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茯苓的家鄉
安陵容重生為自己活一回 作者:蟹蟹果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二人雖說了半晌,但到底萬般全是猜測。
見甄嬛愁腸百結的模樣,安陵容安慰道,“這些事總還是要一一落實的,隻不過現下看似一團麻,無從下手,才會讓人心中煩亂。
如今眉莊姐姐被禁足,也隻能倚靠你我二人了,咱們凡事更要穩妥些才好。”
瞧著安陵容神色從容,甄嬛心中也平複了些,遂又說道,“前頭又讓小雲子出去打聽了。
我其實也是想不明白,內務府庫裏丟的到底是什麽,瞧著內務府那架勢,仿佛是玉璽丟了一般。”
安陵容這才想到,之前自己心裏一直有的那些疑惑,其中就有這個,於是開口問道,“可有打聽到什麽細節?眉莊姐姐這頭可是搜出了什麽東西麽?”
甄嬛搖頭,複又氣憤道,“這便是讓人生氣的地方,流朱回來便說了,華妃當時一沒有拿出物證,二沒有皇上聖旨,就憑茯苓的一句指認便將存菊堂給圍起來了。”
安陵容聽了也不免生氣,“都說捉賊見贓,若是憑茯苓一麵之詞就要將眉莊姐姐禁足,那是在是太狂妄了些,憑的沒這個道理。
不過,這倒是個好說辭,回頭咱們在皇後麵前自是可以將這段拿出來指證華妃。”
既然還沒什麽坐實的證據,那大約兩種可能,一是華妃一時起意,也顧不上許多,先給沈眉莊扣上了個帽子。二麽,則有可能華妃知道皇帝不在宮裏,有恃無恐,想速速給沈眉莊安個罪名,至於是否有實證也就不重要了。
可若是這樣,無論是哪一種,都一定會有人要在存菊堂裏做些小動作。
安陵容心下一緊,拉著甄嬛就往外走,“咱們要先去找一下敬嬪娘娘。”
前世沈眉莊也曾被華妃陷害過,隻不過那時候安陵容不得寵,皇帝帶著一眾寵妃去了圓明園,安陵容卻留在了紫禁城。
也因為這樣,那時候的情形大多是事後甄嬛和她說起的,於其中細節安陵容知道的並不多,但是對於敬嬪在其中起的作用,安陵容還是印象深刻。
敬嬪也是王府老人,她之所以會入宮完全是為了牽製華妃。因此敬嬪自進府便和華妃年世蘭不和睦,華妃更是私下沒少變著法子的折辱敬嬪。
兩人既然宿怨已深,或許敬嬪也在等一個蓄勢反擊的機會。
不過,這些個思索實在來不及同甄嬛細說。但安陵容想著,以甄嬛的聰慧,大約平靜下來之後便能會意的。
------
鹹福宮。
為了避人耳目,甄嬛隻帶上了瑾夕,而安陵容連霜雪都未帶上。
鹹福宮門口的侍衛已經撤去,但巡視的侍衛明顯比從前來得勤。僅過來的這一路,安陵容就留意到,已有兩班人往鹹福宮門口巡過,侍衛們如此安排,大約也是得了華妃的吩咐。
還好鹹福宮內的侍衛已經撤了大半,除了存菊堂門口守著的兩隊人外,其餘都已回去當差。
兩人還未進門,便見敬嬪迎了出來。
敬嬪見了甄嬛並不驚訝,甄嬛與沈眉莊一向交好,往日也常在鹹福宮中走動。
倒是安陵容,算下來這也是頭一次來鹹福宮。
甄嬛和安陵容二人一一見禮,宮人們也十分識得顏色,立刻侍奉了茶水來。
三人剛一坐下,也不等甄嬛和安陵容開口,敬嬪便先開口了,“知道兩位妹妹與惠貴人交好,本想著人去給你們報個平安,但是華妃實在太霸道了些,我這邊安排出去報信的人,還未走出鹹福宮的大門,便被扣下了。
說是事關重大,需要一一查問,免得將賊贓帶了出去。
你們說說看,咱們在宮裏什麽好東西沒見過,至於去內務府的庫房偷個仨瓜倆棗麽?我身邊的含珠氣不過,便出去和侍衛理論,雖是一番爭執,卻也沒有什麽結果,倒是把傳信這事兒給耽誤了。
也是我不好,讓兩位妹妹親自跑一趟過來。
惠貴人這邊都還好,衣食供應暫時都還不缺,兩位妹妹且先安心。”
這話說得雖客氣些,但是安陵容也聽出來,今日這事敬嬪其實是很維護沈眉莊的。
不隻是華妃過來拘人的時候與華妃起了爭執,華妃走後,敬嬪甚至還曾讓身邊得力的宮女出來傳信,可見對沈眉莊的事也是十分上心。
想到這裏,安陵容的心底倒是多了幾分把握。
甄嬛搖頭道,“敬嬪姐姐哪裏話,還是要多謝敬嬪姐姐幫忙,不然還不知眉姐姐要受華妃多少折辱。”
敬嬪微微擺手,麵上仍是十分憤憤不平,“惠貴人既然住在我宮裏,便是我的人。維護惠貴人,便是維護我自己。更何況,相處這麽久,惠貴人的為人我還是了解的。”
見敬嬪話說得如此通透,安陵容也不遮掩,抬首問道,“聽聞今日是茯苓指證眉莊姐姐指使她偷盜,敬嬪姐姐可知道這個茯苓是什麽來路麽?”
平日敬嬪與安陵容相處不多,也未曾想過安陵容模樣嬌柔,說起話來倒是很直接。但是瞧著安陵容的神色,仿佛隻是急著為沈眉莊解困,而非是在疑心她,便略微思索道,“茯苓我從前有些印象,隻是做些灑掃的活兒,平日話也不多,做事到算是勤快。其他的,真還沒什麽印象了。”
安陵容點頭。若是這樣,茯苓身上便真就沒了其他線索了。
正巧含珠端著些點心進來,敬嬪見了,趕忙招呼含珠過來,“茯苓這丫頭是哪的人來的?仿佛曾經聽你說過一嘴?”
含珠將裝點心的盤子妥帖放在桌上,恭敬對三人一福,答道,“茯苓老家是江南的,至於是哪裏的奴婢也記不得了,但好像說是個山水景致很不錯的地方。仿佛是……”含珠凝眉思索片刻,回答道,“奴婢隱約記得,茯苓曾說自己與曹貴人是同鄉。”
含珠說完,敬嬪、甄嬛和安陵容三人不覺相互看了一眼,皆是一怔。
見甄嬛愁腸百結的模樣,安陵容安慰道,“這些事總還是要一一落實的,隻不過現下看似一團麻,無從下手,才會讓人心中煩亂。
如今眉莊姐姐被禁足,也隻能倚靠你我二人了,咱們凡事更要穩妥些才好。”
瞧著安陵容神色從容,甄嬛心中也平複了些,遂又說道,“前頭又讓小雲子出去打聽了。
我其實也是想不明白,內務府庫裏丟的到底是什麽,瞧著內務府那架勢,仿佛是玉璽丟了一般。”
安陵容這才想到,之前自己心裏一直有的那些疑惑,其中就有這個,於是開口問道,“可有打聽到什麽細節?眉莊姐姐這頭可是搜出了什麽東西麽?”
甄嬛搖頭,複又氣憤道,“這便是讓人生氣的地方,流朱回來便說了,華妃當時一沒有拿出物證,二沒有皇上聖旨,就憑茯苓的一句指認便將存菊堂給圍起來了。”
安陵容聽了也不免生氣,“都說捉賊見贓,若是憑茯苓一麵之詞就要將眉莊姐姐禁足,那是在是太狂妄了些,憑的沒這個道理。
不過,這倒是個好說辭,回頭咱們在皇後麵前自是可以將這段拿出來指證華妃。”
既然還沒什麽坐實的證據,那大約兩種可能,一是華妃一時起意,也顧不上許多,先給沈眉莊扣上了個帽子。二麽,則有可能華妃知道皇帝不在宮裏,有恃無恐,想速速給沈眉莊安個罪名,至於是否有實證也就不重要了。
可若是這樣,無論是哪一種,都一定會有人要在存菊堂裏做些小動作。
安陵容心下一緊,拉著甄嬛就往外走,“咱們要先去找一下敬嬪娘娘。”
前世沈眉莊也曾被華妃陷害過,隻不過那時候安陵容不得寵,皇帝帶著一眾寵妃去了圓明園,安陵容卻留在了紫禁城。
也因為這樣,那時候的情形大多是事後甄嬛和她說起的,於其中細節安陵容知道的並不多,但是對於敬嬪在其中起的作用,安陵容還是印象深刻。
敬嬪也是王府老人,她之所以會入宮完全是為了牽製華妃。因此敬嬪自進府便和華妃年世蘭不和睦,華妃更是私下沒少變著法子的折辱敬嬪。
兩人既然宿怨已深,或許敬嬪也在等一個蓄勢反擊的機會。
不過,這些個思索實在來不及同甄嬛細說。但安陵容想著,以甄嬛的聰慧,大約平靜下來之後便能會意的。
------
鹹福宮。
為了避人耳目,甄嬛隻帶上了瑾夕,而安陵容連霜雪都未帶上。
鹹福宮門口的侍衛已經撤去,但巡視的侍衛明顯比從前來得勤。僅過來的這一路,安陵容就留意到,已有兩班人往鹹福宮門口巡過,侍衛們如此安排,大約也是得了華妃的吩咐。
還好鹹福宮內的侍衛已經撤了大半,除了存菊堂門口守著的兩隊人外,其餘都已回去當差。
兩人還未進門,便見敬嬪迎了出來。
敬嬪見了甄嬛並不驚訝,甄嬛與沈眉莊一向交好,往日也常在鹹福宮中走動。
倒是安陵容,算下來這也是頭一次來鹹福宮。
甄嬛和安陵容二人一一見禮,宮人們也十分識得顏色,立刻侍奉了茶水來。
三人剛一坐下,也不等甄嬛和安陵容開口,敬嬪便先開口了,“知道兩位妹妹與惠貴人交好,本想著人去給你們報個平安,但是華妃實在太霸道了些,我這邊安排出去報信的人,還未走出鹹福宮的大門,便被扣下了。
說是事關重大,需要一一查問,免得將賊贓帶了出去。
你們說說看,咱們在宮裏什麽好東西沒見過,至於去內務府的庫房偷個仨瓜倆棗麽?我身邊的含珠氣不過,便出去和侍衛理論,雖是一番爭執,卻也沒有什麽結果,倒是把傳信這事兒給耽誤了。
也是我不好,讓兩位妹妹親自跑一趟過來。
惠貴人這邊都還好,衣食供應暫時都還不缺,兩位妹妹且先安心。”
這話說得雖客氣些,但是安陵容也聽出來,今日這事敬嬪其實是很維護沈眉莊的。
不隻是華妃過來拘人的時候與華妃起了爭執,華妃走後,敬嬪甚至還曾讓身邊得力的宮女出來傳信,可見對沈眉莊的事也是十分上心。
想到這裏,安陵容的心底倒是多了幾分把握。
甄嬛搖頭道,“敬嬪姐姐哪裏話,還是要多謝敬嬪姐姐幫忙,不然還不知眉姐姐要受華妃多少折辱。”
敬嬪微微擺手,麵上仍是十分憤憤不平,“惠貴人既然住在我宮裏,便是我的人。維護惠貴人,便是維護我自己。更何況,相處這麽久,惠貴人的為人我還是了解的。”
見敬嬪話說得如此通透,安陵容也不遮掩,抬首問道,“聽聞今日是茯苓指證眉莊姐姐指使她偷盜,敬嬪姐姐可知道這個茯苓是什麽來路麽?”
平日敬嬪與安陵容相處不多,也未曾想過安陵容模樣嬌柔,說起話來倒是很直接。但是瞧著安陵容的神色,仿佛隻是急著為沈眉莊解困,而非是在疑心她,便略微思索道,“茯苓我從前有些印象,隻是做些灑掃的活兒,平日話也不多,做事到算是勤快。其他的,真還沒什麽印象了。”
安陵容點頭。若是這樣,茯苓身上便真就沒了其他線索了。
正巧含珠端著些點心進來,敬嬪見了,趕忙招呼含珠過來,“茯苓這丫頭是哪的人來的?仿佛曾經聽你說過一嘴?”
含珠將裝點心的盤子妥帖放在桌上,恭敬對三人一福,答道,“茯苓老家是江南的,至於是哪裏的奴婢也記不得了,但好像說是個山水景致很不錯的地方。仿佛是……”含珠凝眉思索片刻,回答道,“奴婢隱約記得,茯苓曾說自己與曹貴人是同鄉。”
含珠說完,敬嬪、甄嬛和安陵容三人不覺相互看了一眼,皆是一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