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宋遠橋眉頭緊皺,滿心擔憂,剛要踏步向前出言阻止汪瑾軒的時候,周圍的空氣仿佛都凝固了。


    宋遠橋的目光緊緊鎖住汪瑾軒的一舉一動,每一絲肌肉的緊繃都彰顯出他內心的緊張。


    一旦汪瑾軒再有進一步的動作,宋遠橋便要出手救下張無忌。


    武當七俠的情義已經超過了師兄弟,要比親兄弟還要親。


    張無忌就是自己五弟的孩子,明教滅了就滅了,但是張無忌不能出事,有張三豐在,宋遠橋不信誰敢詐刺。


    卻見汪瑾軒手腕一轉,那動作猶如行雲流水般自然,卻又帶著一種決然的氣勢。


    他竟出人意料地放下了那把鏽跡斑斑的天怒劍。


    汪瑾軒神色平靜地看向張無忌,他的眼神中透著一絲複雜的意味,像是憐憫,又像是惋惜,還有一絲難以捉摸的深邃。


    他緩緩說道:“張教主,你我都清楚,如今的明教在你的帶領下,已然與昔日大不相同,已不再是那被江湖人所唾棄的魔教。”


    他的聲音在空氣中回蕩,每一個字都清晰地傳入在場每個人的耳中。


    “這些年來,明教在你的領導下,積極整頓教內風氣,救助了不少受到戰亂和江湖紛爭之苦的百姓。


    你們的善舉,江湖上並非無人知曉。


    此次我們齊聚於此,真正的目標乃是東方不敗,與明教並無瓜葛。”


    汪瑾軒微微頓了頓,他抬頭望向天空,似在回憶著什麽。


    片刻後,目光變得嚴肅起來。


    “至於之前青翼蝠王韋一笑之事,實乃他咎由自取。


    他為了抵抗寒冰綿掌那可怕副作用的侵蝕,竟喪心病狂地殺害眾多無辜之人。


    那一幅幅血腥的場景,至今仍曆曆在目。


    每一個受害者的慘叫,每一個家庭的破碎,都如同重錘一般敲打著我們這些江湖人的良心。


    尤其是在華山合宗大典這等莊重的場合,他公然挑釁眾多武林前輩,全然不顧江湖規矩與道義,此等惡行,江湖豈能容他?


    那是武林同道匯聚一堂,共同慶祝的時刻,卻被他的瘋狂行徑染上了血腥的色彩。


    為了維護江湖正義,為了給那些死去的冤魂一個交代,汪某這才不得不出手,將他斬於劍下。”


    他輕輕歎了口氣,那歎息聲中蘊含著無奈與疲憊。接著道。


    “今日之事,本就不該發展成這樣。


    我們之間並無深仇大恨,又何必拚個你死我活,徒增傷亡?


    江湖本就已經夠殘酷了,每一次的爭鬥都會帶來無數的傷痛。


    不如就當作是一場普通的切磋,點到為止即可。


    江湖紛爭不斷,冤冤相報何時方休?若是我們能各退一步,也可避免更多的殺孽產生。


    我們都是江湖之人,都有自己的門派和信仰,但這不應該成為我們無休止廝殺的理由。”


    汪瑾軒眉頭微皺,目光如炬地盯著張無忌,眼神中多了幾分質問。


    “況且,如今你明教如此竭盡全力地幫助日月神教,可那東方不敗卻一直未曾露麵,反而讓明教擋在前麵。


    張教主,你如此重情重義,為朋友兩肋插刀,可你是否想過,你的這份付出,是否有些錯付了?


    那東方不敗真的值你們這般犧牲嗎?他在江湖上的所作所為,真的值得你們明教去為他抵擋各方的攻擊嗎?”


    話語在空氣中回蕩,每個人都陷入了沉思。


    有的人眉頭緊鎖,似乎在權衡利弊;有的人則麵露猶豫,不知該如何抉擇。


    汪瑾軒這哪是不想多造殺孽?


    就是害怕今天嘎了張無忌,明天張三豐下山嘎自己。


    汪瑾軒此刻確實是占了上風,才會這般振振有詞地說著大義凜然的話語。


    他站在那裏,身姿挺拔,仿佛是正義的化身,全然不顧剛剛那場激戰的凶險與殘酷。


    在那場激戰中,刀劍相交之聲震耳欲聾,鮮血飛濺,每個人都在為了自己的信念和門派而戰。


    若他剛剛敗於張無忌之手,那場麵定會截然不同。


    那時,他或許隻能躺在地上,身負重傷,再也沒有力氣說出這些話。


    而前來攻打黑木崖的各派,怕是隻能灰溜溜地離開,哪裏還有閑心聽他在這裏高談闊論。


    那時,能站在道德高地說這種場麵話的就該是張無忌了。


    張無忌心懷天下,本就不希望江湖陷入無謂的廝殺,若得勝,他定會以寬容之心化解仇恨,而非像汪瑾軒這般,贏了才來標榜自己的正義。


    在這殘酷的江湖紛爭中,展現出的正是那無奈的“誰贏,誰有理”。


    勝者仿佛被光環籠罩,其所言所行都像是正義的宣告。


    無論是誰,在勝利之後,都可以站出來,以正義之名指責對方的過錯,而失敗者卻隻能默默承受。


    汪瑾軒此時的侃侃而談,在旁人眼中是正義之語,可若局勢反轉,話語的主導權易主,那一切評判標準似乎也隨之改變。


    這種以勝負來定對錯的江湖邏輯,讓真正的是非善惡在刀劍碰撞間變得模糊不清,實在可悲可歎。


    江湖本應是一個有正義、有公理的地方,而不是被武力和勝負所左右的混亂之地。


    張無忌心中明白,明教參與此次大戰,很大程度上是為了顧全明教自身臉麵。


    畢竟自己的法王被人砍了,還要攻打名義上自己的附庸教派,不得不發聲而已。


    在江湖這個大舞台上,聲譽和威望如同命脈。


    一旦明教在此次大戰中退縮,那麽之前所建立起來的威望將會蕩然無存,江湖中的其他門派便會趁機對明教進行打壓。


    如今,汪瑾軒遞出了一個台階,這對明教而言,無疑是個擺脫困境的好機會。


    與整個明教麵臨滅教之災相比,一個法王的死雖然令人痛心,但似乎也沒那麽不可接受了。


    權衡利弊之後,張無忌當機立斷,直接點頭同意了汪瑾軒的提議,希望能借此平息這場大戰,為明教尋得一線生機。


    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堅定,雖然這個決定很艱難,但他知道,這是目前最好的選擇。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綜武:我是菜雞但我叔叔猛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別說話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別說話了並收藏綜武:我是菜雞但我叔叔猛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