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孝順實心
安陵容重生為自己活一回 作者:蟹蟹果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皇帝麵色漸沉,皇後卻似乎全然不覺,隻神色柔和的瞧向三阿哥。
而三阿哥更似不覺,將展開的錦盒遞於皇帝麵前,頷首說道,“兒子知道五弟現在身體不便,心想著五弟雖不方便多在外麵走動,但是亦可多讀些書,亦是可以寄情詩畫。
兒子有聽聞,京城裏的少年才俊們都喜歡在自己的毛筆上綴上寫玲瓏雅致的墜子,這樣無論書寫詩畫,一旦運筆總能筆走龍蛇,十分好看。
兒子希望五弟即便不出門,也不至悶著,有兒子準備的這些小玩意,亦是能多些讀書的樂趣。”
三阿哥猶自不覺,將早已盤算幾回的話慢慢說完,方才一拜,衝著皇帝說道,“皇阿瑪,兒子為五弟準備的便是這隻小楷狼毫。”
瞧著皇帝的麵色,已是耐著極大的性子。
卻仍是沒有發作,隻是沉聲問道,“你花了這些心思,準備了這麽好的禮物,哪裏是小玩意兒?”
一旁的敬妃聽聞,不覺手中杯子也是一抖,生生灑了半杯酒出來。
皇帝平日並非是個喜歡疾言厲色的人,但正是這樣的行事,便更難讓人瞧出他的情緒變化。
可敬妃心思最為敏感,一聽便知皇帝心頭大約已經動了怒氣,隻眉間繃的極緊,悄悄的瞧著皇帝的神色。
而三阿哥似乎並未察覺,仍呐呐道,“五弟聰敏可愛,兒子一向疼愛五弟,今日又是要賀五弟有了額娘,兒子也是替五弟高興。
便是多花些心思也不打緊的,隻希望這些小物件能讓五弟瞧著喜歡,心裏高興……”
可五阿哥話還沒有說完,隻聽啪的一聲清脆,皇帝手中的杯子已經飛了出去,正落在其中一盞九轉琉璃燈上。
那清脆的一聲便是琉璃玉璧碎裂的聲音。
這玉璧本就是靠榫卯結構相互支撐,一片碎裂,便再不能相互支撐,隻聽嘩啦一聲,幾片琉璃玉璧相繼落下,還未等人反應過來,一盞九轉琉璃燈便轟然塌成了一堆碎片。
太後見狀,深深一歎,“皇帝,何必與孩子動這麽大的氣。”
三阿哥此時已是愣在當下。隻因他實在是不知道,自己的皇阿瑪究竟是為了何事生了這麽大的氣。
難道是自己對弟弟還不夠謙和麽?
皇後聞言,亦是眉心微皺,憂心道,“皇上剛進了酒,這會又要動氣,實在是傷身子呀。”
蘇培盛悄悄退後幾步,趕忙讓身邊的親隨下去,備一些醒酒湯,以備不時之需。
敦親王似乎半醉半醒,像隻守夜的老貓,眼睛眯成了一條縫,靜靜瞧著這場突如其來的變故。
華妃亦是冷冷瞧著,似乎一切本就與她無關。
而其他妃嬪,有的擔憂,有的冷漠,竟是各自心元合一,仿若入定了一般。
安陵容冷眼瞧著,宴席到了這一步,剛還是皆大歡喜,一團和氣的“一家人”,此刻卻是各懷心思,不覺心下好笑。
卻聽皇帝聲音冷冷,“孩子?眼看著就要到了議婚的年紀了,竟是一點也不讓朕安心,虧著你額娘在你身上花了這麽多心思,竟是教出來個蠢貨。”
弘時聽了皇帝如此責罵,更是不知自己錯在何處,心下一急,眼圈都紅了。
皇後見狀,趕忙從旁勸道,“皇上您先別動氣,有話好好說。
三阿哥速來聽話,您這樣大的火氣也把三阿哥嚇壞了。
再者說,哪怕孩子真有什麽不是,也是我這個做皇額娘的教導不善,您隻管罰臣妾便是了。
孩子還是要慢慢教的。”
皇後溫言相勸,倒似乎是把皇帝提醒著了。
皇帝怒目瞧向眾人,左右瞧了一圈,複又沉聲對皇後說道,“這事如何也怪不到你頭上,你是三阿哥的皇額娘,可是三阿哥到底還有一個不爭氣的額娘。”
三阿哥雖還不明白到底是為何受責備,可自幼齊妃便教導他不能頂撞皇阿瑪,更是不能吃眼前虧。
於是趕忙跪下,請罪道,“皇阿瑪息怒,兒子若有做的不是的地方您隻管責罰兒子便是,實在與額娘無關。”
皇帝見三阿哥下跪請罪,不但未能平息怒氣,反倒是氣到嗬的一聲笑了出來,轉頭對著太後道,“皇額娘您看看,朕的兒子都給教成了什麽樣子!”
接著又衝著三阿哥狠狠罵道,“咱們滿人是在馬背上打下來的天下,你的皇叔也都是上過戰場,為大清江山出血流汗。
你生在太平盛世之中,不思量著如何為國效力,倒學會了坊間那些奢靡酸腐的東西。
而你自己不思進取也就罷了,還要拉著你的弟弟一起學上這些。
你可知你口中的這個小玩意能換我戍邊將士多少糧草?能保我邊疆子民許久平安?”
三阿哥跪在地上,嚇得麵色鐵青。他自是沒想到隻一根毛筆便能將皇阿瑪惹得如此動怒。更是沒想到,這麽小巧一隻小楷狼毫竟能與戍邊將士扯上關係。
三阿哥哪裏見過皇帝這樣動怒,又深知皇帝大半年來皆是為戰事操心,今日這樣動怒,說了這麽重的話,實在不知會如何責罰自己,更是不知道會不會牽連到自己的額娘。於是越想越怕,竟瑟縮著抖了起來。
皇帝本就在氣頭上,又瞧見三阿哥這副模樣,不覺更是生氣,怒道,“快將這個礙眼的東西從朕麵前拿走。”
說著怒目橫了三阿哥一眼,複又說道,“將這個沒囊沒氣的東西也帶下去,什麽時候知道如何做我大清的子孫什麽時候再來見朕!”
聽了這話,在場眾人皆是一驚。
端妃瞧著三阿哥實在可憐,輕輕一歎,起身道,“皇上您先消消氣,你剛才喝了許多酒,這樣生氣實在不好。
三阿哥已然知錯了,況且三阿哥也是實心實意的對弟弟好,雖有些不知輕重,倒也不是真的有心。”
皇帝見是端妃說話,雖還沉著麵色,倒是氣息平緩了幾分,沉聲說道,“若不是看他秉性不壞,朕更是要罰了。”
見皇帝神色和緩,皇後柔聲道,“皇上說的是呢,三阿哥素日最是聽話孝順,待弟弟妹妹也是極好的,隻是心實了些,您別再生三阿哥的氣了。”
卻聽皇帝道,“便是弘時這種孝順心實的孩子最是容易教壞了,你且告訴齊妃,三阿哥年紀大了,不必再有他照料了。明日起,她每日探望都免了吧。”
而三阿哥更似不覺,將展開的錦盒遞於皇帝麵前,頷首說道,“兒子知道五弟現在身體不便,心想著五弟雖不方便多在外麵走動,但是亦可多讀些書,亦是可以寄情詩畫。
兒子有聽聞,京城裏的少年才俊們都喜歡在自己的毛筆上綴上寫玲瓏雅致的墜子,這樣無論書寫詩畫,一旦運筆總能筆走龍蛇,十分好看。
兒子希望五弟即便不出門,也不至悶著,有兒子準備的這些小玩意,亦是能多些讀書的樂趣。”
三阿哥猶自不覺,將早已盤算幾回的話慢慢說完,方才一拜,衝著皇帝說道,“皇阿瑪,兒子為五弟準備的便是這隻小楷狼毫。”
瞧著皇帝的麵色,已是耐著極大的性子。
卻仍是沒有發作,隻是沉聲問道,“你花了這些心思,準備了這麽好的禮物,哪裏是小玩意兒?”
一旁的敬妃聽聞,不覺手中杯子也是一抖,生生灑了半杯酒出來。
皇帝平日並非是個喜歡疾言厲色的人,但正是這樣的行事,便更難讓人瞧出他的情緒變化。
可敬妃心思最為敏感,一聽便知皇帝心頭大約已經動了怒氣,隻眉間繃的極緊,悄悄的瞧著皇帝的神色。
而三阿哥似乎並未察覺,仍呐呐道,“五弟聰敏可愛,兒子一向疼愛五弟,今日又是要賀五弟有了額娘,兒子也是替五弟高興。
便是多花些心思也不打緊的,隻希望這些小物件能讓五弟瞧著喜歡,心裏高興……”
可五阿哥話還沒有說完,隻聽啪的一聲清脆,皇帝手中的杯子已經飛了出去,正落在其中一盞九轉琉璃燈上。
那清脆的一聲便是琉璃玉璧碎裂的聲音。
這玉璧本就是靠榫卯結構相互支撐,一片碎裂,便再不能相互支撐,隻聽嘩啦一聲,幾片琉璃玉璧相繼落下,還未等人反應過來,一盞九轉琉璃燈便轟然塌成了一堆碎片。
太後見狀,深深一歎,“皇帝,何必與孩子動這麽大的氣。”
三阿哥此時已是愣在當下。隻因他實在是不知道,自己的皇阿瑪究竟是為了何事生了這麽大的氣。
難道是自己對弟弟還不夠謙和麽?
皇後聞言,亦是眉心微皺,憂心道,“皇上剛進了酒,這會又要動氣,實在是傷身子呀。”
蘇培盛悄悄退後幾步,趕忙讓身邊的親隨下去,備一些醒酒湯,以備不時之需。
敦親王似乎半醉半醒,像隻守夜的老貓,眼睛眯成了一條縫,靜靜瞧著這場突如其來的變故。
華妃亦是冷冷瞧著,似乎一切本就與她無關。
而其他妃嬪,有的擔憂,有的冷漠,竟是各自心元合一,仿若入定了一般。
安陵容冷眼瞧著,宴席到了這一步,剛還是皆大歡喜,一團和氣的“一家人”,此刻卻是各懷心思,不覺心下好笑。
卻聽皇帝聲音冷冷,“孩子?眼看著就要到了議婚的年紀了,竟是一點也不讓朕安心,虧著你額娘在你身上花了這麽多心思,竟是教出來個蠢貨。”
弘時聽了皇帝如此責罵,更是不知自己錯在何處,心下一急,眼圈都紅了。
皇後見狀,趕忙從旁勸道,“皇上您先別動氣,有話好好說。
三阿哥速來聽話,您這樣大的火氣也把三阿哥嚇壞了。
再者說,哪怕孩子真有什麽不是,也是我這個做皇額娘的教導不善,您隻管罰臣妾便是了。
孩子還是要慢慢教的。”
皇後溫言相勸,倒似乎是把皇帝提醒著了。
皇帝怒目瞧向眾人,左右瞧了一圈,複又沉聲對皇後說道,“這事如何也怪不到你頭上,你是三阿哥的皇額娘,可是三阿哥到底還有一個不爭氣的額娘。”
三阿哥雖還不明白到底是為何受責備,可自幼齊妃便教導他不能頂撞皇阿瑪,更是不能吃眼前虧。
於是趕忙跪下,請罪道,“皇阿瑪息怒,兒子若有做的不是的地方您隻管責罰兒子便是,實在與額娘無關。”
皇帝見三阿哥下跪請罪,不但未能平息怒氣,反倒是氣到嗬的一聲笑了出來,轉頭對著太後道,“皇額娘您看看,朕的兒子都給教成了什麽樣子!”
接著又衝著三阿哥狠狠罵道,“咱們滿人是在馬背上打下來的天下,你的皇叔也都是上過戰場,為大清江山出血流汗。
你生在太平盛世之中,不思量著如何為國效力,倒學會了坊間那些奢靡酸腐的東西。
而你自己不思進取也就罷了,還要拉著你的弟弟一起學上這些。
你可知你口中的這個小玩意能換我戍邊將士多少糧草?能保我邊疆子民許久平安?”
三阿哥跪在地上,嚇得麵色鐵青。他自是沒想到隻一根毛筆便能將皇阿瑪惹得如此動怒。更是沒想到,這麽小巧一隻小楷狼毫竟能與戍邊將士扯上關係。
三阿哥哪裏見過皇帝這樣動怒,又深知皇帝大半年來皆是為戰事操心,今日這樣動怒,說了這麽重的話,實在不知會如何責罰自己,更是不知道會不會牽連到自己的額娘。於是越想越怕,竟瑟縮著抖了起來。
皇帝本就在氣頭上,又瞧見三阿哥這副模樣,不覺更是生氣,怒道,“快將這個礙眼的東西從朕麵前拿走。”
說著怒目橫了三阿哥一眼,複又說道,“將這個沒囊沒氣的東西也帶下去,什麽時候知道如何做我大清的子孫什麽時候再來見朕!”
聽了這話,在場眾人皆是一驚。
端妃瞧著三阿哥實在可憐,輕輕一歎,起身道,“皇上您先消消氣,你剛才喝了許多酒,這樣生氣實在不好。
三阿哥已然知錯了,況且三阿哥也是實心實意的對弟弟好,雖有些不知輕重,倒也不是真的有心。”
皇帝見是端妃說話,雖還沉著麵色,倒是氣息平緩了幾分,沉聲說道,“若不是看他秉性不壞,朕更是要罰了。”
見皇帝神色和緩,皇後柔聲道,“皇上說的是呢,三阿哥素日最是聽話孝順,待弟弟妹妹也是極好的,隻是心實了些,您別再生三阿哥的氣了。”
卻聽皇帝道,“便是弘時這種孝順心實的孩子最是容易教壞了,你且告訴齊妃,三阿哥年紀大了,不必再有他照料了。明日起,她每日探望都免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