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裏義莊莊主不敢讓二疤去亂葬崗察情況,白日倒是可以。


    雖是冬日,但白日陽氣還算熾烈,一般鬼物沒那心情亂逛,至於那些躲在陰暗角落的屍變邪物更是懶得動彈。


    “沒事吧?”義莊莊主心裏焦急但麵色平和問道。


    “三具行屍都沒啥事兒,昨晚那幫富家子的下人把貓扔了,倒是惹到亂葬崗深處的群煞鳥,瞅那痕跡該是被叼走了。”二疤謹慎慢道。


    “沒事就好,眼下正是關鍵時,可別出啥岔子。”義莊莊主跟二疤不敢對送來義莊的有主屍首動心思,卻敢對無人認領的無名屍存心思。


    活人常避的亂葬崗是莊主他們天然的養屍地,多年來,兩人“養”在亂葬崗的行屍沒有十八也有二八,可惜數年來隻有三具堪堪“精養”。


    要是兩人知曉昨晚貓叫驚屍,一下子出現兩具大有銀屍之資的行屍那還不拍斷大腿。


    隻恨老天無言,三具有銅甲屍潛力的行屍都讓莊主整日提著心肝深怕出了意外呢。


    這三具有銅甲屍的行屍連狗子都瞞著,深怕他小小年紀覺得自己能耐大,心性差,一時膨脹得走上了“歪路”。


    莊主是怕耽擱了自己的血海深仇,二疤除此外還心疼自己的乖乖徒弟。


    客棧大堂,麻子喝光一碗雞湯,硬是不顧掌櫃的阻攔放下約莫三兩的碎銀子才施施然上樓。


    啟開書信後得知那蘇校尉不日回京便笑笑收起,至於信中所寫的賠禮定讓他滿意之類的謙詞隻是匆匆月過。


    他能想到家族大了聲音多,許是族中有人眼紅蘇遠蘇大少的厚厚功勞簿吧。


    此刻轉念又想到了那位笑嘻嘻的好友李胖墩,獨自一人把天海客搞大後,又結識何老爺子給家裏添了兩件鎮族重寶,立馬被外派到楚國寄予厚望。


    果然身在大族中諸事不由己啊。


    諸事一想,對那蘇家不守信的怨念消減大半,誒,念及老家的小胖二狗好兄弟來。


    麻子起身備好筆墨,鎮紙一壓,提筆書信。


    身在異鄉,思念故鄉,寄思於信,多報喜少報憂,而麻子思念好友的方式簡單且粗暴,信裏再夾張百兩銀子的銀票。


    可惜不知觀棋和小旗他們跑哪裏了,想來他們過得也挺好。


    待幾封書信寫完,天都快黑了。


    莫法,給二狗小胖寫信就不能忘記給廖爺寫,給廖爺寫信又不能忘記給劉大先生寫,對了還有何老爺子,還有河陽縣城的柳玉環柳大掌櫃的。


    他可知曉王小胖他親娘那“扶弟魔”的功力,深怕自己寄過去的銀票都小胖“如數奉還”給他親娘,他親娘又不隔夜地送她老弟,她老弟再不隔夜地去鎮子的瓦欄當全場最酷炫的豪客。


    故而把銀票都寄放在廖爺那裏,導致給廖爺寫信沒用幾頁紙,銀票倒是塞得鼓鼓的。


    給啟蒙先生劉大先生寫信,內容更是簡單,講自己到隴西綠城書院遊學,講自己臨任古城縣尉除暴安良,講無惡不作的魔門紮在大魏身上的一根毒刺,講自己遠赴大漠隻為衛師討個顏麵。


    再講隻身力薄,隻得蚍蜉撼樹,羞愧於衛師賜劍。如今來到京城,有綠城書院尤山長的推薦信,欲進學宮一覽諸多賢達風采雲雲。


    多日不動筆,惹得麻子有些寫得停不下來,既然如此就在客房裏持卷讀書,一時忘記點燈。


    到芸娘“學業”歸來才發現,公子竟然在暗黑的房間持卷閱書,內心嘖嘖稱奇。


    “芸娘回來了,用過飯沒?”麻子瞅見芸娘正吹起火折子點燈。


    “嗯,公子。”


    “忙了一天,早些休息吧。”麻子沒抬頭。


    “嗯,公子也早些休息。”芸娘本想說啥忽又轉口道。


    這幾日她每日在南街的布坊後院的繡院裏打“零工”,不理睬那些長舌婦們的東家長西家短,專心跟在幾位手藝精湛的老裁縫手下打雜。


    因京城裏的貴人多,這家布坊的手藝人不少且店風低調地奢華,特對那些身價不菲的老文官青睞,常來店裏下單子的皆是那些大員的貼己管家。


    芸娘耳濡目染,想著自家公子也是讀書人,向來讀書人都不喜那顏色絢麗裝飾華麗的豔麗,故而潛心在那幾位老繡婦的身邊“求學”。


    芸娘她正值花信之年,容貌豔麗,體態婀娜,沒少受那些目光短淺的長舌婦“不約而同”的排擠。


    來這打雜沒幾天呢,還妄想上手學繡工?


    我呸!


    休想!


    本來老繡婦還不樂意,繡娘這活兒雖是低賤但好歹也是門能養家糊口的“好營生”,想學繡工誰還不是先打雜幾年。


    你個騷狐狸才來幾天啊?


    就想著上織車?


    也不打聽打聽,上這織車前得熬幾年?


    若不是布坊掌櫃的曾與那客棧掌櫃的是好友,曾點了幾句,芸娘哪會這麽快上織車,這份“零工”還是客棧掌櫃的給她介紹的呢。


    有這層關係在,那幾位老繡娘心裏雖暗罵不已,但嘴上卻殷勤帶笑意,那製衣繡花的手藝也是真心教,萬一這騷狐狸的公子以後發跡了也來下單子呢,誰跟銀錢有仇啊。


    再者,芸娘瞅見公子來回有那幾件衣服,適時給布坊裏預定了價值一百兩白銀的冬衣三套,麵料都是布坊裏上等的用料,更是令掌櫃的“另眼相待”,嚴厲地警告繡院裏沒少亂嚼舌根子的繡娘。


    試問,哪個不長眼的繡婦敢癟嘴?


    扣錢!


    北風夜襲,整座平京悄悄披上一層薄薄銀裝,下雪了。


    “芸娘,下雪了,寒風烈,還要去繡院嗎?”麻子推開窗,讓外麵的雪光進來,略略幾片雪屑隨風飛舞,落在書桌上。


    芸娘端著米粥剛好進來。


    “嗯,近日寒冷些,繡院裏積壓的活兒不少,奴婢也想多學學。”


    芸娘在繡院不是光學那製衣繡花的手藝,捎帶著也聽她們的八卦,知曉大戶人家的婢女是何等模樣,“乖巧知心貼心”。


    那些來布坊繡院頤指氣使的管事“一定”來自底蘊薄弱的“暴發戶”,往往那些書香門第的管家或管事不論男女親自來過問製衣近況時總帶著甜食蜜餞。


    會做人會辦事,怪不得人家能當誰誰家的大管家呢。


    這些話總在那些那資格老的繡娘嘴裏冒出,芸娘隻是默默的學習。


    她知曉自家公子剛來京城若無根之萍,自己苦點累點沒啥,萬萬不能給公子帶來麻煩。


    她哪裏知道自家公子還有幾萬兩銀子的債還沒收回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玄幻:劍酒一江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金沙拍雲崖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金沙拍雲崖並收藏玄幻:劍酒一江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