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君臣閑話
安陵容重生為自己活一回 作者:蟹蟹果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蘇培盛靜靜侍奉在側,隻瞧著香爐中炊煙嫋嫋,仿若一切靜默安好,可心底下卻是波瀾已起。
皇帝眉目輕展,言語十分輕鬆,仿若就是閑來無事,也就是君臣閑話一回。
可蘇培盛心裏明白的緊,皇帝問出這話,並非無意。
實在是這位年希堯平日太過不顯山露水,依著年家如今的聲望,年希堯身為年家長子,實在是忒沒聲響。
若非年希堯借著年府的銘牌求見,恐怕皇帝都想不起年府還有個這樣的長子。
因而,皇帝對年希堯的用意還未弄清楚,有此一問,也是尋常。
年希堯安穩坐著,輪廓溫潤,麵容沉靜,與年羹堯和年世蘭所持氣質實在大不相同。唯一那雙眼睛與年世蘭那一雙伶俐的鳳眼有幾分相似,可眉目之間噙著的卻是些平靜柔和。
聽皇帝問起前些日子華妃請了民間大夫來調理身子的事,年希堯麵上也無波瀾,隻上身微微前傾,頷首答道,“前些日子微臣告了假,隨著師父去南巡遊醫,回來之後,倒是聽家裏的管事說起了此事。隻是微臣回來的稍晚些,並沒有機會與那位請來的名醫碰上麵。”
皇帝眉目一動,露出一抹淡淡的笑意,“愛卿若是要南巡,想來這個假時日不會太短。”
年希堯平靜作答,“的確時日頗多,師父一直在追尋鬼門十三針傳人的行跡,因此南下之路每到一處,總還要小住個三兩日,因而這一行算下來,大約兩月有餘。”
皇帝聽聞,端起茶盞,輕輕抿了口茶,複又饒有興致的瞧著年希堯,“年愛卿現在所任何職?”
蘇培盛從旁聽著,皇帝這話一入耳,自己的下巴險些沒掉在地上。
皇帝素日同官員聊天,可從未有過這個聊法。
年希堯即便官職不大,可當著麵詢問人家官職何處,豈不是顯得對朝臣太不關注了些。
可年希堯卻麵色平靜,嘴角亦是掛著溫和的微笑,回複道,“微臣暫居工部右侍郎一職,暫時協理虞部。”
工部下設四個子司,分別是工部,屯田,虞部和水部,其中最為清閑的便是虞部。所謂虞部,就是負責記錄山林穿澤的部門。一般除了新帝登基,或是有重大疆域變化之外,虞部平日並無重要的職責。
聽聞年希堯回答,皇帝微微點頭,笑道,“愛卿旁征博引,興趣廣泛,隻協理虞部似乎有些大材小用了。”
年希堯溫和答道,“微臣多謝皇上厚愛,殊不知我大清人才隻繁盛,不可盡數。更何況當今明君在堂,自是萬象歸心,微臣隻是區區一文士,能有機會為朝堂效力已是感激不盡。
更何況微臣素性不受拘束,能經常遊走於山林之間,亦是微臣幸之所及。”
皇帝笑道,“愛卿的性子,與年羹堯年大將軍卻是十分不同。”
皇帝這話可謂說得十分含蓄,蘇培盛侍立於側,大約也聽懂了皇帝此話的意思。
年羹堯自先帝爺在時便征戰四方,短短幾年便在西南西北幾處戰事上立下赫赫戰功。而且素聞年羹堯為人耿直,先帝還在世時,便上書秉承先帝,直言申斥軍中貪腐之弊,可謂勇猛剛直,也因此才博得先帝的賞識。
而年希堯卻似乎對自己的仕途並非十分盡心。弟弟年羹堯已經封一等公,而年希堯還在工部一個閑職上做得有滋有味。
不僅如此,若是依著剛剛年希堯所說的,就是如今掛的這個閑職,年希堯也要隔三差五的便告假一段日子,去追隨醫廬的師父探尋什麽針法傳人。
蘇培盛從旁聽著,心底不覺暗自唏噓,難怪這位年大人雖為年家長子,卻沒什麽聲名。實在是這位年大人太沒什麽長進。
而年希堯卻似乎全然聽不出皇帝話中有任何旁的意思,隻依舊溫言答道,“皇上明鑒,微臣自小便喜歡讀書,而家弟則更愛騎射些,這也是為何後來臣弟投身行伍的緣故。”
皇帝點頭笑道,“確實如此,不過一家子也不必都是一個性子的。華貴妃與年大將軍的性子便有幾分相似了。
而愛卿這性子倒是極好的,不驕不躁,乃是溫潤君子。”
年希堯輕輕點頭,“皇上謬讚了。”
似乎是聊到了興頭上,皇帝斜倚著椅背,一隻撥弄著手上的青金石蜜蠟手撚,一隻手在桌上輕輕的敲了幾下,複有輕啟嘴角,笑著問道,“愛卿即從醫師學醫,可聽聞有種毒藥名為瓦倫青?”
蘇培盛心下不覺一怔,皇帝前麵兜兜轉轉的聊了許多,其實對年希堯,亦或是年家並未放心。
年希堯微微思索,方才凝神答道,“微臣曾經聽說過,這是黔州苗地的一種毒藥,似乎是一種並不易得的劇毒,不知皇上是從何得知的?”
皇帝輕輕笑道,“朕曾聽亮工提起過,早些年亮工出戰回來也曾送過朕一瓶瓦倫青。隻是那時亮工並未與朕細聊過此毒,倒是讓朕憑白思量了許多年。”
聽聞此話,年希堯麵上微微變色,“家弟實在有些不知輕重,這樣的劇毒之物如何能作為禮物贈予皇上,實在罪該萬死。”說著,便要起身跪拜,卻被皇帝溫言攔住。
“愛卿不必如此,朕與亮工素來無話不談,他在外有何見聞趣事,也常常說與朕聽,朕很是歡喜。”說罷,皇帝將手上的珠串啪的撂在了桌上。
複又笑著對蘇培盛說道,“朕記得年貴妃那邊送來了些上好的靈山茗茶,你且取些來,趁著今日,朕與年愛卿一同品一品。”
蘇培盛躬身應了,立即出了門,可心裏卻總是覺得別扭得緊。皇帝招待大臣,卻要去妃嬪的宮裏借茶,可是聞所未聞。
想到這裏,蘇培盛不覺心頭有些堵得慌,隻站在殿外大口大口的吸了幾口氣,方才覺得心口舒緩了些。
一直在門口伺候的小夏子不明所以,兩三步個大步跟到了蘇培盛身邊,可瞧著蘇培盛的麵色卻又不敢隨便打聽養心殿裏的事,隻好陪著笑問道,“師父,可是皇上有什麽吩咐?讓徒弟去跑這個腿吧。”
蘇培盛白了小夏子一眼,壓著嗓子道,“今兒這是個好差事,可你得長點眼,該說的不該說的還要分的清楚些。”
小夏子滿麵迷茫,皺眉問道,“師父您把我給說懵了,皇上交代的到底是個什麽差事呀?”
蘇培盛瞥了一眼養心殿,說道,“你去趟翊坤宮吧,就說娘娘的哥哥到封昭在養心殿問話,皇上突然想起華貴妃新得的靈山茗茶,便叫你去取些,其他的便不要說了。”
小夏子聽聞眨了眨眼,眉頭皺成了彎。
卻聽蘇培盛沉聲道,“隻管去辦吧,旁的別想別問,問多了當心你小命也保不住。”
小夏子聽聞,縮了縮脖子,趕緊一溜煙往翊坤宮方向去了。
交代了小夏子,蘇培盛方才覺得心口堵著的一處似乎順暢了些。禦前當差實在不比別處,聽得多見得多了,可能說的卻沒有幾句。
皇帝眉目輕展,言語十分輕鬆,仿若就是閑來無事,也就是君臣閑話一回。
可蘇培盛心裏明白的緊,皇帝問出這話,並非無意。
實在是這位年希堯平日太過不顯山露水,依著年家如今的聲望,年希堯身為年家長子,實在是忒沒聲響。
若非年希堯借著年府的銘牌求見,恐怕皇帝都想不起年府還有個這樣的長子。
因而,皇帝對年希堯的用意還未弄清楚,有此一問,也是尋常。
年希堯安穩坐著,輪廓溫潤,麵容沉靜,與年羹堯和年世蘭所持氣質實在大不相同。唯一那雙眼睛與年世蘭那一雙伶俐的鳳眼有幾分相似,可眉目之間噙著的卻是些平靜柔和。
聽皇帝問起前些日子華妃請了民間大夫來調理身子的事,年希堯麵上也無波瀾,隻上身微微前傾,頷首答道,“前些日子微臣告了假,隨著師父去南巡遊醫,回來之後,倒是聽家裏的管事說起了此事。隻是微臣回來的稍晚些,並沒有機會與那位請來的名醫碰上麵。”
皇帝眉目一動,露出一抹淡淡的笑意,“愛卿若是要南巡,想來這個假時日不會太短。”
年希堯平靜作答,“的確時日頗多,師父一直在追尋鬼門十三針傳人的行跡,因此南下之路每到一處,總還要小住個三兩日,因而這一行算下來,大約兩月有餘。”
皇帝聽聞,端起茶盞,輕輕抿了口茶,複又饒有興致的瞧著年希堯,“年愛卿現在所任何職?”
蘇培盛從旁聽著,皇帝這話一入耳,自己的下巴險些沒掉在地上。
皇帝素日同官員聊天,可從未有過這個聊法。
年希堯即便官職不大,可當著麵詢問人家官職何處,豈不是顯得對朝臣太不關注了些。
可年希堯卻麵色平靜,嘴角亦是掛著溫和的微笑,回複道,“微臣暫居工部右侍郎一職,暫時協理虞部。”
工部下設四個子司,分別是工部,屯田,虞部和水部,其中最為清閑的便是虞部。所謂虞部,就是負責記錄山林穿澤的部門。一般除了新帝登基,或是有重大疆域變化之外,虞部平日並無重要的職責。
聽聞年希堯回答,皇帝微微點頭,笑道,“愛卿旁征博引,興趣廣泛,隻協理虞部似乎有些大材小用了。”
年希堯溫和答道,“微臣多謝皇上厚愛,殊不知我大清人才隻繁盛,不可盡數。更何況當今明君在堂,自是萬象歸心,微臣隻是區區一文士,能有機會為朝堂效力已是感激不盡。
更何況微臣素性不受拘束,能經常遊走於山林之間,亦是微臣幸之所及。”
皇帝笑道,“愛卿的性子,與年羹堯年大將軍卻是十分不同。”
皇帝這話可謂說得十分含蓄,蘇培盛侍立於側,大約也聽懂了皇帝此話的意思。
年羹堯自先帝爺在時便征戰四方,短短幾年便在西南西北幾處戰事上立下赫赫戰功。而且素聞年羹堯為人耿直,先帝還在世時,便上書秉承先帝,直言申斥軍中貪腐之弊,可謂勇猛剛直,也因此才博得先帝的賞識。
而年希堯卻似乎對自己的仕途並非十分盡心。弟弟年羹堯已經封一等公,而年希堯還在工部一個閑職上做得有滋有味。
不僅如此,若是依著剛剛年希堯所說的,就是如今掛的這個閑職,年希堯也要隔三差五的便告假一段日子,去追隨醫廬的師父探尋什麽針法傳人。
蘇培盛從旁聽著,心底不覺暗自唏噓,難怪這位年大人雖為年家長子,卻沒什麽聲名。實在是這位年大人太沒什麽長進。
而年希堯卻似乎全然聽不出皇帝話中有任何旁的意思,隻依舊溫言答道,“皇上明鑒,微臣自小便喜歡讀書,而家弟則更愛騎射些,這也是為何後來臣弟投身行伍的緣故。”
皇帝點頭笑道,“確實如此,不過一家子也不必都是一個性子的。華貴妃與年大將軍的性子便有幾分相似了。
而愛卿這性子倒是極好的,不驕不躁,乃是溫潤君子。”
年希堯輕輕點頭,“皇上謬讚了。”
似乎是聊到了興頭上,皇帝斜倚著椅背,一隻撥弄著手上的青金石蜜蠟手撚,一隻手在桌上輕輕的敲了幾下,複有輕啟嘴角,笑著問道,“愛卿即從醫師學醫,可聽聞有種毒藥名為瓦倫青?”
蘇培盛心下不覺一怔,皇帝前麵兜兜轉轉的聊了許多,其實對年希堯,亦或是年家並未放心。
年希堯微微思索,方才凝神答道,“微臣曾經聽說過,這是黔州苗地的一種毒藥,似乎是一種並不易得的劇毒,不知皇上是從何得知的?”
皇帝輕輕笑道,“朕曾聽亮工提起過,早些年亮工出戰回來也曾送過朕一瓶瓦倫青。隻是那時亮工並未與朕細聊過此毒,倒是讓朕憑白思量了許多年。”
聽聞此話,年希堯麵上微微變色,“家弟實在有些不知輕重,這樣的劇毒之物如何能作為禮物贈予皇上,實在罪該萬死。”說著,便要起身跪拜,卻被皇帝溫言攔住。
“愛卿不必如此,朕與亮工素來無話不談,他在外有何見聞趣事,也常常說與朕聽,朕很是歡喜。”說罷,皇帝將手上的珠串啪的撂在了桌上。
複又笑著對蘇培盛說道,“朕記得年貴妃那邊送來了些上好的靈山茗茶,你且取些來,趁著今日,朕與年愛卿一同品一品。”
蘇培盛躬身應了,立即出了門,可心裏卻總是覺得別扭得緊。皇帝招待大臣,卻要去妃嬪的宮裏借茶,可是聞所未聞。
想到這裏,蘇培盛不覺心頭有些堵得慌,隻站在殿外大口大口的吸了幾口氣,方才覺得心口舒緩了些。
一直在門口伺候的小夏子不明所以,兩三步個大步跟到了蘇培盛身邊,可瞧著蘇培盛的麵色卻又不敢隨便打聽養心殿裏的事,隻好陪著笑問道,“師父,可是皇上有什麽吩咐?讓徒弟去跑這個腿吧。”
蘇培盛白了小夏子一眼,壓著嗓子道,“今兒這是個好差事,可你得長點眼,該說的不該說的還要分的清楚些。”
小夏子滿麵迷茫,皺眉問道,“師父您把我給說懵了,皇上交代的到底是個什麽差事呀?”
蘇培盛瞥了一眼養心殿,說道,“你去趟翊坤宮吧,就說娘娘的哥哥到封昭在養心殿問話,皇上突然想起華貴妃新得的靈山茗茶,便叫你去取些,其他的便不要說了。”
小夏子聽聞眨了眨眼,眉頭皺成了彎。
卻聽蘇培盛沉聲道,“隻管去辦吧,旁的別想別問,問多了當心你小命也保不住。”
小夏子聽聞,縮了縮脖子,趕緊一溜煙往翊坤宮方向去了。
交代了小夏子,蘇培盛方才覺得心口堵著的一處似乎順暢了些。禦前當差實在不比別處,聽得多見得多了,可能說的卻沒有幾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