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華妃用心何在
安陵容重生為自己活一回 作者:蟹蟹果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有嬪妃在家宴之上歌舞助興倒也不是什麽稀罕事,隻是今日的華妃實在是有些不懷好意。
先是有意無意的在眾人麵前揭開了安陵容的身世,現下又故意讓甄嬛在眾人麵前獻舞。
況且,以往歌舞助興也好,吟詩作對也罷,都是皇帝或皇後選個名頭出來,一則為了讓嬪妃施展才華,二則也卻是有意要與在場的親貴們表現得親如一家,賓主皆歡的意思。
隻是今日並非帝後有意,而是華妃再找由頭。這樣看下來,今日的甄嬛都原非是獻舞的最佳人選。
安陵容當然知道,前世裏曹貴人設計,故意讓甄嬛在眾人麵前作驚鴻舞,卻沒有想到甄嬛竟真的能作驚鴻舞,甚至舞姿風情更勝純元皇後。可今世之中,甄嬛卻從未在任何時候展露過舞姿。
這隻是其一。
二來,則是甄嬛畢竟在鹹福宮之中受了折辱,雖江澄江慎二人矢口否認甄嬛曾經有孕,可秦放的意思卻十分清楚,相信皇帝不會全然不放在心上。
況且,即便甄嬛確實沒有身孕,那葵水腹痛之症對女人而言也並非是一帶而過的輕症,此時距鹹福宮一事才不過幾日,論理而言,也不宜讓甄嬛在此時跳舞。
可見華妃所說,甄嬛舞姿曼妙,實在是信口胡謅,隻為尋個理由讓甄嬛難堪而已。
可是今日華妃的些咄咄逼人,又是何故呢?難道隻是因為今日心情不佳?安陵容心下沉思幾回,卻總覺得是哪裏不太對,不知華妃到底用心何在。
隻見華妃說完,一雙鳳眸挑釁似的瞧向甄嬛。
宴席上,眾人卻是一頭霧水,並不知其中何故,隻一時瞧向華妃,一時瞧向甄嬛,一時又瞧向皇上。
頻頻環顧之間,殿內的樂舞聲色都仿佛瞬間凝滯了。
卻見一旁欣貴人長眉一揚,將手中的杯子輕輕撂下,笑著說道,“華妃娘娘消息真是廣博,咱們與莞貴人一同在後宮生活了這麽久,倒是從未聽說過莞貴人還會跳舞呢。”
此話一說,眾人又轉向下首欣貴人的方向瞧去。
這樣一瞧,安陵容方才注意到,今日的欣貴人打扮的倒也十分嬌俏悅目。
欣貴人穿著一件藕粉色繡荷花上壓百福祥雲紋滾邊的素錦宮裝,鬢上戴的是副寶藍色點翠金步搖,一身裝扮本是俏皮出挑,當真好看。隻可惜位置被安排在下首,第二排的最末。
而且,今日皇後為了凸顯九轉琉璃燈盞碧光琳琳的妙處,特意著人撤了最後排的幾盞燈,也就是本該布置在欣貴人身側的宮燈。
因此,欣貴人這身打扮的心思,卻生生給埋沒在昏暗的幕景之中,仿若席間的歌舞陪襯,幾乎不能覺察。
倒是欣貴人此言一落,皇帝瞧著遠處欣貴人所在,仿佛興致盎然,“欣貴人今日打扮不錯,藕粉色嬌豔,倒是適合你。”
欣貴人不卑不亢,起身一拜,“謝皇上誇獎。”
接著,倒也不過的話,複又坐回了椅中。
見皇帝對自己剛剛的提議不置可否,華妃登時麵子上便有些掛不住,一雙鳳眼輕蔑的瞥向欣貴人,譏諷道,“欣貴人素日隻愛養花種草,大約不通音律,自是不懂得如何這等風雅之事了。
莞貴人出身名門,聽聞琴簫皆是不在話下,有總與惠貴人想攜演奏,音律樂舞本就相通,想來莞貴人樂器都如此精湛,歌舞自是不在話下了。”
說著,華妃下巴微揚,眸中隱隱帶著挑釁之色,問道,“莞貴人,該不會害怕折辱了才女的名聲,不敢當眾起舞吧?”
華妃幾句話將欣貴人的話駁了回去,卻對甄嬛步步緊逼。
眼見著甄嬛眉心微蹙,眸中已現怒色,已然要按耐不住。
卻聽太後緩緩說道,“自家宴席,何必搞得劍拔弩張,若哪個真有才學,展示一番助助興也是好的。但也不必太過勉強,大家盡興便是好的。”
安陵容想著,有太後開口打圓場,想來華妃也不得不按捺脾氣,就此罷手了。
卻沒想到,對麵坐著的敦親王,卻是全然一副看熱鬧不嫌事大的模樣,撂下手中的酒杯哈哈一笑,說道,“太後您說的是,兒子也覺得家宴之上盡興便是好的。
隻不過,莞貴人的聲名在外,眾人皆知皇上得了個才貌雙全的莞貴人,又是詩書禮儀書畫音律皆通的佳人,咱們早就聽聞許久了。
甚至有人說,莞貴人論才貌學識,歌舞技藝甚至比當年純元皇後還有過之而無不及。
有此佳傳,早便讓咱們對莞貴人生了許多好氣之心,今日得見,模樣麽倒是有幾分當年純元皇後的風姿,可這才學舞姿到底如何,卻是難以分辨了。
不如就請莞貴人給咱們演繹一番,也讓咱們見識一下,這位聲名在外的莞貴人,到底是不是名副其實……”
聽了這話,皇帝麵上雖仍掛著笑意,卻不知是九轉琉璃燈的關係,還是心頭已然有了不快,漆黑的眸色中竟是有些明滅閃爍。
見皇帝不說話,一旁已然變了臉色的敦親王福晉趕忙將敦親王的話打斷,“臣妾瞧著莞貴人長得十分標致,衣著打扮已然不俗,舉手投足之間也都有大家風範。
想來莞貴人自是飽讀詩書的,至於歌舞嘛,太後都說了,盡興便是好的。
臣妾瞧著今日莞貴人這臉色不大好,不知是不是初春倒寒,有些凍著了。咱們女子可要注意著些,莫要貪著好看,落下什麽病根。”
敦親王福晉,眉目和善,說起話來更是柔聲細氣,甄嬛聽了,心下倒也舒服了不少。
這敦親王是武將出身,安陵容對他有些印象,前世裏曹貴人哄騙甄嬛做驚鴻舞那會兒,這敦親王也是如今日這般,不嫌事大,隻要看甄嬛出醜。
甄嬛緩緩起身,麵上淺淺的笑著,向上首一拜,輕輕說道,“所謂名聲在外,臣妾著實不敢當。
原在閨閣中時,家父便教導臣妾凡事需懂禮數,知進退。閨閣女兒怎能輕易拋頭露麵,吟詩赴會。自入宮以來,臣妾也不曾有機會與外人相遇,就連幾位福晉也是今日頭次相見,因而剛剛王爺所說,臣妾生命在外,臣妾實在愧不敢當。
想來隻是有人知道,臣妾入宮便得一莞字,便憑著皇上賜的這字生出了好多猜測來罷。
至於這舞麽,臣妾確實不善舞蹈,恐在各位王爺麵前出醜,還請皇上免了臣妾這一舞吧。”
先是有意無意的在眾人麵前揭開了安陵容的身世,現下又故意讓甄嬛在眾人麵前獻舞。
況且,以往歌舞助興也好,吟詩作對也罷,都是皇帝或皇後選個名頭出來,一則為了讓嬪妃施展才華,二則也卻是有意要與在場的親貴們表現得親如一家,賓主皆歡的意思。
隻是今日並非帝後有意,而是華妃再找由頭。這樣看下來,今日的甄嬛都原非是獻舞的最佳人選。
安陵容當然知道,前世裏曹貴人設計,故意讓甄嬛在眾人麵前作驚鴻舞,卻沒有想到甄嬛竟真的能作驚鴻舞,甚至舞姿風情更勝純元皇後。可今世之中,甄嬛卻從未在任何時候展露過舞姿。
這隻是其一。
二來,則是甄嬛畢竟在鹹福宮之中受了折辱,雖江澄江慎二人矢口否認甄嬛曾經有孕,可秦放的意思卻十分清楚,相信皇帝不會全然不放在心上。
況且,即便甄嬛確實沒有身孕,那葵水腹痛之症對女人而言也並非是一帶而過的輕症,此時距鹹福宮一事才不過幾日,論理而言,也不宜讓甄嬛在此時跳舞。
可見華妃所說,甄嬛舞姿曼妙,實在是信口胡謅,隻為尋個理由讓甄嬛難堪而已。
可是今日華妃的些咄咄逼人,又是何故呢?難道隻是因為今日心情不佳?安陵容心下沉思幾回,卻總覺得是哪裏不太對,不知華妃到底用心何在。
隻見華妃說完,一雙鳳眸挑釁似的瞧向甄嬛。
宴席上,眾人卻是一頭霧水,並不知其中何故,隻一時瞧向華妃,一時瞧向甄嬛,一時又瞧向皇上。
頻頻環顧之間,殿內的樂舞聲色都仿佛瞬間凝滯了。
卻見一旁欣貴人長眉一揚,將手中的杯子輕輕撂下,笑著說道,“華妃娘娘消息真是廣博,咱們與莞貴人一同在後宮生活了這麽久,倒是從未聽說過莞貴人還會跳舞呢。”
此話一說,眾人又轉向下首欣貴人的方向瞧去。
這樣一瞧,安陵容方才注意到,今日的欣貴人打扮的倒也十分嬌俏悅目。
欣貴人穿著一件藕粉色繡荷花上壓百福祥雲紋滾邊的素錦宮裝,鬢上戴的是副寶藍色點翠金步搖,一身裝扮本是俏皮出挑,當真好看。隻可惜位置被安排在下首,第二排的最末。
而且,今日皇後為了凸顯九轉琉璃燈盞碧光琳琳的妙處,特意著人撤了最後排的幾盞燈,也就是本該布置在欣貴人身側的宮燈。
因此,欣貴人這身打扮的心思,卻生生給埋沒在昏暗的幕景之中,仿若席間的歌舞陪襯,幾乎不能覺察。
倒是欣貴人此言一落,皇帝瞧著遠處欣貴人所在,仿佛興致盎然,“欣貴人今日打扮不錯,藕粉色嬌豔,倒是適合你。”
欣貴人不卑不亢,起身一拜,“謝皇上誇獎。”
接著,倒也不過的話,複又坐回了椅中。
見皇帝對自己剛剛的提議不置可否,華妃登時麵子上便有些掛不住,一雙鳳眼輕蔑的瞥向欣貴人,譏諷道,“欣貴人素日隻愛養花種草,大約不通音律,自是不懂得如何這等風雅之事了。
莞貴人出身名門,聽聞琴簫皆是不在話下,有總與惠貴人想攜演奏,音律樂舞本就相通,想來莞貴人樂器都如此精湛,歌舞自是不在話下了。”
說著,華妃下巴微揚,眸中隱隱帶著挑釁之色,問道,“莞貴人,該不會害怕折辱了才女的名聲,不敢當眾起舞吧?”
華妃幾句話將欣貴人的話駁了回去,卻對甄嬛步步緊逼。
眼見著甄嬛眉心微蹙,眸中已現怒色,已然要按耐不住。
卻聽太後緩緩說道,“自家宴席,何必搞得劍拔弩張,若哪個真有才學,展示一番助助興也是好的。但也不必太過勉強,大家盡興便是好的。”
安陵容想著,有太後開口打圓場,想來華妃也不得不按捺脾氣,就此罷手了。
卻沒想到,對麵坐著的敦親王,卻是全然一副看熱鬧不嫌事大的模樣,撂下手中的酒杯哈哈一笑,說道,“太後您說的是,兒子也覺得家宴之上盡興便是好的。
隻不過,莞貴人的聲名在外,眾人皆知皇上得了個才貌雙全的莞貴人,又是詩書禮儀書畫音律皆通的佳人,咱們早就聽聞許久了。
甚至有人說,莞貴人論才貌學識,歌舞技藝甚至比當年純元皇後還有過之而無不及。
有此佳傳,早便讓咱們對莞貴人生了許多好氣之心,今日得見,模樣麽倒是有幾分當年純元皇後的風姿,可這才學舞姿到底如何,卻是難以分辨了。
不如就請莞貴人給咱們演繹一番,也讓咱們見識一下,這位聲名在外的莞貴人,到底是不是名副其實……”
聽了這話,皇帝麵上雖仍掛著笑意,卻不知是九轉琉璃燈的關係,還是心頭已然有了不快,漆黑的眸色中竟是有些明滅閃爍。
見皇帝不說話,一旁已然變了臉色的敦親王福晉趕忙將敦親王的話打斷,“臣妾瞧著莞貴人長得十分標致,衣著打扮已然不俗,舉手投足之間也都有大家風範。
想來莞貴人自是飽讀詩書的,至於歌舞嘛,太後都說了,盡興便是好的。
臣妾瞧著今日莞貴人這臉色不大好,不知是不是初春倒寒,有些凍著了。咱們女子可要注意著些,莫要貪著好看,落下什麽病根。”
敦親王福晉,眉目和善,說起話來更是柔聲細氣,甄嬛聽了,心下倒也舒服了不少。
這敦親王是武將出身,安陵容對他有些印象,前世裏曹貴人哄騙甄嬛做驚鴻舞那會兒,這敦親王也是如今日這般,不嫌事大,隻要看甄嬛出醜。
甄嬛緩緩起身,麵上淺淺的笑著,向上首一拜,輕輕說道,“所謂名聲在外,臣妾著實不敢當。
原在閨閣中時,家父便教導臣妾凡事需懂禮數,知進退。閨閣女兒怎能輕易拋頭露麵,吟詩赴會。自入宮以來,臣妾也不曾有機會與外人相遇,就連幾位福晉也是今日頭次相見,因而剛剛王爺所說,臣妾生命在外,臣妾實在愧不敢當。
想來隻是有人知道,臣妾入宮便得一莞字,便憑著皇上賜的這字生出了好多猜測來罷。
至於這舞麽,臣妾確實不善舞蹈,恐在各位王爺麵前出醜,還請皇上免了臣妾這一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