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歌聲起
安陵容重生為自己活一回 作者:蟹蟹果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殿內婉轉輕柔的歌聲響起許久,眾人方才回過神。
這也難怪,安陵容入宮約麽也有近兩年的時間,可卻從來都無人知曉,安陵容竟唱得這麽好聽。
眾人心中想的都是,女子一旦入了宮,不論出身如何位份如何,總是要一股腦地去逢迎皇帝,絞盡腦汁隻為分得皇帝心中的幾分寵愛。
可安陵容卻藏得如此深,難免讓在座眾人心生納罕。
眾人心中皆是疑惑,這位安貴人,也和旁的妃子忒不一樣了。
而安陵容,本就生得小巧標致,一看便是柔美的水鄉女子。再加上此時歌聲婉轉,如金玲落玉般清脆,猶如夜鶯輕啼般悅耳清新。
在場眾人不覺有些沉醉,就連慎貝勒都不覺驚歎道,“皇兄的後宮怕不是將天下才女都攏了進來!”
隻是慎貝勒年紀不大,又是剛剛分府出去獨住,而且至今尚未定親,府內隻送進去兩個內院隨侍的格格,因此慎貝勒一出此言,便將敦親王惹得一陣大笑。
“十九弟年紀還小,實在有些少見多怪。”敦親王猶自還想開口再言,卻被一旁敦親王福晉眸中的厲色打斷,隻好悻悻作罷。
即便如此,慎貝勒仍是被敦親王嗆得麵色通紅。
而坐在上首的皇帝,卻似乎並未將敦親王與慎貝勒所說的話聽進耳中,隻是凝眉靜靜瞧向安陵容,一雙漆黑的眸子似乎要將安陵容也吞進濃重的漆黑之中。
安陵容唱畢,在場眾人麵色各異。
有的疑惑於安陵容的深藏不露,有的驚歎於安陵容的歌聲美妙,而更多的則是在默默等待,想知道皇帝對這突然“露臉”的貴人將要如何安排。
可此時,皇帝卻似乎是仍在回味餘音,竟全然沒有開口。
還是站在一旁伺候的蘇培盛輕聲提醒,皇帝複才回過神來。
“皇上,安貴人和莞貴人表演好了,您說是賞呀,還是……”
蘇培盛慣會做差事。
瞧著皇帝那幾乎要沉吟著跟著和起來的模樣,儼然便是已經沉醉進了安陵容的歌聲之中,瞧著這模樣,自是要賞的。
皇帝卻是眸色有些恍惚,沉沉瞧著安陵容,半晌才眉心一展,露出了些許笑意。
“賞。”
蘇培盛笑著又問,“皇上隻說賞,您瞧瞧要賞給兩位小主些什麽呢?”
皇後自是早已將一切瞧在眼中,眸中微不可查的一閃,陪笑道,“皇上,臣妾瞧莞貴人這琴是彈得極好的,舒太妃當年留下的那麵古琴,自姐姐去後便再無人能彈了……”
皇後說著,聲音漸微。
皇帝聽了,亦是神色有些怔忡,仿佛思緒仍在哪處飄著。
半晌,才啞著嗓子說道,“皇後說的是,舒太妃的那麵長相思,倒是許久無人再彈起了。
蘇培盛,明日命人將長相思取來,校好音色送去碎玉軒。想來也隻有莞貴人才能彈好這琴。”
蘇培盛點頭應是,心底卻是有些納悶。
瞧著皇帝那神色,顯然是對安貴人更上心些,可皇後提及的卻是莞貴人。難道皇後是沒有猜透皇帝的心思?還是故意將皇帝的心思引到莞貴人的身上?
隻是蘇培盛老練,並不將這些思緒放在臉上。
隻要皇帝高興,那便是差事。想到這裏,蘇培盛更是眉開眼笑,上前應道,“奴才這就去辦。”
倒是慎貝勒嘴直,瞧著皇帝似乎忘了賞賜安陵容,立刻說道,“皇兄將舒太妃留下的好琴賜給了莞貴人,可是還收藏了什麽寶貝,要賜予安貴人嗎?”
皇帝聽聞,劍眉一提,嘴角上揚,竟是笑出了一抹少年意氣。
蘇培盛到底還是陪在皇帝身邊久了,瞧著皇帝的這副模樣,便知道,今日這位安貴人怕是已經烙在皇帝的心裏了。
因著心中已經有了數,便也不如替莞貴人討賞那會那般,隻靜靜的侍立在側。
皇帝瞧著慎貝勒,開口笑道,“朕可沒有藏著那麽多的好東西”,說著又瞧向一側的安陵容,眉眼之間卻似乎藏著些瞧不清楚的情緒,“安貴人不妨自己想一想,看今日要向朕討些什麽賞賜。”
說完,也不等安陵容答話,端起酒杯暢快的一飲而盡。
倒是身旁的太後開口,“皇帝,酒冷了便不易飲了,讓奴才們暖一暖再送過來吧。”
皇帝聽聞,麵上依舊帶著笑意,卻將酒杯啪的一聲重重按在桌上,複又開懷笑道,“皇額娘說的是,朕今日實在是高興,有些貪杯了。
讓皇額娘替兒子操心了,實在是兒子的不孝。”
轉頭又對蘇培盛說道,“去,把冷酒拿下熱一熱,給朕換些溫的過來。”
可蘇培盛剛走出幾步,卻又被皇帝叫了回來,“蘇培盛,你去把先前蒙古進貢的白熱酒拿上來,趁著幾個朕的兄弟們都在,今日便一起嚐一嚐。”
蘇培盛應聲下去。
其他嬪妃不明所以,可皇後聽聞卻是麵色一變。
這白熱酒是蒙古部族最愛喝的烈酒之一。
蒙古部族以遊牧為生,夏天日子還算好過,可冬天一到,草木稀疏,若是草料準備的不足,便要在冬日牧著牛羊往遠處尋找牧草。
那馬背上風吹雪寒自是難免。於是,蒙古人便將烈酒帶在身上。這就濃烈辛辣,一口下肚,便似將一團火自口中順入肚腹一般,哪怕是極寒的夜裏,隻要來上一口白日熱,便如到了中午曬上烈日一樣,渾身暖和。
可這酒著實太烈,實在不適合宮中宴飲。
因此蒙古部族進貢以來,皇帝隻將這酒存入庫房,並未拿出來飲用過。
今日皇帝在興頭上,竟是要宴飲烈酒,自是讓皇後心生擔憂。
一旁酒過三巡顯然仍未盡興的敦親王,一聽皇帝還藏著進貢的好酒,趕忙喜道,“皇兄竟藏著白日熱,臣弟真是好些年沒喝過這酒了。”
皇帝亦是十分高興,“敦親王竟喝過這酒?”
“回皇上,臣弟當年與蒙古部族一起征戰,倒是在戰場上嚐過幾回,一口入喉,便辛辣得猶如烈火入肺,可在那苦寒的時候,越是烈的酒,就越能吊人的性子,著實叫人難忘啊。”
皇帝笑著點頭,“想當年,敦親王也是跟著先帝立下赫赫戰功的,是我大清的功臣。”
敦親王聽了這話,不覺麵露驕矜之色,仰頭笑道,“皇上謬讚了,臣弟已許多年不入戰場,如今倒是年大將軍戰功煊赫,更勝一籌啦。”
華妃聽聞,不覺挺直了背脊,悄悄留意著皇帝的神色。
而皇帝眸色不易察覺的微微一變,麵上笑意更勝,竟將杯中冷酒舉起,衝著華妃笑道,“華妃,你兄長年羹堯平複準格爾,立下赫赫戰功,亦是我大清的功臣。
朕這一杯,今日不能立刻敬了你的兄長,便由你替自家兄長喝了接了這杯酒吧。”
說著,便將杯中冷酒飲盡。
華妃本以為皇帝隻是會言語嘉獎幾句,卻未想到皇帝竟會將她與自己的兄長視為一體,特意敬了她一杯酒。
再加上自鹹福宮之後,華妃便總覺得皇帝似乎待她不如從前,心下已經忐忑許久。
因此一聽皇帝說了這些,不覺動容道,“皇上,兄長為皇上分憂乃是分內之事。又能得皇上時時記掛,實在是兄長之幸,年氏執行。
臣妾多謝皇上厚愛,臣妾替兄長滿飲此杯。”說著也將杯中酒水飲盡。
卻聽皇帝溫言道,“剛那杯酒既是敬你兄長,也是敬你的,你在朕的身邊這麽多年,亦是十分妥帖周到,朕怎能不知。”
聽了這話,華妃眸中的瑩瑩點點不覺變成盈盈淚珠,映著九轉琉璃燈的碧色水光滾滾而動。
或許旁人還不知道,可安陵容早在前世便看到了華妃由寵冠後宮到落魄而亡的種種。
見華妃此刻卻是如此動容,安陵容心下不覺又是一陣唏噓。果然還是那句老話,自古帝王多薄幸,最是無情帝王家,獨獨苦了這些癡情的女兒家。
這也難怪,安陵容入宮約麽也有近兩年的時間,可卻從來都無人知曉,安陵容竟唱得這麽好聽。
眾人心中想的都是,女子一旦入了宮,不論出身如何位份如何,總是要一股腦地去逢迎皇帝,絞盡腦汁隻為分得皇帝心中的幾分寵愛。
可安陵容卻藏得如此深,難免讓在座眾人心生納罕。
眾人心中皆是疑惑,這位安貴人,也和旁的妃子忒不一樣了。
而安陵容,本就生得小巧標致,一看便是柔美的水鄉女子。再加上此時歌聲婉轉,如金玲落玉般清脆,猶如夜鶯輕啼般悅耳清新。
在場眾人不覺有些沉醉,就連慎貝勒都不覺驚歎道,“皇兄的後宮怕不是將天下才女都攏了進來!”
隻是慎貝勒年紀不大,又是剛剛分府出去獨住,而且至今尚未定親,府內隻送進去兩個內院隨侍的格格,因此慎貝勒一出此言,便將敦親王惹得一陣大笑。
“十九弟年紀還小,實在有些少見多怪。”敦親王猶自還想開口再言,卻被一旁敦親王福晉眸中的厲色打斷,隻好悻悻作罷。
即便如此,慎貝勒仍是被敦親王嗆得麵色通紅。
而坐在上首的皇帝,卻似乎並未將敦親王與慎貝勒所說的話聽進耳中,隻是凝眉靜靜瞧向安陵容,一雙漆黑的眸子似乎要將安陵容也吞進濃重的漆黑之中。
安陵容唱畢,在場眾人麵色各異。
有的疑惑於安陵容的深藏不露,有的驚歎於安陵容的歌聲美妙,而更多的則是在默默等待,想知道皇帝對這突然“露臉”的貴人將要如何安排。
可此時,皇帝卻似乎是仍在回味餘音,竟全然沒有開口。
還是站在一旁伺候的蘇培盛輕聲提醒,皇帝複才回過神來。
“皇上,安貴人和莞貴人表演好了,您說是賞呀,還是……”
蘇培盛慣會做差事。
瞧著皇帝那幾乎要沉吟著跟著和起來的模樣,儼然便是已經沉醉進了安陵容的歌聲之中,瞧著這模樣,自是要賞的。
皇帝卻是眸色有些恍惚,沉沉瞧著安陵容,半晌才眉心一展,露出了些許笑意。
“賞。”
蘇培盛笑著又問,“皇上隻說賞,您瞧瞧要賞給兩位小主些什麽呢?”
皇後自是早已將一切瞧在眼中,眸中微不可查的一閃,陪笑道,“皇上,臣妾瞧莞貴人這琴是彈得極好的,舒太妃當年留下的那麵古琴,自姐姐去後便再無人能彈了……”
皇後說著,聲音漸微。
皇帝聽了,亦是神色有些怔忡,仿佛思緒仍在哪處飄著。
半晌,才啞著嗓子說道,“皇後說的是,舒太妃的那麵長相思,倒是許久無人再彈起了。
蘇培盛,明日命人將長相思取來,校好音色送去碎玉軒。想來也隻有莞貴人才能彈好這琴。”
蘇培盛點頭應是,心底卻是有些納悶。
瞧著皇帝那神色,顯然是對安貴人更上心些,可皇後提及的卻是莞貴人。難道皇後是沒有猜透皇帝的心思?還是故意將皇帝的心思引到莞貴人的身上?
隻是蘇培盛老練,並不將這些思緒放在臉上。
隻要皇帝高興,那便是差事。想到這裏,蘇培盛更是眉開眼笑,上前應道,“奴才這就去辦。”
倒是慎貝勒嘴直,瞧著皇帝似乎忘了賞賜安陵容,立刻說道,“皇兄將舒太妃留下的好琴賜給了莞貴人,可是還收藏了什麽寶貝,要賜予安貴人嗎?”
皇帝聽聞,劍眉一提,嘴角上揚,竟是笑出了一抹少年意氣。
蘇培盛到底還是陪在皇帝身邊久了,瞧著皇帝的這副模樣,便知道,今日這位安貴人怕是已經烙在皇帝的心裏了。
因著心中已經有了數,便也不如替莞貴人討賞那會那般,隻靜靜的侍立在側。
皇帝瞧著慎貝勒,開口笑道,“朕可沒有藏著那麽多的好東西”,說著又瞧向一側的安陵容,眉眼之間卻似乎藏著些瞧不清楚的情緒,“安貴人不妨自己想一想,看今日要向朕討些什麽賞賜。”
說完,也不等安陵容答話,端起酒杯暢快的一飲而盡。
倒是身旁的太後開口,“皇帝,酒冷了便不易飲了,讓奴才們暖一暖再送過來吧。”
皇帝聽聞,麵上依舊帶著笑意,卻將酒杯啪的一聲重重按在桌上,複又開懷笑道,“皇額娘說的是,朕今日實在是高興,有些貪杯了。
讓皇額娘替兒子操心了,實在是兒子的不孝。”
轉頭又對蘇培盛說道,“去,把冷酒拿下熱一熱,給朕換些溫的過來。”
可蘇培盛剛走出幾步,卻又被皇帝叫了回來,“蘇培盛,你去把先前蒙古進貢的白熱酒拿上來,趁著幾個朕的兄弟們都在,今日便一起嚐一嚐。”
蘇培盛應聲下去。
其他嬪妃不明所以,可皇後聽聞卻是麵色一變。
這白熱酒是蒙古部族最愛喝的烈酒之一。
蒙古部族以遊牧為生,夏天日子還算好過,可冬天一到,草木稀疏,若是草料準備的不足,便要在冬日牧著牛羊往遠處尋找牧草。
那馬背上風吹雪寒自是難免。於是,蒙古人便將烈酒帶在身上。這就濃烈辛辣,一口下肚,便似將一團火自口中順入肚腹一般,哪怕是極寒的夜裏,隻要來上一口白日熱,便如到了中午曬上烈日一樣,渾身暖和。
可這酒著實太烈,實在不適合宮中宴飲。
因此蒙古部族進貢以來,皇帝隻將這酒存入庫房,並未拿出來飲用過。
今日皇帝在興頭上,竟是要宴飲烈酒,自是讓皇後心生擔憂。
一旁酒過三巡顯然仍未盡興的敦親王,一聽皇帝還藏著進貢的好酒,趕忙喜道,“皇兄竟藏著白日熱,臣弟真是好些年沒喝過這酒了。”
皇帝亦是十分高興,“敦親王竟喝過這酒?”
“回皇上,臣弟當年與蒙古部族一起征戰,倒是在戰場上嚐過幾回,一口入喉,便辛辣得猶如烈火入肺,可在那苦寒的時候,越是烈的酒,就越能吊人的性子,著實叫人難忘啊。”
皇帝笑著點頭,“想當年,敦親王也是跟著先帝立下赫赫戰功的,是我大清的功臣。”
敦親王聽了這話,不覺麵露驕矜之色,仰頭笑道,“皇上謬讚了,臣弟已許多年不入戰場,如今倒是年大將軍戰功煊赫,更勝一籌啦。”
華妃聽聞,不覺挺直了背脊,悄悄留意著皇帝的神色。
而皇帝眸色不易察覺的微微一變,麵上笑意更勝,竟將杯中冷酒舉起,衝著華妃笑道,“華妃,你兄長年羹堯平複準格爾,立下赫赫戰功,亦是我大清的功臣。
朕這一杯,今日不能立刻敬了你的兄長,便由你替自家兄長喝了接了這杯酒吧。”
說著,便將杯中冷酒飲盡。
華妃本以為皇帝隻是會言語嘉獎幾句,卻未想到皇帝竟會將她與自己的兄長視為一體,特意敬了她一杯酒。
再加上自鹹福宮之後,華妃便總覺得皇帝似乎待她不如從前,心下已經忐忑許久。
因此一聽皇帝說了這些,不覺動容道,“皇上,兄長為皇上分憂乃是分內之事。又能得皇上時時記掛,實在是兄長之幸,年氏執行。
臣妾多謝皇上厚愛,臣妾替兄長滿飲此杯。”說著也將杯中酒水飲盡。
卻聽皇帝溫言道,“剛那杯酒既是敬你兄長,也是敬你的,你在朕的身邊這麽多年,亦是十分妥帖周到,朕怎能不知。”
聽了這話,華妃眸中的瑩瑩點點不覺變成盈盈淚珠,映著九轉琉璃燈的碧色水光滾滾而動。
或許旁人還不知道,可安陵容早在前世便看到了華妃由寵冠後宮到落魄而亡的種種。
見華妃此刻卻是如此動容,安陵容心下不覺又是一陣唏噓。果然還是那句老話,自古帝王多薄幸,最是無情帝王家,獨獨苦了這些癡情的女兒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