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 找到好東西
天災末世:擁有空間我仍艱難求生 作者:一抹淺藍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搬家是不可能搬的,楊倩和張赫都覺得住在基地比住城外更加安全,要擔心也該是住的特別高或是地麵之下的那些住戶。別人需要囤物資,他倆則不然,如果不是基地商場購買物資的限購要求比較嚴格,“多買”物資說不清來路,楊倩真的不介意給自己親近的人送點食材。
不過也給楊倩找到了機會,趁實驗場往特供商店送一小批雞的時候,她實際上是從空間挑了隻半大的雞殺了,一剁兩半分別給方敏和李宏博各送去了半邊。問,就是趁這個難得的機會以她和張赫的積分卡買了兩隻,一隻分給他倆,另一隻的半邊送去給了黃阿姨。
大家都在吃肉,但無疑雞肉更香,基地裏的人是有條件可因為養殖場隻是偶爾送,數量極少根本買不到,災前隨便能吃到的雞鴨鵝豬牛羊等肉,早就成了人們夢裏的奢侈品,已經不知道是什麽味道了。饞了,三人都沒拒絕,也因為楊倩的工作崗位注定比別人更有機會買到。
日子如流水逝去轉眼又好幾天過去,隨著一批批外勤人員歸來,野外越來越明顯的異常現象開始流傳於大眾,豫省的地震情況前些天就已經流傳開了,一開始人們還很恐慌,但當人們知道塌坑現象已經是臨近幾個省很多個基地大麵積出現後,反而平靜了下來。
人們普遍認為,隻某個小範圍地方出現地震還考慮跑遠躲一躲,如此大的範圍那是逃無可逃的,就算有目的地可以投奔,長途跋涉過程中又如何躲避途中的危險,吃什麽用什麽都是問題。兩害相權取其輕,對比過後人們忽然變的平和了,該來的躲不過,萬一運氣不錯呢!
人們開始比較城外和基地,總覺得各有各的好,除了存貯物資方麵。
於是人們開始瘋狂囤物資,城內外的人各有優勢於是產生了一個產業,代辦人。城外的人拿大量食用肉蟲加工,基地的人買一些城外麵買不到的物品,經過代辦人中間操作交換,兩邊各得所需。因為沒有違反限購政策,所以官方工作人員選擇了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楊倩經常往來後勤各倉調取物資,越發感覺倉管人員有壓力,以前民眾的購物清單更傾向於食材,現在連冷門的生活用品也在不斷調出供給,民眾每天都在把積分限額買到最上限。倉儲本就很有限,生產跟不上,出大大高於入,很多物資的存量越來越少了。
倉庫一個接一個搬空,管後勤的領導們沒一個是輕鬆的,所有生產部門成了領導們重點盯的地方,而作為促產增收的最重要環節,研究院和下屬機構實驗場更加成為重中之重。
這天正值楊倩和王子明輪班,日常事務忙完正呆在他們物資處的辦公室準備歇一歇,不經意間楊倩望向窗外時發現園區有好些人往一個方向跑,楊倩連忙打開門問正跑著的一個還算熟悉的實驗場工作人員:“許叔,他們這麽著急,是出什麽事了?”
“10號實驗田靠邊位置突然出現一個塌坑,正在工作的兩名農技人員和協助工作的三名戰士掉坑裏了,9號10號兩個實驗田的大棚和一些設備出現損壞,我們要趕過去搶修!”
“我們也趕緊過去!”王子明也聽到了,抓起防護衣開始往身上套。
兩人跑步到達現場,此時塌坑附近已經有不少人在,不知道還有沒有危險,幾位農技人員和士兵卻都不肯馬上上來,他們趴在泥坑底部翻找陷落坑底裏的試驗植株,已經有人拿了大筐過來垂到坑底,準備隨時把人和實驗品拉上來。
最近一直傳可能地震的事情,人們首先談到的就是塌坑,楊倩還是第一次親眼見到。這個坑洞大約五米深,有二十個平米左右大小,形狀就像一張裂開的口,楊倩的第一印象,這個塌坑像是被強行撕裂開來的,這讓她不由的想到了最近的一個傳言,地球在自我調整。
有人說經曆了兩年災難的地球就像發麵饅頭,大半年的水澇結束雖然仍在經曆冰雪災害,但它已經可以開始自我調整修複,塌坑就是泡發回落的結果。當然也有人說的更恐怖,說地球快要毀滅了,還歸納出了多種毀滅的方式,分裂式,爆炸式,枯萎式,等等。
這讓不少迷信的人絕望的開始祈求上天,盼望神明保佑。對此楊倩和張赫的態度很平靜,怨天尤人沒用,不管將來怎麽樣也應該努力過好當下。
楊倩很快回神,塌洞的突然出現導致的實驗大棚和儀器損壞,他們物資處有事做了。實驗區所有大棚必須維持植物生長的溫暖環境,室內外溫差非常大,寒流很容易損毀植株,已經有維修人員和戰士們在搶修大棚和保溫設備了。
王子明已經去到工作人員旁邊:“能修好嗎,缺少什麽我們馬上去倉庫調用。”
“大部分能夠維修,可能需要你們增補一些零件,我正在列清單準備到倉管處對比,如果有,得麻煩你們盡快跑一趟了,植株經不起一點點凍。。。”
楊倩已經沒去注意維修人員的話了,她的眼睛投注在其中一位戰士剛讓人吊植株上來時大筐順上來的一塊泥巴上。這塊泥巴上有幾根長長的大半褐色中帶一小段淺白的細根,褐色是枯死的部分,幾小段淺白是這幾根細根僅有的存活部分。
這草根對作為廚師來說的楊倩並不陌生,魚腥草,折耳根,都是它的名字,是不少人餐桌上的一道菜,在藥用方麵也有相當的效果,有清熱解毒、消腫療瘡、利尿除濕、止痢等作用,災前甚至有不少中老年人拿它來泡水當茶飲喝。
楊倩之前倉促間沒在空間存這個品種,魚腥草其實是一種非常好養活的植物,剁成小段,隨隨便便找塊泥地埋下去,或是扔在沙坑裏麵,隻要有一點點營養和水份,它們就能進行瘋狂的繁殖,一點點就能蔓延成一片。
楊倩心裏火熱,趕緊把那塊泥慎重收到“包裏”,她一直很想拿空間的種子送實驗場卻一直尋不到合適的機會,魚腥草是最方便也是最不受懷疑的“野草”,她可以直接往實驗田扔,隨便活。人們現在想吃點綠葉子太不容易了,再吃不習慣“臭草”的人,現在應該也不會嫌棄了。
楊倩猜,可能是這幾根魚腥草埋的太深,才躲過了重重災難。
別人拿這僅僅隻有幾小段生機的魚腥草沒辦法,可楊倩的空間功能強大,但凡有一點點生機的植物和種子隻要埋進地裏都可以成長起來,楊倩完全可以利用這幾小段,讓它的基因在空間得到強大,到時候悄悄撒到實驗田,往後魚腥草就可以在農技人員的手中得到長足發展。
不過也給楊倩找到了機會,趁實驗場往特供商店送一小批雞的時候,她實際上是從空間挑了隻半大的雞殺了,一剁兩半分別給方敏和李宏博各送去了半邊。問,就是趁這個難得的機會以她和張赫的積分卡買了兩隻,一隻分給他倆,另一隻的半邊送去給了黃阿姨。
大家都在吃肉,但無疑雞肉更香,基地裏的人是有條件可因為養殖場隻是偶爾送,數量極少根本買不到,災前隨便能吃到的雞鴨鵝豬牛羊等肉,早就成了人們夢裏的奢侈品,已經不知道是什麽味道了。饞了,三人都沒拒絕,也因為楊倩的工作崗位注定比別人更有機會買到。
日子如流水逝去轉眼又好幾天過去,隨著一批批外勤人員歸來,野外越來越明顯的異常現象開始流傳於大眾,豫省的地震情況前些天就已經流傳開了,一開始人們還很恐慌,但當人們知道塌坑現象已經是臨近幾個省很多個基地大麵積出現後,反而平靜了下來。
人們普遍認為,隻某個小範圍地方出現地震還考慮跑遠躲一躲,如此大的範圍那是逃無可逃的,就算有目的地可以投奔,長途跋涉過程中又如何躲避途中的危險,吃什麽用什麽都是問題。兩害相權取其輕,對比過後人們忽然變的平和了,該來的躲不過,萬一運氣不錯呢!
人們開始比較城外和基地,總覺得各有各的好,除了存貯物資方麵。
於是人們開始瘋狂囤物資,城內外的人各有優勢於是產生了一個產業,代辦人。城外的人拿大量食用肉蟲加工,基地的人買一些城外麵買不到的物品,經過代辦人中間操作交換,兩邊各得所需。因為沒有違反限購政策,所以官方工作人員選擇了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楊倩經常往來後勤各倉調取物資,越發感覺倉管人員有壓力,以前民眾的購物清單更傾向於食材,現在連冷門的生活用品也在不斷調出供給,民眾每天都在把積分限額買到最上限。倉儲本就很有限,生產跟不上,出大大高於入,很多物資的存量越來越少了。
倉庫一個接一個搬空,管後勤的領導們沒一個是輕鬆的,所有生產部門成了領導們重點盯的地方,而作為促產增收的最重要環節,研究院和下屬機構實驗場更加成為重中之重。
這天正值楊倩和王子明輪班,日常事務忙完正呆在他們物資處的辦公室準備歇一歇,不經意間楊倩望向窗外時發現園區有好些人往一個方向跑,楊倩連忙打開門問正跑著的一個還算熟悉的實驗場工作人員:“許叔,他們這麽著急,是出什麽事了?”
“10號實驗田靠邊位置突然出現一個塌坑,正在工作的兩名農技人員和協助工作的三名戰士掉坑裏了,9號10號兩個實驗田的大棚和一些設備出現損壞,我們要趕過去搶修!”
“我們也趕緊過去!”王子明也聽到了,抓起防護衣開始往身上套。
兩人跑步到達現場,此時塌坑附近已經有不少人在,不知道還有沒有危險,幾位農技人員和士兵卻都不肯馬上上來,他們趴在泥坑底部翻找陷落坑底裏的試驗植株,已經有人拿了大筐過來垂到坑底,準備隨時把人和實驗品拉上來。
最近一直傳可能地震的事情,人們首先談到的就是塌坑,楊倩還是第一次親眼見到。這個坑洞大約五米深,有二十個平米左右大小,形狀就像一張裂開的口,楊倩的第一印象,這個塌坑像是被強行撕裂開來的,這讓她不由的想到了最近的一個傳言,地球在自我調整。
有人說經曆了兩年災難的地球就像發麵饅頭,大半年的水澇結束雖然仍在經曆冰雪災害,但它已經可以開始自我調整修複,塌坑就是泡發回落的結果。當然也有人說的更恐怖,說地球快要毀滅了,還歸納出了多種毀滅的方式,分裂式,爆炸式,枯萎式,等等。
這讓不少迷信的人絕望的開始祈求上天,盼望神明保佑。對此楊倩和張赫的態度很平靜,怨天尤人沒用,不管將來怎麽樣也應該努力過好當下。
楊倩很快回神,塌洞的突然出現導致的實驗大棚和儀器損壞,他們物資處有事做了。實驗區所有大棚必須維持植物生長的溫暖環境,室內外溫差非常大,寒流很容易損毀植株,已經有維修人員和戰士們在搶修大棚和保溫設備了。
王子明已經去到工作人員旁邊:“能修好嗎,缺少什麽我們馬上去倉庫調用。”
“大部分能夠維修,可能需要你們增補一些零件,我正在列清單準備到倉管處對比,如果有,得麻煩你們盡快跑一趟了,植株經不起一點點凍。。。”
楊倩已經沒去注意維修人員的話了,她的眼睛投注在其中一位戰士剛讓人吊植株上來時大筐順上來的一塊泥巴上。這塊泥巴上有幾根長長的大半褐色中帶一小段淺白的細根,褐色是枯死的部分,幾小段淺白是這幾根細根僅有的存活部分。
這草根對作為廚師來說的楊倩並不陌生,魚腥草,折耳根,都是它的名字,是不少人餐桌上的一道菜,在藥用方麵也有相當的效果,有清熱解毒、消腫療瘡、利尿除濕、止痢等作用,災前甚至有不少中老年人拿它來泡水當茶飲喝。
楊倩之前倉促間沒在空間存這個品種,魚腥草其實是一種非常好養活的植物,剁成小段,隨隨便便找塊泥地埋下去,或是扔在沙坑裏麵,隻要有一點點營養和水份,它們就能進行瘋狂的繁殖,一點點就能蔓延成一片。
楊倩心裏火熱,趕緊把那塊泥慎重收到“包裏”,她一直很想拿空間的種子送實驗場卻一直尋不到合適的機會,魚腥草是最方便也是最不受懷疑的“野草”,她可以直接往實驗田扔,隨便活。人們現在想吃點綠葉子太不容易了,再吃不習慣“臭草”的人,現在應該也不會嫌棄了。
楊倩猜,可能是這幾根魚腥草埋的太深,才躲過了重重災難。
別人拿這僅僅隻有幾小段生機的魚腥草沒辦法,可楊倩的空間功能強大,但凡有一點點生機的植物和種子隻要埋進地裏都可以成長起來,楊倩完全可以利用這幾小段,讓它的基因在空間得到強大,到時候悄悄撒到實驗田,往後魚腥草就可以在農技人員的手中得到長足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