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蒙古部族的背叛
安陵容重生為自己活一回 作者:蟹蟹果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太後說道,“你倒是比毓嬪聰明一些。”語氣卻清冷至極。
蘭芳一時間,似乎晃神。
安陵容瞧見暖閣之外,有宮女端著茶壺躊躇著不敢上前。
是有眼尖的宮女瞧見太後喝了口冷茶,便乖巧地續了熱水,換了熱茶。隻是現下壽康宮中主事的嬤嬤不在,近身服侍的姑姑又跪在地上答話,讓人實在不敢近前。隻好端著壺熱茶候在暖閣外。
安陵容垂首輕聲退出暖閣,將熱茶接過,複又回到暖閣之中,恭敬的為太後換上一杯熱茶。
太後眼眸深深的落在安陵容身上,神情莫測。複又看向蘭芳,神色之間多了幾分疲憊。
蘭芳此刻卻似回過神一般,不甘的問道,“就算查蘇格格進宮的目的是為了接近先帝的幾位皇子,那也不必陷害毓嬪娘娘……
毓嬪娘娘何曾阻礙過查蘇格格的前程,以毓嬪娘娘做橋又有何用?她,她們到底都出身蒙古……”
可是,掙紮著攀爬起來的聲勢卻隨著話心中某處忽然出現的光影彌散開來,帶著僅剩的一點底氣一起慢慢消散。
沒錯,二人都出身蒙古,又是表姐妹。
也就是說,毓嬪娘娘的父親與查蘇格格的母親是兄妹。可查蘇之所以被稱為格格,並不是因為承繼了查蘇母親家族的榮耀,而是查蘇的父親,也是部族王室,有著王室的血脈。
那麽她們的家族之間,不就存著理不清道不明的勢力牽扯麽?
蘭芳雖是滿人,但跟著毓嬪日久,於蒙古諸部多少也有了解。因而遇點撥至此,心中已然想清楚了八九分。
隻是越想越難以平複心中的怨恨,更何況如今這怨憤之中,三分是為著查蘇格格,七分卻是怨恨她自己。恨她自己早年是個傻子一樣全然不知,竟未能阻攔半分。
因著安陵容於蒙古部族了解實在不多,雖看著蘭芳麵色變了又變,安陵容也隻道是蘭芳依舊不能相信是查蘇格格這位至親伸手加害的緣故。
隻聽茶盞端端的落在紅木小幾上,瓷碟與茶杯碰撞聲似乎被紅木溫吞包裹,幾乎微不可聞。太後將茶盞放在一邊,複又說道,
“早年毓嬪盛寵之時,哀家曾好心勸過毓嬪。這後宮之中不去害人自是能求得一心安穩,可是如何不為人所害,亦是後宮生存之道。
查蘇格格的父親赫爾泰一直覬覦可汗之位,因此才三番四次的送查蘇格格入宮,美其名曰陪伴毓嬪,以解毓嬪思鄉之情。
然而,原本徐徐圖之的籌劃卻隨著太子被廢,立儲之事懸而未決,讓赫爾泰沉不住氣了。沉不住氣的人,最難成大事。”
說到此處,太後的聲音也越來越低,最後一句幾乎像是說給她自己聽的一般。安陵容極盡分辨,才勉強聽清其中字句。
而太後再次端起茶杯,潤了潤喉嚨,眼神複又迷蒙,嘴角卻翹起一抹難以察覺的陰冷笑意,“先帝諸位皇子之中,九阿哥胤禟最為俊美風流,才思不俗,又是辯才,不僅結交了不少大臣,也是皇子之中最得女人偏愛一位。
當年在圓明園中的一段往事,便是他唆使宮女辦下的。”
這話雖說得不明朗,但安陵容心下思索也大概猜到了幾分。許是太後為了顧及當今皇帝的顏麵,便將圓明園的那段荒唐事說的含糊了一些。
可話裏的意思安陵容聽懂了,原來當時的酒後亂性,原也是被人設計所致。
這樣想來便能想通,為何當今皇帝對四阿哥如此冷淡。那當真是被人置於股掌之間,戲弄拿捏的一段不堪往事,皇帝生性敏感多疑,又自成傲骨,這麽不堪的一段往事自然不願麵對。
又聽太後說道,“你可知,查蘇格格為何要陷害毓嬪?”言語之間,太後似乎忽的心情大好,雖是問話,卻並非想與蘭芳敘話,而是自顧自的展顏笑道,“早在初次進宮之時,查蘇便和九阿哥胤禟相識,兩人暗通款曲,也不知是一時大意還是胤禟本就不甚在意,兩人在甬巷之中私相授受時,竟不小心被我身邊的宮人瞧見。
那時哀家便猜測,毓嬪早晚有一日要為這位表妹所累。
胤禟擁護八阿哥胤禩,一直想找機會生事。哀家的兒子們哀家自然最清楚,兩人性子雖不同,但行事都是極穩妥的,即便真有人用心籌劃,也未必能讓他們就範。
那麽,還能下手的,也就是哀家了。
身在後宮,難免有許多身不由己。隻是哀家也看煩了那些勾心鬥角爾虞我詐。
有些事,先帝自有決斷,哀家一介女流本不該過問,於是哀家便想躲著就是了,不與後宮其他嬪妃接觸,甚至也盡量少去禦前伺候。
可天意終究是天意。
老十四是個實心眼,先帝每每讓他代父出征,他便披甲而出衝鋒陷陣,隻為不辜負先帝的囑托。好在上天庇佑,老十四總能凱旋,先帝也是喜不自勝。這才有賜了這枚手鐲的事。”
說著,太後將嫩粉色帶著絲綢般淡淡紋理的暖玉手鐲掂量在指尖,似乎是頭次見到一般,反複瞧著。絮絮說道,“也因著這個,才給查蘇和胤禟留了念想。”
蘭芳抬頭看向太後,眼中的疑惑似冬日沉積已久的白雪,眸子中的晶瑩之下是令人心慌的森森寒意。
“所以,查蘇哥哥並非真的要去害毓嬪,而是想加害您?”蘭芳沉聲問道,“既是如此,為何最終遭受詬病的竟是毓嬪娘娘?”
蘭芳一時間,似乎晃神。
安陵容瞧見暖閣之外,有宮女端著茶壺躊躇著不敢上前。
是有眼尖的宮女瞧見太後喝了口冷茶,便乖巧地續了熱水,換了熱茶。隻是現下壽康宮中主事的嬤嬤不在,近身服侍的姑姑又跪在地上答話,讓人實在不敢近前。隻好端著壺熱茶候在暖閣外。
安陵容垂首輕聲退出暖閣,將熱茶接過,複又回到暖閣之中,恭敬的為太後換上一杯熱茶。
太後眼眸深深的落在安陵容身上,神情莫測。複又看向蘭芳,神色之間多了幾分疲憊。
蘭芳此刻卻似回過神一般,不甘的問道,“就算查蘇格格進宮的目的是為了接近先帝的幾位皇子,那也不必陷害毓嬪娘娘……
毓嬪娘娘何曾阻礙過查蘇格格的前程,以毓嬪娘娘做橋又有何用?她,她們到底都出身蒙古……”
可是,掙紮著攀爬起來的聲勢卻隨著話心中某處忽然出現的光影彌散開來,帶著僅剩的一點底氣一起慢慢消散。
沒錯,二人都出身蒙古,又是表姐妹。
也就是說,毓嬪娘娘的父親與查蘇格格的母親是兄妹。可查蘇之所以被稱為格格,並不是因為承繼了查蘇母親家族的榮耀,而是查蘇的父親,也是部族王室,有著王室的血脈。
那麽她們的家族之間,不就存著理不清道不明的勢力牽扯麽?
蘭芳雖是滿人,但跟著毓嬪日久,於蒙古諸部多少也有了解。因而遇點撥至此,心中已然想清楚了八九分。
隻是越想越難以平複心中的怨恨,更何況如今這怨憤之中,三分是為著查蘇格格,七分卻是怨恨她自己。恨她自己早年是個傻子一樣全然不知,竟未能阻攔半分。
因著安陵容於蒙古部族了解實在不多,雖看著蘭芳麵色變了又變,安陵容也隻道是蘭芳依舊不能相信是查蘇格格這位至親伸手加害的緣故。
隻聽茶盞端端的落在紅木小幾上,瓷碟與茶杯碰撞聲似乎被紅木溫吞包裹,幾乎微不可聞。太後將茶盞放在一邊,複又說道,
“早年毓嬪盛寵之時,哀家曾好心勸過毓嬪。這後宮之中不去害人自是能求得一心安穩,可是如何不為人所害,亦是後宮生存之道。
查蘇格格的父親赫爾泰一直覬覦可汗之位,因此才三番四次的送查蘇格格入宮,美其名曰陪伴毓嬪,以解毓嬪思鄉之情。
然而,原本徐徐圖之的籌劃卻隨著太子被廢,立儲之事懸而未決,讓赫爾泰沉不住氣了。沉不住氣的人,最難成大事。”
說到此處,太後的聲音也越來越低,最後一句幾乎像是說給她自己聽的一般。安陵容極盡分辨,才勉強聽清其中字句。
而太後再次端起茶杯,潤了潤喉嚨,眼神複又迷蒙,嘴角卻翹起一抹難以察覺的陰冷笑意,“先帝諸位皇子之中,九阿哥胤禟最為俊美風流,才思不俗,又是辯才,不僅結交了不少大臣,也是皇子之中最得女人偏愛一位。
當年在圓明園中的一段往事,便是他唆使宮女辦下的。”
這話雖說得不明朗,但安陵容心下思索也大概猜到了幾分。許是太後為了顧及當今皇帝的顏麵,便將圓明園的那段荒唐事說的含糊了一些。
可話裏的意思安陵容聽懂了,原來當時的酒後亂性,原也是被人設計所致。
這樣想來便能想通,為何當今皇帝對四阿哥如此冷淡。那當真是被人置於股掌之間,戲弄拿捏的一段不堪往事,皇帝生性敏感多疑,又自成傲骨,這麽不堪的一段往事自然不願麵對。
又聽太後說道,“你可知,查蘇格格為何要陷害毓嬪?”言語之間,太後似乎忽的心情大好,雖是問話,卻並非想與蘭芳敘話,而是自顧自的展顏笑道,“早在初次進宮之時,查蘇便和九阿哥胤禟相識,兩人暗通款曲,也不知是一時大意還是胤禟本就不甚在意,兩人在甬巷之中私相授受時,竟不小心被我身邊的宮人瞧見。
那時哀家便猜測,毓嬪早晚有一日要為這位表妹所累。
胤禟擁護八阿哥胤禩,一直想找機會生事。哀家的兒子們哀家自然最清楚,兩人性子雖不同,但行事都是極穩妥的,即便真有人用心籌劃,也未必能讓他們就範。
那麽,還能下手的,也就是哀家了。
身在後宮,難免有許多身不由己。隻是哀家也看煩了那些勾心鬥角爾虞我詐。
有些事,先帝自有決斷,哀家一介女流本不該過問,於是哀家便想躲著就是了,不與後宮其他嬪妃接觸,甚至也盡量少去禦前伺候。
可天意終究是天意。
老十四是個實心眼,先帝每每讓他代父出征,他便披甲而出衝鋒陷陣,隻為不辜負先帝的囑托。好在上天庇佑,老十四總能凱旋,先帝也是喜不自勝。這才有賜了這枚手鐲的事。”
說著,太後將嫩粉色帶著絲綢般淡淡紋理的暖玉手鐲掂量在指尖,似乎是頭次見到一般,反複瞧著。絮絮說道,“也因著這個,才給查蘇和胤禟留了念想。”
蘭芳抬頭看向太後,眼中的疑惑似冬日沉積已久的白雪,眸子中的晶瑩之下是令人心慌的森森寒意。
“所以,查蘇哥哥並非真的要去害毓嬪,而是想加害您?”蘭芳沉聲問道,“既是如此,為何最終遭受詬病的竟是毓嬪娘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