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冷遇
安陵容重生為自己活一回 作者:蟹蟹果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算算日子,已入了三月。
正是乍暖還寒的時候,可穿衣上卻最是容易讓人輕心。
皇帝下朝正是晌午,日頭當頭的那會子,剛出門時雖有些涼意,但走起來又總要出些汗,因此皇帝出勤政殿的時候便生了少年心性,偏不肯穿蘇培盛準備的披風。
巧的是,因著昨日甄嬛因遭了寒涼,槿汐特意在暖閣的銅爐之中放足了炭火,將整個暖閣烘得暖融融的。
皇帝剛從外麵進來,一冷一熱之間,竟連著打了幾個噴嚏。
蘇培盛嚇得臉色煞白,趕忙躬身問道,“皇上午膳之後奴才傳太醫過來給您瞧瞧吧?”
皇帝劍眉一挑,不以為然道,“朕隻是鼻子泛酸,打了幾個噴嚏而已,不礙事。不必勞師動眾的,又將太醫請過來。回頭太後知道了又要問。”
蘇培盛一臉為難,太後若是知道,肯定是要訓斥。可若依著皇帝的性子,若是再染了風寒,怕是更難交代。
甄嬛瞧著蘇培盛為難的模樣,也從旁勸道,“皇上龍體貴重,還是讓太醫過來瞧瞧吧,否則臣妾心裏也是不安心。”
皇帝唇間含笑,眸色卻是微微一動,似乎是想看穿甄嬛的心意,直眯著眼睛笑意盈盈的瞧了甄嬛半晌才點頭應道,“好,那就聽嬛兒的,朕用過午膳就傳太醫。”
許是為了在甄嬛麵前表現得更為誠摯些,皇帝一邊拿起筷子,一遍抬眸瞧了眼蘇培盛,問道。“壽康宮那頭是不是有幾位值守的太醫?”
蘇培盛正跟著皇帝筷子頭的方向,拿著銀筷子為皇帝布菜,聽聞皇上問話,點頭應道,“這段時間秦太醫都在壽康宮值守呢。”
皇帝緩緩點頭,“左右一會朕要去拜見太後,不如就讓他給朕瞧瞧吧。”
蘇培盛聽聞,一顆心才算撂下,但轉念心裏又咯噔一下,趁著皇帝不留意的功夫,又給從旁候著的小夏子使了眼色。
小夏子跟著蘇培盛多年,一眼便知蘇培盛的意思,默默退出暖閣,撒丫子便往勤政殿方向去了,心中還不忘嘀咕兩句,皇上這幾個噴嚏若是打在了壽康宮裏,怕他們幾個近身伺候的,可都要吃不了兜著走了。
皇帝今日似乎頗有胃口,陪著甄嬛吃了許久,“嬛嬛,不要總吃些素菜,多吃些肉,女子肉丸豐腴才美,許是這幾日有些憂思過度,瞧著整個人都憔悴了。”
許是這幾日在北郊大營,吃住也是不如宮裏,皇帝也曬黑了些,也更顯得鼻梁硬挺,輪廓分明,照比去北郊大營之前的模樣似乎也更添了幾分淩厲之氣。
甄嬛眸色閃爍,淺淺掛著笑意,垂眸道,“許久不見皇上,臣妾心裏惦念著皇上。”緊接著,又柔聲說道,“皇上隻去了兩三日,便瘦了這麽多,瞧著讓人心疼。”
皇帝展顏一笑,“嬛嬛與朕心意相通,朕很欣喜。”說著,似乎又頗有興致,掃了眼桌上的一些菜,說道,“這道燜筍闔宮裏隻有你的小廚房做得最得朕的心意。”
蘇培盛趕忙替皇帝夾了幾片切得薄厚均勻的冬筍放入了皇帝麵前的碟中。
甄嬛聽聞,卻垂眸道,“皇上的後宮美人多的是,皇上可去的地方也許多,臣妾這裏能值得皇上惦念的,也隻有這道燜筍了。”
見甄嬛說這些不冷不熱的話,皇帝似乎心下更開懷了一些,眼角噙著笑意,瞧著甄嬛的眸子中不覺也多了些溫情,柔聲道,“嬛嬛美麗,又知進退,朕自是想日日陪在嬛嬛身邊,”說著,將碟中的筍片夾起,放入口中,笑道,“闔宮之中,哪裏能比得上碎玉軒呢。”
甄嬛聽聞,眼波流轉,卻是一副不領情的模樣。
見皇帝吃得差不多,也不多問,隻斜睨著皇帝手中的碗碟,吩咐槿汐道,“午膳用的差不多了,這些便撤了吧,再去小廚房將湯端來。”
要知道嬪妃與皇帝共用膳食,自己能不能吃飽都是後話,唯皇帝吃的順心才是道理。
蘇培盛在後宮裏伺候了那麽久,可從沒見過哪個小主敢對皇帝這般無理的,皇帝還沒說吃飽,便要將菜撤了。
蘇培盛不覺愣在當下,忍不住瞧向槿汐。好在槿汐似乎心中有數,衝著他眨了眨眼,這才讓蘇培盛暗自鬆了口氣,跟著槿汐一起悄悄從暖閣退了出來。
一到暖閣外,蘇培盛忍不住壓低了聲音問道,“今日莞貴人可與平時不太一樣,怎麽瞧著說話做事都對皇上淡淡的?”
槿汐微微一歎,“昨日受了那麽大的委屈,皇上連句話都沒提過,能不動氣麽。”
蘇培盛想想也是,昨日那情景他也是在的,況且,這事之中好些地方都有蹊蹺。甄嬛雖位份不高,但到底也是皇帝捧在心尖兒上寵著的人,怕是入宮以來受過最大的委屈也就是這次了。
想到這裏,蘇培盛感歎道,“委屈莞貴人了,隻不過槿汐,你也是宮裏的老人了,這宮裏有許多事,有時候就是說不清楚的。
唉,咱們皇上也有皇上的難處,你也得多勸著莞貴人,也別總和皇上慪氣,畢竟,日子還長著呢。”
蘇培盛是陪在皇帝身邊念頭最久的,許多事都是瞧在眼裏,卻又礙著本分不得說出來的。
昨日皇帝雖聽著眾人的勸去了景仁宮,可是到了景仁宮,卻進了書房直看書看到後半夜,這才勉強睡下,結果睡不到幾個時辰,又搖起來上早朝。
怎麽說呢,這後宮不寧,皇帝看著麵上再是不動聲色,心中也終是煩亂。
古人總說,齊家治國平天下,可皇帝的家就是天下,天下也是家,偏就是將兩種最難斷的事生生攪在一起了。
蘇培盛橋載眼裏,直到今日下朝,皇帝的臉上都沒有半分笑模樣。
蘇培盛有意幫襯著碎玉軒,自己有在皇帝伺候著,不得脫身,這才囑咐通傳的小太監多問上一句,碎玉軒是否斟酌著添些菜式。
隻是蘇培盛卻沒想到,碎玉軒這頭,對皇帝淡淡的。
槿汐也是歎息道,“蘇公公您費心了,我們家小主哪是和皇上慪氣呢,分明是在和自己慪氣呢。”說著,又是長長一歎。
這後宮裏來來回回的人實在是太多了,到底各有各的命數,蘇培盛暗自思揣著,話說到三十分,聰明人也就想開了,若是想不開的,再費口舌也是無意。
好在瞧著槿汐的模樣,這位莞貴人也不是能掀起大風浪的主兒,想到這裏,蘇培盛心下倒是微微放寬,轉身又回到暖閣內伺候去了。
正是乍暖還寒的時候,可穿衣上卻最是容易讓人輕心。
皇帝下朝正是晌午,日頭當頭的那會子,剛出門時雖有些涼意,但走起來又總要出些汗,因此皇帝出勤政殿的時候便生了少年心性,偏不肯穿蘇培盛準備的披風。
巧的是,因著昨日甄嬛因遭了寒涼,槿汐特意在暖閣的銅爐之中放足了炭火,將整個暖閣烘得暖融融的。
皇帝剛從外麵進來,一冷一熱之間,竟連著打了幾個噴嚏。
蘇培盛嚇得臉色煞白,趕忙躬身問道,“皇上午膳之後奴才傳太醫過來給您瞧瞧吧?”
皇帝劍眉一挑,不以為然道,“朕隻是鼻子泛酸,打了幾個噴嚏而已,不礙事。不必勞師動眾的,又將太醫請過來。回頭太後知道了又要問。”
蘇培盛一臉為難,太後若是知道,肯定是要訓斥。可若依著皇帝的性子,若是再染了風寒,怕是更難交代。
甄嬛瞧著蘇培盛為難的模樣,也從旁勸道,“皇上龍體貴重,還是讓太醫過來瞧瞧吧,否則臣妾心裏也是不安心。”
皇帝唇間含笑,眸色卻是微微一動,似乎是想看穿甄嬛的心意,直眯著眼睛笑意盈盈的瞧了甄嬛半晌才點頭應道,“好,那就聽嬛兒的,朕用過午膳就傳太醫。”
許是為了在甄嬛麵前表現得更為誠摯些,皇帝一邊拿起筷子,一遍抬眸瞧了眼蘇培盛,問道。“壽康宮那頭是不是有幾位值守的太醫?”
蘇培盛正跟著皇帝筷子頭的方向,拿著銀筷子為皇帝布菜,聽聞皇上問話,點頭應道,“這段時間秦太醫都在壽康宮值守呢。”
皇帝緩緩點頭,“左右一會朕要去拜見太後,不如就讓他給朕瞧瞧吧。”
蘇培盛聽聞,一顆心才算撂下,但轉念心裏又咯噔一下,趁著皇帝不留意的功夫,又給從旁候著的小夏子使了眼色。
小夏子跟著蘇培盛多年,一眼便知蘇培盛的意思,默默退出暖閣,撒丫子便往勤政殿方向去了,心中還不忘嘀咕兩句,皇上這幾個噴嚏若是打在了壽康宮裏,怕他們幾個近身伺候的,可都要吃不了兜著走了。
皇帝今日似乎頗有胃口,陪著甄嬛吃了許久,“嬛嬛,不要總吃些素菜,多吃些肉,女子肉丸豐腴才美,許是這幾日有些憂思過度,瞧著整個人都憔悴了。”
許是這幾日在北郊大營,吃住也是不如宮裏,皇帝也曬黑了些,也更顯得鼻梁硬挺,輪廓分明,照比去北郊大營之前的模樣似乎也更添了幾分淩厲之氣。
甄嬛眸色閃爍,淺淺掛著笑意,垂眸道,“許久不見皇上,臣妾心裏惦念著皇上。”緊接著,又柔聲說道,“皇上隻去了兩三日,便瘦了這麽多,瞧著讓人心疼。”
皇帝展顏一笑,“嬛嬛與朕心意相通,朕很欣喜。”說著,似乎又頗有興致,掃了眼桌上的一些菜,說道,“這道燜筍闔宮裏隻有你的小廚房做得最得朕的心意。”
蘇培盛趕忙替皇帝夾了幾片切得薄厚均勻的冬筍放入了皇帝麵前的碟中。
甄嬛聽聞,卻垂眸道,“皇上的後宮美人多的是,皇上可去的地方也許多,臣妾這裏能值得皇上惦念的,也隻有這道燜筍了。”
見甄嬛說這些不冷不熱的話,皇帝似乎心下更開懷了一些,眼角噙著笑意,瞧著甄嬛的眸子中不覺也多了些溫情,柔聲道,“嬛嬛美麗,又知進退,朕自是想日日陪在嬛嬛身邊,”說著,將碟中的筍片夾起,放入口中,笑道,“闔宮之中,哪裏能比得上碎玉軒呢。”
甄嬛聽聞,眼波流轉,卻是一副不領情的模樣。
見皇帝吃得差不多,也不多問,隻斜睨著皇帝手中的碗碟,吩咐槿汐道,“午膳用的差不多了,這些便撤了吧,再去小廚房將湯端來。”
要知道嬪妃與皇帝共用膳食,自己能不能吃飽都是後話,唯皇帝吃的順心才是道理。
蘇培盛在後宮裏伺候了那麽久,可從沒見過哪個小主敢對皇帝這般無理的,皇帝還沒說吃飽,便要將菜撤了。
蘇培盛不覺愣在當下,忍不住瞧向槿汐。好在槿汐似乎心中有數,衝著他眨了眨眼,這才讓蘇培盛暗自鬆了口氣,跟著槿汐一起悄悄從暖閣退了出來。
一到暖閣外,蘇培盛忍不住壓低了聲音問道,“今日莞貴人可與平時不太一樣,怎麽瞧著說話做事都對皇上淡淡的?”
槿汐微微一歎,“昨日受了那麽大的委屈,皇上連句話都沒提過,能不動氣麽。”
蘇培盛想想也是,昨日那情景他也是在的,況且,這事之中好些地方都有蹊蹺。甄嬛雖位份不高,但到底也是皇帝捧在心尖兒上寵著的人,怕是入宮以來受過最大的委屈也就是這次了。
想到這裏,蘇培盛感歎道,“委屈莞貴人了,隻不過槿汐,你也是宮裏的老人了,這宮裏有許多事,有時候就是說不清楚的。
唉,咱們皇上也有皇上的難處,你也得多勸著莞貴人,也別總和皇上慪氣,畢竟,日子還長著呢。”
蘇培盛是陪在皇帝身邊念頭最久的,許多事都是瞧在眼裏,卻又礙著本分不得說出來的。
昨日皇帝雖聽著眾人的勸去了景仁宮,可是到了景仁宮,卻進了書房直看書看到後半夜,這才勉強睡下,結果睡不到幾個時辰,又搖起來上早朝。
怎麽說呢,這後宮不寧,皇帝看著麵上再是不動聲色,心中也終是煩亂。
古人總說,齊家治國平天下,可皇帝的家就是天下,天下也是家,偏就是將兩種最難斷的事生生攪在一起了。
蘇培盛橋載眼裏,直到今日下朝,皇帝的臉上都沒有半分笑模樣。
蘇培盛有意幫襯著碎玉軒,自己有在皇帝伺候著,不得脫身,這才囑咐通傳的小太監多問上一句,碎玉軒是否斟酌著添些菜式。
隻是蘇培盛卻沒想到,碎玉軒這頭,對皇帝淡淡的。
槿汐也是歎息道,“蘇公公您費心了,我們家小主哪是和皇上慪氣呢,分明是在和自己慪氣呢。”說著,又是長長一歎。
這後宮裏來來回回的人實在是太多了,到底各有各的命數,蘇培盛暗自思揣著,話說到三十分,聰明人也就想開了,若是想不開的,再費口舌也是無意。
好在瞧著槿汐的模樣,這位莞貴人也不是能掀起大風浪的主兒,想到這裏,蘇培盛心下倒是微微放寬,轉身又回到暖閣內伺候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