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子真不知楚國的具體國情,從書中了解到的僅僅是些許異於魏土的民俗風物罷了。
這一箱子金玉俗物中除了那方難得的稀世珍寶雞血石加幾支青瓷狼毫留下外,就連那尊“傳家”的精美玉雕都一概打包,能在奇貨居上架賣的話變現有些慢,不方便出貨的通通拿到河寨尋河幫總瓢把子劉萬忠找路子換藥材符材。
河幫總瓢把子劉萬忠一介武夫,就是俗得不能再俗的俗人,平生最喜這類金玉之物,拿在手中比冰冷的銀錢還來勁兒。
作為總攝河道航運的瓢把子劉萬忠,手裏鐵定有不少路子能搞到比黑市上還要“物美價廉且正經”的藥材和低階符材。
曾與奇貨居有過幾次愉快合作經曆的他,此次更是應承得好,砰砰地拍著胸脯許諾保證短期內將名單上的各類物事藥材全乎兒的備齊,絕對不讓楊掌櫃失望。
在水裏討生活半輩子的劉總瓢把子,早年間練就一副好眼珠,自然知道手中這一堆珍寶的成色即使擱城裏頭也是鎮店之寶,更明白奇貨居的楊掌櫃拿來的不是勞什子不見光的贓貨。
收得放心,辦事更舒心。
。。。
盡量把硬邦邦的不能吃不能喝的礙眼俗物都換作修行資糧是麻子的提議,也是他能幫到楊大哥唯一的地方。
楊大哥如今為樾山堂棄徒,又身負師門深仇,恩師遺骸至今曝棄樾山荒穀,師門對他的懸賞依舊高掛事功堂碧牆。
師父的切切教誨,師兄弟們的反目為仇,師門的追緝不休,種種不堪沉重得深夜輾轉難眠,煎熬著內心,眼下能盡快提高修為是藏在他內心最大的迫切。
。。。
聽聞楚人極其崇文寶,但具體咋個情況不甚了解。
再者,作為讀書不費力的天才是不會理解連讀書讀不進去的“癲狂”學渣的心情的。
此番算是見識到了楚人慕文的風格。
真是用錢砸啊,簡直把錢不當錢。
或許他的好兄弟李胖墩兒能以身實證,可惜那憊懶潑皮絕不會承認自己有“學渣”天賦的。
堂堂大魏禦賜文林郎,妥妥的從九品品秩,雖略遜舉子功名卻能腰懸玉牌,身佩官賜君子劍,遊學四方,試問誰敢言朽木一方?
抽不死你丫的。
。。。
翌日,書房。
麻子便將那魚佩用一塊淨布裹好裝進木匣,令大誌攜寶跑一趟弘文館。
明達公見張小相公這般爽快,遂報之以李,將其大名登記到送親使團的事兒借親信再次拜謝之由告知。
麻子得知後並無異色。
此間離京之心早起。
況且自樺南郡而出闖蕩江湖,千裏崇山,無邊荒漠,輾轉萬裏,這才到哪兒啊?
不會止步於平京,更不會貪戀這京城的盛世繁華。
若是有暇還想南下,去往河州某地好好領略下湖波漣漪鳥翔魚蝦的水澤勝景呢。
心裏不會承認想去尋潮音閣某人的。
此去楚國又何妨?
正好領略下異國的異域風光。
早前李胖墩兒說楚國是迥異於魏國風土的樂土。
其何樂也?
待小生一探便知。
。。。
大魏平京依舊繁華似錦,幾處熱鬧街坊人流如織,炎熱的暑氣擋不住芸芸眾生謀食的勁兒頭。
怕熱的狗兒倆倆三三癱躺在陰涼的牆根兒呼哧呼哧地吐著長舌,似乎要將體內的熱氣全吐將出來。
園外的喧囂攔不住梅園的清靜,無官一身輕的小書生數日來倒是悠閑自在,吃嘛嘛香,睡得好,醒得早,看書練字,賞月聽風,瀟灑至極。
閑散之餘還動手試製了一種名喚冰沙的小吃,雪白的冰屑上澆幾勺酸梅果汁,解渴又解暑,與鄰裏頑童玩鬧分享吃喝,好是快活。
不知那些藏首藏尾的魔門狗崽子從哪兒得來的秘寶消息故意散播令一眾江湖豪傑紛紛上京聚集,有名有姓可叫上名號的江湖豪傑被名聲所累也就罷了,那些個名聲不顯且劣跡斑斑的江湖敗類更是趁機來個渾水摸魚,到處散播所謂的仙緣機緣。
機緣一詞可不僅僅是說說而已,是要死人的。
這可把臥虎丘的黑冰台上下給氣懵,大熱天的忙得跟條狗似的天天頂著烈陽不停地蹲點巡視。
一整天下來,滿臉都是鹽漬,別提心裏多窩火了。
能讓一幫身處天南地北逞武揚威的江湖人士不辭辛勞地聚集,不是有啥江湖盛會便是啥百年難遇的秘寶重寶出世。
果然,此間京城三教九流中紛紛傳播的秘寶出世消息直指三寶真人。
三寶真人乃是四百年前的江湖奇人,曾以凡夫之軀結交當時清涼山劍門高修武正淳,後得一位巴蜀劍修遺澤成為一名劍法絕倫的劍修,歸屬法劍流的江湖頂部名流。
三寶其人性格溫和,好遊曆四方,行蹤難定,雖修為精深卻常常不吝提攜後輩,性子隨性豁達,好與清心寡欲的枯僧老道玄談,江湖上名氣遠播,一時風華無量。
平日常以道袍著身,白玉簪束發,道人打扮示人,故而人稱真人。
畢生有三件至寶最為出名,一乃巴蜀劍修金光洞的劍修道統所載白玉劍,二乃得之東海某處海眼的清涼玉磬,三乃畢生修行不斷修繕記錄的手劄。
白玉劍,渾體白瑩如玉,名喚白玉劍實則是一柄白骨劍,隻不過骨劍溫潤如白玉,此劍乃是巴蜀劍修金光劍仙的遺澤,可惜金光劍仙是一千八百年前的人物,白玉劍是金光劍仙臨終前臨時記錄的道統載體。
落到三寶真人手中時的白玉劍早暗淡了劍仙餘韻,僅僅是柄有名氣的玉劍,而名噪一時的金光洞早斷香火幾百年了。
嚴格地講三寶真人算是金光洞的斷代弟子,隻可惜三寶真人從未以金光洞門人自居。想來,白玉劍作為道統傳承估計是個殘缺不全的廢劍。
清涼玉磬乃是一塊東海美玉,有清神醒腦,明心靜氣之效,入手沁涼,寒暑皆清涼無比,若是常握在手中酣睡,一覺醒來神采奕奕且精神飽滿,實乃是修煉靜功破境時的至寶。不光玄修喜歡,連那些時刻被夢魘怨煞侵體的邪修們也打心底的喜歡。
如此至寶在手,天下玄功盡可得啊。
隨筆手劄則是三寶真人畢生心血,遊方六合的三寶真人好交朋友,因每到一處訪友結伴,總愛將搜羅道的一些殘缺法門道訣拿出來試著推演。而與三寶真人結友的多是江湖名宿或是宗門基石名師,其見聞博識非凡,所推演補充的殘缺法門道訣往往令一些名門玄宗也羨慕不止,江湖傳言三寶真人是一位行走的傳法長老。
三寶真人享年三百九十有四歲,稱得上一句長生有道,他留下的遺澤即便不是那三件至寶照樣能令江湖風雲雷動,牽扯無數江湖英雄的心尖尖兒。
三寶真人秘寶即將出世的消息在京畿周邊甚囂塵上。
滿城風雨進不來梅園。
八方匯聚的江湖人難免出現鬥毆紛爭,蛇有蛇道,鼠有鼠道,能住在京城高牆裏的江湖人大半有些跟腳,那些無勢的無名之輩隻得“委屈”下,擠在城外的農舍,或是到河寨中寄身。
麻子在官場上的“知趣”倒是換來那些京中勳貴們的“尊重”,手眼遮天的他們隻需放個話,整日無事滿大街晃蕩的青皮兒閑漢能出現在梅園的街巷很是罕見,這一點好倒是被梅園周邊的鄰裏街坊暗自記在心裏。
平日裏那些精力旺盛的半大小子總是跑到梅園,不是給那隻血紅色的貓咪梳毛就是壯膽子來到三思跟前用豬鬃刷子清潔身子。
又不是白玩,玩耍小半天離開前還能飽飲一碗冰絲絲的冰鎮酸梅湯呢。
大熱天兒的,鳴蟬叫喚得煩人,玩鬧得滿頭大汗的孩子們就嘴饞這一口酸酸甜甜冰絲絲的酸梅疙瘩湯兒。
一碗嘶溜下肚,冰爽得直打哆嗦,怎一個爽字了得?
但到底還是聽家裏大人的話,不敢不隔天兒的上門打擾。
每過幾天能喝一碗冰鎮酸梅湯已是他們心念念舒暢的事兒了。
這一箱子金玉俗物中除了那方難得的稀世珍寶雞血石加幾支青瓷狼毫留下外,就連那尊“傳家”的精美玉雕都一概打包,能在奇貨居上架賣的話變現有些慢,不方便出貨的通通拿到河寨尋河幫總瓢把子劉萬忠找路子換藥材符材。
河幫總瓢把子劉萬忠一介武夫,就是俗得不能再俗的俗人,平生最喜這類金玉之物,拿在手中比冰冷的銀錢還來勁兒。
作為總攝河道航運的瓢把子劉萬忠,手裏鐵定有不少路子能搞到比黑市上還要“物美價廉且正經”的藥材和低階符材。
曾與奇貨居有過幾次愉快合作經曆的他,此次更是應承得好,砰砰地拍著胸脯許諾保證短期內將名單上的各類物事藥材全乎兒的備齊,絕對不讓楊掌櫃失望。
在水裏討生活半輩子的劉總瓢把子,早年間練就一副好眼珠,自然知道手中這一堆珍寶的成色即使擱城裏頭也是鎮店之寶,更明白奇貨居的楊掌櫃拿來的不是勞什子不見光的贓貨。
收得放心,辦事更舒心。
。。。
盡量把硬邦邦的不能吃不能喝的礙眼俗物都換作修行資糧是麻子的提議,也是他能幫到楊大哥唯一的地方。
楊大哥如今為樾山堂棄徒,又身負師門深仇,恩師遺骸至今曝棄樾山荒穀,師門對他的懸賞依舊高掛事功堂碧牆。
師父的切切教誨,師兄弟們的反目為仇,師門的追緝不休,種種不堪沉重得深夜輾轉難眠,煎熬著內心,眼下能盡快提高修為是藏在他內心最大的迫切。
。。。
聽聞楚人極其崇文寶,但具體咋個情況不甚了解。
再者,作為讀書不費力的天才是不會理解連讀書讀不進去的“癲狂”學渣的心情的。
此番算是見識到了楚人慕文的風格。
真是用錢砸啊,簡直把錢不當錢。
或許他的好兄弟李胖墩兒能以身實證,可惜那憊懶潑皮絕不會承認自己有“學渣”天賦的。
堂堂大魏禦賜文林郎,妥妥的從九品品秩,雖略遜舉子功名卻能腰懸玉牌,身佩官賜君子劍,遊學四方,試問誰敢言朽木一方?
抽不死你丫的。
。。。
翌日,書房。
麻子便將那魚佩用一塊淨布裹好裝進木匣,令大誌攜寶跑一趟弘文館。
明達公見張小相公這般爽快,遂報之以李,將其大名登記到送親使團的事兒借親信再次拜謝之由告知。
麻子得知後並無異色。
此間離京之心早起。
況且自樺南郡而出闖蕩江湖,千裏崇山,無邊荒漠,輾轉萬裏,這才到哪兒啊?
不會止步於平京,更不會貪戀這京城的盛世繁華。
若是有暇還想南下,去往河州某地好好領略下湖波漣漪鳥翔魚蝦的水澤勝景呢。
心裏不會承認想去尋潮音閣某人的。
此去楚國又何妨?
正好領略下異國的異域風光。
早前李胖墩兒說楚國是迥異於魏國風土的樂土。
其何樂也?
待小生一探便知。
。。。
大魏平京依舊繁華似錦,幾處熱鬧街坊人流如織,炎熱的暑氣擋不住芸芸眾生謀食的勁兒頭。
怕熱的狗兒倆倆三三癱躺在陰涼的牆根兒呼哧呼哧地吐著長舌,似乎要將體內的熱氣全吐將出來。
園外的喧囂攔不住梅園的清靜,無官一身輕的小書生數日來倒是悠閑自在,吃嘛嘛香,睡得好,醒得早,看書練字,賞月聽風,瀟灑至極。
閑散之餘還動手試製了一種名喚冰沙的小吃,雪白的冰屑上澆幾勺酸梅果汁,解渴又解暑,與鄰裏頑童玩鬧分享吃喝,好是快活。
不知那些藏首藏尾的魔門狗崽子從哪兒得來的秘寶消息故意散播令一眾江湖豪傑紛紛上京聚集,有名有姓可叫上名號的江湖豪傑被名聲所累也就罷了,那些個名聲不顯且劣跡斑斑的江湖敗類更是趁機來個渾水摸魚,到處散播所謂的仙緣機緣。
機緣一詞可不僅僅是說說而已,是要死人的。
這可把臥虎丘的黑冰台上下給氣懵,大熱天的忙得跟條狗似的天天頂著烈陽不停地蹲點巡視。
一整天下來,滿臉都是鹽漬,別提心裏多窩火了。
能讓一幫身處天南地北逞武揚威的江湖人士不辭辛勞地聚集,不是有啥江湖盛會便是啥百年難遇的秘寶重寶出世。
果然,此間京城三教九流中紛紛傳播的秘寶出世消息直指三寶真人。
三寶真人乃是四百年前的江湖奇人,曾以凡夫之軀結交當時清涼山劍門高修武正淳,後得一位巴蜀劍修遺澤成為一名劍法絕倫的劍修,歸屬法劍流的江湖頂部名流。
三寶其人性格溫和,好遊曆四方,行蹤難定,雖修為精深卻常常不吝提攜後輩,性子隨性豁達,好與清心寡欲的枯僧老道玄談,江湖上名氣遠播,一時風華無量。
平日常以道袍著身,白玉簪束發,道人打扮示人,故而人稱真人。
畢生有三件至寶最為出名,一乃巴蜀劍修金光洞的劍修道統所載白玉劍,二乃得之東海某處海眼的清涼玉磬,三乃畢生修行不斷修繕記錄的手劄。
白玉劍,渾體白瑩如玉,名喚白玉劍實則是一柄白骨劍,隻不過骨劍溫潤如白玉,此劍乃是巴蜀劍修金光劍仙的遺澤,可惜金光劍仙是一千八百年前的人物,白玉劍是金光劍仙臨終前臨時記錄的道統載體。
落到三寶真人手中時的白玉劍早暗淡了劍仙餘韻,僅僅是柄有名氣的玉劍,而名噪一時的金光洞早斷香火幾百年了。
嚴格地講三寶真人算是金光洞的斷代弟子,隻可惜三寶真人從未以金光洞門人自居。想來,白玉劍作為道統傳承估計是個殘缺不全的廢劍。
清涼玉磬乃是一塊東海美玉,有清神醒腦,明心靜氣之效,入手沁涼,寒暑皆清涼無比,若是常握在手中酣睡,一覺醒來神采奕奕且精神飽滿,實乃是修煉靜功破境時的至寶。不光玄修喜歡,連那些時刻被夢魘怨煞侵體的邪修們也打心底的喜歡。
如此至寶在手,天下玄功盡可得啊。
隨筆手劄則是三寶真人畢生心血,遊方六合的三寶真人好交朋友,因每到一處訪友結伴,總愛將搜羅道的一些殘缺法門道訣拿出來試著推演。而與三寶真人結友的多是江湖名宿或是宗門基石名師,其見聞博識非凡,所推演補充的殘缺法門道訣往往令一些名門玄宗也羨慕不止,江湖傳言三寶真人是一位行走的傳法長老。
三寶真人享年三百九十有四歲,稱得上一句長生有道,他留下的遺澤即便不是那三件至寶照樣能令江湖風雲雷動,牽扯無數江湖英雄的心尖尖兒。
三寶真人秘寶即將出世的消息在京畿周邊甚囂塵上。
滿城風雨進不來梅園。
八方匯聚的江湖人難免出現鬥毆紛爭,蛇有蛇道,鼠有鼠道,能住在京城高牆裏的江湖人大半有些跟腳,那些無勢的無名之輩隻得“委屈”下,擠在城外的農舍,或是到河寨中寄身。
麻子在官場上的“知趣”倒是換來那些京中勳貴們的“尊重”,手眼遮天的他們隻需放個話,整日無事滿大街晃蕩的青皮兒閑漢能出現在梅園的街巷很是罕見,這一點好倒是被梅園周邊的鄰裏街坊暗自記在心裏。
平日裏那些精力旺盛的半大小子總是跑到梅園,不是給那隻血紅色的貓咪梳毛就是壯膽子來到三思跟前用豬鬃刷子清潔身子。
又不是白玩,玩耍小半天離開前還能飽飲一碗冰絲絲的冰鎮酸梅湯呢。
大熱天兒的,鳴蟬叫喚得煩人,玩鬧得滿頭大汗的孩子們就嘴饞這一口酸酸甜甜冰絲絲的酸梅疙瘩湯兒。
一碗嘶溜下肚,冰爽得直打哆嗦,怎一個爽字了得?
但到底還是聽家裏大人的話,不敢不隔天兒的上門打擾。
每過幾天能喝一碗冰鎮酸梅湯已是他們心念念舒暢的事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