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難之役後,京城一直都籠絡這一種壓抑的氣氛中。


    郭紹前陣子在城郊大開殺戒誅殺東林黨,更是給本就不平靜的京城蒙上了一層陰影。


    但這次李定國等人回朝獻俘,倒是讓京城難得的熱鬧了一次,那種壓抑的氣氛也跟著一掃而空。


    一大早的,京城的各條街道上就已經人山人海。


    一些有錢有勢的,選擇了一些地勢比較高的茶樓,打開窗戶看著街下熱鬧的場景。


    那些沒錢沒勢的,就隻能站在街道兩旁觀看這場盛況。


    百姓們人頭攢動,等都有點不耐煩的時候。


    隻聽一人指著遠方喊了句:“快看,來了!”


    人群霎時間的將腦袋轉向一個方向,隻見遠處的城門方向。


    一大批人正在井然有序的入城。


    迎麵走來的是一群穿著盔甲頭戴著女真特色盔帽的八旗將領方陣。


    八旗將領的頭盔與明軍的頭盔不同,八旗軍的頭盔上沒有盔纓,隻有一根長長的纓槍。這種纓槍很長,遠遠看去有點像“避雷針”。


    因此這些霸氣將軍們一入場,立馬引來了百姓們的注目。


    走在八旗將領最前方的,是一個穿著明黃色錦袍的青年人,其他俘虜都沒帶兵器,隻有這青年人配了把劍。


    這讓許多百姓都好奇起來,為何這群俘虜裏隻有這年輕人能配劍?他會是誰呢?


    不過也有一些聰明的人,一看這年輕人的打扮就猜出了他的身份。


    這人敢穿明黃色的服飾,還獨獨配了劍,除了豪格還能是誰?


    豪格被這麽多百姓行注目禮,已經是羞憤欲死。


    他很想用手把臉遮起來,但覺得這樣好像隻會更引人注目,便挺起了胸膛高抬起頭,好像這樣就能保留八旗將士最後的尊嚴似的。


    跟在他身後的那些將領們,也都穿著嶄新的盔甲,除了沒有劍,與平常的打扮別無二致。


    若是不知道的還以為這些八旗軍是得勝入京呢。


    跟在這些將領後麵的,就是八旗軍普通的士兵了。


    相比起他們的將軍,這些普通士兵身上的衣服要顯得破舊的多,上麵更是遍布各種血汙痕跡。


    許多士兵甚至身上都有傷,有些拄著拐杖,一瘸一拐的跟在隊列裏麵。


    周遭圍觀的百姓,不少都把自家的爛菜葉子,臭雞蛋之類的扔出來砸向這些八旗兵。


    豪格也被扔了不少菜葉子。


    這讓他很屈辱,可又不敢發作,隻能默默的把身上的菜葉子扔下去。


    遊行的隊伍浩浩蕩蕩,一直持續了一柱香時間,才算結束。


    跟在這些俘虜後麵的就是大明的禁軍了。


    禁軍個個都是趾高氣揚的,跟這些垂頭喪氣的潰兵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百姓們也不吝將各種鮮花、水果或者是一些小吃送給這些英勇奮戰的將士。(沒人知道這些人都是朝廷安排的托)


    遊行儀式結束以後,就到了獻俘環節了。


    大明的崇禎皇帝站在用石頭築成的點將台上,等待李定國他們過來獻俘。


    崇禎穿著一件嶄新的明黃色龍袍,身旁還有太子以及總理郭紹的陪伴。


    “陛下,臣李定國得勝而歸,今特向吾皇獻上此次所獲俘虜,以及敵方主將多爾袞的佩劍。”


    李定國說著雙手將一柄寶劍獻上。其實這柄劍壓根就不是多爾袞的,多爾袞的兵器是刀,這劍是豪格的。隻是為了麵子上好聽,李定國才說成是多爾袞的佩劍。


    崇禎將劍接過去,心中也是不勝唏噓。


    想自己執政以來,何取得過這樣重大的勝利呢?


    不對不對!朕怎能替反賊慶賀?


    崇禎將劍收下,淡淡的說道:“平身。”


    隨後,郭紹給了李定國一個眼神。


    對方馬上會意的讓人將豪格帶了上來。


    豪格本來不想下跪,但身後的士兵一腳將他踹倒,這讓豪格不得不跪在了崇禎腳邊。


    “此人是誰呀?”崇禎對左右詢問。


    李定國回答:“這人是豪格,皇太極長子!此次被俘,特地獻給我皇,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周遭的將領們也跟著山呼萬歲。


    兩旁的白天受到感染,也跟著大呼萬歲。


    這種場麵,饒是鐵石心腸的崇禎,也受到了感染。


    “大明萬歲,我大明天下無敵呀!”崇禎攤開胳膊不由自主的說了這麽一句。


    “陛下,請問如何處理這些俘虜?”郭紹上前問道。


    崇禎斜視郭紹一眼:“卿有何主意?”


    郭紹說:“這些普通士兵,不妨讓他們去做苦役。至於這些將官,包括豪格,臣認為可以暫時關押起來,以後跟皇太極要贖金。”


    崇禎聽了有些不太高興:“我堂堂天朝上國,豈能向蠻夷索要贖金?”


    “陛下此言差矣!”蕭毅聽了之後走上前來,彎腰說道:“萬歲,蠻夷的錢都是取自我大明百姓的民脂民膏,正所謂取之於民還之於民。我等下皇太極索要贖金,將所得錢財贈予百姓,那倒不是好事!”


    崇禎啞口無言,隻能說了句:“你們看著辦吧!”


    這時,李定國回過身踹了豪格一腳:“我家萬歲不殺你,還不謝恩?”


    豪格咬著牙說了一句:“謝萬歲不殺之恩!”


    俘虜們被壓了下去,崇禎對在場群臣說了幾句勉勵的話,就起駕回宮了。


    郭紹則是留在現場,和得勝的將士們一一握手。


    郭紹認為,和將士們握手能增強自己在軍中的威信也能讓將士們覺得更親和,所以禁軍一直有這種傳統。


    跟隨郭紹跟將士們握手的,還有太子朱慈烺。


    朱慈烺很不習慣握手這種禮節,對大部分人都隻是點點頭示意。


    這小子哪裏明白,郭紹是在培養自己在軍中的威信。


    可他卻看成一種侮辱。


    這就不能怪郭紹了,他對自己這個便宜兒子也夠意思了。


    ……


    李定國等人班師的第二天,皇太極就派人傳來消息,表示希望可以用錦州被俘的祖大壽,換回自己的兒子豪格。


    對此,郭紹手下的將士們都不願意。


    祖大壽是吳三桂的舅舅,他又不是郭紹的部下,豪格可是好不容易捉來的,憑什麽拿他去交換祖大壽?


    蕭毅卻持反對意見:“祖大壽是吳三桂的舅父,我們如果把他換回來,就等於手上又多了一個人質。而且我們換回吳三桂的舅舅,也能瓦解吳三桂部下的士氣,這對我們是有利的。”


    雙方人爭執不下,郭紹一時間有點拿不定主意。


    就在皇太極書信送到的第二天,吳三桂的信也跟著到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末野心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君子於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君子於役並收藏明末野心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