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華妃發難
安陵容重生為自己活一回 作者:蟹蟹果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安陵容瞧著甄嬛盈盈起身,心下隱約覺得不妥,可奈何倉促之間,自己隔得又遠,實在來不及阻止。
甄嬛此時開口,定是覺得皇帝忙於應付華妃,或許未能及時察覺到諸多細節,一時之間更難思慮周全,察覺此事或許也與城防營有所關聯。
可皇帝畢竟是皇帝,瞧今日皇帝幾次怒火衝冠又幾次平複心緒便可知,許多事上,皇帝必然想得比眾人都深。
都說關心則亂,這些事落在甄嬛眼裏,總覺得是華妃跋扈,就連皇帝也不得不在華妃麵前低頭忍讓。
可若能明辨,便會想通,是否低頭總是皇帝自己說的算的。甄嬛深陷其中,難免心生幾分想要分擔之意。然而這樣一來,甄嬛自己卻成了眾人眼中最出挑的那個,也難免哪日便成了別人口中的口舌是非。
想到此處,安陵容忍不住又要歎息一回,心想著甄嬛如今的這份真心總要值當才好。
而此時的華妃正在氣頭上,黛眉上挑,鳳目圓睜,眼神若噴出火來,白皙的手指指著甄嬛眉間怒道,“莞貴人,你可是在故意挑釁本宮?本宮奉命協理後宮以來,後宮諸事向來條理分明,若是有何懷疑,盡可以請皇上下旨尋本冊去查!怎的是覺得本宮好性兒便欺負到本宮頭上來了不成?眼瞧著在宮裏管事的內監身上尋不出錯漏,就要往城防營的侍衛身上推?本宮倒是不知道,這後宮如今倒是你莞貴人做主了,憑你一個小小的貴人也能對本宮和哥哥指手畫腳。”
甄嬛聽聞,黛眉微蹙,神色卻十分鎮定,微微一福回道,“華妃娘娘息怒,這後宮之中自然以皇後娘娘為尊,臣妾不敢妄言。隻是剛剛華妃娘娘所說確實有禮,因而臣妾便順著娘娘的思路一路往下。且臣妾知道華妃娘娘素日對後宮管轄極嚴格,心想用度上自然不會有什麽錯漏之處。可這樣想來,裏外也隻有循著外來的線索去查,因而才會想到七月裏防蛇布灑石灰和硫磺一事。臣妾據實所言,並未有意挑釁華妃娘娘。”
眾人皆知華妃跋扈,又有盛寵在身,平日在後宮行事便毫無顧忌,而後宮諸嬪妃卻隻是敢怒不敢言。
今日眼見著華妃向甄嬛發難,皇帝雖在場卻並未開口阻攔,眾人雖不滿於華妃的驕橫,卻更不敢輕易表露出來。
欣常在向來耿直,瞧著華妃盛氣淩人的模樣實在忍不住,低聲說了一句,“莞貴人隻說著人去查,並未說這硫磺就是城防營的人帶進來的。華妃怎的怒氣來的如此快,莫不是要叫人拿去說嘴了。”
此話一出,眾人不禁瞧向欣常在,其中不乏欽佩之色。
華妃氣急,但卻不屑於欣常在這樣位份的嬪妃一般見識,隻斜睨了欣常在一眼,便又轉向甄嬛,嘴角微翹著說道,“莞貴人好手段,本宮倒是小瞧了莞貴人,不止素日伶牙俐齒,巧舌如簧,現下開來,收買人心的手段也是十分了得了。”
甄嬛知華妃在後宮行事一向直來直去,不善轉圜,若是急了便隻會一味用強。這自然是素日在後宮裏順心遂意的緣故,可若是以計謀相較,不出幾個回合,華妃定然要吃虧。
現下甄嬛隻是使了些巧力,便使得華妃氣急亂了陣。此時又趕上欣常在快言快語,直戳了華妃的痛處,這番唇舌之下華妃已現劣勢。
可畢竟今日是在皇帝麵前,話不宜說的太滿,事更不能做得太絕。
甄嬛心下有了計較,便趕忙向著華妃一福,輕聲說道,“華妃娘娘息怒,臣妾入宮時日不多,若有失言還請華妃娘娘見諒。”
華妃還待要開口,卻聽皇帝沉聲說道,“華妃,坐回去。莞貴人初來乍到,你多擔待些。”
皇帝隻出口寥寥數字,卻沉穩有力,也透著說不出的清冷。
華妃心下一震,知到皇帝已然不耐,不能再過糾纏,隻能忍著氣坐了回去。
身邊的頌芝趕忙殷勤的遞過茶水,卻被華妃沒好氣的一擋,險些打翻在茶幾上。茶盞雖未真的打翻,然則茶水已撲出大半,頌芝和身後的小宮女隻得手忙腳亂的將小幾台麵擦幹,卻不敢有大的動靜。不消片刻,小宮女又換了盞新茶送來,隻是這次頌芝學了個乖,再不敢遞到華妃麵前,隻是小心翼翼的放到了小幾之上。
華妃脾氣大,皇帝向來知曉,甚至有些縱容,而近日皇帝隻覺額頭脹痛,不想再聽華妃在殿內喧鬧。
蘇培盛瞧著皇帝臉色不對,趕忙上前詢問,“皇上,可是覺得不舒服?奴婢讓下人送一盞明心茶來?”
皇帝擺手,隻以一手扶額,半撐著身子說道,“今日也查得差不多了。麗嬪咎由自取,但念及娘家平定西北戰亂有功,降為貴人,禁足啟祥宮,其他人不得探視。啟祥宮內原本伺候的宮人,通通送去慎刑司盤問。
所言與此案有關者,其罪從減,若有重要線索或貢獻者,可免其罪。”
說罷,雙目微睜,環視一番,看見下首站著的諸人,淡淡說道,“這後宮到底是皇後主事,其他的就交給皇後去辦吧。”
說著,眼神忽的冷峻,瞧向齊妃,沉聲道,“齊妃身為皇子生母,不知分寸,言行無狀,罰禁足半月。若再有下次,定重責不怠。”齊妃心下叫苦,暗歎一回,但麵上卻不敢有絲毫不悅,隻得老老實實叩謝君恩。
皇帝說完,便帶著一眾人離開了景仁宮。
皇帝離開,皇後方顯滿臉倦容,也隻交待了幾句便打發眾人回宮了。
華妃帶著曹貴人最先離開,走時還不忘狠狠剜了甄嬛一眼。
甄嬛自是不放在心上,倒是欣常在離開時,特意走到甄嬛身側,悄聲提醒道,“貴人今日既得罪了華妃,往後行事務必要小心些才是。”。念著人多嘴雜,二人不便多言,甄嬛隻點頭謝過,二人便就分別。
在殿內拘了半日,終於得以離開。
安陵容起身時,方才想起,剛剛殿內兵荒馬亂的,隨手拾起的這個白玉佩環還在自己手中,心想著也不知何時才有機會將它交還給正主,便叮囑身邊的霜雪先仔細收好。
慌亂了一日,原本熱熱鬧鬧的花神節竟成了驚魂一夢,倒是讓人唏噓。安陵容站在殿門口,仰頭向遠處望了一望,紫禁城裏才有的金色琉璃瓦將碧藍的天隔在了外麵,時近傍晚,日頭旁落,餘暉斜斜的鋪在琉璃瓦上,好像給紫禁城蒙上一層薄紗,可天還是那方天,城還是那座城,仍是兩不相幹罷了。
今日之事看似塵埃落定,可是安陵容心中卻隱隱覺得,仿佛有一陣風雨即將開始了。
甄嬛此時開口,定是覺得皇帝忙於應付華妃,或許未能及時察覺到諸多細節,一時之間更難思慮周全,察覺此事或許也與城防營有所關聯。
可皇帝畢竟是皇帝,瞧今日皇帝幾次怒火衝冠又幾次平複心緒便可知,許多事上,皇帝必然想得比眾人都深。
都說關心則亂,這些事落在甄嬛眼裏,總覺得是華妃跋扈,就連皇帝也不得不在華妃麵前低頭忍讓。
可若能明辨,便會想通,是否低頭總是皇帝自己說的算的。甄嬛深陷其中,難免心生幾分想要分擔之意。然而這樣一來,甄嬛自己卻成了眾人眼中最出挑的那個,也難免哪日便成了別人口中的口舌是非。
想到此處,安陵容忍不住又要歎息一回,心想著甄嬛如今的這份真心總要值當才好。
而此時的華妃正在氣頭上,黛眉上挑,鳳目圓睜,眼神若噴出火來,白皙的手指指著甄嬛眉間怒道,“莞貴人,你可是在故意挑釁本宮?本宮奉命協理後宮以來,後宮諸事向來條理分明,若是有何懷疑,盡可以請皇上下旨尋本冊去查!怎的是覺得本宮好性兒便欺負到本宮頭上來了不成?眼瞧著在宮裏管事的內監身上尋不出錯漏,就要往城防營的侍衛身上推?本宮倒是不知道,這後宮如今倒是你莞貴人做主了,憑你一個小小的貴人也能對本宮和哥哥指手畫腳。”
甄嬛聽聞,黛眉微蹙,神色卻十分鎮定,微微一福回道,“華妃娘娘息怒,這後宮之中自然以皇後娘娘為尊,臣妾不敢妄言。隻是剛剛華妃娘娘所說確實有禮,因而臣妾便順著娘娘的思路一路往下。且臣妾知道華妃娘娘素日對後宮管轄極嚴格,心想用度上自然不會有什麽錯漏之處。可這樣想來,裏外也隻有循著外來的線索去查,因而才會想到七月裏防蛇布灑石灰和硫磺一事。臣妾據實所言,並未有意挑釁華妃娘娘。”
眾人皆知華妃跋扈,又有盛寵在身,平日在後宮行事便毫無顧忌,而後宮諸嬪妃卻隻是敢怒不敢言。
今日眼見著華妃向甄嬛發難,皇帝雖在場卻並未開口阻攔,眾人雖不滿於華妃的驕橫,卻更不敢輕易表露出來。
欣常在向來耿直,瞧著華妃盛氣淩人的模樣實在忍不住,低聲說了一句,“莞貴人隻說著人去查,並未說這硫磺就是城防營的人帶進來的。華妃怎的怒氣來的如此快,莫不是要叫人拿去說嘴了。”
此話一出,眾人不禁瞧向欣常在,其中不乏欽佩之色。
華妃氣急,但卻不屑於欣常在這樣位份的嬪妃一般見識,隻斜睨了欣常在一眼,便又轉向甄嬛,嘴角微翹著說道,“莞貴人好手段,本宮倒是小瞧了莞貴人,不止素日伶牙俐齒,巧舌如簧,現下開來,收買人心的手段也是十分了得了。”
甄嬛知華妃在後宮行事一向直來直去,不善轉圜,若是急了便隻會一味用強。這自然是素日在後宮裏順心遂意的緣故,可若是以計謀相較,不出幾個回合,華妃定然要吃虧。
現下甄嬛隻是使了些巧力,便使得華妃氣急亂了陣。此時又趕上欣常在快言快語,直戳了華妃的痛處,這番唇舌之下華妃已現劣勢。
可畢竟今日是在皇帝麵前,話不宜說的太滿,事更不能做得太絕。
甄嬛心下有了計較,便趕忙向著華妃一福,輕聲說道,“華妃娘娘息怒,臣妾入宮時日不多,若有失言還請華妃娘娘見諒。”
華妃還待要開口,卻聽皇帝沉聲說道,“華妃,坐回去。莞貴人初來乍到,你多擔待些。”
皇帝隻出口寥寥數字,卻沉穩有力,也透著說不出的清冷。
華妃心下一震,知到皇帝已然不耐,不能再過糾纏,隻能忍著氣坐了回去。
身邊的頌芝趕忙殷勤的遞過茶水,卻被華妃沒好氣的一擋,險些打翻在茶幾上。茶盞雖未真的打翻,然則茶水已撲出大半,頌芝和身後的小宮女隻得手忙腳亂的將小幾台麵擦幹,卻不敢有大的動靜。不消片刻,小宮女又換了盞新茶送來,隻是這次頌芝學了個乖,再不敢遞到華妃麵前,隻是小心翼翼的放到了小幾之上。
華妃脾氣大,皇帝向來知曉,甚至有些縱容,而近日皇帝隻覺額頭脹痛,不想再聽華妃在殿內喧鬧。
蘇培盛瞧著皇帝臉色不對,趕忙上前詢問,“皇上,可是覺得不舒服?奴婢讓下人送一盞明心茶來?”
皇帝擺手,隻以一手扶額,半撐著身子說道,“今日也查得差不多了。麗嬪咎由自取,但念及娘家平定西北戰亂有功,降為貴人,禁足啟祥宮,其他人不得探視。啟祥宮內原本伺候的宮人,通通送去慎刑司盤問。
所言與此案有關者,其罪從減,若有重要線索或貢獻者,可免其罪。”
說罷,雙目微睜,環視一番,看見下首站著的諸人,淡淡說道,“這後宮到底是皇後主事,其他的就交給皇後去辦吧。”
說著,眼神忽的冷峻,瞧向齊妃,沉聲道,“齊妃身為皇子生母,不知分寸,言行無狀,罰禁足半月。若再有下次,定重責不怠。”齊妃心下叫苦,暗歎一回,但麵上卻不敢有絲毫不悅,隻得老老實實叩謝君恩。
皇帝說完,便帶著一眾人離開了景仁宮。
皇帝離開,皇後方顯滿臉倦容,也隻交待了幾句便打發眾人回宮了。
華妃帶著曹貴人最先離開,走時還不忘狠狠剜了甄嬛一眼。
甄嬛自是不放在心上,倒是欣常在離開時,特意走到甄嬛身側,悄聲提醒道,“貴人今日既得罪了華妃,往後行事務必要小心些才是。”。念著人多嘴雜,二人不便多言,甄嬛隻點頭謝過,二人便就分別。
在殿內拘了半日,終於得以離開。
安陵容起身時,方才想起,剛剛殿內兵荒馬亂的,隨手拾起的這個白玉佩環還在自己手中,心想著也不知何時才有機會將它交還給正主,便叮囑身邊的霜雪先仔細收好。
慌亂了一日,原本熱熱鬧鬧的花神節竟成了驚魂一夢,倒是讓人唏噓。安陵容站在殿門口,仰頭向遠處望了一望,紫禁城裏才有的金色琉璃瓦將碧藍的天隔在了外麵,時近傍晚,日頭旁落,餘暉斜斜的鋪在琉璃瓦上,好像給紫禁城蒙上一層薄紗,可天還是那方天,城還是那座城,仍是兩不相幹罷了。
今日之事看似塵埃落定,可是安陵容心中卻隱隱覺得,仿佛有一陣風雨即將開始了。