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老頭想給張青說點啥,但看到麻子激動的翻看著入迷的樣子,便撇撇嘴拿起木匣子細細欣賞起來。
在他老人家眼裏,這木頭匣子可是珍品寶貝,輕叩時金石之聲,素麵無刻,能在汙泥中沉寂無傷還防水,正好做自己那幾本心頭好古本兒的容器。
好物件啊,嘿嘿,笑納。
麻子意猶未盡般抬頭才看到劉老頭正圍著木頭匣子點頭。
嘰嘰嘰,小河狸急喚著,身下踩著一本書。
麻子走過拿起那本書一看,一本無名氏遊記《水經注》,小河狸的叫聲也叫醒了一邊的劉老頭兒,他接過麻子手中的遊記雜說翻看了下。兩人互看了一眼,異口同聲說道:“寶貝?”
兩人細細翻看了下,竹漿紙質色微黃,縫線樹膠嚴實,油墨清晰,手寫體,字體韻味正正,品相優。
再細細斟酌下其內容,一無名人士流連山水間,其山其水多有描寫,其間出產風物也是極盡於墨,細讀下去多含荒誕質疑,多以神怪留墨。
兩人研究摸索間,不知何時月光照進書屋也照在了桌子上置放的書上,隻見水經注裏書頁中好多字瑩瑩閃著亮光,兩人看見這玄奇景象,哦,原來是天色已晚,窗戶沒關。
兩人拿著書跑到院裏的石桌前,翻開一頁一頁的曬月光,每一頁總有字微微流光。
麻子靈機一動跑回書屋拿著筆墨紙硯出來遞給老劉頭,老劉頭一臉迷茫,看著麻子不知他是何用意。
麻子鄙夷看著他,說道:“家裏還有五斤多三陽蛋。”
“三斤。”
“好,送先生四斤,這本書,抄寫的副本我都拿走,至於那方木匣子留給先生藏書。”
“好!爽快!還不研磨伺候。”這時劉先生眼神已經不再迷茫竟有幾分雀躍。
謄寫晾幹折裁固膠封包打孔串線,老劉頭兒這書癡手藝不賴,散著新墨香味的線書已是優品。
“小青啊,以老夫看,這是本內功心法,有可能上寶品,接近玄品了。老夫花甲之年已看淡這些了,但你小子千萬不能將之示人,誰也不能,不然必有災殃,你可記住。”書屋裏劉老頭嚴肅的看著張麻子。
麻子心中一緊,看過無數雜書雜記,深信人心之惡,何其幸之遇到老廖頭和眼前這老劉頭。
“嗯,我一定珍藏,絕不示人,自己研究自己偷習。”
“老頭子我雖習一般養生功,優品,三十年苦功已內息如泉,略懂經絡走穴,我這裏有廖赤腳輸我的一本經穴詳解你拿去看,有疑問來問我,須謹記下苦功。至於那本槍法自己去山裏找白蠟杆子自己琢磨去。滾吧,記得我的雞蛋。”
一臉銀彈笑容的麻子笑眯眯的滿懷收獲踏著月光回家了。
明亮的月光照在了少年麻點的臉上,也照進了那雙深邃的眼睛裏,光怪陸離,波譎雲詭的世界啊,很是期待呢。
麻子回到家後,反正也睡不著,決定今晚先試練一下,幹脆跑到家附近河邊的洗衣台那兒,臥著一青石台。
深秋的夜很涼,上弦月高又亮,一少年盤坐在青石台上翻著那本經穴位圖跟那本謄寫的內功心法對照著。
月光銀瑩如水,河麵波光粼粼,麻子坐得腿都麻得沒知覺了,才隱隱感覺到一條小毛毛蟲在體內像蝸牛般蠕動。
咕嚕嚕,咕嚕嚕,少年睜開了雙眼,肚子餓了才想起晚飯都沒吃。看來剛才運氣不錯,才個把時辰,就練出氣感了,難道自己是天賦異稟。
欣喜的麻子跑回家找了幾個冷窩窩頭打發了肚兒,忽然又進自己屋裏從炕地下拿出來三陽蛋。
珍品顏色暗沉一共就才八枚,一咬牙拿了四枚珍品的,六枚顏色略淺的跑回青石台。
在青石上盤坐好的麻子一仰頭把生蛋液灌入口中便運功,蛋液進入體內便產生一股熱力順著經脈流動,熱力減弱後再吃一枚,循環沉迷其中。
直到被石台旁嘩嘩水聲驚醒,才發現三陽蛋都沒了,原來有幾枚碎蛋殼掉到了河邊泥灘上,絲絲蛋液流進水裏,招惹了附近的幾條魚奮力爭搶,其中竟然有條過斤的金絲月鱔。
麻子用手一探,猛地扣住了這凶猛巨物,生性凶猛的月鱔長著滿嘴利牙,來回撕咬掙脫不了。
用力一抖一甩,剛才還亂咬纏繞的金絲月鱔瞬間變成了軟肉條兒。
明月西下,但依舊明亮如初,精神抖擻的麻子想到試試三陽蛋和金絲月鱔的功效。
且跑回去又拿兩枚蛋,用蛋液吸引到附近五條金絲月鱔,卻隻有三條是過斤的。
把月鱔簡單處理了下,忍著惡心生吃,最終發現:生吃珍品三陽蛋熱力最大,過斤月鱔生吃次之,普通三陽蛋生吃再次之。
一夜苦功,氣感變成一條小魚兒,感覺還是一條小麥穗魚,不過依舊很興奮,天色微亮才回屋睡覺。
雞鳴時,麻子已經打包好師禮,揣著兩個熟鴨蛋先去打攪劉先生。
劉老頭兒一早起來看到麻子進來還帶著幾斤三陽蛋,眼睛笑得眯成了一條縫縫兒,哎呀,果斷笑納。
麻子給他嘚瑟自己一晚上就練出了氣感,不料劉老頭兒不喜反怒狠狠批了一頓這潑猴。
內功心法最忌諱狂妄自大,如若不明心謹守,以後也是落個走火入魔半身癱瘓的下場,如果不能做到,就安生在家呆著吧,別老想著闖蕩江湖了。
麻子被嚇出了一陣冷汗,回想起這種種,確實得意忘形了,妄有三十年的前世種種,也從此刻起,他再也不會輕視任何人,收斂起輕浮。
“學生張青,謹記先生教誨,先生所言,振聾發聵,學生必時時警醒自己。”
“好!要記住今天你說的這些,不然你內功心法修煉再深,也是腐肉一堆,行屍走肉罷了。回去好好念書,不光知理明理,還要知行,有空多寫字,能靜心,能自省,去吧。”
“謝先生諄諄告誡,學生先告退。”
回學堂的麻子不再欣喜,覺得又有種重新長大了的感覺,這種感覺熟悉又陌生,前世的種種不良習慣也深藏起來。
麻子深吸了一口氣,踏進了這所熟悉又陌生的新學堂。
今天是三先生授課,何家三房的何丙輝,博學多識,誌向高遠,聽說在編撰《草木略見》,名字雖然很謙虛,但言之有物,具實詳盡,麻子尋思若想進山找根兒白蠟杆子還需叨擾三先生。
晚間下學後,主動麻子留下來幫三先生整理學堂雜務,三先生雖驚異但沒張口問。
在他老人家眼裏,這木頭匣子可是珍品寶貝,輕叩時金石之聲,素麵無刻,能在汙泥中沉寂無傷還防水,正好做自己那幾本心頭好古本兒的容器。
好物件啊,嘿嘿,笑納。
麻子意猶未盡般抬頭才看到劉老頭正圍著木頭匣子點頭。
嘰嘰嘰,小河狸急喚著,身下踩著一本書。
麻子走過拿起那本書一看,一本無名氏遊記《水經注》,小河狸的叫聲也叫醒了一邊的劉老頭兒,他接過麻子手中的遊記雜說翻看了下。兩人互看了一眼,異口同聲說道:“寶貝?”
兩人細細翻看了下,竹漿紙質色微黃,縫線樹膠嚴實,油墨清晰,手寫體,字體韻味正正,品相優。
再細細斟酌下其內容,一無名人士流連山水間,其山其水多有描寫,其間出產風物也是極盡於墨,細讀下去多含荒誕質疑,多以神怪留墨。
兩人研究摸索間,不知何時月光照進書屋也照在了桌子上置放的書上,隻見水經注裏書頁中好多字瑩瑩閃著亮光,兩人看見這玄奇景象,哦,原來是天色已晚,窗戶沒關。
兩人拿著書跑到院裏的石桌前,翻開一頁一頁的曬月光,每一頁總有字微微流光。
麻子靈機一動跑回書屋拿著筆墨紙硯出來遞給老劉頭,老劉頭一臉迷茫,看著麻子不知他是何用意。
麻子鄙夷看著他,說道:“家裏還有五斤多三陽蛋。”
“三斤。”
“好,送先生四斤,這本書,抄寫的副本我都拿走,至於那方木匣子留給先生藏書。”
“好!爽快!還不研磨伺候。”這時劉先生眼神已經不再迷茫竟有幾分雀躍。
謄寫晾幹折裁固膠封包打孔串線,老劉頭兒這書癡手藝不賴,散著新墨香味的線書已是優品。
“小青啊,以老夫看,這是本內功心法,有可能上寶品,接近玄品了。老夫花甲之年已看淡這些了,但你小子千萬不能將之示人,誰也不能,不然必有災殃,你可記住。”書屋裏劉老頭嚴肅的看著張麻子。
麻子心中一緊,看過無數雜書雜記,深信人心之惡,何其幸之遇到老廖頭和眼前這老劉頭。
“嗯,我一定珍藏,絕不示人,自己研究自己偷習。”
“老頭子我雖習一般養生功,優品,三十年苦功已內息如泉,略懂經絡走穴,我這裏有廖赤腳輸我的一本經穴詳解你拿去看,有疑問來問我,須謹記下苦功。至於那本槍法自己去山裏找白蠟杆子自己琢磨去。滾吧,記得我的雞蛋。”
一臉銀彈笑容的麻子笑眯眯的滿懷收獲踏著月光回家了。
明亮的月光照在了少年麻點的臉上,也照進了那雙深邃的眼睛裏,光怪陸離,波譎雲詭的世界啊,很是期待呢。
麻子回到家後,反正也睡不著,決定今晚先試練一下,幹脆跑到家附近河邊的洗衣台那兒,臥著一青石台。
深秋的夜很涼,上弦月高又亮,一少年盤坐在青石台上翻著那本經穴位圖跟那本謄寫的內功心法對照著。
月光銀瑩如水,河麵波光粼粼,麻子坐得腿都麻得沒知覺了,才隱隱感覺到一條小毛毛蟲在體內像蝸牛般蠕動。
咕嚕嚕,咕嚕嚕,少年睜開了雙眼,肚子餓了才想起晚飯都沒吃。看來剛才運氣不錯,才個把時辰,就練出氣感了,難道自己是天賦異稟。
欣喜的麻子跑回家找了幾個冷窩窩頭打發了肚兒,忽然又進自己屋裏從炕地下拿出來三陽蛋。
珍品顏色暗沉一共就才八枚,一咬牙拿了四枚珍品的,六枚顏色略淺的跑回青石台。
在青石上盤坐好的麻子一仰頭把生蛋液灌入口中便運功,蛋液進入體內便產生一股熱力順著經脈流動,熱力減弱後再吃一枚,循環沉迷其中。
直到被石台旁嘩嘩水聲驚醒,才發現三陽蛋都沒了,原來有幾枚碎蛋殼掉到了河邊泥灘上,絲絲蛋液流進水裏,招惹了附近的幾條魚奮力爭搶,其中竟然有條過斤的金絲月鱔。
麻子用手一探,猛地扣住了這凶猛巨物,生性凶猛的月鱔長著滿嘴利牙,來回撕咬掙脫不了。
用力一抖一甩,剛才還亂咬纏繞的金絲月鱔瞬間變成了軟肉條兒。
明月西下,但依舊明亮如初,精神抖擻的麻子想到試試三陽蛋和金絲月鱔的功效。
且跑回去又拿兩枚蛋,用蛋液吸引到附近五條金絲月鱔,卻隻有三條是過斤的。
把月鱔簡單處理了下,忍著惡心生吃,最終發現:生吃珍品三陽蛋熱力最大,過斤月鱔生吃次之,普通三陽蛋生吃再次之。
一夜苦功,氣感變成一條小魚兒,感覺還是一條小麥穗魚,不過依舊很興奮,天色微亮才回屋睡覺。
雞鳴時,麻子已經打包好師禮,揣著兩個熟鴨蛋先去打攪劉先生。
劉老頭兒一早起來看到麻子進來還帶著幾斤三陽蛋,眼睛笑得眯成了一條縫縫兒,哎呀,果斷笑納。
麻子給他嘚瑟自己一晚上就練出了氣感,不料劉老頭兒不喜反怒狠狠批了一頓這潑猴。
內功心法最忌諱狂妄自大,如若不明心謹守,以後也是落個走火入魔半身癱瘓的下場,如果不能做到,就安生在家呆著吧,別老想著闖蕩江湖了。
麻子被嚇出了一陣冷汗,回想起這種種,確實得意忘形了,妄有三十年的前世種種,也從此刻起,他再也不會輕視任何人,收斂起輕浮。
“學生張青,謹記先生教誨,先生所言,振聾發聵,學生必時時警醒自己。”
“好!要記住今天你說的這些,不然你內功心法修煉再深,也是腐肉一堆,行屍走肉罷了。回去好好念書,不光知理明理,還要知行,有空多寫字,能靜心,能自省,去吧。”
“謝先生諄諄告誡,學生先告退。”
回學堂的麻子不再欣喜,覺得又有種重新長大了的感覺,這種感覺熟悉又陌生,前世的種種不良習慣也深藏起來。
麻子深吸了一口氣,踏進了這所熟悉又陌生的新學堂。
今天是三先生授課,何家三房的何丙輝,博學多識,誌向高遠,聽說在編撰《草木略見》,名字雖然很謙虛,但言之有物,具實詳盡,麻子尋思若想進山找根兒白蠟杆子還需叨擾三先生。
晚間下學後,主動麻子留下來幫三先生整理學堂雜務,三先生雖驚異但沒張口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