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楊倩這樣閑逛的人極少,生產區不允許買賣,閑人隻能走特定的通道遠遠參觀。


    這情況楊倩了解,之前小群聊天時她就聽鄭叔說過這項管理規定的意義所在。


    官方透明化整個生產運輸過程,就是讓普通民眾切實看到基地的能力,物資富足時能讓民眾安心,緊張時還能促進民眾同心同力克服困難,激發大部人的行動力。


    楊倩深以為然。


    末世的人最害怕看不到活下去的希望,找不到努力的意義和方向,而想在末世惡劣的環境下繼續延續人類的生存和文明,也需要人們團結一心,自己努力去打造希望。


    一牆之隔是絕望的廢土,這如孤島般的方寸之地集中了人類所有文明和生存的希望。


    外城全是通透極堅固的建築,透明隔離罩子下麵是12層樓高度的全鋼架結構整齊的生產片區,官方已經盡最大可能的利用新開發出來的生產區域。


    楊倩行走在之間通道時,有種行走在鋼筋叢林,被未來科技嚴密包圍的感覺。


    生產區被分成不同品種的小塊區域,一派繁忙的景象,無數工作人員在其中穿梭奔忙。


    他們按所從事的工作配套相應的服裝,標誌明確,胸口印著身份信息,楊倩在通道告示區看見提示,所有工作人員不得串崗,隻能進入指定的工作區域。


    這裏有專門的技術員巡查指導,操作員們則有的忙著耕種,有的正在采摘,有人正將產出運到指定的地方,到那裏後有專人負責稱量、包裝和運輸。


    大量人力物資投入下,經過這段時間的勤奮耕種,兼之研究院出品的生長液進行輔助,終於成功讓這片不毛之地短短時間綠意盎然,大量產出投入市場,迅速進入千家萬戶。


    楊倩在來來往往的人們臉上又看到了笑顏,看到了活力。


    華國人從來就是純樸的,堅韌的,勤勞的,有地種有產出,有落腳的地方,他們就能安頓下來,然後為了逐步改善生活條件不斷努力。


    她不由的感歎,有官方管理的地方就是好,短短時間這裏的一切就進入了高效的運作,開辟新的生產區雖然艱難且付出的代價不小,但成效是顯著的。


    不知不覺楊倩走到了物種保留區,她突然看到了以為已經沒了的曾經的物資處同事。


    當時疫情日趨嚴重蟲害發生,這兩位應官方的要求,和十多名農科畜牧水源方麵的專家,放棄了隨大部隊遷移,選擇與保護物種深埋“密封”於基地的地下層。


    楊倩知道,當時他們所有人已經做好了死亡的準備。很值得敬佩,看到他倆還好好活著,雖然跟他們不太熟,楊倩依然很開心。


    沒有去打擾,楊倩沿著觀光通道去參觀現存的動物品種。


    比起植物,動物物種的保留非常困難,除了基地用蟲子大量繁殖量極大的雞鴨鵝兔子。


    楊倩已經估計動物們存活量肯定不多了,一圈看下來比她更想象的還要少,一些珍稀猛獸直接就沒了,還活著的動物也一副神情懨懨的狀態。


    場館門口有提示,小動物們與人類一樣同樣麵臨生育難的問題,不育,難孕,問題胎,崎形崽,甚至不少過去極普通的動物已經成為紙片上“曾經的物種”。


    這麽形容也沒錯。


    普通物種在惡劣的野外根本無法存活,能存活都發生了變異,除了基因變異,它們身上要麽多了零件,要麽外觀發生變化,可以說它們已經不是它們了。


    楊倩慶幸,疫情時期離開基地前她曾幾次前往養殖區,盡可能買了些動物在空間放養。有些她直接放棄了,比如獅虎豹鱷,比如各類蛇,實在太怵這些可怕的動物了。


    現在看來這個舉動無比明智,她空間的好些個品種,比如馬,熊貓,麅子,鹿,好幾個種類的野雞,鳥和大量的昆蟲類等等,在空間裏都得到了很好的繁殖。


    而靠水生存的,極寒之後不久就開始嚴重缺水,連人的飲用水都必須嚴格控製,水汙染更加嚴重的現在,人畜飲用都需要淨化過濾,就更別指望保留水生物種了。


    反正楊倩尋了一圈下來,就沒在這裏找到水生動物的場館。


    這個問題楊倩不怎麽在意,她空間有個神奇的水池子。


    極熱時水池子吸收了整一個大大的蓄水庫,水庫裏品種繁多的水生動物也被納入其中,後來她嚐試後陸續投入了些海洋品種,也同樣得到了大量繁殖。


    海洋品種如何在淡水大量繁殖楊倩沒打算去搞明白原因,就如同她放棄去搞明白不到一畝地大小的水池子,是如何容納下那個相當大的蓄水庫,卻沒一點水溢出來的。


    她隻需要知道空間是個神奇的所在,空間才是保留物種最好的地方。所以當她發現災情越來越嚴重時,就開始有意識的往空間搗騰各種動植物。


    楊倩不怕野外已經成為白地,她空間有太多的動植物種類,其基因得到了大輻度強化。


    隻要她能活到災後新生活重啟,到時她駕車踏遍華國大地,把空間的一切生物撒向各處,這些經過空間改良的強大基因物種絕對能適應惡劣環境,迅速讓大地恢複生機。


    抬頭望向隔離罩外灰蒙蒙撒著細雨的天空,楊倩歎氣,不知道災難什麽時候結束。


    電話突然響起,是鄭鬆打來的。


    “倩倩,有個好消息,這事還處於保密階段,你和張赫商量一下要不要參加!如果參加我就幫你們申請名額,當然,你們也可以先觀望一陣子,隻是後麵什麽時候排上就難說了。”


    “叔,是什麽好事呀?”楊倩笑問。


    “自從疫病開始,中央基地就組織了一批最頂尖的科學家研究人類使用的基因藥,經過這些年的不懈努力,這事已經成功,並且決定在近期正式投入使用了!”


    楊倩吃驚:“人類使用的基因藥,技術成熟嗎?”


    “成熟!一項科學成果推出,在投放使用前必然經過了無數的實體實踐,反複檢驗確定才能實施。這些年的實驗結果表明,人體使用基因藥的成功率已經達到2%!”


    “叔,2%的成功率指的是一百個人裏已經成功出現兩個異能者了?”


    “別想的太離譜,不是你想象的那種異能者,而是成功者中有人力氣變大,有人免疫力大幅提升,有人強化了你們年輕人說的精神力,有人聽覺得到了加強,諸如此類!


    使用基因藥成功與否跟身體素質很有關係,因為成功的例子九成屬於部隊成員。沒成功也不失望,數據表明使用過基因藥的人,他們的體魄都得到了改善!”


    因為自己和張赫都是莫明得到個空間,剛聽到這樣的事,楊倩還以為這個世界馬上要變的玄幻起來,原來僅僅隻是身體素質方麵得到加強!


    如果隻是這樣,那她和張赫甚至揚揚都不需要服用基因藥,食用空間食物以及平時待在空間都是基因加強,身體好的他們一家甚至都不敢上醫院體檢。


    鄭叔一片好心,楊倩想了想拒絕的話才道:“叔,張赫不在家,他被醫院抽調去出事的基地執行醫療援助任務了,等他回來我跟他商量了再說。”


    “啊,你才生孩子。。。你們家的情況,他們醫院怎麽派他執行外勤任務了?”


    楊倩隻得將張赫說的轉述給鄭鬆知道,她也不想張赫出差。


    “已經出發了我想轍也沒用,回頭我讓你黃阿姨多來幫幫你!說回剛說的,現在環境越發惡劣了,人類必須跟其他物種一樣,實施進化才更適應生存!


    這事不是想要就有機會,原材料嚴重缺乏導致能製造的基因藥極少,隻能小範圍推廣,申請的人卻很多,申請成功後還有一道體檢關要過,身體數據不達標同樣沒機會。”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天災末世:擁有空間我仍艱難求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抹淺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抹淺藍並收藏天災末世:擁有空間我仍艱難求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