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太後的告誡(1)
安陵容重生為自己活一回 作者:蟹蟹果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待皇帝也離開,太後深深歎了口氣。
“皇帝對你似乎頗為留意,哀家瞧著你晉了貴人也有些日子了,卻未見你在皇帝身上多上心。”太後聲音有些淡淡的,言語之間不能辨清其中喜怒。
安陵容聽著,心中微微有些不安。
因不知太後是否是已經察覺出了什麽,因此安陵容也不敢貿然答話,隻垂首聽著。
太後見安陵容不答,也沒有再往下問,卻是輕輕歎了口氣,緩緩問道,“入宮之後可有和家裏常聯係?”
安陵容不覺微微一怔。
女子入宮為嬪為妃雖是規矩多,但是與家中日常往來倒也是常事。如從前的富察氏,父親族兄都在京城的,時常傳傳書信口信的也是常有的,隻要不涉及朝政,尋常與家中聯係倒是無妨。
隻是突然之間太後便要聊到家事,倒是讓安陵容有些意外。
安陵容微微回神,輕輕點頭道,“偶爾也有書信,隻是臣妾家在清遠,距離京城實在太遠,書信往回總要月餘,太多不便,因此也隻是逢些節日才寫信回去。”
安陵容聲音輕輕的,卻是微微有些心酸。
太後點點頭,又緩緩說道,“女子遠嫁,確是不易。”
安陵容卻不知太後到底是何意,隻好硬著頭皮答道,“臣妾能有幸入宮侍奉在皇上和太後身邊,都是臣妾幾世修來的福分。”
太後聽了,展顏笑道,“你是個乖巧懂事的。今日哀家隻想和你閑聊幾句,你不必拘著,想說什麽說什麽便是了。
那些虛頭巴腦的話也不必說了。”
安陵容心中一凜,雖不知太後意欲何為,仍恭順道,“是,臣妾明白了。”
太後微笑著點點頭,又道,“聽聞你家中還有幾個姊妹,如今可都有還好?”
安陵容如實答道,“都還好的,臣妾入宮那會子,臣妾是二妹妹已經在議親了。”
太後隨即問道,“你那二妹妹今年十幾了?”仿佛真的隻是尋常家中的長輩與晚輩閑來無事的詢問。
安陵容低聲道,“二妹妹比我小兩歲,今年也十三歲了。”
太後微微點頭,“也是到了該議親的年紀了。可有挑中的好人家?”
安陵容從未想過有朝一日會坐在壽康宮裏,同太後聊這些,這些話她原也沒有想過若是忽然被問及又要如何回答,因此隻好如實答道,“臣妾的幾個妹妹都是家中的姨娘所生,再加上臣妾家裏並不算殷實,聽聞在瞧的都是些寒門子弟。”
因著心裏知道,太後與皇後都為庶出,因此安陵容回答間有意回避了庶出的說法。
可是一想到自己的父親,一旦做了縣丞有了些前程,便壞了德行一而再再而三的娶好些妾室姨娘進門,安陵容心底還是覺得沒臉,不覺麵上有些微微泛紅。
卻聽太後又問道,似是隨意開口,“家裏的姨娘們可還安穩?”
這話便又觸到安陵容心軟處,家中的姨娘都是在她的父親做官之後才迎進門的,父親品行實在算不上端正,這幾位姨娘大半是揚州瘦馬,自身便帶了些風塵氣。進了門之後,眼瞧著她母親年老色衰,不受愛憐,便時時要鬧出些事。
偏安陵容到底是做子女的,在外人麵前也不好多說什麽,隻能麵上微微泛紅,輕聲答道,“家中還算安穩,勞煩太後您掛心。”
太後麵上一笑,似乎心下了然,這讓安陵容仿佛被看透了一般,心底莫名多了些窘迫。
卻聽太後緩緩說道,“你倒是不必瞞著哀家,若是哀家真心想知道,也並不難。聽說有位姨娘是待你極好的,可有這麽個人?”
安陵容心中一顫。
果然,太後並非是真的要同她嘮些家常,而她家中那些細枝末節的事也從未與宮裏任何人提起過。
想到這裏安陵容心下更是微微警覺,太後定是遣人去查過了。
可她不過是一個未承寵的貴人,又為何要花心思去查她呢。
心裏雖左右思索著,可麵上依舊強自平靜,盡力穩了聲音答道,“是有的,臣妾額娘有個族妹,因臣妾額娘身子不便,無法照料家裏,為了幫襯額娘,便也嫁到了臣妾家裏,做了姨娘。”
太後點點頭,“哀家以為,有你這樣好的姨娘,你應該更懂得有所取舍的道理。”
安陵容聞言,慌忙跪下,“臣妾愚笨,還望太後明示。”
太後嘴角含笑,擺了擺手,竹息上前將安陵容扶起,重坐回凳子上。
“你的出身哀家知道,安家確實不是大戶,可即便是這樣,你額娘的娘家還是在族裏挑了得力的人嫁到安家幫襯著你額娘。
可見婚姻一事,並非能由一人意願決定。
往小了說,是子女的安穩人生,往大了說那便是家族的興衰榮辱。
安比槐再不濟,也算入了仕途,將來若再有升遷,那便是又是新的指望了。
因著你額娘也知道自己的清醒,家裏的大事小情,包括你入宮這樣的大事,也都肯交給你這位姨娘去操持。
而你這位姨娘,雖有了自己的孩子,待你卻是極好的,知你要入宮擢選,竟也不惜將幼子放在家中,隻身陪你進京。”
安陵容聽著,麵上雖不動聲色,心卻是一陣陣緊繃。
太後這是將她家中的情形摸得清清楚楚。
而且,太後今日明顯著是話中有話。
安陵容小心翼翼,感受道,“太後明鑒,袁姨娘與臣妾額娘感情確是深厚。”
太後嘴角輕啟,“感情深厚”,太後咀嚼著這四個字,唇邊露出一抹意味不甚明晰的笑意。
見安陵容隻頷首聽著,太後絮絮又道,“今日你能來哀家這,哀家倒也不意外。
這說明你倒是個有良心的。
可這後宮不比尋常人家,良心可不是個值錢的玩意兒。”
安陵容聽聞,心下豁然明朗,太後早就知道她的來意,這話實在是在敲打她呢。
“皇帝對你似乎頗為留意,哀家瞧著你晉了貴人也有些日子了,卻未見你在皇帝身上多上心。”太後聲音有些淡淡的,言語之間不能辨清其中喜怒。
安陵容聽著,心中微微有些不安。
因不知太後是否是已經察覺出了什麽,因此安陵容也不敢貿然答話,隻垂首聽著。
太後見安陵容不答,也沒有再往下問,卻是輕輕歎了口氣,緩緩問道,“入宮之後可有和家裏常聯係?”
安陵容不覺微微一怔。
女子入宮為嬪為妃雖是規矩多,但是與家中日常往來倒也是常事。如從前的富察氏,父親族兄都在京城的,時常傳傳書信口信的也是常有的,隻要不涉及朝政,尋常與家中聯係倒是無妨。
隻是突然之間太後便要聊到家事,倒是讓安陵容有些意外。
安陵容微微回神,輕輕點頭道,“偶爾也有書信,隻是臣妾家在清遠,距離京城實在太遠,書信往回總要月餘,太多不便,因此也隻是逢些節日才寫信回去。”
安陵容聲音輕輕的,卻是微微有些心酸。
太後點點頭,又緩緩說道,“女子遠嫁,確是不易。”
安陵容卻不知太後到底是何意,隻好硬著頭皮答道,“臣妾能有幸入宮侍奉在皇上和太後身邊,都是臣妾幾世修來的福分。”
太後聽了,展顏笑道,“你是個乖巧懂事的。今日哀家隻想和你閑聊幾句,你不必拘著,想說什麽說什麽便是了。
那些虛頭巴腦的話也不必說了。”
安陵容心中一凜,雖不知太後意欲何為,仍恭順道,“是,臣妾明白了。”
太後微笑著點點頭,又道,“聽聞你家中還有幾個姊妹,如今可都有還好?”
安陵容如實答道,“都還好的,臣妾入宮那會子,臣妾是二妹妹已經在議親了。”
太後隨即問道,“你那二妹妹今年十幾了?”仿佛真的隻是尋常家中的長輩與晚輩閑來無事的詢問。
安陵容低聲道,“二妹妹比我小兩歲,今年也十三歲了。”
太後微微點頭,“也是到了該議親的年紀了。可有挑中的好人家?”
安陵容從未想過有朝一日會坐在壽康宮裏,同太後聊這些,這些話她原也沒有想過若是忽然被問及又要如何回答,因此隻好如實答道,“臣妾的幾個妹妹都是家中的姨娘所生,再加上臣妾家裏並不算殷實,聽聞在瞧的都是些寒門子弟。”
因著心裏知道,太後與皇後都為庶出,因此安陵容回答間有意回避了庶出的說法。
可是一想到自己的父親,一旦做了縣丞有了些前程,便壞了德行一而再再而三的娶好些妾室姨娘進門,安陵容心底還是覺得沒臉,不覺麵上有些微微泛紅。
卻聽太後又問道,似是隨意開口,“家裏的姨娘們可還安穩?”
這話便又觸到安陵容心軟處,家中的姨娘都是在她的父親做官之後才迎進門的,父親品行實在算不上端正,這幾位姨娘大半是揚州瘦馬,自身便帶了些風塵氣。進了門之後,眼瞧著她母親年老色衰,不受愛憐,便時時要鬧出些事。
偏安陵容到底是做子女的,在外人麵前也不好多說什麽,隻能麵上微微泛紅,輕聲答道,“家中還算安穩,勞煩太後您掛心。”
太後麵上一笑,似乎心下了然,這讓安陵容仿佛被看透了一般,心底莫名多了些窘迫。
卻聽太後緩緩說道,“你倒是不必瞞著哀家,若是哀家真心想知道,也並不難。聽說有位姨娘是待你極好的,可有這麽個人?”
安陵容心中一顫。
果然,太後並非是真的要同她嘮些家常,而她家中那些細枝末節的事也從未與宮裏任何人提起過。
想到這裏安陵容心下更是微微警覺,太後定是遣人去查過了。
可她不過是一個未承寵的貴人,又為何要花心思去查她呢。
心裏雖左右思索著,可麵上依舊強自平靜,盡力穩了聲音答道,“是有的,臣妾額娘有個族妹,因臣妾額娘身子不便,無法照料家裏,為了幫襯額娘,便也嫁到了臣妾家裏,做了姨娘。”
太後點點頭,“哀家以為,有你這樣好的姨娘,你應該更懂得有所取舍的道理。”
安陵容聞言,慌忙跪下,“臣妾愚笨,還望太後明示。”
太後嘴角含笑,擺了擺手,竹息上前將安陵容扶起,重坐回凳子上。
“你的出身哀家知道,安家確實不是大戶,可即便是這樣,你額娘的娘家還是在族裏挑了得力的人嫁到安家幫襯著你額娘。
可見婚姻一事,並非能由一人意願決定。
往小了說,是子女的安穩人生,往大了說那便是家族的興衰榮辱。
安比槐再不濟,也算入了仕途,將來若再有升遷,那便是又是新的指望了。
因著你額娘也知道自己的清醒,家裏的大事小情,包括你入宮這樣的大事,也都肯交給你這位姨娘去操持。
而你這位姨娘,雖有了自己的孩子,待你卻是極好的,知你要入宮擢選,竟也不惜將幼子放在家中,隻身陪你進京。”
安陵容聽著,麵上雖不動聲色,心卻是一陣陣緊繃。
太後這是將她家中的情形摸得清清楚楚。
而且,太後今日明顯著是話中有話。
安陵容小心翼翼,感受道,“太後明鑒,袁姨娘與臣妾額娘感情確是深厚。”
太後嘴角輕啟,“感情深厚”,太後咀嚼著這四個字,唇邊露出一抹意味不甚明晰的笑意。
見安陵容隻頷首聽著,太後絮絮又道,“今日你能來哀家這,哀家倒也不意外。
這說明你倒是個有良心的。
可這後宮不比尋常人家,良心可不是個值錢的玩意兒。”
安陵容聽聞,心下豁然明朗,太後早就知道她的來意,這話實在是在敲打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