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歸樓,雅間兒。
眾人又非急色之輩,鬆鬆筋骨也非戲言,是真想尋手法不錯的姑娘給好生按摩一番。
這乘坐的雖是大船行穩微顛,可終究是不適應,總覺得身子骨被顛得僵硬。
因眾才子俊顏風雅氣度不凡,剛進門就被識人有一套的老鴇笑吟吟地挺身熱情招待,挺身近前還故意拉低了下自己胸前那塊遮羞肚兜,露出大半白膩。
本來麻子是走在最前麵的,瞅見一團白膩晃蕩無羈,再見到那豐腴誘人的老鴇挺身貼來,嚇得一激靈,閃身繞到高文彥的身後,於是乎那肉感豐腴的嫩肉團子砰地一下如狗皮膏藥般緊貼在文彥兄的身前,兩大坨白膩分量不輕啊,壓得文彥兄微微一縮身以示敬意。
好險,好險。
男孩子在外麵一定要好好保護自己。
麻子見此暗暗心歎。
“哎唷唷,幾位公子怎地才來,姑娘們都等得心焦了,嗬嗬嗬。”
慣於歡場逢場作戲的老鴇眼珠子水汪汪的,常用來迎客的場麵話此刻也有些真情切意,這麽俊俏且文質彬彬的才子可不多見呐,姑娘們有福了。
高文彥麵色依舊毫不怯場這令人見之心頭火熱的場麵,抬手擋住老鴇探來的玉臂,直說了句:“大家稍安,可有時令酒菜?新鮮瓜果甚的一並上來,待我等安坐會兒再請姑娘陪坐不遲。”
“有有有,郎君想吃啥但請說來,便是那龍肝鳳髓,妾身也要想法子弄來。”
忘歸樓的老鴇年紀快四十歲了,瞧見突然來了這麽多俊俏才子,一時情迷,兩腿都不聽使喚了,直帶著身子往跟前貼貼。
試問滾落紅塵的女子誰不好書生這口嫩的?
高文彥舉止嫻熟寥寥幾句便謝絕這位風韻猶存的徐娘熱情作陪,也暫謝樓裏幾位紅牌或是清倌兒的陪坐。
一眾書生此刻隻想坐那兒好好聽聽曲兒,賞賞舞,告別下久坐海船帶來的不適。
到這種地方上來就點菜不叫姑娘作陪並無稀奇,許是小郎君們遠道而來一路困乏呢,聽風賞月也得先填飽肚子不是?
老鴇笑吟吟連聲應好,戀戀不舍地扭動著那團曼妙離了雅間兒,轉而去了後廚。
她要親自交代後廚一聲,務必讓俊俏小郎君們吃好喝好,這樣才有力氣賞花賞月尋樂子不是。
多少年了,怎地春心萌動了呢。
老鴇一步三擺柳的走下樓梯,消失於後院。
“誒?文彥兄,若是果腹何不尋一家食肆酒樓?”
“誒?子逸兄有所不知啊。此地可不僅僅能果腹,諸位請看,舞姿曼曼,這便是秀色可餐呐。”
尤青陽收攏折扇指著中庭搭建的舞台上幾位舞姬在琴師樂師的伴奏下婀娜身姿,騰躍旋舞。
有美姬載歌載舞,再有時令小菜下酒,的確賞心悅目,很開胃。
“是極,是極。酒樓雖好哪有絕豔助興更好?此間吃酒賞景最好不過。”
眾才子連聲稱道。
。。。
來此吃花酒的不是錦衣商賈便是粉麵富家子少有似高文彥這等俊朗風儀的才子,不是說三河鎮不歡迎才子逗留,實際情況也是如此。
作為中轉貨流集散的三河鎮異於周邊城鎮繁榮,其風氣太商業,嗯,更紅塵些,物欲橫流那種。
如此紅塵濁流滾滾的繁華大鎮,於此轉乘即可,有誌遊學天下的才子書生才不會久居於此呢。
此地既無名師名宿居此又無書院設立,有的是賭坊青樓煙花地,多逗留幾日便使盤纏多耗用幾日,更不提這鎮上的物價可高於左近縣城呢。
故而三河鎮鮮有書生文士久居。
商貿繁榮的三河鎮如一塊噴香肥肉吸引來的隻有眼裏唯利是圖的商賈和混口飯吃的江湖底層勢力。
江湖路真沒那麽好走。
浪蕩不羈的江湖也沒有茶館裏說書人口中天天逍遙和快活,說到底也不過是另一群人的柴米油鹽醬醋茶罷了。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會有紛爭。
三河鎮作為一處大港口在發展過程中滋生過不少亂子。
追名逐利也好,混口飯吃也罷,三河鎮多年以來大浪淘沙,有人得償所願,也有更多人的墳頭草長了老高甚至葬身魚腹化作一泡糞。
如今的三河鎮便是一個小江湖,逐漸形成一套穩定的規矩。
官府要的是源源不斷的稅賦和穩定,江湖勢力要的是穩穩紮住腳跟兒吃喝不愁,本地商家要的是人氣旺盛八方來財,外來客商求的是平安無事,錢貨兩訖。
三河幫是三河鎮曆史最長的市井本土勢力,幾乎與三河鎮同齡,最初由混街的青皮兒和碼頭賣力氣的苦力和船工組建的。
本是初來乍到的鎮衙主官為了掌控碼頭而扶持的幫派,曆年來快速發展成三河鎮碼頭眾多市井勢力中最貼心的本土幫派。
隻在三河鎮聲勢大的小小幫派上放到江湖上便不得台麵,當然也不配上黑冰台善錄司的專門記錄江湖勢力的花名冊。
即便如此不上台麵,三河幫在三河鎮也是鼎鼎有名且舉足輕重的一方勢力,在這一畝三分地的地頭兒說話有些分量,眼下高文彥他們所在的忘歸樓便是三河鎮名下最賺錢的產業。
忘歸樓同大多有名氣的青樓一樣,樓座布局呈回字形,丁字形連廊相通,中庭倒垂花燈,舞台搭建的恰到好處,每日都有曲目。
忘歸樓又與其他青樓不一樣,自轉手到三河幫後,忘歸樓異於別家的白日休業,而是晝夜不休的連軸轉,爭取做到人歇店不歇的地步,因而賺瘋了。
保持白日營業終究不敵晚間的熱鬧,別人都說這是要錢不要命。
一些缺錢缺糧的苦命舞女樂師挺喜歡到忘歸樓盤地兒賣藝的,即使這裏抽成抽得狠,可架不住打賞得多啊。
忘歸樓白日舞台上的歌舞琴樂又不是白給,打茶圍起步都得十兩銀子。
這十兩銀子還不算打賞。
打賞無上限嘛,一擲千金隻為博美人一笑絕非傳言。
晝夜不休輪班營業的新花樣一下子將忘歸樓的生意攢紅了,從此日進鬥金絕非誇詞,幕後的大東家三河幫別提多開心了。
三河幫名下產業不僅有忘歸樓賭坊還有兩處碼頭的“經營權”,麾下照顧著上百力工的生計,每年給交官府交足銀子後幾乎是兩處碼頭的話事人。
碼頭的大小事,商船不尋官府反而先尋當地幫派已成俗習。
三河幫現今的幫主常永昌是位武道修為幾近先天的高手,碼頭扛包苦工出身,自幼習鷹爪手,出手狠辣且為人機敏,遂在幫眾中嶄露頭角,後蒙機緣得一條靈氣十足的珍稀海魚進補得以實力大增,最終以實力橫壓眾頭目登上幫主大位。
自打常永昌當了三河幫的幫主後在他的精心經營下,主要依靠碼頭苦力賣力氣的不入流勢力一躍成為三河鎮舉足輕重的市井勢力,名下不僅徹底掌控了兩處碼頭的大小事,還接手一家青樓,且常幫主投好鎮衙為鎮衙令官分憂。
眾人又非急色之輩,鬆鬆筋骨也非戲言,是真想尋手法不錯的姑娘給好生按摩一番。
這乘坐的雖是大船行穩微顛,可終究是不適應,總覺得身子骨被顛得僵硬。
因眾才子俊顏風雅氣度不凡,剛進門就被識人有一套的老鴇笑吟吟地挺身熱情招待,挺身近前還故意拉低了下自己胸前那塊遮羞肚兜,露出大半白膩。
本來麻子是走在最前麵的,瞅見一團白膩晃蕩無羈,再見到那豐腴誘人的老鴇挺身貼來,嚇得一激靈,閃身繞到高文彥的身後,於是乎那肉感豐腴的嫩肉團子砰地一下如狗皮膏藥般緊貼在文彥兄的身前,兩大坨白膩分量不輕啊,壓得文彥兄微微一縮身以示敬意。
好險,好險。
男孩子在外麵一定要好好保護自己。
麻子見此暗暗心歎。
“哎唷唷,幾位公子怎地才來,姑娘們都等得心焦了,嗬嗬嗬。”
慣於歡場逢場作戲的老鴇眼珠子水汪汪的,常用來迎客的場麵話此刻也有些真情切意,這麽俊俏且文質彬彬的才子可不多見呐,姑娘們有福了。
高文彥麵色依舊毫不怯場這令人見之心頭火熱的場麵,抬手擋住老鴇探來的玉臂,直說了句:“大家稍安,可有時令酒菜?新鮮瓜果甚的一並上來,待我等安坐會兒再請姑娘陪坐不遲。”
“有有有,郎君想吃啥但請說來,便是那龍肝鳳髓,妾身也要想法子弄來。”
忘歸樓的老鴇年紀快四十歲了,瞧見突然來了這麽多俊俏才子,一時情迷,兩腿都不聽使喚了,直帶著身子往跟前貼貼。
試問滾落紅塵的女子誰不好書生這口嫩的?
高文彥舉止嫻熟寥寥幾句便謝絕這位風韻猶存的徐娘熱情作陪,也暫謝樓裏幾位紅牌或是清倌兒的陪坐。
一眾書生此刻隻想坐那兒好好聽聽曲兒,賞賞舞,告別下久坐海船帶來的不適。
到這種地方上來就點菜不叫姑娘作陪並無稀奇,許是小郎君們遠道而來一路困乏呢,聽風賞月也得先填飽肚子不是?
老鴇笑吟吟連聲應好,戀戀不舍地扭動著那團曼妙離了雅間兒,轉而去了後廚。
她要親自交代後廚一聲,務必讓俊俏小郎君們吃好喝好,這樣才有力氣賞花賞月尋樂子不是。
多少年了,怎地春心萌動了呢。
老鴇一步三擺柳的走下樓梯,消失於後院。
“誒?文彥兄,若是果腹何不尋一家食肆酒樓?”
“誒?子逸兄有所不知啊。此地可不僅僅能果腹,諸位請看,舞姿曼曼,這便是秀色可餐呐。”
尤青陽收攏折扇指著中庭搭建的舞台上幾位舞姬在琴師樂師的伴奏下婀娜身姿,騰躍旋舞。
有美姬載歌載舞,再有時令小菜下酒,的確賞心悅目,很開胃。
“是極,是極。酒樓雖好哪有絕豔助興更好?此間吃酒賞景最好不過。”
眾才子連聲稱道。
。。。
來此吃花酒的不是錦衣商賈便是粉麵富家子少有似高文彥這等俊朗風儀的才子,不是說三河鎮不歡迎才子逗留,實際情況也是如此。
作為中轉貨流集散的三河鎮異於周邊城鎮繁榮,其風氣太商業,嗯,更紅塵些,物欲橫流那種。
如此紅塵濁流滾滾的繁華大鎮,於此轉乘即可,有誌遊學天下的才子書生才不會久居於此呢。
此地既無名師名宿居此又無書院設立,有的是賭坊青樓煙花地,多逗留幾日便使盤纏多耗用幾日,更不提這鎮上的物價可高於左近縣城呢。
故而三河鎮鮮有書生文士久居。
商貿繁榮的三河鎮如一塊噴香肥肉吸引來的隻有眼裏唯利是圖的商賈和混口飯吃的江湖底層勢力。
江湖路真沒那麽好走。
浪蕩不羈的江湖也沒有茶館裏說書人口中天天逍遙和快活,說到底也不過是另一群人的柴米油鹽醬醋茶罷了。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會有紛爭。
三河鎮作為一處大港口在發展過程中滋生過不少亂子。
追名逐利也好,混口飯吃也罷,三河鎮多年以來大浪淘沙,有人得償所願,也有更多人的墳頭草長了老高甚至葬身魚腹化作一泡糞。
如今的三河鎮便是一個小江湖,逐漸形成一套穩定的規矩。
官府要的是源源不斷的稅賦和穩定,江湖勢力要的是穩穩紮住腳跟兒吃喝不愁,本地商家要的是人氣旺盛八方來財,外來客商求的是平安無事,錢貨兩訖。
三河幫是三河鎮曆史最長的市井本土勢力,幾乎與三河鎮同齡,最初由混街的青皮兒和碼頭賣力氣的苦力和船工組建的。
本是初來乍到的鎮衙主官為了掌控碼頭而扶持的幫派,曆年來快速發展成三河鎮碼頭眾多市井勢力中最貼心的本土幫派。
隻在三河鎮聲勢大的小小幫派上放到江湖上便不得台麵,當然也不配上黑冰台善錄司的專門記錄江湖勢力的花名冊。
即便如此不上台麵,三河幫在三河鎮也是鼎鼎有名且舉足輕重的一方勢力,在這一畝三分地的地頭兒說話有些分量,眼下高文彥他們所在的忘歸樓便是三河鎮名下最賺錢的產業。
忘歸樓同大多有名氣的青樓一樣,樓座布局呈回字形,丁字形連廊相通,中庭倒垂花燈,舞台搭建的恰到好處,每日都有曲目。
忘歸樓又與其他青樓不一樣,自轉手到三河幫後,忘歸樓異於別家的白日休業,而是晝夜不休的連軸轉,爭取做到人歇店不歇的地步,因而賺瘋了。
保持白日營業終究不敵晚間的熱鬧,別人都說這是要錢不要命。
一些缺錢缺糧的苦命舞女樂師挺喜歡到忘歸樓盤地兒賣藝的,即使這裏抽成抽得狠,可架不住打賞得多啊。
忘歸樓白日舞台上的歌舞琴樂又不是白給,打茶圍起步都得十兩銀子。
這十兩銀子還不算打賞。
打賞無上限嘛,一擲千金隻為博美人一笑絕非傳言。
晝夜不休輪班營業的新花樣一下子將忘歸樓的生意攢紅了,從此日進鬥金絕非誇詞,幕後的大東家三河幫別提多開心了。
三河幫名下產業不僅有忘歸樓賭坊還有兩處碼頭的“經營權”,麾下照顧著上百力工的生計,每年給交官府交足銀子後幾乎是兩處碼頭的話事人。
碼頭的大小事,商船不尋官府反而先尋當地幫派已成俗習。
三河幫現今的幫主常永昌是位武道修為幾近先天的高手,碼頭扛包苦工出身,自幼習鷹爪手,出手狠辣且為人機敏,遂在幫眾中嶄露頭角,後蒙機緣得一條靈氣十足的珍稀海魚進補得以實力大增,最終以實力橫壓眾頭目登上幫主大位。
自打常永昌當了三河幫的幫主後在他的精心經營下,主要依靠碼頭苦力賣力氣的不入流勢力一躍成為三河鎮舉足輕重的市井勢力,名下不僅徹底掌控了兩處碼頭的大小事,還接手一家青樓,且常幫主投好鎮衙為鎮衙令官分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