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枯地寒梅
重生罪女嫁王爺,渣男全家破大防 作者:番茄大臉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天色未明,宋隱帶著林牧並一小隊人馬出了奉峪關城朝東去了。
二人才到甘泉州府,將來意一說,便得知謝知州早已遣人向甘泉知州提了替奉峪關大營征兵的事。
甘泉州正在秘密進行,得知已征得四五百人,二人大喜過望。
遠遠瞧著麵黃肌瘦的人群,林牧不禁麵露擔憂:“人是馬馬虎虎的有了,就怕糧草跟不上!”
“朝廷的軍糧說是在路上了,但不知到了何地。”甘泉知州拱手道,“不過卑職這邊也籌集了些。”
宋隱一並謝過,命跟來的人將糧食和那四百人先送回奉峪關。自己領著林牧打馬又東迎出去,打聽朝廷的糧草到了何處。
……
一來一往間,宋隱和林牧返回奉峪城之際,已是第二日午後。
“果真這個整個鳴沙州都隻剩下老弱婦孺了。”宋隱歎道。
“是啊!”林牧踢開了腳下的沙石,“不過聽王老將軍和甘泉知州一說吧,我倒是挺佩服這位謝知州的,是個漢子,連同謝家的小女兒也是巾幗不讓須眉,竟能親自籌集糧草。”
謝知州和長子在土厥人破城那一日為掩護百姓撤離,領著府兵家丁上前抵抗,雙雙負傷,護下了半城百姓的性命。
宋隱噓歎道:“既有這些恪守使命的人在,我們更要護好奉峪關。”
街市上,稀稀拉拉地開著幾間鋪子,比剛來那一日鮮活了不少。
宋隱和林牧勒著馬兒邊走邊瞧。
打眼掃過都是米麵鋪子,價格雖然比平日貴了些,但並不離譜。
林牧掩不住滿臉的讚歎:“王老將軍說鳴沙州能支撐這麽久,還是謝知州同商人周旋的功勞。”
“得叫人有希望,才能活下去。”
倆人有一搭沒一搭地聊著,忽聞一陣由遠及近的馬蹄聲傳來。
正驚奇著要回頭,忽見一匹棗紅色的馬兒從身側闖入了視野。
馬兒身上坐著一個颯爽的女子,揚鞭朝城北馳去。
身後還拖著兩個被繩子捆住的人。
“駕!”
林牧瞧著女子身後卷起的一股煙塵,暗中歎道:
“這是誰家的女將?也不是王雲盛啊!”
話音未落,卻見方才馳去的姑娘已調轉了馬頭,正夾著馬腹朝二人迎來。
韁繩一緊,馬兒揚起了蹄子,分毫不差地停在了宋隱和林牧麵前。
“廣平郡王?”
那姑娘翻身下馬,利索地擋開了半新不舊地茜紅披風,朝著宋隱揖拜道:“真的是您呀?”
宋隱俯身望去,不偏不倚撞上了那姑娘灼灼的目光。
“你……”
宋隱不由得有些愣神。
麵前女子臉上的鳳眼和未經描摹的紅唇,配著笑靨,活脫脫就是宋隱初遇時的於景。
“謝姑娘?”
王觀壽沒少在宋隱麵前大讚謝知州的小女兒,故而雖然未見過,宋隱也能從行動做派中猜測來人的身份。
宋隱口中問著,卻移開了眼,隻管斜著身旁的林牧。
“小女謝韞,見過廣平郡王和……和林將軍!”
宋隱名聲大震,又何止在永安貴女心口中。
一句“古有高長恭,今有宋和塵”在邊關是婦孺皆知的佳話。
“謝姑娘多禮了。”
謝韞聞聲直起了身子,眼底浮動一抹溫柔。
她一身茜紅半臂襦衫爽利地紮在魚肚白的褶群裏,腰間別無餘飾,頭上隨意擰朝雲髻,除了一根茜紅的發帶外,別無朱釵簪飾。
實在是太像了。
林牧半斂眸光,躲開了宋隱的和謝韞掃來的眼神。
宋隱定神問:“謝姑娘這是何處去?”
謝韞毫無閨閣女子扭捏之態,攏著鬢間逃散開的幾縷發絲別至耳後,轉身指著被捆住的兩人:
“我今天早上發現這兩個人鬼鬼祟祟的,疑心是城裏還沒有清除完的土厥人細作,於是命人捆了想要送去軍營裏給王老將軍審問發落!”
她朝著宋隱盈盈一笑,全無苦澀艱難的神色,仿佛是長在風霜裏的一枝孤芳寒梅。
於這座苦難的邊城,竟能如此特別。
謝韞接著說:“我剛才在馬上瞥見你們二人氣度不凡,猜到是廣平郡王,這才調了馬頭過來,想著交給王爺就行,也不用再去一趟”
說話間,林牧已經翻身下馬,朝著被捆在馬後的兩人走去。
他微微側身,眼神擦著謝韞的側顏:“謝姑娘還是擔心為好。”
宋隱頷首:“勞煩謝姑娘了。”
林牧逼著二人而去,伸腳將人翻著看了幾眼,抬眼望著馬上的宋隱:
“王爺,帶走還是?”
“帶回去問問吧!”謝韞回眸朝著林牧莞爾一笑,“問不出什麽再一刀殺了也不遲。”
宋隱循聲望去,見二人雖衣著破爛,剃了胡須,可難掩眼神中的戾氣,十有八九就是土厥人之前埋伏在城裏的暗探。
“帶回去吧。”
宋隱吩咐著林牧,身下的馬兒也朝前邁開了步子。
“王爺!”
落在身後的謝韞叫住了宋隱。
宋隱勒住馬頭轉向謝韞:“謝姑娘還有何事?”
謝韞柔柔地笑著,將身子裹進了披風裏,此時才添了小女兒的嬌憨之態。
她將眼神滑到街邊的鋪子上,口中的話確是對宋隱說的:
“糧草的事情王爺……王爺和老將軍莫急,我再想想法子!”
宋隱在馬上拱手道:“那小王多謝謝知州和謝姑娘費心了。”
……
秦渡環著雙臂望著延向山林中的小道,肩頭已落了雪。
“爺,咱們走吧!”手下的人湊上前去,順著秦渡的眼神望去,“王妃都走了好久了。”
秦渡歎了一聲,怏怏地抽身往馬車走去。
“我這又要做好人,又不能徹底做好人,也真是難為人。”
隨從跟在秦渡身後撣著他肩上的雪,勸道:“老爺說了,這些事情,咱們隻能置身事外。”
“罷了罷了!”秦渡黯然一笑,“反正太子肯定會做這個好人護好她的。”
五嶺山間,太子親自坐鎮。
自手下人在五嶺山間跟丟了於景,種種跡象都表明昔日的廣平郡王妃是被山中的匪徒劫持了。
得知消息的太子便花費了好一番心思向靖順帝請命,這才謀得了領兵圍剿山匪的差事。
“殿下。”
侍衛隔著軍帳叫了一聲。
太子將素簪攥到身側,吩咐人進來。
這簪子是手下人在五嶺山中發現的,曾簪在於景發髻上。
她離開永安的那一日,他躲在暗處見過。
侍衛喘勻了氣,才提著一顆心回稟:
“殿下,屬下今日在距離官道不遠的地方發現了趙……趙姑娘的蹤跡。”
太子蹙眉聽了一耳朵,垂著眼神像是在思索,這才呢喃問:“你說什麽?”
“趙姑娘沒有被山匪劫走,她……她出現了,此刻已被屬下的人領來營中了!”
侍衛將事情說得更明白了些。
太子如夢方醒,忘情地站起身子,茫然無措地圍著椅邊繞了幾圈,這才想起來是該迎出去。
二人才到甘泉州府,將來意一說,便得知謝知州早已遣人向甘泉知州提了替奉峪關大營征兵的事。
甘泉州正在秘密進行,得知已征得四五百人,二人大喜過望。
遠遠瞧著麵黃肌瘦的人群,林牧不禁麵露擔憂:“人是馬馬虎虎的有了,就怕糧草跟不上!”
“朝廷的軍糧說是在路上了,但不知到了何地。”甘泉知州拱手道,“不過卑職這邊也籌集了些。”
宋隱一並謝過,命跟來的人將糧食和那四百人先送回奉峪關。自己領著林牧打馬又東迎出去,打聽朝廷的糧草到了何處。
……
一來一往間,宋隱和林牧返回奉峪城之際,已是第二日午後。
“果真這個整個鳴沙州都隻剩下老弱婦孺了。”宋隱歎道。
“是啊!”林牧踢開了腳下的沙石,“不過聽王老將軍和甘泉知州一說吧,我倒是挺佩服這位謝知州的,是個漢子,連同謝家的小女兒也是巾幗不讓須眉,竟能親自籌集糧草。”
謝知州和長子在土厥人破城那一日為掩護百姓撤離,領著府兵家丁上前抵抗,雙雙負傷,護下了半城百姓的性命。
宋隱噓歎道:“既有這些恪守使命的人在,我們更要護好奉峪關。”
街市上,稀稀拉拉地開著幾間鋪子,比剛來那一日鮮活了不少。
宋隱和林牧勒著馬兒邊走邊瞧。
打眼掃過都是米麵鋪子,價格雖然比平日貴了些,但並不離譜。
林牧掩不住滿臉的讚歎:“王老將軍說鳴沙州能支撐這麽久,還是謝知州同商人周旋的功勞。”
“得叫人有希望,才能活下去。”
倆人有一搭沒一搭地聊著,忽聞一陣由遠及近的馬蹄聲傳來。
正驚奇著要回頭,忽見一匹棗紅色的馬兒從身側闖入了視野。
馬兒身上坐著一個颯爽的女子,揚鞭朝城北馳去。
身後還拖著兩個被繩子捆住的人。
“駕!”
林牧瞧著女子身後卷起的一股煙塵,暗中歎道:
“這是誰家的女將?也不是王雲盛啊!”
話音未落,卻見方才馳去的姑娘已調轉了馬頭,正夾著馬腹朝二人迎來。
韁繩一緊,馬兒揚起了蹄子,分毫不差地停在了宋隱和林牧麵前。
“廣平郡王?”
那姑娘翻身下馬,利索地擋開了半新不舊地茜紅披風,朝著宋隱揖拜道:“真的是您呀?”
宋隱俯身望去,不偏不倚撞上了那姑娘灼灼的目光。
“你……”
宋隱不由得有些愣神。
麵前女子臉上的鳳眼和未經描摹的紅唇,配著笑靨,活脫脫就是宋隱初遇時的於景。
“謝姑娘?”
王觀壽沒少在宋隱麵前大讚謝知州的小女兒,故而雖然未見過,宋隱也能從行動做派中猜測來人的身份。
宋隱口中問著,卻移開了眼,隻管斜著身旁的林牧。
“小女謝韞,見過廣平郡王和……和林將軍!”
宋隱名聲大震,又何止在永安貴女心口中。
一句“古有高長恭,今有宋和塵”在邊關是婦孺皆知的佳話。
“謝姑娘多禮了。”
謝韞聞聲直起了身子,眼底浮動一抹溫柔。
她一身茜紅半臂襦衫爽利地紮在魚肚白的褶群裏,腰間別無餘飾,頭上隨意擰朝雲髻,除了一根茜紅的發帶外,別無朱釵簪飾。
實在是太像了。
林牧半斂眸光,躲開了宋隱的和謝韞掃來的眼神。
宋隱定神問:“謝姑娘這是何處去?”
謝韞毫無閨閣女子扭捏之態,攏著鬢間逃散開的幾縷發絲別至耳後,轉身指著被捆住的兩人:
“我今天早上發現這兩個人鬼鬼祟祟的,疑心是城裏還沒有清除完的土厥人細作,於是命人捆了想要送去軍營裏給王老將軍審問發落!”
她朝著宋隱盈盈一笑,全無苦澀艱難的神色,仿佛是長在風霜裏的一枝孤芳寒梅。
於這座苦難的邊城,竟能如此特別。
謝韞接著說:“我剛才在馬上瞥見你們二人氣度不凡,猜到是廣平郡王,這才調了馬頭過來,想著交給王爺就行,也不用再去一趟”
說話間,林牧已經翻身下馬,朝著被捆在馬後的兩人走去。
他微微側身,眼神擦著謝韞的側顏:“謝姑娘還是擔心為好。”
宋隱頷首:“勞煩謝姑娘了。”
林牧逼著二人而去,伸腳將人翻著看了幾眼,抬眼望著馬上的宋隱:
“王爺,帶走還是?”
“帶回去問問吧!”謝韞回眸朝著林牧莞爾一笑,“問不出什麽再一刀殺了也不遲。”
宋隱循聲望去,見二人雖衣著破爛,剃了胡須,可難掩眼神中的戾氣,十有八九就是土厥人之前埋伏在城裏的暗探。
“帶回去吧。”
宋隱吩咐著林牧,身下的馬兒也朝前邁開了步子。
“王爺!”
落在身後的謝韞叫住了宋隱。
宋隱勒住馬頭轉向謝韞:“謝姑娘還有何事?”
謝韞柔柔地笑著,將身子裹進了披風裏,此時才添了小女兒的嬌憨之態。
她將眼神滑到街邊的鋪子上,口中的話確是對宋隱說的:
“糧草的事情王爺……王爺和老將軍莫急,我再想想法子!”
宋隱在馬上拱手道:“那小王多謝謝知州和謝姑娘費心了。”
……
秦渡環著雙臂望著延向山林中的小道,肩頭已落了雪。
“爺,咱們走吧!”手下的人湊上前去,順著秦渡的眼神望去,“王妃都走了好久了。”
秦渡歎了一聲,怏怏地抽身往馬車走去。
“我這又要做好人,又不能徹底做好人,也真是難為人。”
隨從跟在秦渡身後撣著他肩上的雪,勸道:“老爺說了,這些事情,咱們隻能置身事外。”
“罷了罷了!”秦渡黯然一笑,“反正太子肯定會做這個好人護好她的。”
五嶺山間,太子親自坐鎮。
自手下人在五嶺山間跟丟了於景,種種跡象都表明昔日的廣平郡王妃是被山中的匪徒劫持了。
得知消息的太子便花費了好一番心思向靖順帝請命,這才謀得了領兵圍剿山匪的差事。
“殿下。”
侍衛隔著軍帳叫了一聲。
太子將素簪攥到身側,吩咐人進來。
這簪子是手下人在五嶺山中發現的,曾簪在於景發髻上。
她離開永安的那一日,他躲在暗處見過。
侍衛喘勻了氣,才提著一顆心回稟:
“殿下,屬下今日在距離官道不遠的地方發現了趙……趙姑娘的蹤跡。”
太子蹙眉聽了一耳朵,垂著眼神像是在思索,這才呢喃問:“你說什麽?”
“趙姑娘沒有被山匪劫走,她……她出現了,此刻已被屬下的人領來營中了!”
侍衛將事情說得更明白了些。
太子如夢方醒,忘情地站起身子,茫然無措地圍著椅邊繞了幾圈,這才想起來是該迎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