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總是在告別
天災末世:擁有空間我仍艱難求生 作者:一抹淺藍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離開前楊倩和張赫留下了聯係方式和住址,約好了過幾天又過來。
後來回來的駱武嫂子叫王琳的,主動將兩人送到了樓下。
“我和阿武,可能他和你們說了我和他的情況,我想告訴你們的是,我照顧他的確一開始是出於愧疚的心理,如果不是因為我他肯定還跟著鄭叔,鄭叔沒出事他應該也不會有事。
時間長了我早已不是當初的心態了。我現在隻想過平靜而且安穩的日子,所以你們放心,我一定會把阿武照顧的很好。也算是為了自己吧,這些年見多了惡毒的人冷漠的人,為了活命我也曾經跟過幾個男人,唯有和阿武在一起的時候我最安心,我想一直繼續下去。”
“我倆回來基地定居了,我們會經常過來看你們,電話和地址也留給你們了,以後有困難別怕找我們幫忙,我,宏博哥,方敏哥,我們和駱哥不是一般的交情。”楊倩道。
“我知道,他倆在基地時經常過來看阿武,鄭叔也經常過來,現在又有了你們,你們還帶回來了能在汙染土壤直接生長的藥植,我相信一切都會好起來的,阿武一定能好起來的!”
張赫牽著楊倩,慢慢步行回家,感受著基地現在的冷清,楊倩深深歎氣。
當初為了找個住的地方住他倆還得排隊,那些為了留在基地又出不起價錢的人,把籠屋都擠滿了。有人為了蹭住,躲著巡邏的工作人員擠各種辦事處的公屋地方,城中心還有展示歌舞的熱鬧夜市,基地外麵更是綿延了幾裏路的棚戶區。
現在城外的棚戶區都已經推平了,可所有的人口連基地的內部區域都填不滿,到處是空屋子空鋪麵,基地再不複喧囂繁忙的場景,這幾年也不知道死了多少人。
“老婆不要不高興了,有我們提供的樣本,官方現在一定加緊了研究,等綠洲工程推行荒野開始生長樹木植物,我們就可以去基地外麵移植基地沒有的品種了,隻會越來越好的。”
“你看這怪異的天象,到現在都沒有轉正常的跡象,我總擔心還會出現不可控的因素。”
“總會有辦法的,這些年人們經曆了太多的苦難,直到現在仍然頑強的生存著,生活在有秩序的地方,就是因為我們有一個好的zf,在他們的帶領下一定能挺到災難過去的時候。”
“以後隻要不是傳染病我們就生活在基地吧,起碼我們能想辦法幫助一下熟悉的人。”
“好。老婆我早就跟你說過了,我自己在哪兒生活都無所謂,隻要有你在身邊。我在想,我們回來接觸到的所有熟悉的人,都對汙染帶給人們身體的傷害表現的很恐懼,之後我打算好好在醫學上下功夫,這是對我們家最有用的東西,以後陪你的時間就少了。”
“不用擔心我,在基地裏麵活動很安全。我們隨時能用某信互通消息,就算遇上事你有事耽擱,我還能聯係鄭叔洪叔,還有楊康,有哪個不能幫我解決問題?手機裏麵現在打發時間的東西很多,我不出門也多的是玩的。”楊倩樂了。
張赫也笑了:“好吧,回來基地老婆你還真的多了很多消遣,不用像以前那麽無聊了。我打算提前去報到,有老師指導和可以實際操作,跟自學是兩回事。”
“你在擔心,想趕時間多學點東西?”
“我不希望有大事發生,多學點東西總是好了,再說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不是嗎?而且我上班了也方便在醫療係統找一下肖老師他們,希望他們還好好的。”
“嗯,我支持你。回頭找著人了,以後他們的養老我們多上點心。”
下午五點接揚揚回來,他今天和小朋友們玩的很高興,顯得有點依依不舍。
回家後一家人是直接去的空間做飯和休息,現在不可能遇到危險了,楊倩和張赫也不用刻意將空間的時間留到晚上的8點。知道汙染會給人們的身體帶來很嚴重的傷害,對於空間對身體的調整方麵兩人越發重視了。
四小時的空間時間必須用完,為了加強空間產品對身體的加持,張赫還把種的所有水果都挑了許多出來,弄成一份份大份的水果拚盤,有些還榨成了汁,方便隨時取用。肉食製成的各種零嘴也必不可少,為張赫專門給楊倩和揚揚弄了個容納量比較大的格子食盒。
楊倩看著張赫專門又弄了一張茶幾擺在她愛躺著休息的地方,整張茶幾都被吃的占據了,有點無語:“我吃的這麽多嗎?”
“沒事,以後你在家看電視刷手機看書什麽的,隨手就能挑選吃的,方便。”隔天張赫就去報到了,分派的醫院隔了家裏三條街,不算遠,自此張赫開始了刻苦的求學過程。
曆經疫病醫生的死亡人數也是可怕的數字,現在又有著汙染帶給人們的傷害,對醫生和專業護理人員的需求量非常大,張赫這樣有一定基礎的年輕健康醫生,立馬成了重點培養對象。
悲傷的是醫療係統裏有備注,肖老師和肖師母疫病期間選擇了不撤離。再後來,疫苗研究成功,注射後官方宣布全員撤回基地,兩老已經找不到了,隻在他們住的店鋪找到留的遺書。
兩位老人的年紀太大了,曾經說過他們無論如何隻生活這間屋子,留在已經汙染了基地還麵臨蟲災,後果可想而知,楊倩和張赫都清楚,找不到人隻不過是一個比較委婉的說法。
張赫找到那條街的街道管理員:“麻煩你,能不能打開那間店鋪讓我們看一看?”
“沒有看的價值了,裏麵什麽東西都沒了,現在所有閑著的店鋪都沒東西了。基地指揮部宣布全員回歸後,組織了大量人手對所有的房屋店鋪街道,進行全麵的清理和消殺工作,像這家記錄了有人留存的店鋪,極可能存在重大感染源,隻會成為重點清理消殺的目標。”
兩人最後隻能在店鋪外鞠了幾個躬,以和那段短暫卻又深厚的緣分作告別。
在高原洞屋隱居的日子楊倩對死亡沒有太大的感覺,才回來幾天接連聽到親近的人沒了,楊倩才真切感受到這份沉重。災害,亂世,疾病,讓人命顯得尤其脆弱。
災年並沒有過去,詭異的天象和荒蕪的四野,這種死寂的壓抑讓人有種喘不過氣的感覺,恐懼還會麵對什麽樣天災,汙染引發的疾病正在實實在威脅人類的健康,還能活多久,其實很多人不敢想這個問題。
在這樣的氛圍下,綠洲工程和醫療保障成了人們最關心的問題。
學醫本身就非常辛苦,醫生的工作量極其大,有時候張赫前腳才剛回家後腳電話就來了,他又得趕回醫院。辦的手機倒是方便了醫院呼叫他。張赫的一天24小時有一大半時間都在學習和工作中,回家第一時間是先把每天的空間刷了,隨時待命。
很快楊倩的休養時間也到了,她得去報到了。
後來回來的駱武嫂子叫王琳的,主動將兩人送到了樓下。
“我和阿武,可能他和你們說了我和他的情況,我想告訴你們的是,我照顧他的確一開始是出於愧疚的心理,如果不是因為我他肯定還跟著鄭叔,鄭叔沒出事他應該也不會有事。
時間長了我早已不是當初的心態了。我現在隻想過平靜而且安穩的日子,所以你們放心,我一定會把阿武照顧的很好。也算是為了自己吧,這些年見多了惡毒的人冷漠的人,為了活命我也曾經跟過幾個男人,唯有和阿武在一起的時候我最安心,我想一直繼續下去。”
“我倆回來基地定居了,我們會經常過來看你們,電話和地址也留給你們了,以後有困難別怕找我們幫忙,我,宏博哥,方敏哥,我們和駱哥不是一般的交情。”楊倩道。
“我知道,他倆在基地時經常過來看阿武,鄭叔也經常過來,現在又有了你們,你們還帶回來了能在汙染土壤直接生長的藥植,我相信一切都會好起來的,阿武一定能好起來的!”
張赫牽著楊倩,慢慢步行回家,感受著基地現在的冷清,楊倩深深歎氣。
當初為了找個住的地方住他倆還得排隊,那些為了留在基地又出不起價錢的人,把籠屋都擠滿了。有人為了蹭住,躲著巡邏的工作人員擠各種辦事處的公屋地方,城中心還有展示歌舞的熱鬧夜市,基地外麵更是綿延了幾裏路的棚戶區。
現在城外的棚戶區都已經推平了,可所有的人口連基地的內部區域都填不滿,到處是空屋子空鋪麵,基地再不複喧囂繁忙的場景,這幾年也不知道死了多少人。
“老婆不要不高興了,有我們提供的樣本,官方現在一定加緊了研究,等綠洲工程推行荒野開始生長樹木植物,我們就可以去基地外麵移植基地沒有的品種了,隻會越來越好的。”
“你看這怪異的天象,到現在都沒有轉正常的跡象,我總擔心還會出現不可控的因素。”
“總會有辦法的,這些年人們經曆了太多的苦難,直到現在仍然頑強的生存著,生活在有秩序的地方,就是因為我們有一個好的zf,在他們的帶領下一定能挺到災難過去的時候。”
“以後隻要不是傳染病我們就生活在基地吧,起碼我們能想辦法幫助一下熟悉的人。”
“好。老婆我早就跟你說過了,我自己在哪兒生活都無所謂,隻要有你在身邊。我在想,我們回來接觸到的所有熟悉的人,都對汙染帶給人們身體的傷害表現的很恐懼,之後我打算好好在醫學上下功夫,這是對我們家最有用的東西,以後陪你的時間就少了。”
“不用擔心我,在基地裏麵活動很安全。我們隨時能用某信互通消息,就算遇上事你有事耽擱,我還能聯係鄭叔洪叔,還有楊康,有哪個不能幫我解決問題?手機裏麵現在打發時間的東西很多,我不出門也多的是玩的。”楊倩樂了。
張赫也笑了:“好吧,回來基地老婆你還真的多了很多消遣,不用像以前那麽無聊了。我打算提前去報到,有老師指導和可以實際操作,跟自學是兩回事。”
“你在擔心,想趕時間多學點東西?”
“我不希望有大事發生,多學點東西總是好了,再說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不是嗎?而且我上班了也方便在醫療係統找一下肖老師他們,希望他們還好好的。”
“嗯,我支持你。回頭找著人了,以後他們的養老我們多上點心。”
下午五點接揚揚回來,他今天和小朋友們玩的很高興,顯得有點依依不舍。
回家後一家人是直接去的空間做飯和休息,現在不可能遇到危險了,楊倩和張赫也不用刻意將空間的時間留到晚上的8點。知道汙染會給人們的身體帶來很嚴重的傷害,對於空間對身體的調整方麵兩人越發重視了。
四小時的空間時間必須用完,為了加強空間產品對身體的加持,張赫還把種的所有水果都挑了許多出來,弄成一份份大份的水果拚盤,有些還榨成了汁,方便隨時取用。肉食製成的各種零嘴也必不可少,為張赫專門給楊倩和揚揚弄了個容納量比較大的格子食盒。
楊倩看著張赫專門又弄了一張茶幾擺在她愛躺著休息的地方,整張茶幾都被吃的占據了,有點無語:“我吃的這麽多嗎?”
“沒事,以後你在家看電視刷手機看書什麽的,隨手就能挑選吃的,方便。”隔天張赫就去報到了,分派的醫院隔了家裏三條街,不算遠,自此張赫開始了刻苦的求學過程。
曆經疫病醫生的死亡人數也是可怕的數字,現在又有著汙染帶給人們的傷害,對醫生和專業護理人員的需求量非常大,張赫這樣有一定基礎的年輕健康醫生,立馬成了重點培養對象。
悲傷的是醫療係統裏有備注,肖老師和肖師母疫病期間選擇了不撤離。再後來,疫苗研究成功,注射後官方宣布全員撤回基地,兩老已經找不到了,隻在他們住的店鋪找到留的遺書。
兩位老人的年紀太大了,曾經說過他們無論如何隻生活這間屋子,留在已經汙染了基地還麵臨蟲災,後果可想而知,楊倩和張赫都清楚,找不到人隻不過是一個比較委婉的說法。
張赫找到那條街的街道管理員:“麻煩你,能不能打開那間店鋪讓我們看一看?”
“沒有看的價值了,裏麵什麽東西都沒了,現在所有閑著的店鋪都沒東西了。基地指揮部宣布全員回歸後,組織了大量人手對所有的房屋店鋪街道,進行全麵的清理和消殺工作,像這家記錄了有人留存的店鋪,極可能存在重大感染源,隻會成為重點清理消殺的目標。”
兩人最後隻能在店鋪外鞠了幾個躬,以和那段短暫卻又深厚的緣分作告別。
在高原洞屋隱居的日子楊倩對死亡沒有太大的感覺,才回來幾天接連聽到親近的人沒了,楊倩才真切感受到這份沉重。災害,亂世,疾病,讓人命顯得尤其脆弱。
災年並沒有過去,詭異的天象和荒蕪的四野,這種死寂的壓抑讓人有種喘不過氣的感覺,恐懼還會麵對什麽樣天災,汙染引發的疾病正在實實在威脅人類的健康,還能活多久,其實很多人不敢想這個問題。
在這樣的氛圍下,綠洲工程和醫療保障成了人們最關心的問題。
學醫本身就非常辛苦,醫生的工作量極其大,有時候張赫前腳才剛回家後腳電話就來了,他又得趕回醫院。辦的手機倒是方便了醫院呼叫他。張赫的一天24小時有一大半時間都在學習和工作中,回家第一時間是先把每天的空間刷了,隨時待命。
很快楊倩的休養時間也到了,她得去報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