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是誰,敢對五阿哥下手
安陵容重生為自己活一回 作者:蟹蟹果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蘇培盛跟著皇帝前後腳進了太後的寢殿。
寢殿之中藥氣已然氤氳成一片。
走近時才見太後斜倚在床榻上,臉色泛白,雙目微合,手臂和頭頂上布了許多細細的銀針,太醫院的小江院判正在為太後施針。
皇帝趕忙上前,磕頭請安道,“兒臣不孝,讓皇額娘操心了。”
聽見皇帝的聲音,太後緩緩睜開雙眼,可雙眸之中,卻仿佛沒有焦點,眼神中透著空洞。
皇帝見情形不對,趕忙問向一旁的太醫,“太後這是怎麽了?”
太醫還未來得及回答,太後卻是先一步開口,緩緩答道,“哀家自己說罷。他們當差的在後宮裏當差不容易,說得輕了是欺瞞之罪,說得嚴重了有怕受罰。難免一句話要顛來倒去說個沒完,沒的讓人聽了心裏更不痛快。
哀家隻是急火攻心,才至運化失調,眼睛不大瞧得見了,皇帝不用擔心。”
此話一出,皇帝和蘇培盛二人皆是一驚。
今日在碎玉軒中,聽聞太後嚴懲了弘晝身邊伺候的下人時,皇帝心裏便隱隱覺得不大對。隻是並未想到,太後畢竟年事已高,盛怒之下難免傷及身體。
念及此處,皇帝略有不安,趕緊詢問道,“皇額娘現下可覺得好些了?”說著,不覺在太後床沿處坐下,仿佛靠的更近一些,才會更安心一些。
太後輕輕一笑,隻空洞的眼眸中更沒了情緒變化,淡淡說道,“既是病了,免不了要慢慢醫治的,皇帝不必過於擔憂,哀家的身子自己有數的很。
倒是弘晝那孩子,皇帝可去看過了?”
皇帝點點頭,複又想到此時太後並不能看見他點頭,於是趕忙開口道,“剛看過了,前頭竹息姑姑也來回過話了,說瞧著已經好多了。”
皇帝望著太後一臉病容卻強自打著精神,心中難過,不覺便將五阿哥弘晝的情況說得樂觀了些。
太後微微一笑,搖搖頭,“剛剛哀家是瞧著那孩子給人抬進來的,皇帝不要哄騙我,隻告訴我弘晝如何便是了。”
皇帝一時不知如何作答,竟有半分要僵在此處。
蘇培盛趕忙輕聲答道,“回太後,剛伺候的人多,奴才怕皇上擔心特意上前仔細看過五阿哥的傷勢,那條傷了的腿已經止住血了,太醫們正著手包紮呢。隻是頭前兒皇上過來的時候,五阿哥人還未醒過來。”
皇帝瞧了蘇培盛一眼,臉色雖依舊低沉,可眼底卻帶著幾分讚許。
到底主仆許多年,蘇培盛怎能猜不到皇帝的心思。
太後仍是忍不住長歎一回,點頭道,“剛剛弘晝給送回來的時候,模樣瞧著實在是凶險極了。那會兒太醫告訴哀家,若是血止不住,這孩子就保不住了,可真是把哀家嚇壞了。”
雖此時太後說得仿佛輕描淡寫,但想來太後能急火攻心以致生了盲症,當時的情形必然十分危急。
太後仿佛並沒想著誰會與她答話,隻繼續緩緩說道,“還好弘晝這孩子命大,現下頭道關算是過了,要讓太醫院多準備些滋補的藥來,弘晝傷得這麽重,且得好好調理呢。”
皇帝聽了,不覺眼中溫熱。他雖是太後親生的,可自小便離開太後,因而從小到大,皇帝與太後的感情並不算親厚。曾經,他十分羨慕自己的十四弟弟能夠在生母身邊長大。也曾想過,若是有一日自己病了、傷了,自己的親額娘會是如何焦急擔心,會如何心疼他、保護他、溫柔的將他護在懷裏。隻不過他的幼年到底還是順遂,從未遇過此番情形,也自然也從未感受過親生母親的溫柔愛護。
直至成年後,皇帝搬離皇宮,住進了自己的宅子,母子之間的感情便更像是政務公事一樣,無論平日裏還是逢年過節,都依著章程一板一眼。母子之間仿佛也隻剩下利益相關的禮貌謙和了。
久了,便更不再念想著兒時的那股子心思了。
隻是沒想到,今日弘晝忽的受傷,竟會看到太後如此焦急。也因太後的焦急之色,竟讓皇帝覺得,住在壽康宮裏的這位,褪去鳳冠吉服,放下太後封印,或許也是他曾經一心想念的母親。
想到這裏,皇帝不覺有些失神。
皇帝趕忙答話,溫言道,“弘晝這邊兒臣自會交待太醫院去辦,皇額娘您不要多操勞,也要多休息才是。”
太後點頭,可眉目間卻是帶著深深的憂慮。
一時間,母子二人都陷入沉思,竟默默了半晌。
瞧著太後針灸的時候差不多,一旁的小江院判叩首道,“皇上,微臣要給太後取針了,恐誤傷了您,還請您從旁等候。”
皇帝聽了,方回過神來,對著太後輕聲說道,“皇額娘,兒臣在旁候著,您有什麽需要喊朕便是。”
太後微微一怔,含笑點頭“好。”,說話間,無神的雙眸中卻似有溫潤朱玉一閃而過。
小江院判將銀針仔細收好,複又開了方子,又跟著太後宮裏的人細細交代清楚後,才起身告退。
而江太醫收針的這會子功夫裏,蘇培盛因擔心小夏子他們傳不明白話,反讓皇帝擔心,特意自己小跑著去瞧了五阿哥的傷勢,此時也已回來給皇帝回過話。這會子五阿哥弘晝的傷情已經穩住了。
太醫交待五阿哥需要靜養幾日,因此現下隻留了竹息和幾個穩重的在五阿哥身邊伺候,其他人都打發回各處了。
不過到底隻是過了頭一關,接下來三日仍需謹慎照顧。為了防止意外,這幾日江院判和秦放秦太醫兩人商定好分別輪流值守壽康宮。同時為防萬一,另又安排當日當值的太醫一同在壽康宮值守,以便更好的照顧五阿哥。
皇帝聽了,覺得這樣安排實也穩妥,便放下心將弘晝的情形告知了太後。
太後聽了卻是眉頭緊鎖許久沒有開口。
瞧著太後久久不語,皇帝忍不住問道,“皇額娘,您可是覺得兒臣哪裏安排的不夠妥當?另有哪裏放心不下?”
太後搖搖頭,“皇帝,你安排的很妥當,這裏又是壽康宮,哀家沒有什麽不放心的,隻是哀家還沒有想明白,到底是誰要動哀家的弘晝。”
皇帝眉間一動,“皇額娘您是覺得今日之事是有人做了手腳?”
太後也不答話,隻繼續問道,“皇帝可曾差問過弘晝身邊的人?”
皇帝回答,“適才情況緊急,還沒有來得及查問。”
太後的點頭,“那便不用大動幹戈去追查了,這人敢在哀家麵前動手,若不是狗急跳牆,便一定是悉心做了籌劃,想來也是抓不住什麽把柄的。”
皇帝麵色一變,沉聲道,“皇額娘放心,弘晝是朕的兒子,不論是誰敢傷害朕的兒子,朕定不會放過。”
寢殿之中藥氣已然氤氳成一片。
走近時才見太後斜倚在床榻上,臉色泛白,雙目微合,手臂和頭頂上布了許多細細的銀針,太醫院的小江院判正在為太後施針。
皇帝趕忙上前,磕頭請安道,“兒臣不孝,讓皇額娘操心了。”
聽見皇帝的聲音,太後緩緩睜開雙眼,可雙眸之中,卻仿佛沒有焦點,眼神中透著空洞。
皇帝見情形不對,趕忙問向一旁的太醫,“太後這是怎麽了?”
太醫還未來得及回答,太後卻是先一步開口,緩緩答道,“哀家自己說罷。他們當差的在後宮裏當差不容易,說得輕了是欺瞞之罪,說得嚴重了有怕受罰。難免一句話要顛來倒去說個沒完,沒的讓人聽了心裏更不痛快。
哀家隻是急火攻心,才至運化失調,眼睛不大瞧得見了,皇帝不用擔心。”
此話一出,皇帝和蘇培盛二人皆是一驚。
今日在碎玉軒中,聽聞太後嚴懲了弘晝身邊伺候的下人時,皇帝心裏便隱隱覺得不大對。隻是並未想到,太後畢竟年事已高,盛怒之下難免傷及身體。
念及此處,皇帝略有不安,趕緊詢問道,“皇額娘現下可覺得好些了?”說著,不覺在太後床沿處坐下,仿佛靠的更近一些,才會更安心一些。
太後輕輕一笑,隻空洞的眼眸中更沒了情緒變化,淡淡說道,“既是病了,免不了要慢慢醫治的,皇帝不必過於擔憂,哀家的身子自己有數的很。
倒是弘晝那孩子,皇帝可去看過了?”
皇帝點點頭,複又想到此時太後並不能看見他點頭,於是趕忙開口道,“剛看過了,前頭竹息姑姑也來回過話了,說瞧著已經好多了。”
皇帝望著太後一臉病容卻強自打著精神,心中難過,不覺便將五阿哥弘晝的情況說得樂觀了些。
太後微微一笑,搖搖頭,“剛剛哀家是瞧著那孩子給人抬進來的,皇帝不要哄騙我,隻告訴我弘晝如何便是了。”
皇帝一時不知如何作答,竟有半分要僵在此處。
蘇培盛趕忙輕聲答道,“回太後,剛伺候的人多,奴才怕皇上擔心特意上前仔細看過五阿哥的傷勢,那條傷了的腿已經止住血了,太醫們正著手包紮呢。隻是頭前兒皇上過來的時候,五阿哥人還未醒過來。”
皇帝瞧了蘇培盛一眼,臉色雖依舊低沉,可眼底卻帶著幾分讚許。
到底主仆許多年,蘇培盛怎能猜不到皇帝的心思。
太後仍是忍不住長歎一回,點頭道,“剛剛弘晝給送回來的時候,模樣瞧著實在是凶險極了。那會兒太醫告訴哀家,若是血止不住,這孩子就保不住了,可真是把哀家嚇壞了。”
雖此時太後說得仿佛輕描淡寫,但想來太後能急火攻心以致生了盲症,當時的情形必然十分危急。
太後仿佛並沒想著誰會與她答話,隻繼續緩緩說道,“還好弘晝這孩子命大,現下頭道關算是過了,要讓太醫院多準備些滋補的藥來,弘晝傷得這麽重,且得好好調理呢。”
皇帝聽了,不覺眼中溫熱。他雖是太後親生的,可自小便離開太後,因而從小到大,皇帝與太後的感情並不算親厚。曾經,他十分羨慕自己的十四弟弟能夠在生母身邊長大。也曾想過,若是有一日自己病了、傷了,自己的親額娘會是如何焦急擔心,會如何心疼他、保護他、溫柔的將他護在懷裏。隻不過他的幼年到底還是順遂,從未遇過此番情形,也自然也從未感受過親生母親的溫柔愛護。
直至成年後,皇帝搬離皇宮,住進了自己的宅子,母子之間的感情便更像是政務公事一樣,無論平日裏還是逢年過節,都依著章程一板一眼。母子之間仿佛也隻剩下利益相關的禮貌謙和了。
久了,便更不再念想著兒時的那股子心思了。
隻是沒想到,今日弘晝忽的受傷,竟會看到太後如此焦急。也因太後的焦急之色,竟讓皇帝覺得,住在壽康宮裏的這位,褪去鳳冠吉服,放下太後封印,或許也是他曾經一心想念的母親。
想到這裏,皇帝不覺有些失神。
皇帝趕忙答話,溫言道,“弘晝這邊兒臣自會交待太醫院去辦,皇額娘您不要多操勞,也要多休息才是。”
太後點頭,可眉目間卻是帶著深深的憂慮。
一時間,母子二人都陷入沉思,竟默默了半晌。
瞧著太後針灸的時候差不多,一旁的小江院判叩首道,“皇上,微臣要給太後取針了,恐誤傷了您,還請您從旁等候。”
皇帝聽了,方回過神來,對著太後輕聲說道,“皇額娘,兒臣在旁候著,您有什麽需要喊朕便是。”
太後微微一怔,含笑點頭“好。”,說話間,無神的雙眸中卻似有溫潤朱玉一閃而過。
小江院判將銀針仔細收好,複又開了方子,又跟著太後宮裏的人細細交代清楚後,才起身告退。
而江太醫收針的這會子功夫裏,蘇培盛因擔心小夏子他們傳不明白話,反讓皇帝擔心,特意自己小跑著去瞧了五阿哥的傷勢,此時也已回來給皇帝回過話。這會子五阿哥弘晝的傷情已經穩住了。
太醫交待五阿哥需要靜養幾日,因此現下隻留了竹息和幾個穩重的在五阿哥身邊伺候,其他人都打發回各處了。
不過到底隻是過了頭一關,接下來三日仍需謹慎照顧。為了防止意外,這幾日江院判和秦放秦太醫兩人商定好分別輪流值守壽康宮。同時為防萬一,另又安排當日當值的太醫一同在壽康宮值守,以便更好的照顧五阿哥。
皇帝聽了,覺得這樣安排實也穩妥,便放下心將弘晝的情形告知了太後。
太後聽了卻是眉頭緊鎖許久沒有開口。
瞧著太後久久不語,皇帝忍不住問道,“皇額娘,您可是覺得兒臣哪裏安排的不夠妥當?另有哪裏放心不下?”
太後搖搖頭,“皇帝,你安排的很妥當,這裏又是壽康宮,哀家沒有什麽不放心的,隻是哀家還沒有想明白,到底是誰要動哀家的弘晝。”
皇帝眉間一動,“皇額娘您是覺得今日之事是有人做了手腳?”
太後也不答話,隻繼續問道,“皇帝可曾差問過弘晝身邊的人?”
皇帝回答,“適才情況緊急,還沒有來得及查問。”
太後的點頭,“那便不用大動幹戈去追查了,這人敢在哀家麵前動手,若不是狗急跳牆,便一定是悉心做了籌劃,想來也是抓不住什麽把柄的。”
皇帝麵色一變,沉聲道,“皇額娘放心,弘晝是朕的兒子,不論是誰敢傷害朕的兒子,朕定不會放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