕就要遜色蛤蟆功幾分了。
歐陽鋒與洪七公同為五絕之列,武功不相上下,內力修為應該也是差不多齊頭並進。
可是洪七公以剛猛無儔的降龍十八掌,屢次與歐陽鋒交手,卻始終都是平分秋色,並不能占據上風。
足見歐陽鋒的蛤蟆功,所積蓄的力道是有多麽驚人,竟能與降龍十八掌相抗衡。
李乘風若是能練成蛤蟆功,不需要他有多深的造詣,隻要能夠掌握積蓄勁力的門道就行了。
屆時他以蛤蟆功所積蓄的力道,再用至剛至猛的降龍十八掌打出去,威力將是何等可怖的光景?
就連李青雲都對此感到非常的好奇。
所以他將蛤蟆功的心法口訣,傳授給了堂兄之後,沒有讓對方等回去之後再練,而是迫不及待,讓堂兄當場就開始上手練習。
一來,是李青雲對蛤蟆功加降龍十八掌的威力,實在是有些好奇,想要第一時間親眼目睹。
二來,則是有李青雲在旁護法,堂兄就算練得不對,他也可以及時援手,免除堂兄走火入魔之虞。
李乘風自然也明白堂弟的一番好意,心下好生感激。
他很清楚,自己眼下的這番待遇,要是說了出去,不知要羨煞多少武林中人。
世上又有幾個武者,在修煉內功的時候,能請到李青雲這種級別的高手幫忙護法?
李乘風很快收攝心神,開始專注修煉蛤蟆功的入門心法。
一練之下,他發現這門內功心法果然是處處劍走偏鋒,時時刻刻都好像是在走鋼絲,講究的就是一個富貴險中求。
李乘風習武資質不高不低,也就是中人之姿,練習如此高深凶險的內功心法,頗感到有些吃力,便如三歲稚童揮舞百斤鐵錘,分分鍾都有種會反手砸死的錯覺。
或者說,那其實並不止是錯覺。
因為李乘風很快就感到,自己稍有失誤,內息便瞬間失控,在體內亂竄。
頃刻之間,他已陷入了走火入魔的邊緣。
李乘風想到先前堂弟幾次三番的警告,心下感到一陣說不出的苦澀,意識到自己還是過於高估了自己,也太小看了修習蛤蟆功的凶險。
他倒是沒有太多懊悔的情緒,隻是感到有些遺憾,自己終究還是不能練成蛤蟆功,辜負了堂弟的一番苦心。
正在李乘風心生絕望之際,突然感到背心一熱,一股綿綿然、泊泊然,卻磅礴浩瀚到無法想象的內力,衝入了他的經脈之中。
他二十多年的積累,在這股外來的內力前麵,簡直就像是小溪與大海的對比,又像是沙粒與大山,根本就不是一個量級,完全不可同日而語。
李乘風首次如此真真切切的認識到,自己與堂弟之間的巨大差距。
那是他恐怕窮盡一生,也無法彌補的鴻溝。
他委實難以想象,堂弟比自己還年輕了好幾歲,究竟是如何練出這一身不可思議的雄厚內力。
以李乘風此時此刻的體會,他甚至隱隱覺得,別說歸禾城了,就算是整個滄浪郡、整個楚州,乃至於整個大周武林之中,單就內力而言,能夠與堂弟相提並論的高手,恐怕一隻手都能數得過來。
那浩瀚磅礴的外來內力,如同手拿把掐般的輕鬆,頃刻間便已將李乘風體內失控亂走的內息降服,並將其導回正軌。
“四哥,跟著我的引導,繼續運功,不用擔心會不會走火入魔,有我護法,絕不會有問題的。”
堂弟的聲音,在耳邊響起。
李乘風死裏逃生,又驚又喜,連忙收攝心神,重新開始按照心法口訣,繼續用功。
莫紅葉喝完了藥,走過來在旁看著,眼中異彩連連。
不過,對於李乘風的待遇,她卻並沒有什麽羨慕嫉妒恨的情緒。
隻因為當初她修煉青溟訣入門心法的時候,李青雲也是如此這般的在旁護法,引她入門。
青溟訣也是一門劍走偏鋒的內功心法,富貴險中求,修煉的時候,危機重重,如履薄冰,但一旦成功入門,進境也將會一日千裏。
以莫紅葉的資質,她想要練成這門武功,本來是千難萬難。
可有李青雲為她護法,她幾乎沒遇到什麽阻礙,就輕鬆入門。
再加上藥物輔助,才短短時間內,莫紅葉就已經將青溟訣練到了初有所成的境界。
就算是計千恨本人,得知她眼下的進境,怕是也要目瞪口呆,對其驚為天人。
也就是她練成青溟訣的時間實在太短,積蓄的內力還遠遠不夠。
否則假以時日,也不用太久,至多三年,四絕武館之流再敢上門來踢館,不用勞煩師父親自出手,莫紅葉就有信心可以將其打發了。
時間悄然流逝。
期間梅輕鴻和其他武功的學員們,陸續開始來到武館上課了。
青雲武館原先的學員,都是小學生、中學生,每天下午才會來武館上課。
如今學員數量擴張,進來了很多成年的學員,所以一大早就有很多學員來上課,李青雲也再不能像以前那樣輕鬆了。
莫紅葉不用師父開口吩咐,便自覺的守在院子門口,將學員們都打發去了隔壁武館的練功場,讓他們先自行練習著,別來打擾師父。
不知過了多久。
李乘風終於長長吐出一口氣,功行圓滿。
他抬頭望著堂弟,雖未出聲言語,感激之情卻已是溢於言表。
“四哥,蛤蟆功你已經成功入門了,以後按部就班,再練的話,風險就會小很多,”李青雲先是露出一絲欣慰的笑容,旋即臉色變得嚴肅起來,“但即便如此,四哥仍需要謹慎行事。這門功夫的凶險,四哥已經有親身體會,萬不可輕忽大意。”
李乘風絲毫不覺得他婆媽,同樣臉色嚴肅,表情鄭重的點了點頭,“小六放心,我知道厲害,絕不敢拿自己的小命開玩笑。”
“行了,四哥既然知道厲害,也不用我再多贅述,”李青雲搓了搓手,笑道:“還是先來試一試威力吧!我也很想知道,蛤蟆功加上降龍十八掌,有沒有我想象中的那麽厲害!”
李乘風一怔,有些意外,心想原來堂弟不是為了消除我的顧慮,才故意謊稱自己沒練過蛤蟆功。
不過,其實不用李青雲提醒催促,李乘風自己何嚐不是見獵心喜,很想要親自驗證一下蛤蟆功的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